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显示器分辨率详解(屏幕比例与显示器分辨率知识介绍)

由网友()分享简介:4:3 是最常见屏幕比例,从电视时代流传下来的古老标准。在近代宽屏幕兴起前,绝大部份的屏幕分辨率都是照着这个比例的。· VGA (640x480)「VGA」其实本来不是个分辨率的规格,而是 IBM 计算机的一种显示标准。在规范里有 320x200 / 256 色、320x200 / 16 色、640x35...

常见的显示器分辨率详解



  分辨率可以从显示分辨率与图像分辨率两个方向来分类。显示分辨率(屏幕分辨率)是屏幕图像的精密度,是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有多少。由于屏幕上的点、线和面都是由像素组成的,显示器可显示的像素越多。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常见的显示器分辨率详解,仅供参考。

  常见的显示器分辨率详解

  VGA (Video Graphics Array,视频图形阵列):是IBM于1987年提出的一个使用类比讯号的电脑显示标准。这个标准已对于现今的个人电脑市场已经十分过时。即使如此,VGA仍然是最多制造商所共同支援的一个低标准,个人电脑在加载自己的独特驱动程式之前,都必须支援VGA的标准。例如,微软Windows系列产品的开机画面仍然使用VGA显示模式,这也说明其分辨率和载色数的不足。VGA这个术语常常不论其图形装置,而直接用于指称640×480的分辨率。

  SVGA(Super Video Graphics Array,高级视频图形阵列):由VESA为IBM兼容机推出的标准,属于VGA的替代品。最大支持800×600分辨率。

  XGA (Extended Graphics Array,扩展图形阵列):是IBM于1990年发明的,XGA较新的版本XGA-2以真彩色提供800×600象素的分辨率或以65536种色彩提供1024×768象素的分辨率,这两种图像分辨水平可能是个人和小企业当今最常用的。

  SXGA(Super Extended Graphics Array,高级扩展图形阵列):一个分辨率为1280x1024的既成事实显示标准。这种被广泛采用的显示标准的纵横比是5:4而不是常见的4:3。一般用于高端的笔记本电脑,如IBM的T43。

  SXGA+(Super Extended Graphics Array):作为SXGA的一种扩展,SXGA+是一种专门为笔记本设计的屏幕。其显示分辨率为1400×1050。由于笔记本LCD屏幕的水平与垂直点距不同于普通桌面LCD,所以其显示的精度要比普通17英寸的桌面LCD高出不少。

  UVGA(Ultra Video Graphics Array,极速扩展图形阵列):支持最大1600×1200分辨率。一般用于15英寸的笔记本电脑。由于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所以价格也是比较昂贵。目前只有少部分高端的移动工作站配备了这一类型的屏幕。

  WXGA(Wide Extended Graphics Array,宽屏扩展图形阵列):作为普通XGA屏幕的宽屏版本,WXGA采用16:10的横宽比例来扩大屏幕的尺寸。其最大显示分辨率为1280×800。由于其水平像素只有800,所以除了一般15英寸的笔记本电脑之外,也有12.1英寸的笔记本电脑采用了这种类型的屏幕。 另一种是1366×768,宽高比为16:9,主要应用于37、42、46英寸的平板电视上。

  WXGA+(Wide Extended Graphics Array):这是一种WXGA的的扩展,其最大显示分辨率为1280×854。由于其横宽比例为15:10而非标准宽屏的16:10。所以只有少部分屏幕尺寸在15.2英寸的笔记本电脑采用这种产品。

  WSXGA(Wide Super Extended Graphics Array,宽屏超级扩展图形阵列):其显示分辨率为1680×1050,宽高比为16:9。除了大多数15英寸以上的宽屏笔记本以外,目前较为流行的大尺寸LCD-TV也都采用了这种类型的产品。

  WUXGA(Wide Ultra Video Graphics Array宽屏极速视频图形阵列):和4:3规格中的UXGA一样,WUXGA屏幕是非常少见的,其显示分辨率可以达到1920×1200。由于售价实在是太高所以鲜有笔记本厂商采用这种屏幕。

