阮玲玉简介资料(历史名人杨耐梅简介)

由网友()分享简介:拍摄《诱婚》时,杨耐梅结识了小开王吉亭,离家之后,王吉亭把自己在法租界一套洋房的两个空房间借给她住,不久两人同进同出。拍摄《空谷兰》时,她又和男主演朱飞过从甚密,朱飞生得风流倜傥,因《空谷兰》一举成名,两人常常结伴出没纸醉金迷之所,这个男人以后一直纠缠在她如彩色肥皂泡般的生活中。在没戏拍没戏映的时候,杨耐梅也不...闯荡上海的广东人

曹禺简介资料



  曹禺,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曹禺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曹禺简介

民国第一艳星杨耐梅介绍 艳星杨耐梅为何沦为乞丐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在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 。

  曹禺笔名的来源是因为本姓“万”(繁体字),繁体万字为草字头下一个禺。于是他将万字上下拆为‘草禺’,又因“草”不像个姓,故取谐音字个‘曹’,两者组合而得曹禺。

  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曹禺自小随继母辗转各个戏院听曲观戏,故而从小心中便播下了戏剧的种子。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1996年12月13日,因长期疾病,曹禺在北京医院辞世,享年86岁。

  曹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他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戏剧教育家,历任中国文联委员、执行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务。他所创造的每一个角色,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1934年曹禺的话剧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曹禺人物生平

  个人经历

  1910年,曹禺出生于天津小白楼,三天后母亲薛氏因产褥热去世。薛氏孪生妹妹薛咏南嫁给了曹禺的父亲承担起了抚养曹禺的重任。

  1913年,3岁即随继母看戏,得以观赏京剧、河北梆子、山西梆子、唐山落子、文明戏等中国传统戏剧,这些戏曲为他将来的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22年,秋考入南开中学为二年级插班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种戏剧活动,且加入南开新剧团。

  1929年,父亲中风逝世。同年九月由南开大学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在清华潜心钻研戏剧,广泛阅读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这为他后来的创作带来巨大影响。

  1933年,夏秋之间作《雷雨》,秋入读清华研究院。开始与郑秀恋爱,秋季应 聘赴保定明德中学任英语教员。

  1935年3月,著名电影演员阮玲玉自杀。曹禺甚表愤慨,于是创作《日出》。

  1936年6 月,与鲁迅、巴金等77人共同签署《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同年秋作《原野》。

  1937年5 月,《日出》获《大公报》“文艺奖”

  1938年,夏秋之间与宋之的合作改编《全民总动员》,易名《黑字八十二》,同年10月上演。

  1940年,上半年作《蜕变》、《正在想》,下半年作《北京人》。

  1942年,年初辞去国立剧专职务,由江安到重庆。在复旦大学兼课,教 授英语和外国戏剧。创作改编出四幕剧《家》和独幕剧《镀金》。

  1943年1月,翻译莎士比亚名剧《柔密欧与幽丽叶》。

  1946年,受美国国务院邀请与老舍一同赴美讲学。

  1947年,2月由美国抵达上海。秋,电影剧本《艳阳天》完稿,自任导演,由文华公司拍摄。年底由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秘密离沪去香港。

  1949年,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下化装成商人,由香港乘船抵烟台解放区。4月,参加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和平代表团,于捷克首都布拉格国民议会会场举行世界和平大会。同年,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当选为常务委员。随后,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中华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全国电影工作者协会相继成立,分别当选为常务委员、编辑出版部负责人和委员。

  1951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宣告成立,任院长一职。

  1954年,发表《明朗的天》。

  1960年,创作并完成历史剧《卧薪尝胆》完成,后易名为《胆剑篇》。

  1978年,五幕历史剧《王昭君》发表。

  1996年 12月13日,因长期疾病,在北京医院辞世。

  婚姻家庭

  曹禺先后共有三位妻子,分别是郑秀、邓译生即方瑞、李玉茹。

  郑秀是曹禺的第一位夫人,同时也是爱曹禺时间最长的一位痴情女子。 她是曹禺清华大学的同学。1933年早春,在学校的校园戏剧活动中,曹禺让好友孙浩然出面,特别邀请郑秀出演英国剧作家高尔斯华绥的话剧《罪》,担任女主角,同时开始了对郑秀的热烈追求。曹禺被郑秀的美丽而打动,几次追求未果,最后在曹禺的一场大病中两人开始相恋。经过3年的爱情长跑,1936年11月26日,曹禺与郑秀于南京平仓巷德瑞奥同学会举行隆重订婚典礼。曹禺穿西式燕尾服,郑秀穿旗袍。靳以、巴金从外地赶来参加。巴金送上一个洋娃娃,郑秀非常高兴:“我捧到了一个金娃娃,家宝要没有巴金的赏识,《雷雨》不出版,还只是一个穷学生。”马彦祥、张天翼等也出席典礼。1937年春,曹禺与郑秀在长沙国立剧校举行简单婚礼,校长余上沅主婚,宾客有吴祖光等剧校师生,曹禺和郑秀正式结为夫妻。

