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的不良反应的处理(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由网友()分享简介:输液的不良反应的处理



  在我国这个社会现在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大量的输液,因为人们生病后经常会用输液的方法治疗疾病,但是输液也有不良反应,那么输液的不...

输液的不良反应的处理



  在我国这个社会现在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大量的输液,因为人们生病后经常会用输液的方法治疗疾病,但是输液也有不良反应,那么输液的不良反应的处理你知道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输液的不良反应的处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输液的不良反应的处理

  输液时尽量减少药物配伍品种 多种药物配伍易造成微粒、热原叠加引起输液反应。由于中草药注射剂既易带入微粒,又易与其他药品发生反应,因此使用中草药注射剂时尽量不要与其他药物配伍。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仔细检查液体有无混浊,瓶口是否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消毒、操作按规定执行,并选择质量保证的输液器具。紫外线定时消毒,保持空气清洁,防止污染。

  选择适宜的稀释剂和输液速度 药液应现用现配,选用药说明书上的稀释剂,并查看好配伍禁忌。输液速度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及药物性质进行调整。

  输液反应的处理 一旦发生输液反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及液体(保留备查),做好抢救治疗准备。但不能拔针,因为再次静脉穿刺可能有困难,导致抢救治疗延误。

  对发热及血清样反应立即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0.3~0.5mg/kg、异丙嗪0.5~1mg/kg肌注,同时给予保暖、吸氧、物理降温或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治疗。如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唇紫绀、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困难等过敏性休克症状时,立即肌注肾上腺素0.01~0.03mg/kg,并每隔15~30分钟反复用药。同时静滴氢化可的松5mg/kg,24小时内可达3~4次。血压过低时快速补充胶体及晶体液,并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应用多巴胺、间羟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分别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滴。对气管持续痉挛并出现呼吸困难者,给予氨茶碱静注、喷雾吸入布地奈德、0.5%沙丁胺醇并配合吸氧。喉头水肿引起呼吸道梗阻时应紧急行气管切开。对急性肺水肿者立即停止输液,取坐位或半坐位,减少静脉回流;给予经20%~30% 酒精湿化的氧气,必要时给予氨茶碱5mg/kg缓慢静滴或速尿1mg/kg缓慢静注,甚至可用西地兰等强心治疗、甘露醇治疗脑水肿等。

  输液的危害

  输液的危害之一是,发热反应。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危害之二是,导致肺水肿。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危害之三是,静脉炎。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危害之四是,空气栓塞。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只要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

  专业人员并非不知道这些危害,只是不愿对病患者和公众说出而已,原因在于医药的巨大利润。即使有个别患者坚持要输液,以医生的理性和人文关怀,也应加以劝阻,并且针对病情下医嘱。如同霍尔姆斯所言,医生的工作应该是为病人提供精神上的支持,鼓励他们养成明智、健康的生活习惯,而不是鼓励他们用药和对他们多用药。

  造成抗生素滥用和输液过度的原因还在于,医生对疾病的理解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对药物治疗能力的理解却没有太大的发展。医生们顺理成章地认为,科学给他们提供了许多神奇的新药,在对病人使用时,没有必要进行任何复杂的风险评估实验,也没有必要仔细权衡利弊轻重。

  输液的要求

  1、在无菌、透明度及无热源这三项,应更加特别注意,它们也是输液生产中经常出现的主要问题。

  2、含量,色泽,pH也应符合要求。pH应在保障疗效和制品稳定的基础上,力求接近人体的pH,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酸碱中毒。

  3、输液的渗透压应调为等渗或偏高渗,这样可不引起血象的任何异常变化。

  4、此外,输液还要不得含有引起过敏反应的异性蛋白和降压药物,不得损害肝、肾。

  5、输液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并在存储过程中质量稳定。


猜你喜欢:

1.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2.输液过多的危害

3.输液的危害等于自杀吗

4.长期输液对人体的危害

5.左氧输液的不良反应

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静脉输液是一种使药物快速进入血液,使药效更快发挥作用的治疗手段,那么你可知道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1.发热反应:发热反应是输液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器和药品质量不合格、环境不洁、无菌操作不严格使致热物质进入体内而引起。

  护理:(1)减慢滴注速度或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 求采纳 谢谢楼主

  (2)立即测生命体征,并且每半小时测量体温一次,至病情平稳

  (3)对症处理,寒战时适当增加盖被或用热水袋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4)按医嘱给抗过敏药或激素治疗

