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汇总(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由网友()分享简介:填街塞巷 逐队成群 井底蛤蟆 挨肩并足 一字之师 人满为患载歌载舞 精耕细作 震耳欲聋 杀人如草 高朋满座 人千人万人多嘴杂 笙歌鼎沸 为善最乐 方员可施 比肩迭踵 争先恐后熊罴百万 骈肩累足 人稠物穰 阅人多矣 骈肩累迹 驾肩接迹暗中摸索 掎裳连襼 成千上万 磕头碰脑 兵多将广 驾肩接武...

2020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汇总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接下来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方便大家学习、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1、掎裳连袂 高朋满座 人浮于事 驾肩接武 项背相望 挨肩擦背

2、摩肩接踵 人山人海 济济一堂 万人空巷 比肩叠迹 熙熙攘攘

3、聚蚊成雷 接连不断 红飞翠舞 摩肩擦踵 骈肩迭迹 欢声雷动

4、人丁兴旺 接踵而至 水泄不通 亚肩叠背 热闹非凡 比肩继踵

5、争先恐后 摩肩接毂 人喊马嘶 稠人广众 沸沸扬扬 观者如市

6、载歌载舞 川流不息 人声鼎沸 觥筹交错 人来人往 挥汗成雨

7、三人成虎 花花世界 纷至沓来 人心叵测 宾客如云 万头攒动

8、座无隙地 山呼海啸 门庭若市 熙来攘往 人流如潮 驾肩接迹

9、笙歌鼎沸 比肩迭迹 震耳欲聋 张袂成帷 络绎不绝 杀人如麻

10、掎裳连襼 骈肩累足  座无虚席 比肩迭踵 盛况空前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解释

1、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2、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3、比肩迭踵: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4、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5、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6、臣门如市: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7、屯街塞巷:形容人多拥挤。

8、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9、南来北往: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10、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1、十夫楺椎: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12、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13、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14、纷至沓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15、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6、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17、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18、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19、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0、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21、人多口杂: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22、随踵而至: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23、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24、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25、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26、车马盈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27、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含贬义)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28、人多阙少:谓求官职的人多而空额少。阙,旧时指官职的空额。

29、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30、纷纷攘攘:纷纷:众多;攘攘:杂乱的样子。众多且杂乱。形容人群杂乱。

31、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32、言三语四: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33、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34、川流不息:川:河流、小溪。息:停止,停下。形容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35、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36、挨肩并足:形容人群拥挤。

37、水泄不通: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38、比肩叠踵: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39、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40、项背相望: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1、摩肩擦踵:踵,脚后跟。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2、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3、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4、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5、座无虚席:虚:空。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座位,一般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6、济济一堂:济济:形容有才华人多。形容大厅挤满了人。形容人众多。

7、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8、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9、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10、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爆满。

11、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12、热闹非凡:形容非常热闹。示例:国庆节快到了,长安街上热闹非凡。

13、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4、纷至沓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15、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16、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17、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18、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19、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20、结驷连骑: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21、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填街塞巷 逐队成群 井底蛤蟆 挨肩并足 一字之师 人满为患

载歌载舞 精耕细作 震耳欲聋 杀人如草 高朋满座 人千人万

人多嘴杂 笙歌鼎沸 为善最乐 方员可施 比肩迭踵 争先恐后

熊罴百万 骈肩累足 人稠物穰 阅人多矣 骈肩累迹 驾肩接迹

暗中摸索 掎裳连襼 成千上万 磕头碰脑 兵多将广 驾肩接武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造句

1. 秋妹妹在空中载歌载舞,她萧萧唱歌,婆娑起舞,调皮地把树叶吹了个净光,还不时发出轻轻的窃笑声。俗话说,秋风扫落叶,她就是一个清洁员,自觉地把自己闯的祸给扫干净,她真是又顽皮又可爱。

2. 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3. 联欢会上,老师们和同学们载歌载舞,庆祝节日。

4. 建军节这天,孩子们载歌载舞欢迎解放军叔叔来学校作报告

5. 是流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

6. 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7. 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卵石臻于完美。

8. 国庆节的晚上,首都四面八方的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9. 广场上,欢乐的人群龙腾虎跃,载歌载舞。