  曹禺和郑秀婚后不久,便和方瑞有了长达十年的婚外恋情。这段恋情从一开始就处于半公开状态, 曹禺数次向郑秀提出离婚,此时郑秀已育有二女,坚决不离,但二人夫妻关系名存实亡,他们一直分居到1951年。郑秀在十分孤寂和痛苦中离婚。郑秀对曹禺的同窗好友张骏祥说:“过去我爱 曹禺,嫁给了他,现在我还是爱他。我同意离婚,因为我希望他幸福”。郑秀于1989年10月去世,始终未再婚 。

  1951年曹禺与方瑞正式结婚,直到“”时期。 曹禺没遭到批斗,被下放到农场劳改。方瑞受到惊吓身体垮掉,靠大量服食安眠药才能入睡。1974年的一天,方瑞在自家床上离开了人世,临死时床上各处都散落着大量的安眠药片。

  方瑞去世后,郑秀及曹禺的儿女们有意两人复合。而曹禺却在1979年和李玉茹结了婚,至此开始了他的第三段婚姻生活。李玉茹陪伴曹禺走完了最后一程------直到1996年曹禺去世

  曹禺相关故事

  洗澡读书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删改台词

  1954年春天,北京人艺排演《雷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作为剧作者和院长的曹禺,竟对台词做了比较大的删改。

  第二幕,蘩漪原来有这样一大段独白——“热极了,闷极了,这里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烈冒一次,什么我都烧得干净,当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我过去的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哼!什么我都预备好了,来吧,恨我的人,来吧,叫我失望的人,叫我忌妒的人,都来吧,我在等着你们。”

  这段独白一共有156个字,结果被删改成——“热极了,闷极了,这样的生活真没法子过下去了。”

  这段删改后的独白只剩下了20个字。大约,真可以叫做“精益求精”了。

  优秀演员

  曹禺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据曹禺的女儿万昭与万黛回忆:“爸爸在挪威现实主义剧作家易卜生的名剧《娜拉》(《玩偶之家》)中扮演女主角娜拉。剧中娜拉背着丈夫准备离家出走,爸爸演这段戏,一个人在台上又说,又歌唱,又跳舞,把她在丈夫面前慌乱、复杂的心情,演得精彩极了;爸爸还扮演根据法国古典主义剧作家莫里哀名剧《悭吝人》改编的《财狂》主角,在韩伯康发现丢钱的那场戏中,他一人又是哭,又是闹,最后‘蹦蹬’一下晕倒在台上,把韩伯康这个守财奴表现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受到当时报刊的高度评价。”

  临终遗憾

  曹禺最后的日子里,前后在北京医院住了8年,在此期间他的灵魂深处,始终没有离开过文学创作,自然主要是戏剧创作。老师手边一直有好几个本子,其中有活页本、小笔记本、学生用的横格本……里边的内容很丰富繁杂,有他的断想,有日记,有人物的对话,有写出的诗,更多的是他想写的剧本之提纲等。

  那段时间,曹师的枕头边上常常放着《托尔斯泰评传》之类的书。他看起来很是认真,很有兴致。有时,他看着看着突然一撒手,大声说:“我就是惭愧啊,你不知道我有多惭愧。”“我要写出一个大东西才死,不然我不甘。我越读托尔斯泰越难受。你知道吗?”

阮姓的来源介绍



  阮姓发源于甘肃泾川,历周代至秦,逐渐向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播迁,宋元繁播闽粤台港及越。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阮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阮姓源出

  1.源于偃姓,出自皋陶氏之后商朝诸侯阮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这是中华阮氏的主要起源。

  2.源于地名,出自秦朝时期九阮郡,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3.石姓所改,据《南史》记载,东晋末期,有石姓人改姓阮姓。

  4.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子丰又大夫,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5.源于阮福氏,出自明朝时期安南国君主世系,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6.李姓所改,11-12世纪时期的越南有一个李朝(史称后李朝,以区别6世纪的前李朝),后被陈守度篡夺,篡位的陈朝皇帝借口“李姓人本为阮姓”,命令越南全国的李姓人都改为阮姓,使阮姓人口大大增加。