  (5)保留余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

  (6)预防: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等,防止致热物质进入体内

  2.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肺水肿常与输液速度过快,输入量过多有关

  护理:(1)立即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配合抢救,安慰病人

  (2)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流,减轻心脏负担

  (3)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给予20%--30%乙醇湿化吸氧,因乙醇能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是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4)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物和强心剂、利尿剂等

  (5)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并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呼吸

  (6)必要时用止血带进行四肢论扎

  (7)预防: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对有心肺疾病的病人及老年人、儿童尤应慎重

  3.静脉炎:常与长期输入高浓度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输液导管长期留置,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关

  护理:(1)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进行湿热

  (2)超短波理疗

  (3)合并感染时遵医嘱给予全身或局部抗生素治疗

  (4)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4.空气栓塞:常与大量空气经静脉进入血液循环有关

  护理:(1)立即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安慰病人

  (2)立即为病人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气泡则向上飘逸到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口,由于心脏搏动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

  (3)氧气吸入,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4)每隔15分钟观察病人神志、检查生命体征直至平稳

  (5)预防:输液前输液管内的空气绝对排净,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压输液或输血时应专人守护,及时更换输液瓶;拔出较粗近胸腔的静脉导管时必须严密封闭穿刺点

  静脉输液的误区

  1、输液效果好,见效快,大病需要,小病更可以迅速恢复健康

  2、定期输液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3、其他患者在输液,我和他病情差不多为什么不给我用?只开点口服药就完事了?

  4、现在科技发达,使用的输液质量有保证,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猜你喜欢:

1.静脉输液的危害

2.输液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3.左氧输液的不良反应

4.不合理静脉输液的危害

5.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

输液过多的危害



  处理发热的关键在于诊断而不是急于输液退热,但一些人过于迷恋消炎药抗生素,这是国内医疗体制的长期误导所致。现在就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一看输液过多的危害,资料仅供参考。

  输液过多的危害

  1、容易引起感染,输液时如果注射器、针头和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不严,有可能使针眼红肿、化脓,严重的还能引起全身感染。

  2、输液更易引发不良反应,相比口服药和肌肉注射,输液时药品不经过任何屏障直接进入血管,一旦过敏,患者可能在几分钟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如果输液速度过快,有可能因循环负荷过重造成肺水肿。

  3、耗时费钱,输一次液,少则一小时,多则四、五小时,显然比口服药和肌注浪费时间。而相同剂量的同样药物,费用比口服或其他常用的用药方法要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4、盲目输液更容易增加整个人群的耐药性。因此,输液不是“上上选”,而是“下下选”,只有在无法采用口服和肌注时,才应选择输液。

  输液的质量要求

  输液的质量要求与注射剂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这类产品注射量较大,故对无菌、无热原及澄明度这三项,更应特别注意,它们也是当前输液生产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

  妇科: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环境”。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输液药物不良反应

  打点滴也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如果是口服,药物中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无法被身体吸收,但是打点滴时这些杂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近来媒体频频出现患者因为使用了中药注射液而突然死亡,就是这个原因引起的,还曾有媒体曝光某医院在输液瓶中发现黑色絮状物。有医生表示“药物不良反应最终还是药物本身的原因,但是静脉滴注导致了这种不良反应的加剧,严重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欣弗”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让人触目惊心,挥之不去的痛。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当前有的村卫生所或医院为了骗钱,“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哪怕是牙痛、伤风感冒等小病,也要挂“吊瓶”。专家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不合理用药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
 

猜你感兴趣:

1.输液的危害常识

2.输液对人的危害

3.输液对人体的危害

4.输液的危害怎么处理

5.经常输液对血管的危害大吗

6.青霉素输液过快的危害

输液的危害等于自杀吗



  在几种给药方式中,打点滴是最危险的。打点滴穿透皮肤屏障,直接把药液输入血液中,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输液的危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输液的危害

  一、降低人体免疫力。

  在自然状态下,人体对周围环境的病菌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如果大病小病都依赖输液,久而久之就会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

  二、损伤人体肝肾等器官。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输入的药液进入人体后,大部分都要经过肝脏代谢,最终由肾脏排出体外,这会加重肝肾的负担。