10. 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11. 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傣族人民载歌载舞,庆祝泼水节。

12. 奥运来时,全国人民都载歌载舞地迎接奥运。

13. 祝你的饭店高朋满座,门庭若市。

14. 高朋满座的时候,发小的朋友祝福你;信心满满的时候,真心的朋友提醒你;心满意足的时候,诚挚的朋友激励你。小满到了,愿你常联系默默支持你的朋友。祝福你生活美满,工作圆满。

15. 这家餐厅的菜色远近驰名,每天从早到晚,都是高朋满座。

16. 父亲生性好客,家里时常高朋满座。

17. 您老的寿筵,必然是群贤毕至,高朋满座。

18. 我这间陋室,虽无高朋满座之盛况,却有知己好友之情谊。

19. 我以为我们是同类相从,同声相应的道友,我看你家里高朋满座热闹非凡的样子,知道我们还是有一段距离。

20. 顿时高朋满座,佳客盈门,就中有一个白发朱颜的老丈,对主人道:“好一个小郎君,被你家夺作女婿。

21. 哎呀,今儿个真是,高朋满座,胜友如云啊。

22. 王勃写道‘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2020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汇总相关文章

★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 形容人多热闹的词语

★ 描写人多的成语大全

★ 关于形容人多的成语

★ 形容人很多的成语集锦

★ 形容人多的成语词语

★ 关于形容人多的词语精选大全

★ 形容人多的成语四个

★ 形容人多的成语有什么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历史的产物,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结晶。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填街塞巷 逐队成群 井底蛤蟆 挨肩并足 一字之师 人满为患

  载歌载舞 精耕细作 震耳欲聋 杀人如草 高朋满座 人千人万

  人多嘴杂 笙歌鼎沸 为善最乐 方员可施 比肩迭踵 争先恐后

  熊罴百万 骈肩累足 人稠物穰 阅人多矣 骈肩累迹 驾肩接迹

  暗中摸索 掎裳连襼 成千上万 磕头碰脑 兵多将广 驾肩接武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造句:

  1. 秋妹妹在空中载歌载舞,她萧萧唱歌,婆娑起舞,调皮地把树叶吹了个净光,还不时发出轻轻的窃笑声。俗话说,秋风扫落叶,她就是一个清洁员,自觉地把自己闯的祸给扫干净,她真是又顽皮又可爱。

  2. 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3. 联欢会上,老师们和同学们载歌载舞,庆祝节日。

  4. 建军节这天,孩子们载歌载舞欢迎解放军叔叔来学校作报告。

  5. 是流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

  6. 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7. 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卵石臻于完美。

  8. 国庆节的晚上,首都四面八方的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9. 广场上,欢乐的人群龙腾虎跃,载歌载舞。

  10. 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11. 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傣族人民载歌载舞,庆祝泼水节。

  12. 奥运来时,全国人民都载歌载舞地迎接奥运。

  13. 祝你的饭店高朋满座,门庭若市。

  14. 高朋满座的时候,发小的朋友祝福你;信心满满的时候,真心的朋友提醒你;心满意足的时候,诚挚的朋友激励你。小满到了,愿你常联系默默支持你的朋友。祝福你生活美满,工作圆满。

  15. 这家餐厅的菜色远近驰名,每天从早到晚,都是高朋满座。

  16. 父亲生性好客,家里时常高朋满座。

  17. 您老的寿筵,必然是群贤毕至,高朋满座。

  18. 我这间陋室,虽无高朋满座之盛况,却有知己好友之情谊。

  19. 我以为我们是同类相从,同声相应的道友,我看你家里高朋满座热闹非凡的样子,知道我们还是有一段距离。

  20. 顿时高朋满座,佳客盈门,就中有一个白发朱颜的老丈,对主人道:“好一个小郎君,被你家夺作女婿。

  21. 哎呀,今儿个真是,高朋满座,胜友如云啊。

  22. 王勃写道‘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描写人多的成语大全



  每一个成语都有它的出处,描写人物的成语也有。在经过时间的演练成就了选择的意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描写人多的词语及解释,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1、人头攒动