  阮姓迁徙分布

  阮姓发源于甘肃泾川,历周代至秦,逐渐向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播迁。此际见于史册者有春秋时鲁国人阮氏,始皇时秦人阮翁仲。 湖北通山县黄沙镇阮氏宗祠汉末三国魏晋时,繁衍于陈留郡的阮姓名人辈出,声誉显赫。永嘉之乱时,阮咸子阮孚、从子阮修及阮修族弟阮放、阮裕兄弟等陈留阮姓避乱南迁,阮修于途中遇害,其家族和阮孚他们到达今江苏南京,阮裕由于无意仕途,隐居于会稽剡山(今浙江绍兴),并有一支阮姓远徙于广西合浦。南北朝时避乱江浙等地之阮姓依旧名人辈出,高官不断。此间,阮姓因仕宦、避乱、升迁、谋生等原因逐渐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落籍,并有阮姓进入越南,如今仍是越南之大姓。另南朝宋将领、合浦徐闻人因征林邑国(今越南中南部)大败,子孙遂居遂溪。隋一统后,有南朝阮姓回迁北方。阮姓入闽始于唐朝,据《阮氏族谱》载,陈留郡阮安所于天祐四年(970)任邵武教谕,迁居绥安左街巷,为入闽始祖。传六世至阮文富,约在北宋时迁居福建汀州宁化上进贤坊官圳上。唐末五代时有阮姓入居四川、广东。北宋时居于闽县(今福建福州)一支阮姓北徙吴县(今江苏苏州),南宋时此支阮氏出了阮姓历史上唯一状元——阮登炳。另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阮思聪徙居建康(今江苏南京)。明初,山西阮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地。明中叶后,有渡海赴台者。清康乾后,有山东之阮姓闯关东到东北三省。如今,阮姓在中国分布较广,尤以浙江、福建、山东、湖北等省为多。现在阮姓人口列中国第一百八十九位。

  阮姓姓氏文化

  郡望

  陈留郡:春秋时留邑为郑国地,后被陈国所得,故曰陈留。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置陈留郡,属兖州。当时辖陈留(治所,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南陈留城),雍丘,酸枣,东昏,尉氏,浚仪等17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民权县、宁陵县以西,开封市、尉氏县以东,延津县、长垣县以南,杞县、睢县以北之地。陈留阮姓名人辈出,后世之各地阮姓也主要源于陈留阮姓。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九阮郡:战国时期为林胡之地,即北方游牧民族所居之地,为赵武灵王赵雍(公元前340~前295年)所扩攘,赵武灵王赶走了林胡、吞并了北狄的分支楼烦,夺得大片优良牧场,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九阮遂成为赵国的边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九阮设置为一个大郡,辖境包括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喇特旗、茂明安旗之地,称九阮郡,郡治故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五原县。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改九阮郡为九原郡,到汉武帝刘彻时期,更名为五原郡,其郡地扩为南面黄河,北背祁连山,境域辽阔。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九阮堂:以望立堂,亦称九原堂、五原堂。

  竹林堂:三国时候,阮籍为“竹林七贤”之一,曾官至步兵校尉。

  阮姓家族名人

  阮瑀:(约165-212),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为曹操司空军谋祭酒,管记事,能诗,善作书檄,有《阮元瑜集》。

  阮籍:(210-263),三国时魏国文学家、名士,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他博览群书,尤好庄老,有《阮嗣宗集》。他有八十余首《咏怀诗》,颇为有名。

  阮玲玉:(1910-1935),中国早期影星,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广东香山(今中山)南朗左步关村人,1910年4月26日出生于上海。因为当工人的父亲早逝,孩童时代就随母为人帮佣。母亲节衣缩食,让她上学读书,就读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学。1926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

  阮咸:魏晋间名士,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阮籍之侄,“竹林七贤”之一。他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曾为散骑侍郎。

  阮元:字伯元,号云台,清朝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

  阮匡衡:字瑶琴,江苏扬州人。康熙四十二年(一七o三)武进士,官守备。工十七帖,年七十余,犹日临不倦。《扬州画舫录》

  阮年:字遐生,杭(杭州)人。墨竹师诸升。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作兰竹图。

  阮真:(1896.9—1972.12),又名阮乐真,浙江绍兴上虞东关区人,中国第一位语文教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

 

阮姓的来源介绍相关文章:

1.阮姓男孩取名的方法

2.阮姓女孩取名的方法

3.阮姓女宝宝取名字的方法

4.姓阮男孩属牛起名字

5.阮姓宝宝取名的方法

历史阮玲玉是谁 死后轰动上海滩,30万人为她送葬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