  三、存在较大风险。

  既使输液前做了无菌化处理,溶液的浓度合理,速度得当,输液也依然存在难以预知的风险。专家提醒,静脉输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在所有药物剂型中“高居榜首”,是最不安全的给药方式。

  四、导致人体菌群失调。

  人体的体表及体内寄存着许多细菌,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间的平衡,就不会引发疾病。过度输液会导致人体固有的细菌菌群失调,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为今后的治疗带来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五、可能造成人体不良反应。

  当体内输入致热、致敏物质,如游离的菌体蛋白或其他代谢产物时,这些物质的输入可能造成人体不良反应,如发热、红疹、瘙痒、肿胀等过敏性反应,严重者还可能休克甚至死亡。

  不输液感冒吃这些好得快

  1、葱白饮:大葱白100克,切碎煎汤,趁热饮。

  2、姜茶饮: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趁热饮。

  3、姜枣饮: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饮。

  4、萝卜饮: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趁热饮。

  5、三辣饮: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

  6、桔皮饮:鲜桔皮50克,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7、菊花饮:菊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输液的风险

  引发输液反应

  输液需要遵循无菌原则,并受到患者体质的影响,发热、过敏性休克、静脉炎等都是常见的输液反应。输液的药物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微粒,如果它们堵在细小的血管中,可能聚集,引起栓塞。

  增加循环负担

  输液需要把药物溶解在盐水或糖水中,如果一次输两袋500毫升的液体,相当于短时间增加了1升的血容量。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人,正常情况下全身血量约为4~5升,粗略估算,输液1升相当于加大了20%的循环负荷。老人的心肺功能较差,尤其是有心衰等心脏病的老人,频繁输液的风险更大。

  加速过敏和耐药

  药物过敏可能引起休克等严重后果,输液时药物迅速进入血液,过敏可能更快出现,症状更重。同时,如果输抗生素,相当于把抗生素带到全身,更容易引起耐药。但是,若经过各项检查,医生认为确实需要输液时,不应拒绝,而应遵医嘱输液并注意观察症状。

  发烧输液的误区

  发热输液好得快

  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如果体温不到38.5℃,可通过多喝水、温水浴等物理方法缓解。体温高于38.5℃可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感冒多是病毒引起的,不需用抗生素。即使是合并细菌感染,医生也需通过检查,确定用哪种抗生素。

  腹泻呕吐脱水应输液补充

  腹泻、呕吐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只有细菌感染才需用抗生素。脱水不太严重、能口服的患儿,口服补液即可。只有脱水严重、频繁呕吐、吃不了东西才需输液糖盐水补液。

  干涉医生开药

  医生开药应当以患儿的病情为主要依据,目前在临床上,还存在家长主动要求给儿童输液的情况。如果家长有疑问,可以与医生沟通,但不应干涉医生判断病情。
 

猜你感兴趣:

1.孩子输液的危害大吗

2.孩子经常输液的危害大吗

3.儿童输液的危害大吗

4.输液的危害有什么

5.儿童经常输液的危害大吗

长期输液对人体的危害



长期输液对人体的危害

  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其治疗层面涵盖肠道外输液、营养支持、用药与输液的治疗。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你介绍的长期输液对人体的危害,希望对你有帮助。

  长期输液对人体的危害

  危害一:据统计用电镜观察每瓶输入人体的液体里有大约30万个直径在10--30Å玻璃碎屑及橡胶微粒,而人体毛细血管直径只有10Å,所以这些看不见的微粒将沉积在肺脏导致肺功能下降,现代人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与此不无关系!

  危害二:输液过多过快将引起急性心衰,长期输液将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对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危害三:输液过多往往伴随着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人体菌群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细菌抗药性的增加.这些都将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恶果!

 

  危害四:如果消毒不严、操作不规范,因液体污染引起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为此每年全国都有不少人付出生命!

