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蚀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啦文档下载)

由网友()分享简介:销蚀的意思是什么



  销蚀[xiāo shí] 的意思是:

  损耗腐蚀。消耗一些资源。



  销蚀的出处

  (1)宋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斯文...

销蚀的意思是什么



  销蚀[xiāo shí] 的意思是:

  损耗腐蚀。消耗一些资源。
 

  销蚀的出处

  (1)宋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

  (2)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一节:“天下大乱,兵甲满地,学者之日月皆销蚀於忧皇扰攘之中。”

  (3)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一种削弱组织、削弱战斗力的销蚀剂。”

  (4)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伟大的悲剧》:“ 然而,人的勇气终于渐渐地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销蚀。”
 

  销蚀词语造句:

  1 今天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把下巴抬高,使思想焕发出光彩,像春阳下跳跃的的山泉。抓住今天,它不再回来。

  2 无穷无尽的荣誉令埃尔维斯志得意满,而杰克逊的荣誉却令销蚀着他的骨肉,你甚至能看到他的颤抖。

  3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积极。今天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来。

 


  延伸阅读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1] 领导了北宋诗“”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苏氏文集序》节选

  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而集录之。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恨。”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②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又百余年,而古文始盛于今。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③,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④,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作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