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香药材(早泄吃什么药材好)

由网友()分享简介:白丁香药材


白丁香药材
  白丁香,中药名。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粪便。分布于我国几遍及全境平地。具有消积,明目之功效。那么白丁香药材用处是什么呢下面和学习...

白丁香药材



白丁香药材

  白丁香,中药名。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粪便。分布于我国几遍及全境平地。具有消积,明目之功效。那么白丁香药材用处是什么呢下面和学习啦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白丁香药材:

  【别名】 麻雀粪、家雀粪、树麻雀

  【来源】 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粪便入药。

  山麻雀Passer rutilans Temm.的粪便也作白丁香用。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

  【功效与作用】 消积,明目。主治积聚,疝气。外用治目翳,痈疽疮疖,扁桃体炎。

  治目翳:白丁香研末,合人乳点上。

  治扁桃体炎:白丁香1钱,以沙糖合匀,分等分,以棉花裹之含咽。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白丁香

  【出处】 《滇南本草》

  【拼音名】 Bái Dīnɡ Xiānɡ

  【别名】 雀苏(《雷公炮炙论">雷公炮炙论》),雄雀矢(《别录》),青丹(《本草拾遗》),麻雀粪(《滇南本草》),雄家雀粪(《黑龙江中药》)。

  【来源】 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粪便。全年可收。去净泥土或杂质,晒干。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雀"条。

  【性状】 干燥的雀粪,呈圆柱形,有时稍弯曲,长5~8毫米,径1~2毫米。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质稍硬,易折断。断面棕色,呈粒状。气微腥臭。以干燥、无杂质、无泥土者为佳。

  【化学成份】 雄雀粪含灰分33.7%,总氮量5.66%、氨0.22%。

  【炮制】 拣净杂质。

  《雷公炮炙论">雷公炮炙论》:"凡采之,先去两畔有附子生者,勿用,然后于钵中研如粉,煎甘草汤浸一宿,去上清甘草水尽,焙干任用。"

  【性味】 苦,温。

  ①《别录》:"温。"

  ②《纲目》:"苦,温,微毒。"

  ③《本草经巯》:"辛苦,温。"

  【归经】 《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效与作用】 化积,消翳。治疝瘕,症癖,目翳,胬肉,龋齿。

  ①《别录》:"疗目痛,决痈疖,女子带下,溺不利,除疝瘕。""雀矢和男首子乳,如薄泥,点目中,胬肉亦脉贯上瞳子上者即消。以蜜和为丸,酒饮服,主症癖,久痼冷病。"

  ②陶弘景:"疗龋齿。"

  ③孟诜:"雀粪和天雄、干姜为丸,令阴强。"

  ④《本草拾遗》:"主痃癖诸块伏粱,和干姜、桂心、艾等为丸,入腹能烂痃瘕。患痈苦不溃,以一枚敷之。又急黄欲死,以两枚细研,水温服之。"

  ⑤《日用本草》:"去面上雀子斑、酒刺。"

  ⑥《滇南本草》:"磨翳退雾,遮睛不明,入眼药用之。"

  ⑦《纲目》:"消积除胀,通咽塞口噤,女人乳肿,疮疡中风,风虫牙痛。"

  ⑧《黑龙江中药》:"与瓜蒂共面,嗅之治阴黄。"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为丸、散,5~8分。外用:研细调敷或和乳汁点眼。

  【注意】 肾虚有火及孕妇忌服。

  《本草经疏》:"目痛非风热外邪者不宜用,女子带下,溺不利属肾虚有火者并忌之。"

  【附方】 ①治饮食伤饱,取凉过度,闷胀欲死,上下不通:雄雀粪二十一粒,炒,研细,用暖酒半蛊调服,未效再服。(《圣济总录》雄雀粪散)

  ②治小儿卒客忤,躽啼腹坚满:雀粪一两,当归半两(锉,微炒)。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五十日儿,每服一丸,以乳汁下,日三、四服,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圣惠方》雀粪丸)

  ③治诸痈不消已成脓,惧针,不得破,令速决:雀屎涂头上,干即易之,雄雀屎佳。坚者为雄。(《梅师集验方》)

  ④治吹奶:白丁香半两,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⑤治浸淫疮癣:雀屎、酱瓣和研,洗净,日涂之。(《千金翼方》)

  ⑥治破伤风,疮口作白痴无血者,杀人最急:雄雀粪,直者研细,热酒调半钱服之。(《普济方》)

  ⑦治小儿卒中风,口噤不下一物:雀屎如麻子丸之,饮下。(《千金方》雀屎丸)

  ⑧治目热生肤赤白膜:雀屎细直者,以人乳和敷上。(《肘后方》)