  其实,常见的屏幕比例只有三种:4:3、16:9 和 16:10,再加上一个特殊的5:4。

  4:3 是最常见屏幕比例,从电视时代流传下来的古老标准。在近代宽屏幕兴起前,绝大部份的屏幕分辨率都是照着这个比例的。

  · VGA (640x480)

  「VGA」其实本来不是个分辨率的规格,而是 IBM 计算机的一种显示标准。在规范里有 320x200 / 256 色、320x200 / 16 色、640x350 / 16 色、640x480 / 16 色等多种模式,甚至还有 80x25 和 40x25 等文字模式。只是最后因为官方支持的最高分辨率是 640x480,所以 VGA 就成为了 640x480 的代名词。VGA 的重要地位在于它是所有显

  卡都接受的基准分辨率,Windows 在加载显卡驱动程序之前(BIOS 之后)有个蓝棒子跑跑跑的画面,那个画面就是在 VGA 分辨率下的。 · SVGA (800x600)

  SVGA 的情况和 VGA 有点像,也是以一种「规格」的身份起家的,只是最后好像变成无论规格如何,所有比 VGA 强的显示器都自称自已是 Super VGA,或 SVGA。在分辨率上,SVGA 专指 800x600 的分辨率 -- 即使当年标榜自已是 SVGA 的屏幕其实常常可到达 1024x768,或更高。 · XGA (1024x768) 到了 SVGA 的年代,IBM 已经失去了市场的独占性,PC 界也正式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时代。IBM 虽然定义出了XGA 的规格,但实际上它只是当年多种 Super VGA 规格中的一种。XGA 最后成为 1024x768 这个分辨率的代名词。 · SXGA+ (1400x1050)

  跳过了SXGA等会儿再回来说。SXGA+ 是大约 2003 年~2007 年间偶尔会在笔电上看到的分辨率。不过近年来随着宽屏幕笔电大行其道,这个分辨率很难看到了。 · UXGA (1600x1200) UXGA 又称为 UGA,分辨率刚好是 VGA 的四倍。UXGA 是许多 4:3 的 20" 和 21" 屏幕的析度,不过随着 4:3 屏幕愈来愈少见,要买到这个分辨率的屏幕是愈来愈困难了。

  · QXGA (2048x1536)

  QXGA 的分辨率是 XGA 的四倍,也是大部份 4:3 屏幕支持的极限。以前有一台 Viewsonic 的 p90f CRT 屏幕可以硬撑到这个数字,不过像素已经小于遮栅开孔的大小了,所以其实只是名义上有到而已,显示器根本显示不了。   更高的 4:3 分辨率存在,像是 QUXGA,但这只是个理论上的名字。在真实世界没有采用这个分辨率的产品存在。 16:9 家族

  16:9 主要是 HD 电视在用的比例。常听到的 720p、1080p 都是这个比例。 · 720p (1280x720)

  与其这是一种分辨率,还不如说它是一种信号?没听说有电脑屏幕是这个分辨率的,电视面板好像也都是做 1366x768 的多? · 1080p (1920x1080)

  1080p 就是俗称的 Full HD(Sony 超拼的),以前只有在电视上看得到(电脑用 1920x1200 的多),不过最近开始出现采用1080p面板的笔记本电脑,标榜可以“让画面塞满屏幕,不留黑边”。  16:10 就是常见的“宽屏幕”比例,近几年来突然间变得很常见,差不多把市场给独占了。取决于你看事情的角度,你可以说 16:10 有各种好处,例如可以并排两个窗口同时观看、人眼横向移动比较不吃力、笔记本电脑可以做得比较小台等。或者你也可以阴谋论一点,说在同样的对角线长度下,16: 10 的面板其实面积比较小。总之,16:10 看来已经是所有屏幕的共同标准(除了 16:9 之外)了。 · WVGA (800x480)

  - VGA 的加宽版,大部份的 MID 和小号的 Netbook 采用的分辨率。第一代的 7" Eee PC 就是这个分辨率的。 · WSVGA (1024x600)

  好吧,老实说这个比例并不是 16:10(960x600 才是),不过这是个愈来愈常见的宽屏幕分辨率,所以就列在一起了。8.9" 的 Netbook 大多是这个分辨率,部份的 10" Netbook(Wind NB)也是。

