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上将李克农生平简介(人为什么要保护大自然)

由网友()分享简介:解放军上将李克农生平简介



  李克农(1899.9.15~1962.2.9),汉族,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

解放军上将李克农生平简介



  李克农(1899.9.15~1962.2.9),汉族,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解放军上将李克农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李克农生平简介

  李克农祖籍是安徽巢县,生于1899年,卒于1962年,逝世时任中国人名解放军高级将领。李克农简历中提及,其在幼年时期十分普通,就读于私塾和巢县初等小学,随后进入安徽芜湖公学附属小学,之后辗转到圣雅阁中学求学。在之后的工作过程中开始崭露头角,加入北京《通俗周刊》做发行工作,后又加入《自由之花》,致力于反强权、反礼教、反专制,是当时非常进步的青年。

  李克农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在1926年,最初时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在长征之后,就开始走上了情报工作之路,担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之后李克农在上海从事中央特科工作,多次掌握国民党的秘密,不仅为党送来了关键情报,还保护了地下工作者们,因而被誉为“党的秘密工作四杰”之一。之后,李克农又奔赴苏区,迅速建立起红一方面军所属一、三、五、七、九5个军团的政治保卫分局。然而,李克农的革命生涯并非就此结束,他还先后的武汉、桂林等地从事机要情报工作,发展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抗战重要据点。正是由于李克农在情报领域的杰出贡献,所以才授予这位英雄以上将之衔。

  李克农的一生可谓是久经考验,始终隐蔽在第一战线,为党中央提供了许多影响决策性的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克农子女

  李克农子女一共有五个,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第一个儿子是李治,第二个儿子是李力,第三个儿子是李伦,第一个女儿是李宁,第二个女儿是李冰,其中,排行老大和老二的分别是李宁和李冰。

  都说虎父无犬子,意思是很厉害的父亲一般都会有不一般的子女。这个俗语用在李克农和他的子女身上一点都不为过。自李克农出生,就意味着他不平凡的一生,他出生在一个不和平的年代,但从小就饱读诗书而且又有勇有谋的李克农,在这不和平的年代里照样活得精彩,不只是他自己,李克农子女因为有他这个好榜样,也都有不少的成就。

  李克农的五个子女都是和他一样在他们的家乡出生的,而且都处于一个不和平的年代里,自然就会遭受很多苦难,但因为有很厉害的父亲和母亲,他们每个人都被教育得很好。拿李克农的两个女儿来说,就知道女儿都是母亲贴心的小棉袄这句话的真实性,在她们上中学的时候,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好,在学校都不能好好地吃一顿饭,但她们每次的考试成绩都排在最前面,因为她们懂得母亲的不容易,也是为这个家庭争得一份荣誉,不被别人看低,不止是她俩,之后的三兄弟也非常懂事,他们兄弟姐妹之间几乎没争吵过,作为大的那个很会照顾和教导小的,这些都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从小李克农和他的妻子就一直教导孩子要学会自己生活、自力更生、互助互爱。

  虽然生活在不和平的年代,但李克农和他的子女们还是活得很精彩,毛主席也曾赞誉过李克农子女,所以,李克农真的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李克农的故事

  很多人看过那些抗战大片,那里面的将军特务值得我们敬佩。他们的一些训练真的是非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一些特务穿插在敌对势力中,他们一方面要讨好敌方取得他们的信任,一方面又要取得机密有利的文件,真的很考验能力问题,当时科技还没有当今的水平,没有网络,记得美国曾经通过监听他国,获取其他国家的一些信息。

  李克农就是一名特务,你了解李克农的故事吗?他1899年出生在一个叫鸡窝街的地方,后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先前因为在朋友的介绍下也从事了很长时间的教育工作,他的妻子与他是同学,参加党组织的行列中,后来混入国民党中,在国民党中打探了很多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共产党活动的展开。

  可是特务并不是好当的。当时接受着怀疑,不能被家人知道身份,他的孩子们都不知道父亲是干什么的,有些特务在后期都会叛变,可是有些人忍辱负重为了取得革命胜利,为了国家民族,他们牺牲了小我,李克农在国统区的行为,很好的为我党的活动开展提供了有效信息。还记得一些革命电视剧吗?电视剧呈现了一些历史事件,可是到底像李克农这样的特务到底经历了什么,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家人有难可是却要顾全大局,不能立刻前去家中,每个人都对家有这深厚的感情,可想而知他们做出了多大的牺牲,李克农在1962年就生病过世,李克农的故事从在国民党中当间谍的时候开始,一直忠心于中共,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不放弃不背叛,最终一同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和成长。