  ⑨治咽喉双雕及单雕:白丁香二十个,以砂糖如胡桃大一块,同滚开,分作三丸,每一丸,用薄绵子裹,令含在口内。(《普济方》白丁香丸)

  ⑩治齿龋痛有孔:雄雀屎,以绵裹内齿孔中,日二易之。(《养生必用方》)

  【备注】 商品白丁香,除上述雀粪外,尚有山麻雀的粪便,亦同等使用。山麻雀的形态与麻雀相似,但背面色栗红,耳羽处无黑色斑块。

种殖业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_药材植物知识



中药材市场价格历经两年的持续大幅度上涨,使大多数种植者和经营者收益较好。那么,现在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种植业中最赚钱药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种殖业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

种植药材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新手种药材的

种殖业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

1、最赚钱药材之金银花

以花入药。近年来不仅制药企业增加了该品的投料,以其为主要原料的“王老吉”等茶饮料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导致其商品用量加大。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高山、丘陵、平地均能栽培,适应性强。春季3~4月栽种,当年有少量开花,次年进入盛产期,一年栽种,多年收益。以“树型”金银花品种产量较高,常年亩产量150~20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150~180元/公斤。

2、最赚钱药材之板蓝根

以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能,为大宗中药材,常用感冒药,其叶可作保健茶饮用。对土壤无严要求,适应性强,山区、丘陵、平地均可种植,较耐寒,南方可自然越冬,可连作。2~5月播种,8~11月采挖,全生育期为6~7个月。常年亩产350~40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25~28元/公斤。

3、最赚钱药材之旱半夏

以块茎入药。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能,是药厂生产多种止咳化痰中成药饮片、剂、露的主要原料。对土壤无严要求,但以砂质壤土种植为佳,最适合半阴半阳的环境生长,可与果树或髙秆作物套种,忌积水。2~4月播种,8~10月采挖,全生育期为6~7个月。常年亩产120~15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70~85元/公斤。

4、最赚钱药材之白术

以根状茎入药。具有补脾健胃、化湿利水、安胎、止汗的功能。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并稍有倾斜的缓坡地种植为宜,新开垦的荒山地栽培最好。2~4月种子育苗,11~12月将培育好的“术栽”进行定植,次年10~11月采挖,全生育期为2年。亩产200~250公斤,目前市场价格为40~45元/公斤。

5、最赚钱药材之瓜蒌

以皮、仁、根入药。具有清热化痰、宽胸理气的功效,其仁炒熟后可作食品。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为好。2~3月播种,9~10月始果,次年秋盛果,一年栽种,可连续采果三年。其品种分为搭架瓜蒌和地窜瓜蒌,前者主要收果实,后者主要收根(天花粉),引种时注意区分。常年亩产皮70~80公斤,仁150~200公斤,根250~300公斤。目前市场价格为皮17~19元/公斤,仁26~29元/公斤,根6~8元/公斤。

6、最赚钱药材之柴胡

柴胡生长期为1—2年,如条件适宜,一般1年可收获,亩产干品100公斤。1年生的质量好,柴胡皂甙总含量高;2年生的产量高,折干率为1年生的3倍。亩产干品可达100—200公斤以上。按一般市场价元/公斤,年亩收入元。生产成本:化肥款元(其中亩施复合肥元、硫酸钾元、过磷酸钙元)耕地款元、浇地元、农药元、种子款元,共计投入元,去除成本,每亩纯效益3000多元。

7、最赚钱药材之桔梗

种植桔梗跟种植其它农作物一样,优点在于它不占农时,在农闲时播种(阴历的11月份至翌年的3月份),农闲时收获,大部分生长期为一年。每亩需投入圈肥一万斤或者复合肥一百斤,折价100元,种子2公斤,计价160元,人工约计300元,共计560元。每年产量据我们基地上测得平均产量在1000公斤以上,高产达1500公斤,按出口品率70%计700公斤,按目前收购价4元/公斤算,亩收入是2800元,再加上300公斤等外品,加工成药材(折干率为3:1)为100公斤,目前收购价为10元/公斤,计1000元,还有种子收入,每亩当年产种子20公斤,按40元/公斤又是800元,总计亩收入4600元。扣去成本,每亩收入3800元以上。

8、最赚钱药材之天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加,天麻产品由过去的单一的药用,发展到饮食及滋补保健等行业,需求范围逐年不断扩大。尤其从2010年春季,国内用量急骤上升,出口不断增加,货源供不应求,价格连续上涨。天麻具有独特的繁殖方式,野生资源极其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国家医药总局公布,全国天麻年产约50万公斤,年需求量约75万公斤,缺口逐年扩大。天麻的种植前景非常广阔,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返回目录

