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什么意思(处暑节气有什么习俗)

由网友()分享简介: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下面学习啦小编分享了2017处暑具体时间,希望你喜欢。

  ...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下面学习啦小编分享了2017处暑具体时间,希望你喜欢。

  2017处暑具体时间

  2017年8月23日 06:20 - 2017年9月7日 18:38

  阴历日期:七月(小) 初二 星期三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节气简介

  处暑节气。暑气至此而止矣,表示炎热即将过去。从这个时段起,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由炎热向寒冷过渡。不过,处暑在南北方的表现并不是同步的。在北方地区,时至处暑节气气温开始走低。而在南方,处暑过后,副热带高压虽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在受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往往会在处暑尾声再次出现高温,这就是“秋老虎”。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习俗

  1、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2、吃盖浇饭

  在历史上,处暑是个社日。社日,要有祭品,这就形成了一个民族食俗:盖浇饭。米饭放上代表五行的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的菜,于是在米饭上盖上胡萝卜、鸡蛋、柿子椒、木耳、藕,上面盖上勾芡的鸡肉做的菜。

  3、吃鸭子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同时,处暑之后也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例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因为维生素能促进体内疲劳时所存积的代谢物尽快排除。蔬菜和水果味碱性食物,其代谢产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

  其实大自然早已帮我们安排好,秋天本身就是水果出品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的苹果、梨、西红柿、桔子、甘蔗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还要多吃含钾的食品,如干果、豆类、海产品等,他能维持细胞水分,增强其活性,有助于机体恢复生机。

  4、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站长统计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5、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

  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6、泼水降温

  在日本,从大暑到处暑的一个月时间内,日本各地有组织泼水降温的习俗。

  处暑时节要谨防的几种疾病

  肺结核: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带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落时方始发病。

  1、保护脐部,预防疾病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如果对脐部防护不当,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引发身体不适。而寒气如果在小腹部位积聚太多,还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

  所以,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睡觉时盖好腹部,还可按摩肚脐,将肚脐部位的寒气驱散。

  2、多喝水、喝粥,预防秋燥

  处暑后,天气较为干燥、少雨,人体会因此不适,发生诸如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嘴唇干燥或裂口、大便干结等秋燥现象。

  所以一定要多喝水、多喝粥,增强水分的摄入量,并多食用多汁的蔬菜水果,诸如梨、葡萄、西红柿、冬瓜、百合、白萝卜、胡萝卜等,不但有利于维生素的补充,还能够增加水分的摄入。

  3、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保持充足睡眠

  处暑节气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秋乏”也就随之出现。而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能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应充分利用睡眠来调养身体。

  所以,此时的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最好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就上床入睡,早上六点左右起床,中午适当午休,睡好子午觉。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极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需要静卧养气。

  4、不要过早添加衣物

  处暑之后昼夜温差较大,频繁出入空调房的上班族,要注意预防感冒。

  另外,不要过早地增加衣服,尤其是小孩。不少家长看到季节变化,生怕孩子生病,于是急忙给孩子增加衣物,这种做法不科学。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抵抗力,如果在这些抵抗力发挥作用之前,就通过人为的方法制止,反而对身体不好。也就是说,在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后吹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5、少吹空调、少开电扇、关窗睡觉

  处暑时节早晚温差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发作,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而经常吹空调、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还可能导致腹泻、胃炎和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所以尽量要少受“冷刺激”,不食用太多的冷饮,少开空调、电扇,注意保暖。 外出时要带足衣服,切忌迎风而立,避免受凉。

  6、锻炼要坚持,但切勿过量

  锻炼活动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

  处暑节气以后,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可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适当锻炼。但运动切不可过量,以免加重秋乏的程度。

  7、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

  另外,随着气候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这时可多吃滋阴润燥食物,防止燥邪损伤身体。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


猜你喜欢:

1.处暑节气有什么习俗

2.处暑三候是什么

3.处暑节气

4.2017年处暑时间几点

5.2017年处暑是几月几号

处暑节气有什么习俗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在处暑这天,各地都有很多不同的民俗活动。下面就随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处暑节气的习俗吧!

  处暑节气的习俗

  1、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2、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

  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3、处暑吃鸭子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4、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

  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

  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处暑节气的饮食文化

  处暑节气一般在公历8月22日或23日。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处暑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饮食养生保健的方法对“秋燥”有很好的预防效果,特别提出要多吃一些寒凉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如黄瓜、西红柿、冬瓜、百合、白萝卜、胡萝卜及梨、苹果、葡萄、荸荠、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萝、罗汉果、大枣和汤、粥等,这不但有利于维生素的补充,还能够增加水分的摄入。饮食上要尽可能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品,以加重秋燥的症状。

  增加水和流食的摄入,提倡采用“五一二”的方法:“五一”的意思是5个1杯,即早晨起床后喝1杯白开水,早餐时喝1杯豆浆,午餐时喝1碗汤,晚餐时喝1碗粥,睡前半小时喝1杯牛奶;“二”的意思是上下午各喝两杯茶。