  李克农怎么死的

  李克农从未在战场一线进行过交锋,然而却为他授予了上将的军衔。正是因为李克农传奇履历,为李克农的一生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其实李克农并非没有上过战场,而是他所经历的战场是没有硝烟,然而却更加危险的特务战场。李克农是中国的大功臣,是共产党屈指可数的特务人物。李克农在抗日战争时期,时刻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为中国共产党的关键决策提供了重要信息,可以说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么这个处处透露着神秘的人物是怎么死的了?史料中记载到关于李克农怎么死的,是这样说的,说李克农于1962年2月在北京病逝。对外公告,李克农是死于脑溢血。根据其儿子李伦将军的回忆,李克农在死之前已经患有多年的哮喘病,咳嗽起来就止不住,一次通往办公室的过程中,李克农的哮喘又发作了,咳嗽中试图去扶一根柱子,没想到却摔倒了,头部撞击在石头台阶上,并最终导致死亡。

  说到这里,已经解开了李先念怎么死的的疑问。然而这并不是李先念死亡之因的全部,他的儿子之后提及李克农在死亡时脑子已经成糊状,并不是自然死亡的。那么李克农怎么死的就成了一团迷,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定论。因而,李克农的死亡,就如同他神秘的特务生涯一般,充满了未知之谜。


猜你喜欢:

1.陈庚为什么没评上元帅原因是什么

2.陈赓为什么不能当元帅

3.有关长征的小故事

4.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在哪里

5.将军们的故事读后感

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



长征历史事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鸦片战争介绍资料



鸦片战争,通常鸦片战争都指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将军们的故事读后感



  将军们的故事讲述了与邓小平少年时的有关的一些事情。读这本书,大家都会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将军们的故事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将军们的故事读后感篇一

  在暑假里,我读了《将军们的故事》这本书,它使我深受启发,想到了很多很多。

  这本书把中国近代为革命而英勇斗争的将军们和他们的故事介绍了一遍。其中,我认识了方强、黄克诚、王震、粟裕、贺炳炎等将军,知道了他们的故事:有的为了革命大义灭亲;有的面对敌人毫无惧色;有的手臂断了还坚持打仗;有的严于律己关禁闭······我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革命的道理,学到了舍己为人,不怕困难的精神。

  那么,我们要怎样学习这些将军呢?其实每位将军心里都有一种共同的思想:为祖国而奋斗。我们虽然上不了战场,但心里也要装有祖国。我们报答祖国的最好方法就是努力学习。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课后巩固知识,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干出一番事业来,不就是回报祖国的最好办法吗?

  其次,我们要锻炼好身体。那些将军们都体格健壮,这样上战场才能不被敌人打倒。身体健康是干革命事业的一个重要标准。只要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再强大的敌人来,我们也可以把他们打败!

  当然,光是学习好身体好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拥有正确的革命精神。那些将军们之所以能取胜,是因为他们团结战士,一心想着革命,面对敌人毫无惧色,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树立革命观点,拥有革命精神。这样,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国富民强。

  此外,生活中那些举手之劳的小事也很重要。比如说:看到垃圾主动将垃圾捡起,不随地吐痰,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个座等,都可以改变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也就相当于为祖国争光添彩了。

  看来,为祖国做贡献的办法可很多啊!只要心里装有祖国二字,并为祖国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的国家一定能繁荣昌盛。如果许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我也要学那些将军们,投身到革命事业中,为祖国而奋斗。

  将军们的故事读后感篇二

  一打开书,我立即就被里面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李克农—地下工作建奇功”。书中介绍说,1899年出生在安徽巢湖的李克农自1926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同志一起创办了民生中学,并带领学生充实到国民革命斗争中。而1927年,民生中学被反动派封闭,但是李克农依旧顽强坚持了下来,因为他始终怀着一颗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心。1928年,李克农被委任为上海方面的情报组织负责人,挂着国民党的牌子干共产党的工作,为保卫党中央和地下党组织的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随后。他进入了中央苏区,任红军工作部部长,成为共产党早期从事隐蔽战线斗争的光辉代表。1957年后,他身体日衰,终于于1962年逝世。

  读完,我第一次认真地思考起来,随着李克农回忆那段艰辛的红色记忆。我感动李克农那执着顽强的革命精神,他能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即使在白色恐怖下也怀着一颗对党的赤诚之心。在那么危险的日子里,我们很难想像他是怎样度过每一天。是什么让他顽强不屈,是坚定的信念!这使我再一次想到了我从事地下党工作的爷爷。在《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学生运动史》上记载了一些关于我爷爷的资料。我的爷爷朱育勤同志在抗战初期入党,担任上海麦伦中学第一任支部书记,在校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是我国早期上海地下党工作者的一份子。翻起我爷爷泛黄的老照片,他穿着朴素的军装,严肃而又庄重。我从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又看到了坚定的信念,这种爱国信念支撑他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在那血染战袍、战火连天的岁月中,有多少爱国英雄坚持自己的信仰,坦然面对敌人的枪炮?我们无法忘记那些用生命抵住枪口的革命英雄;无法忘记用知识与真理带领国家蒸蒸日上的领导人;无法忘记那千万里的长征记忆;更无法忘记那些勇敢善良的红色少年们……也许在众多英雄当中,我们更加熟悉彭德怀、雷锋、刘伯承,而也许有些人我们不曾听过他们的名字,不曾熟悉。但是他们都将毕生奉献给了祖国,将人生演绎地如此精彩。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翻起那一本本沉甸甸的红色书籍,回忆起那一抹抹战争岁月的陈年旧事。我们有多少无法忘记的战争,有多少无法遗忘的英雄,又有多少怎能抹去的冬雪轮回……