  【拼音】réntóucuándòng

  【释义】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近义词】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反义词】人烟稀少,人迹罕至。

  2、人声鼎沸

  【拼音】rénshēngdǐngfèi

  【解释】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人声鼎沸。

  【近义词】人欢马叫、震耳欲聋、吵吵嚷嚷、热闹非凡、熙熙攘攘、人喊马嘶、人声嘈杂

  【反义词】万籁俱寂、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人声嘈杂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3、人声鼎沸

  【拼音】rénshēngdǐngfèi

  【解释】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人声鼎沸。

  【近义词】人欢马叫、震耳欲聋、吵吵嚷嚷、热闹非凡、熙熙攘攘、人喊马嘶、人声嘈杂

  【反义词】万籁俱寂、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人声嘈杂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4、人山人海

  【拼音】rénshānrénhǎi

  【解释】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西胡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定语、宾语;用于公共场所

  【示例】瞿秋白《赤都心史》:“远远的就看见~,各种旗帜招飐着。”

  【近义词】川流不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川流不息,人头攒动,人来人往,万人空巷,捋臂将拳,摩拳擦掌

  【反义词】荒无人烟,人迹罕至

  5、人来人往

  【拼音】rénláirénwǎng

  【解释】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

  【示例】在这~的地方没办法集中精力。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不断。

  6、人欢马叫

  【拼音】rénhuānmǎjiào

  【解释】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出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示例】田野上~,一片丰收的景象。

  7、热闹非凡

  【拼音】

  【解释】形容非常热闹。示例:国庆节快到了,长安街上~。

  热闹:人多欢腾:元宵佳节,街上十分热闹|热闹的集市。②人多欢腾的情景:看热闹。

  非凡:超过一般;不寻常:~的组织|市场上热闹~。

  凡:“热闹非凡”即“不一般的热闹”。“凡”即“一般,普通”的意思。

  【近义词】门庭若市络绎不绝

  【反义词】可罗雀门庭冷落

  8、热火朝天

  【拼音】rèhuǒcháotiān

  【解释】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示例】但这几天热火朝天的参军运动,也冲击着他们的身心。(冯德英《迎春花》第九章)

  【近义词】如火如荼、热气腾腾、万马奔腾

  【反义词】死气沉沉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出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9、趋之若鹜

  【拼音】qūzhīruòwù

  【解释】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含贬义)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示例】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为民上者,以名利二字驰使天下,而天下之民趋之若鹜。”

  【近义词】如蝇逐臭、如蚁附膻

  【反义词】敬而远之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出自】如薰亦能诗,士趋之若鹜,宾座常满。---------《明史·萧如薰传》

  10、前呼后拥

  【拼音】qiánhūhòuyōng

  【解释】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示例】“骆驼像发现了什么不祥之兆,焦躁地哞哞叫着,~乱了行列。”(冯苓植《神秘的松布尔》)

  【近义词】前呼后应、一呼百诺

  【反义词】轻车简从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用于权贵等。

  【出自】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想为官的前呼后拥,衣轻乘肥,有多少荣耀!”

  11、摩肩擦踵

  【拼音】mójiāncāzhǒng

  【解释】踵,脚后跟。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示例】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十分热闹。

  【近义词】摩肩接踵、水泄不通

  12、门庭若市

  【汉语拼音】méntíngruòshì门庭若市

  【词语解释】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字词解释】门:宫门,家门;庭:朝廷,庭院;若:好像;市:集市,市场。

  【成语性质】褒义词,偏正式。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车水马龙、车马盈门、人山人海、比肩接踵

  【反义词】门可罗雀、门庭冷落

  【出自】出自《战国策·齐策一》的:“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3、络绎不绝

  【读音】luòyìbùjué。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释】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近义】连绵不断、川流不息、源源不断、摩肩接踵

  【反义】门可罗雀、人迹罕至、门庭冷落

  【示例】《后汉书·东海恭王刘彊传》:“皇太后、陛下哀怜臣彊,感动发中,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绎不绝。”

  【出处】南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14、结驷连骑

  【拼音】jiésìliánqí

  【解释】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示例】明·李贽《初潭集·夫妇二》:“今日为相,明日~,食方于前。”