  处暑后,气温昼暖夜凉,农作物白天吸收的养分到晚上贮存,对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山西:处暑禾田连夜变;山东:处暑三日无青谷;浙江:处暑三朝稻有孕;湖北: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河南:处暑不处暑,七月十五吃稻黍。说明处暑后禾田变得快,就要秋收了。又有:处暑花,不回家;处暑不出头,割得喂了牛。说明没有按时播种的庄稼而误了农时,不论棉花,还是粮食作物不会有收成。处暑象征着东南季风最后退出,北季风开始来临。此后气温逐渐下降,“处暑热不来”就是这个道理。处暑又称暑退,这时气温一般是1517℃,最适于人体的气温,因此觉得很舒适。陆游有两句诗:“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秋季正是各类瓜果蔬菜大量成熟上市的时候,其中黄瓜、苦瓜、冬瓜、南瓜等更是非常便宜。瓜类蔬菜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胡萝卜素及钙、磷、铁、钾等矿物质,而且还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瓜类蔬菜在各类夏季蔬菜中含水量最高,一般都在90%以上,吃500克的瓜菜相当于喝450毫升高质量的水。瓜中糖含量少,与大米比能量和糖的含量是大米的1/10或者1/30,而且几乎没有脂肪,不会让人发胖。

  栗子味美质佳,是非常好的保健食品。有一种产于江苏宜兴、傈阳及安徽广德地区,一般在处暑成熟,故称处暑红。由于果实成熟期早,又名头黄早。该品种较丰产,果大,肉细,香甜,美观,主要作为菜栗用。

  处暑节时台湾周围的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东部沿海有旗鱼可以捕获。这节气台湾有一种相当有名的水果就是“横山梨”,它生长在台湾低海拔的地方,果肉较粗,但由于和“高山梨”接种成功,所以也称为“高接梨”。

猜你感兴趣:

1.处暑传统习俗有哪些

2.处暑的习俗

3.处暑节气

4.处暑的由来

5.处暑是什么节气

6.处暑节气能种什么菜

处暑三候是什么



  每个节气都会有对应的三候,那么处暑三候是什么?代表什么含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处暑三候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处暑三候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到此为止了。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简介: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此时太阳正运行到了狮子座的轩辕十四星近旁。夜晚观北斗七星,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申”(西南方向)。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尽管早晚已有些浓重的凉意,北京地区白昼的时间也减少到了13小时25分钟。

  处暑节气由来:

  公历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是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申月是秋季的第一个月份,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养生食谱

  1、鸭子

  南京人传统的饮食习俗是在“处暑”时节吃鸭子。鸭子,特别是南京江宁湖熟地区的麻鸭最为抢手,据悉,那里的鸭子味甘性凉,肥瘦适宜。如果没有空,老南京人都会去熟食店买半只鸭子回家;有空的人都会在家炖上“萝卜老鸭煲”或做“红烧鸭块”送给邻居,这就是俗语中说的,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杭州人习惯将鸭子分为老鸭儿、嫩鸭儿、呆大鸭儿,就营养来说,老鸭瘦肉多,水分含量少,相对口味和营养都会好一点,适合煲汤解暑气,而肉鸭则多用来做烤鸭、酱鸭等。对如何辨别老鸭和嫩鸭,这里有一个小窍门:老鸭一般毛长得比较齐,嘴和脚掌比较硬,颜色发黄、发黑,摸上去骨头比较硬。另外,同样的个头,老鸭比嫩鸭分量重。

  2、龙眼

  “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老福州“处暑”之后不再喝凉茶,而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老福州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

  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所以少喝凉茶、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疗不用太过刻板,并没有规定这个节气一定要吃龙眼泡稀饭,很多人平时也可以这样食用,是有益的。

  3、白丸子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

  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4、凉茶

  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在处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三联阅读3lian.com/zl/转载请保留,有助消暑热,还能养阴;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养肺的作用,也适合气虚的人士。不过,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因为此时的暑热并不严重,而凉茶过度苦寒,易伤脾胃,同时也对肺和肾无益。

  5、酸梅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乌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劳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所以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此外,吃多了肉时,喝酸梅汤还能帮助体内酸碱值达到平衡。

  处暑后养生最主要的就是养肺,而银耳、山药、白萝卜、百合、白芍、梨子等“白色食物”最易入肺,建议多食,少吃一些辛辣食品。
 

猜你感兴趣:

1.处暑有什么来历

2.2017年处暑是几月几号

3.关于处暑时节的知识

4.小暑大暑处暑是什么意思

5.处暑时节如何养生

6.小暑三候是什么

7.处暑的读音是怎样的

2017年处暑时间几点



2017年处暑时间几点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那么处暑是几点几分呢?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吧。

  2017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06:20:09,农历2017年七月(大)初三。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英文翻译:the End of Heat

  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处暑时,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处暑三侯

  鹰乃祭鸟: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

  天地始肃: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禾乃登:五谷成熟时。

  处暑介绍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四川盆地处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盆地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盆地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盆地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盆地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川西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处暑是四川盆地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盆地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地农牧业生产不利。我省盆地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盆地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盆地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说“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近几年处暑是哪天