  静脉滴注输液后不适现象

  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滴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者长期滴注都会引起不适现象,临床上称之为“输液反应”,严重的会造成“静脉炎”,甚至于“过敏”,乃至“休克”。静脉滴注期间或者静脉滴注后有时会出现输液部位疼痛、红肿等不适,一般采用的缓解方法有:减慢滴流速度,自然消失;暂停滴注,临床观察;使用药物治疗或者抢救。

  过度输液的现象

  人均八瓶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但该原则在中国早已被颠覆。各方利益驱动下,中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输液大国”。

  美国国家药监局早在2007年就曾发出警示,两岁以下的小孩,原则上不使用抗感冒药。至于通过输液治疗感冒,在美国更是难以想象。

  过度输液问题引起国人强烈关注,是因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年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会第十八次会议上透露出来的几个数字: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

  静脉滴注输液的速度

  静脉滴注的速度应合理调节,以满足临床病情,较快获得疗效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输液反应为宜。按照医护教科书,一般药物静脉滴注的速度为30~60滴/分钟。但临床上应用药个体化,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节输液速度。

  依据药物的量效关系,在安全用药的浓度(治疗窗)范围,药物效应随血药浓度增加而增强。输液速度过慢,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达不到治疗和急救效果。输液速度过快,血药浓度升高超过安全范围产生毒性作用,特别是一些治疗指数窄,毒性作用大的药物。

  特别注意,如输注速度过快,对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特别是小儿、老年、胸部外伤、心力衰竭的患者易发生输液反应,严重时可成为致死的严重反应。

  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用药品种和病理生理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输液速度并加强用药监护,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在充分理解量效关系与滴注速度的影响到基础上,在临床实践中多学习借鉴和总结提高。

  不合理静脉输液的危害

  1、带来抗生素滥用::输液不合理很多为过度输液。过度输液与过度用药密切相关,直接后果就是抗生素滥用。导致人体正常菌群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细菌抗药性的增加。

  2、静脉输液本身存在的风险增加: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等 。

  3、各种微粒污染机会增多 : 橡胶微粒、 玻璃微粒、药物配伍产生的化学微粒、棉签、空气污染等引起微粒污染且输液量大、次数多、时间长,微粒污染越大,易引起静脉炎、栓塞血管、肺部肉芽肿、血栓形成,甚至危及生命。

  4、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医院感染、医患纠纷的机会 :输液大厅人满为患;非医疗环境内的输液,不利于病情观察,发生意外不能及时处理,医疗废物处置不当。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中,有60%是发生在输液中。

  5、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感冒发烧输液两三天就好;防血栓、溶栓、降脂、防中风输液;一些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主动输氨基酸、多肽营养液甚至白蛋白以补充营养(如高考生)。

  6、增加医护人员不必要的忙碌。
 

猜你感兴趣:

1.经常输液对人体的危害大吗

2.人长期输液的危害程度

3.人长期输液的危害大吗

4.输液对人的危害

5.输液对人体的危害大吗

6.输液对身体的危害大吗

左氧输液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左氧输液,其实左氧输液就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输液会产生不良反应的症状其实都是有哪些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左氧输液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左氧输液的不良反应

  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食欲缺乏、腹痛、腹胀等症状;失眠、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皮疹、瘙痒、红斑及注射部位发红、发痒或静脉炎等症状。亦可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如血氨基转移酶增高、血清总胆红素增加等。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在0.1%~5%之间。偶见血中尿素氮上升、倦怠、发热、心悸、味觉异常及注射后血管痛等,一般均能耐受,疗程结束后迅速消失。

  左氧输液的注意事项

  1.本制剂专供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每100ml至少60分钟。本制剂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混合静脉滴注,或在同一根静脉输液管内进行静脉滴注。

  2.肾功能减退者应减量或慎用。

  肌酐清除率:

  >50ml/分 正常剂量

  20~50ml/分 首剂0.5g,以后每24小时0.25g

  10~19ml/分 首剂0.5g,以后每24小时0.125g

  <10ml/分 首剂0.5g,以后每24小时0.125g

  3.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史患者应慎用。

  4.喹诺酮类药物尚可引起少见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0.1%)。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免过度阳光曝晒和人工紫外线。如出现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时应停用本品。此外偶有用药后发生跟踺炎或跟踺断裂的报告,故如有上述症状发生时须立即停药并休息,严禁运动,直至症状消失。偶有剧烈连续或血样的腹泻,可能是伪膜性肠炎的症状,一旦发生请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左氧输液的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不能与多价金属离子如镁、钙等溶液在同一输液管中使用。

  2.喹诺酮类抗菌药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导致茶碱血药浓度增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本品对茶碱的代谢影响很小,但合用时也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3.与华法林或其衍生物同时应用时,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或其他凝血试验。

  4.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同时应用,有引发抽搐的可能。

  5.与口服降血糖药同时使用时可能引起低血糖,因此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糖浓度,一旦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停用本品,并给予适当处理。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左氧输液的药物过量处理方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