  “信念不是铁锤下缭乱纷飞的火花,而是炉中熊熊燃烧的烈火;不是夜空中闪瞬即逝的流星,而是西西里岛上彻夜不熄的明灯……”

  将军们的故事读后感篇三

  在共和国的缔造过程中,我们的民族经历硝烟战火,在枪林弹雨中,一批杰出的军事将领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万难。他们的威名写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今天我看了一本《将军们的故事》,认识了一腔热血为革命的粟裕。他第一次打战时,敌人把枪片打进了粟裕的颅骨中,医生也无法进行大的开颅取弹手术,只好用纱布将粟裕的头部紧紧缠住。几天以后粟裕才从昏迷中醒来,可他又投入了战争。他第二次打战时,因为躲闪不及,左胳膊又被打得流血不止,同志们找来担架,把他送到救护所。医生一看粟裕的手已经肿得像腿一样粗,无能为力。粟裕被转到军医院,医生一检查,脸上露出难为的神情,决定要将这条坏了得胳膊锯掉,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没有了胳膊我怎么打仗,不行,不能锯!”粟裕坚决地摇头。几个医生在一起详细研究了治疗方案,大家根据粟裕的意见,决定暂时不截肢,先做手术将坏死的部分切除。“可是没有麻药,病人怎么能忍受得了啊?”一个医生提出了质问。“没关系,你们动吧,我不怕!”躺在担架上的粟裕慢慢地说。这可是从身体上剐肉啊,医生对粟裕的敬意油然而生。于是医生用麻绳将手臂绑在凳子上,施行手术。粟裕疼得脸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但是一声也没吭,脸上还是那么坚定的表情。直到后来,粟裕得左臂也没治好,将军就用这只带伤的左臂指挥着千军万马。

  我还认识了以身试弹不畏险的陈波。1929年7月,陈波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副团长陈波给战士们讲解滚雷的使用方法。“陈波觉得纸上谈兵始终不行。”他一边讲解一边拿起滚雷准备给大家做示范。几个战友上前拦住他说:“这批都是新制的*,危险啊!”可陈波义无反顾,陈波镇定地走上山丘,小心地放好这个看似安全的“西瓜”,拉出引线,自己慢慢地退到后面几米远处,一声巨响,“嘣—”,大家急忙卧倒,顿时硝烟弥漫,谁也没有想到,一个不合格的滚雷会触发,陈波躺在羊角村八路军医院的手术台上。疼醒了又昏迷,昏迷了又疼醒,经过医生们的奋力抢救和陈波钢铁般的意志,他居然与死神擦身而过,但是,只剩下了一条胳膊,一只手,还有两条无法弯曲的残腿。

  一个个将军的故事感人肺腑,我们永远也不应该忘记他们,是他们,在血染征袍的年代里,在物资匮乏的日子中,坚持着一种无私奉献的信仰,所以,他们能坦然地面对敌人的枪炮,他们能不断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他们能忘我地陌然于每一种加诸他们身上的伤痛和困厄;是他们,在战火连天的岁月里,在围追堵截的敌人中,闯出了一条救国救民的坦途,所以,我们听到了胜利的锣鼓,我们看到了翻天的红旗。是他们让我们能徜徉在无数种幸福和快乐之中,我们每天在明亮的教室里快乐地读书,享受父母的疼爱,祖国的关怀。

  每当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每当红领巾高高飘扬,每当雄壮的国歌响起,我仿佛看到了革命先烈正默默地注视着我们,让我们沿着他们的革命足迹,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我们心中的太阳,他们永远指引着我们,照耀着我们,让我们用记忆,为他们树起不朽的丰碑!

 

将军们的故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1.中国抗日英雄的故事读后感

2.迷宫中的将军读后感

3.故事的读后感

4.革命英雄的故事读后感

5.头发的故事读后感3篇

6.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7.杰出人物的童年故事读后感

8.创业故事汇读后感3篇

9.阿凡提的故事读后感5篇

10.爱国人士事迹读后感5篇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