  · WXGA (1280x800、1366x768)

  WXGA 最早是指 1366x768(1024x768 的加宽版),是 LCD TV 面板最常见的分辨率。但到了电脑上 WXGA 通常是指 1280x800 这个分辨率,通常出现在 13~15" 的笔电上。

  · WXGA+ (1440x900)

  也是宽屏幕笔电常见的分辨率,但更常出现在 19" 的宽屏幕 LCD 上。 · WSXGA+ (1680x1050)

  20" 和 22" 宽屏幕 LCD 和部份 15.4" 笔电爱用的分辨率。 · WUXGA (1920x1200)

  UXGA 的宽屏幕版。必须要到达这个分辨率才能在屏幕上无损地显示 1080p 的影片。桌电上 1920x1200 大致上是 24"~27" LCD 的领域,而笔记本电脑则是 17" 以上才比较看得到。

  · WQXGA (2560x1600)

  主要是 30" LCD 屏幕在用的分辨率,著名的 Apple Cinema Display、Dell UltraSharp 3007WFP / 3008 WFP 都是这个分辨率。 5:4 家族

  说是说家族,其实只有 SXGA 这一个成员而已。怎么,从来没注意到自已的屏幕比较方?其实 1280x1024 除下来比例是 5:4 才对,不是 4:3。 · SXGA (1280x1024)

  后期的 17" 屏幕和绝大部份非宽屏幕的 19" 屏幕都是这个分辨率。为什么 SXGA 要采用 5:4 的比例到现在还是个谜,但总之它是成了办公室中几乎无所不在的存在。5:4 因为很接近正方形,其实旋转起来意义不大。

  其实把一堆奇奇怪怪的缩写文字和代表的数字连结在一起是笔者一直想做的事,只是愈研究下去,愈发现情况比想象中要混乱。像是 WXGA 在上面列了两种分辨率,但实际上有五种分辨率(1280x720 / 16:9、1280x768 / 5:3、1280x800 / 16:10、1360x760、1366x768)都可以挂 WXGA 这个名字。所以绕到最后,结论似乎是以后还是写数字比较安全,不过希望大家以后看到 WSXGA+ 的时候,能够稍微有点概念,就值得了。

  注:VGA:Video Graphics Array(视频图像分辨率);S:Super(超过),X:Extended(扩展),U:Ultra(终极),第一个Q:Quarter(四分之一),最后一个Q:Quantum(量化)


看了常见的显示器分辨率详解的人还看了:

1.屏幕比例与显示器分辨率知识介绍

2.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与大小详细介绍

3.告诉你如何正确设置液晶显示器分辨率

4.怎样查看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

5.常见的显示器性能参数的含义

显示屏幕的分辨率与大小详细介绍



  觉得每次都被各式各样的分辨率名称、比例搞得一塌糊涂吗?让学习啦小编带你弄懂所有的分辨率吧!常见的屏幕比例其实只有三种:4:3、16:9 和 16:10,再加上一个特殊的(但也很常见的)5:4。

  4:3 家族

  4:3 是最常见屏幕比例,从电视时代流传下来的古老标准。在近代宽屏幕兴起前,绝大部份的屏幕分辨率都是照着这个比例的。

  # VGA (640x480) - 「VGA」其实本来不是个分辨率的规格,而是 IBM 计算机的一种显示标准。在规范里有 320x200 / 256 色、320x200 / 16 色、640x350 / 16 色、640x480 / 16 色等多种模式,甚至还有 80x25 和 40x25 等文字模式。只是最后因为官方支持的最高分辨率是 640x480,所以 VGA 就成为了 640x480 的代名词。VGA 的重要地位在于它是所有显卡都接受的基准分辨率,Windows 在加载显卡驱动程序之前(BIOS 之后)有个蓝棒子跑跑跑的画面,那个画面就是在 VGA 分辨率下的。