种植药材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注意认准用量大的品种则收入无风险。用量大的药材在一般处方中大多都会用到,如白术、白芍、党参、柴胡、桔梗、防风、远志、黄芩、半夏、附子、溪黄草等品种。有时这些品种的价格虽然不算太高,但其销路一直很好,一般不会积压。慎种稀、奇、贵品种。

二、注意西洋参、、西红花、罗汉果、咖啡豆等品种,价格虽然昂贵,但对气候、土质要求较严。古人云:“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比如冬虫夏草只能在海拔3500—5500米的高原山区生长;罗汉果只能在广西凉爽多雾的永福县山区生长;咖啡豆属于热带植物,我国仅云南、广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可以种植,而且生长五年以上才能结子。花高价购进此类种子,辛辛苦苦种植,其结果好坏却难以预料

三、注意掌握发展周期性种植易成功。中药材与其他农产品类似,库存量少价格就高,价格涨高又促使种植面积增加,导致产大于销,因而价格又会很快下降。根据历年经验,每个品种的价格变化约每5年一周期。俗话说 “药没千日滞,也没千日快”,若善于分析,掌握其周期性,抓浪头赶高峰,方能取得很好的收益。

四、注意正确分析广告,购种莫贪便宜。一些不法种子经营者,广告言词违背科学规律,夸大亩产量,虚报市场价,利用别名使部分药农如坠雾中,如党参的别名是中灵草,用别名使人误认为这是贵重药材,所以任意标价,使人上当受骗。所以,药农购种时一定要慎重,对售种者“包回收”之类的话不可轻信。

<<<返回目录

新手种药材的注意事项

一、要理性看待种药效益。很多“新手”之所以选择种药,主要是看好种植中药材的经济效益。不少“新手”以为,种药效益很好、甚至能“快速致富”,但信息来源多数不是通过实地调研,而是通过收到、看到的各种信息资料,甚至是道听途说。一些售卖药材种苗的人,正是抓住了这部分人的心理,以及大部分人对中药材市场行情、产品价格、种植技术、销售渠道等不太了解的弱点,通过各种途径夸大中药材的种植效益,致使很多新手闻之“热血沸腾”,对种药致富给予了过高的期望。其实,在山区种植中药材,虽然一般情况下效益要高于种粮,但其投入相对较高、生产周期相对较长,而且受市场行情影响很大。在行情好的时间,药材价格可能涨得很高,收入确实远高于种粮;但若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种出的药材可能贱如稻草、甚至无人问津,收入还不如种粮。一些人把种药效益吹得很高,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吸引人种植,一方面是为了高价销售种苗。对此,种药“新手”们要有清醒认识,种植前一定要深入调研,尤其要向“老药农”、老收购商多请教,防止被虚假信息“忽悠”。

二、要客观分析自身环境。与种粮相比,种植中药材对环境条件要求相对较严。很多中药材对产地海拔、气候、土壤、植被、光照条件等都有特殊要求,一些价格较高的名贵中药材,对环境条件要求更为苛刻。很多“售种者”把中药材的适生环境说得很广,甚至把一些对环境要求很严的中药材,也说成南北皆宜、高低山均可,完全违背了科学,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兜售药材种子。因此,新手在种植中药材前,一定要对自身环境条件做全面的调查和客观的分析,进而确定到底能不能种植药材?到底能种植哪些药材?有没有竞争优势和效益?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当地到底出产什么药材,或当地有什么野生中药材。如果当地有家种或野生的,而且产品在市场上销路较好,种植成功的把握就比较大。否则只能少量引进试种,仔细观察该药材在当地生长情况,以及产量、品质和效益,确定能够发展后再稳步扩大面积。切不可被虚假信息左右,头脑一热就盲目从外地引进药材种子规模种植。

三、要科学选择种植的种类与品种。新手种药,首先碰到该种“什么药”问题。在种类选择时,很多人都过于看重药材的价格。其实,药材多数情况下价高的“不好种”、好种的“价不高”。价格高的药材,基本上都是一些对环境要求高,种植难度大、产量低,生长期很长的,当然其中不排除有极少数药材,因市场供求失衡、或人为炒作导致价格“虚高”。因此新手在种药时,一定不能抱着“投机”的心态,否则就容易上当受骗。要根据当地环境,选择最适宜的药材种植。要搞好种类搭配,起步时可选择一个优势最突出的主导产品和3~5个辅助产品,在确保种植成功基础上尽量化解市场风险。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但更要突出自身优势,坚持“逢俏莫撵、逢疲莫丢,扬长避短、放大优势”,坚决不能“逢高入市、盲目跟风”种植。种植的种类确定后,要确定合适的品种。在品种选择时,很多新手容易被虚假信息迷惑,购买到所谓的“最新优良品种”。其实,我国真正从事中药材育种的科技人员很少,培育的新品种不多,通过种子管理机构审定的更少,引种时最好到现场考察,仔细甄别品种的真假。新手引进新品种,最好先找国家正规科研育种单位有关专家咨询,以防上当受骗。一般情况下,最好就近引种。远距离调运药材种苗,一是两地间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如果差异过大,可能造成种苗引进后“水土不服”;二是新鲜种苗调运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高温烧苗;三是远距离运输成本偏高。但有不少中药材,低山种植从高山引种、南方种植从北方引种,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因此,对引种问题要仔细权衡、综合考虑,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一刀切”式地“全盘否定”。