  2017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06:20:09,农历 2017年七月(大)初三

  2018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12:08:30,农历 2018年七月(大)十三

  2019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18:01:53,农历 2019年七月(小)廿三

  2020年处暑时间:8月22日 23:44:48,农历 2020年七月(大)初四

  2021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05:34:48,农历 2021年七月(大)十六

  2022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11:15:59,农历 2022年七月(小)廿六

  2023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17:01:06,农历 2023年七月(大)初八

  2024年处暑时间:8月22日 22:54:48,农历 2024年七月(大)十九

  2025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04:33:35,农历 2025年六月(大)三十

  2026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10:18:31,农历 2026年七月(小)十一

  2027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16:13:59,农历 2027年七月(大)廿二

  2028年处暑时间:8月22日 22:00:35,农历 2028年七月(小)初二

  2029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03:51:14,农历 2029年七月(小)十四

  2030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09:36:00,农历 2030年七月(大)廿五

  2031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15:22:54,农历 2031年七月(大)初六

  2032年处暑时间:8月22日 21:17:53,农历 2032年七月(大)十七

  2033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03:01:22,农历 2033年七月(大)廿九

  2034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08:47:16,农历 2034年七月(大)初十

  2035年处暑时间:8月23日 14:43:39,农历 2035年七月(小)二十

  2036年处暑时间:8月22日 20:31:52,农历 2036年七月(小)初三

2021年处暑是几月几号



处暑”是24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处暑一到,意味着炎热的暑天要结束了。天气渐渐转凉,落叶纷飞的日子也即将开启。那么,处暑是什么时候呢?今天小编就带您瞧瞧2021年处暑是几月几号。

目录

2021年处暑是几月几号

处暑节气出生的人好吗

处暑过后还有秋老虎吗

处暑的特点有哪些

处暑节气的习俗有哪些

2021年处暑是几月几号

阳历时刻:2021年8月23日5:34:48

阴历日期:七月(大)十六,星期一

开始时刻:2021年8月23日5:34:48

结束时刻:2021年9月7日17:52

<<<返回目录

处暑节气出生的人好吗

处暑时节出生的人从命理命运上分析,相对较好。

原因:

凡是在公历8月7日—10月7日,农历申、酉月,在立秋白露这段时间出生的人,包括处暑时节处暑的鸡宝宝喜木命者。秋天出生的人,五行中金比较多,而缺木。喜木命的人需要有木的支持,和水的辅助。喜木命的人忌金和火。

<<<返回目录

处暑过后还有秋老虎吗

处暑过后一般都有秋老虎,还会持续热一段时间,但是早晚气温会比较低,家长要注意小孩的护理。

从气象历史上来说,夏季一般在9月下旬中后期结束,历史上9月上中旬受大陆高压或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并不少见,今年也不无可能,只是时间距离较远,目前预报有难度。

处暑节气过后,意味着炎热离去,暑热将止。但往年也有处暑过后热力却有增无减,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局部达37℃以上的情况。

不过,民谚称“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意思是即使白天炎热,晚上仍会凉下来。

所以夜间确实不像处暑之前那么热,昼夜温差开始加大,人体感觉舒适许多。

<<<返回目录

处暑的特点有哪些

处暑的天气特点就是夏天截止,炎热天气没有了,将会迎来秋天的寒风了。

温度下降

在处暑时节,气温在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是太阳不断向南移动,太阳光照少了辐射也更低了,同时蒙古冷高压向着内陆移动,带来了更多凉爽。

秋老虎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感受到秋天的凉意的,在某些南方地区,因为副热带高压影响之下,热气卷土重来,温度重新走高,感受到秋老虎的威力,某些地区可能因此产生干旱的情况,这个时候山林比较容易着火,一定要小心防范。

雷暴天气

虽然说这个时候的雷暴天气还不是很多,可能没有夏天那么活跃,但是在华南、西南和华西等地区还是有着比较频繁的雷暴天气。

<<<返回目录

处暑节气的习俗有哪些

1、赏秋云

天水秋云薄,天长杳无隔,秋意冉冉,一年中最美季节将至,民间向来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

2、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3、开渔节

每年处暑期间,浙江沿海都会举行盛大的开渔节,欢送渔民们开船出海。此时海水偏暖,鱼虾贝类发育成熟,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众多鲜美的海鲜。

4、祭祖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度布施活动。

5、处暑吃鸭

处暑节气,民间有吃鸭子的习俗,做法也五花八门。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等,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首先要端一碗送给邻居,叫做“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返回目录


2021年处暑是几月几号相关文章

★ 2021年处暑节气的日期是几月几号

★ 2021处暑是几月几日

★ 2021年处暑节气具体日期

★ 2021处暑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 2021年春分二十四节气是几月几日

★ 小暑时节是几月几号2021年

★ 2021处暑是三伏天吗

★ 2021处暑是什么季节

★ 2021处暑是秋天还是夏天

★ 2021年处暑的来历介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