  # SVGA (800x600) - SVGA 的情况和 VGA 有点像,也是以一种「规格」的身份起家的,只是最后好像变成无论规格如何,所有比 VGA 强的显示器都自称自已是 Super VGA,或 SVGA。在分辨率上,SVGA 专指 800x600 的分辨率 -- 即使当年标榜自已是 SVGA 的屏幕其实常常可到达 1024x768,或更高。

  # XGA (1024x768) - 到了 SVGA 的年代,IBM 已经失去了市场的独占性,PC 界也正式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时代。IBM 虽然定义出了XGA 的规格,但实际上它只是当年多种 Super VGA 规格中的一种。XGA 最后成为 1024x768 这个分辨率的代名词。

  # SXGA+ (1400x1050) - 咦?跳过了 SXGA?等会儿再回来 XD。SXGA+ 是大约 2003 年~2007 年间偶尔会在笔电上看到的分辨率。不过近年来随着宽屏幕笔电大行其道,这个分辨率很难看到了。小姜的两台笔电都是这个分辨率的,算是工作需求吧

  # UXGA (1600x1200) - UXGA 又称为 UGA,分辨率刚好是 VGA 的四倍。UXGA 是许多 4:3 的 20" 和 21" 屏幕的析度,不过随着 4:3 屏幕愈来愈少见,要买到这个分辨率的屏幕是愈来愈困难了。小姜桌上有一颗 20" UXGA 的 Dell 屏幕转直的用,还蛮方便的。

  # QXGA (2048x1536) - QXGA 的分辨率是 XGA 的四倍,也是大部份 4:3 屏幕支持的极限。小姜以前有一台 Viewsonic 的 p90f CRT 屏幕可以硬撑到这个数字,不过像素已经小于遮栅开孔的大小了,所以其实只是名义上有到而已,显示器根本显示不了。

  # 更高 - 更高的 4:3 分辨率存在,像是 QUXGA,但这只是个理论上的名字。在真实世界没有采用这个分辨率的产品存在。

  16:9 家族

  16:9 主要是 HD 电视在用的比例。常听到的 720p、1080p 都是这个比例。

  # 720p (1280x720) - 与其这是一种分辨率,还不如说它是一种信号?没听说有电脑屏幕是这个分辨率的,电视面板好像也都是做 1366x768 的多?

  # 1080p (1920x1080) - 1080p 就是俗称的 Full HD(Sony 超拼的),以前只有在电视上看得到(电脑用 1920x1200 的多),不过最近开始出现采用 1080p 面板的笔电,像第二代的 Acer 宝石机,标榜可以「让画面塞满屏幕,不留黑边」。

  16:10 家族

  16:10 就是常见的「宽屏幕」比例,近几年来突然间变得很常见,差不多把市场给独占了。取决于你看事情的角度,你可以说 16:10 有各种好处,例如可以并排两个窗口同时观看、人眼横向移动比较不吃力、笔电可以做得比较小台等。或者你也可以阴谋论一点,说在同样的对角线长度下,16: 10 的面板其实面积比较小。总之,16:10 看来已经是所有屏幕的共同标准(除了 16:9 之外)了。

  # WVGA (800x480) - VGA 的加宽版,大部份的 MID 和小号的 Netbook 采用的分辨率。第一代的 7" Eee PC 就是这个分辨率的。

  # WSVGA (1024x600) - 好吧,老实说这个比例并不是 16:10(960x600 才是),不过这是个愈来愈常见的宽屏幕分辨率,所以就列在一起了。8.9" 的 Netbook 大多是这个分辨率,部份的 10" Netbook(Wind NB)也是。

  # WXGA (1280x800、1366x768) - WXGA 最早是指 1366x768(1024x768 的加宽版),是 LCD TV 面板最常见的分辨率。但到了电脑上 WXGA 通常是指 1280x800 这个分辨率,通常出现在 13~15" 的笔电上。