  【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15、座无虚席

  【读音】zuòwúxūxí

  【释义】虚:空。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座位,一般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指人很多。

  【近义词】济济满堂

  【反义词】寥寥无几、一无所有、空无所有

  【灯谜】客满

  16、接踵而来

  【读音】jiēzhǒngérlái

  【解释】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事例】整个的“新饭碗”一时虽未找到,零碎的小事却~。★邹韬奋《经历·新饭碗问题》

  【近义词】接二连三、络绎不绝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接连不断地来

  【语法】偏正短语

  17、济济一堂

  【读音】jǐjǐyītáng

  【解释】济济:形容有才华人多。形容大厅挤满了人。形容人众多。

  【出处】《尚书˙大禹谟》:“济济一堂。”

  【事例】端木蕻良《三月夜曲》:“在路上我看见方才~的将军夫人了。”

  【近义词】高朋满座、群贤毕集、座无虚席

  【反义词】一盘散沙、分道扬镳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18、户限为穿

  【读音】hùxiànwéichuān

  【解释】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智永禅师住吴兴永欣寺,人来觅书者如市,所居户限为穿穴。”

  【事例】远近闻名求字者,几于~,而选择綦苛,低昂无所就。★清·王韬《淞隐漫录·姚云仙》

  【近义词】门庭若市

  【反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

  19、冠盖相望

  【解释】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出自】《战国策·魏策四》:“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示例】~催入相,待将功德格皇天。

  ◎唐·韩愈《次潼关上都统相公》诗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20、冠盖如云

  【读音】guāngàirúyún

  【解释】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出自】汉·班固《西都赋》:“绂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示例】~,急侦之,乃一吏部郎经过也。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前生》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补语;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

关于形容人多的成语



关于形容人多的成语

  写作文时如果遇到描写人多的情况,要用哪些成语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形容人多的成语,欢迎阅读。


  形容人多的成语

  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众喣漂山: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以一奉百: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众口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为善最乐: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众说纷纭: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龙多乃旱: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踵接肩摩: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杀人如草:形容杀人多,极轻视人命。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人多口杂: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成语相关文章:

1.形容人的成语集锦

2.看图猜成语答案及图片大全

3.关于有的成语

4.带三的成语

5.关于爱的成语

形容人很多的成语集锦



  成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汉语语言的精华。成语是民族生在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由于语义理解错误,混淆词性或不注意特定的对象和使用环境而导致了各种偏误的出现。

  形容人多的成语

  三人成虎、花花世界、人来人往、万人空巷、人山人海、纷至沓来、觥筹交错、络绎不绝、川流不息、高朋满座、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人浮于事、火树银花、门庭若市、人声鼎沸、人头攒动、载歌载舞、应接不暇、鱼龙混杂、震耳欲聋、济济一堂、摩肩接踵、人心叵测、接踵而至、杀人如麻、争先恐后、水泄不通、人才济济、掎裳连襼

  欣喜若狂、人满为患、众说纷纭、一字之师、沸沸扬扬、锣鼓喧天、座无虚席、七嘴八舌、热火朝天、人欢马叫、荒诞不经、不计其数、精耕细作、七手八脚、单枪匹马、挥汗如雨、熙来攘往、人多势众、人才辈出、比肩接踵、僧多粥少、寡不敌众、阴阳怪气、比肩继踵、张袂成阴、成千上万、灯火辉煌、贪生怕死、盛况空前、热闹非凡

  成千盈百、众擎易举、人丁兴旺、座无隙地、聚蚊成雷、摩肩擦踵、人流如潮、项背相望、挥汗成雨、接连不断、万头攒动、山呼海啸、稠人广众、山阴道上、红飞翠舞、欢声雷动、为善最乐、掎裳连袂、花天锦地、张袂成帷、袅袅娉娉、三人为众、人生鼎沸、一手一足、人多口杂、屦贱踊贵、言三语四、袁安高卧、捱三顶五、捱三顶四