  # WXGA+ (1440x900) - 也是宽屏幕笔电常见的分辨率,但更常出现在 19" 的宽屏幕 LCD 上。

  # WSXGA+ (1680x1050) - 20" 和 22" 宽屏幕 LCD 和部份 15.4" 笔电爱用的分辨率。

  # WUXGA (1920x1200) - UXGA 的宽屏幕版。必须要到达这个分辨率才能在屏幕上无损地显示 1080p 的影片。桌电上 1920x1200 大致上是 24"~27" LCD 的领域,而笔电则是 17" 以上才比较看得到。

  # WQXGA (2560x1600) - 主要是 30" LCD 屏幕在用的分辨率,著名的 Apple Cinema Display、Dell UltraSharp 3007WFP / 3008 WFP 都是这个分辨率。

  5:4 家族

  说是说家族,其实只有 SXGA 这一个成员而已。怎么,从来没注意到自已的屏幕比较方?其实 1280x1024 除下来比例是 5:4 才对,不是 4:3。

  # SXGA (1280x1024) - 后期的 17" 屏幕和绝大部份非宽屏幕的 19" 屏幕都是这个分辨率。为什么 SXGA 要采用 5:4 的比例到现在还是个谜,但总之它是成了办公室中几乎无所不在的存在。5:4 因为很接近正方形,其实旋转起来意义不大 XD。

  其实把一堆奇奇怪怪的缩写文字和代表的数字连结在一起是小姜想做很久的事,只是愈研究下去,愈发现情况比想象中要混乱。像是 WXGA 小姜在上面列了两种分辨率,但实际上有五种分辨率(1280x720 / 16:9、1280x768 / 5:3、1280x800 / 16:10、1360x760、1366x768)都可以挂 WXGA 这个名字。所以绕到最后,结论似乎是以后还是写数字比较安全,不过希望大家以后看到 WSXGA+ 的时候,能够稍微有点概念,学习啦小编的文章就值得了

告诉你如何正确设置液晶显示器分辨率



 故障现象:朋友近日新装了一台计算机,配置了某著名品牌的15英寸LCD,使用状况一直良好。前两天突然出现故障,即显示画面的效果大打折扣,字体模糊不清。

  故障解决:这样的故障乍一看似乎很严重,其实有经验的朋友一看便知道,这是由于错误设置了LCD的分辨率造成的。查看“显示属性”,朋友果然将分辨率设置成了800×600。将其分辨率改为1024×768,故障消失。

  原理分析:LCD和CRT显示器的显示原理不同,其分辨率是不能随意设置的。CRT显示器对于所支持的分辨率有较大的弹性,而LCD只有在真实分辨率下才能表现出最佳效果。当将其分辨率设置成真实分辨率以外的值时,则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扩大或缩小屏幕的显示范围,二是显示效果大打折扣。本例所遇到的就是第二种情况。当然第一种情况也较多见,例如将真实分辨率为1280×1024的LCD设置成1024×768,则屏幕上只有1024×768部分的区域有显示,显示效果保持不变,但超出部分则出现黑屏。

  经验总结:在设置LCD的分辨率时,一定要先查清其真实分辨的值再设置,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最佳的显示效果。

怎样查看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



  买液晶的时候千万不要只顾着看亮度对比度,而忘了看它的物理分辨率,而且显示器你的分辨率是可以查看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怎样查看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的内容,欢迎阅读!

  查看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方法

  电脑的分辨率是非常有讲究的,好的分辨率清晰度很高,而且眼睛观察很舒服,设置电脑的分辨率首先要打开电脑的开始菜单--控制面板。

  选择之后我们继续点击“外观和个性化”。单击即可。

  然后我们找到选项功能中的“调整分辨率”。

  最后我们需要对自己的电脑进行识别和选择电脑分辨率,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对电脑的分辨率检测,检测成功之后我们选择所需要的分辨率参数,点击确定就可以成功设置。

 

看了“怎样查看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的内容的人还看:

1.21.5寸显示器分辨率最佳设置

2.42寸的显示器最佳分辨率是多少

3.win7 怎么查看显示器分辨率

4.显示器尺寸怎么调成对应的最佳分辨率大小

常见的显示器性能参数的含义



常见的显示器性能参数的含义

  显示器的性能指标中诸如行频、刷新率一类的字眼常常弄得初学者一头雾水,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显示器性能参数的含义,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一、显像管尺寸

  这个再简单不过了吧?显像管尺寸与电视机的尺寸标注方法是一样的,都是指显像管的对角线长度。不过显像管的尺寸并不等于可视面积,因为显像管的边框占了一部分空间。常见的17英寸纯平显示器的对角线长度大概在15.8~16.1英寸左右。

  二、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点数的多少,由于屏幕上的点、线和面都是由点组成的,显示器可显示的点数越多,画面就越精细,同样的屏幕区域内能显示的信息也越多,所以分辨率是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不过CRT显示器的最大分辨率并不一定是最佳分辨率,比如17英寸显示器往往能达到1280×1024甚至1600×1200分辨率,但此时字非常小,眼睛极易疲劳,根本不适合长时间观看,而且最大分辨率下的刷新率往往很低,所以17英寸CRT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还是1024×768,19英寸CRT显示器则为1280×1024。

  三、刷新率

  前面提到了“刷新率”这个词,所谓“刷新率”,指的是屏幕每秒钟刷新的次数,也叫场频或垂直扫描频率。CRT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是由很多荧光点组成的,每个荧光点都由于受到电子束的击打而发光,不过荧光点发光的时间很短,所以要不断地有电子束击打荧光粉使之持续发光。显像管内部的电子枪在扫描时是从第一行的最左端至最右端,然后再从第二行的最左端扫描至最右端,接下来是第三行、第四行……直至扫描到右下角,此时整个屏幕都已经扫描了一遍,也就是完成了一次刷新。从理论上来讲,只要刷新率达到85Hz,也就是每秒刷新85次,人眼就感觉不到屏幕的闪烁了,但实际使用中往往有人能看出85Hz刷新率和100Hz刷新率之间的区别,所以从保护眼睛的角度出发,刷新率仍然是越高越好。

  四、行频

  行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是指显示器电子枪每秒钟所扫描的水平行数,也叫水平扫描频率,单位是KHz,行频与分辨率、刷新率之间的关系是:

  行频 = 刷新率×垂直分辨率

  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显示器的分辨率越高,其所能达到的刷新率最大值就越低。行频的单位是KHz。

  五、带宽

  带宽的全称叫“视频放大器频带宽度”,代表的就是显示器的电子枪每秒钟内能够扫描的像素个数。带宽的计算公式为:

  带宽 = 水平分辨率×行频

  不过这只是理论值,实际上由于过扫描系数的存在,显示器的实际带宽往往要比理论值高一些。一般显示器产品的行频、带宽、分辨率和刷新率之间的关系请见上表。

  六、点距

  主要是针对使用孔状荫罩的CRT显示器来说的,指荧光屏上两个同样颜色荧光点之间的距离。举例来说,就是一个红色的荧光点与相邻的红色荧光点之间的对角距离,通常以毫米(mm)单位。荫罩上的点距越小,影像看起来也就越精细,其边和线也就越平顺。现在的15英寸和17英寸显示器的点距一般都低于0.28mm,否则显示图像会模糊。条栅状荫罩显示器(使用在特丽珑和钻石珑显像管上)则是使用线间距或者是光栅间距来计算荧光条之间的水平距离。由于点距和栅距的计算方式完全不同,因此不能拿来做比较。

  七、场频

  又称为“垂直扫描频率”,也就是屏幕的刷新频率。指每秒钟屏幕刷新的次数,通常以赫兹(Hz)单位,它可以理解为每秒钟刷新屏幕的次数,以85Hz刷新率为例,表示屏幕上的内容每秒钟刷新85次。行频和场频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决定分辨率的高低。另外它与图像内容的变化没有任何关系,即便屏幕上显示的是静止图像,电子枪也照常更新。垂直扫描频率越高,所感受到的闪烁情况也就越不明显,因此眼睛也就越不容易疲劳。现在的新标准规定,显示器在场频达到85Hz时的最大分辨率,才是真正的最大分辨率。

  八、行频

  指电子枪每秒在荧光屏上扫描过的水平线数量,等于“行数×场频”。显而易见,行频是一个综合分辨率和场频的参数,其值越大就意味着显示器可以提供的分辨率越高,稳定性越好。以800×600的分辨率、85Hz的场频为例,显示器的行频至少应为“600×85=51kHz”(注意场频的单位是kHz)。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