  人多嘴杂、宾客如云、稠人广坐、举袖为云、笙歌鼎沸、屯街塞巷、方员可施、兵多将广、七言八语、英雄四起、身单力薄、人喊马嘶、暗中摸索、熊罴百万、挨三顶五、挨肩擦背、亚肩叠背、亚肩迭背、连衽成帷、脚跟着脚、人稠物穰、悔读南华、众口纷纭、人语马嘶、腹有鳞甲、众人广坐、人潮汹涌、众喣漂山、龙多乃旱、挨山塞海

  马在嘶鸣、人多手杂、肩摩踵接、车马众多、羽毛丰满、磕头碰脑、比肩叠踵、逐队成群、十夫楺椎、贵人多忘、足迹相叠、比肩叠迹、观者如市、一人传虚、人千人万、阅人多矣、人多阙少、骈肩累迹、驾肩接迹、众喣飘山、众喣山动、以众暴寡、发言盈庭、踵趾相接、气氛高涨、杀人如草、肩摩袂接、骈肩叠迹、以一奉百、残膏剩馥

  摩肩接毂、观者云集、谋道作舍、挨肩并足、失惊打怪、骈肩累足、口多食寡、比肩迭踵、连接不断、填街塞巷、比肩迭迹、驾肩接武、骈肩迭迹、门单户薄、比肩接迹、七嘴八张、井底蛤蟆、肩挨着肩、过市招摇、万人传实、的人很多、接踵磨肩、马象游龙、非常热闹、张袂成风、脚碰着脚、骈肩累踵

形容人多的成语词语



  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缩影,包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形容人多的成语词语,供大家参考学习。

  形容人多的成语词语大全

  人多嘴杂、宾客如云、稠人广坐、举袖为云、笙歌鼎沸、屯街塞巷、

  方员可施、兵多将广、七言八语、英雄四起、身单力薄、人喊马嘶、

  暗中摸索、熊罴百万、挨三顶五、亚肩叠背、挨肩擦背、亚肩迭背、

  连衽成帷、脚跟着脚、人稠物穰、众口纷纭、悔读南华、人语马嘶、

  腹有鳞甲、众人广坐、人潮汹涌、众喣漂山、龙多乃旱、挨山塞海

  形容人多的成语词语解释:

  1、千千万万

  解释:形容为数极多。

  出处:唐·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

  2、不计其数

  解释: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数都数不清。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3、不胜枚举

  解释:胜(旧读shēng):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似此等语,不可枚举。”

  4、多如牛毛

  解释:像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出处:《北史·文苑列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5、堆积如山

  解释: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出处: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6、成千上万

  解释:形容数量很多,数不胜数。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九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上万,未免就把这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7、成千累万

  解释: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孽海花》第二六回:“再者我的手头散漫惯的,从小没学过做人家的道理,到了老爷这里,又由着我的性儿,成千累万的花。”

  8、成百上千

  解释:形容数量极多,成群结队的。百和千在这里是一个泛指,并不是指具体的数目。

  9、车载斗量

  解释: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10、层出不穷

  解释: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止尽。比喻事物变换之快并且多。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天下之巧,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岂一端所可尽乎?”

  11、不知凡几

  解释:凡,总共。几,多少。 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出处:唐·郭受《寄杜员外》诗:“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能高。”

  12、擢发难数

  解释:形容罪过之多,即使将头发全拔下来计数,都还不够数。擢:拔

  出处: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13、盈千累万

  解释:盈:满;累:积。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

  出处:《清会典事例》卷七十六:“乃混开久项,竟至盈千累万。”

  14、数以万计

  解释:以万来计算,形容数目极多。

  出处:“监局内臣数以万计,利源兵柄尽以付之,犯法纵奸,一切容贷,此防微之道未终也。”——《明史·彭韶传》

  15、比比皆是

  解释: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比比,处处;皆,全,都。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

  16、千仓万箱

  解释: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出处:《诗经·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抱朴子·极言》:“千仓万箱,百一耕所得。”

  17、铺天盖地

  解释: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到处都是。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

  18、漫山遍野

  解释:漫,满;遍,到处。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出处: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

  19、琳琅满目

  解释:琳琅,珍贵的玉石。满眼都是精美的东西。形容美好、完美的事物很多。多指书籍、工艺品。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20、恒河沙数

  解释:本为佛经用语。恒河,南亚大河。比喻数量多到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无法计算。比喻数目很多。

  出处:《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