四、要认真学习掌握技术。不同种类、品种的中药材,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新手种药前必须认真观察、虚心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向当地的老药农请教,摸清预备种植的中药材在当地的播种季节、种植方法、加工技巧,以及主要灾害、病虫害及其防范措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售种者常把药材的亩用种量夸大3~4倍,其目的一是多销售种子,二是掩盖种子质量存在问题。因此,新手种药一定要先找当地药农实地调研,问清实际亩用种量,再根据需要购买种子。如果用种量过大,不仅会加大生产成本,还会造成田间出苗过多,此时如果间苗会大量增加用工,若不间苗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容易造成病害、倒伏,影响药材产量和质量。在学习已有知识和传统技术同时,还要善于思索、不断创新,将先进的经营理念与科学技术运用于中药材生产,通过试验、示范,对传统技术逐步改进、提高、规范,力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五、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新手(特别是一些“非农”资本)种药,很多都急于扩大投资规模,认为“有规模才有效益”。但与很多行业相比,种药更为特殊,不能求急求快,必须循序渐进。其主要原因,一是种植药材不仅技术性较强,而且地域性也很强,不同区域、不同海拔、不同坡向、不同土壤,种植技术都可能存在很大差别,外地的成功经验在本地常常不能复制。尤其是新手,更需要一个逐步摸索、总结、提高的过程。二是中药材种植,很多使用根茎繁殖,种苗在整个投入中所占比重较大,如果一开始就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会导致生产成本过高、风险压力过大。如果开始少量引种、自繁自育,逐步扩大种植面积,既能保证种苗质量,还能大大降低成本。三是不少中药材种植、加工需要用工较多,而多数中药材必须种植在人烟稀少的偏远山区,在目前山区劳力大量外流情况下,如果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可能因雇工困难导致管理不够及时、到位,影响药材产量。因此,新手种药千万不能“大干快上”,一定要有长远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稳步推进。经营规模要适度,种植面积要随着经验的丰富与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扩大。

<<<返回目录


种殖业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_药材植物知识相关文章

★ 种殖业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

★ 现在农村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

★ 现在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

★ 五大种植最赚钱的药材

★ 目前种植什么药材前景最好

★ 种植什么药材赚钱

★ 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

★ 种植什么药材最能够赚钱

★ 种植什么药材最能赚钱

★种植什么药材挣钱

为什么中药方子中总有那么多药材



《红楼梦》第十回中,秦可卿身染重病,贾珍托冯紫英请来太医张友士。张太医详细辨证后,开出了下面的方子:

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土炒 云苓三钱 熟地四钱 归身二钱 白芍二钱 川芎一钱五分 黄芪三钱 香附米二钱 醋柴胡八分 淮山药二钱炒 真阿胶二钱蛤粉炒 延胡索钱半酒炒 炙甘草八分 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 大枣二枚

数数看,这个方子总共16味药物!为什么中药方子中总有那么多药材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方子。方子又称药方,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实方子的规范学名应该叫处方,中医称之为方剂。

看看上面的方子,它不但有药物,还包括剂量(二钱等就是古代的计量单位)、炮制方法(如土炒白术、蛤粉炒阿胶等)等,当然还要煎煮、服用才能起作用。开处方之前,张太医经过仔细辨证,问患者有哪些不舒服,看看舌头、把把脉等,综合分析后诊断秦可卿得了什么样的重病,然后才开出这样一个方子。

作为完整的方子,它其实是有名字的,上面的方子叫“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方子的名字很长,实际上表明方子的主要作用是补气(益气)、养血(养荣,荣就是血)、补脾和疏肝(和肝)。

那么,秦可卿究竟得了什么病呢?张太医根据辨证的结果,诊断秦可卿由于情绪抑郁导致肝郁脾虚、气血不足,就是说肝郁是主要原因,导致脾的运化失常,而脾主气血生成,脾虚则气血产生不足,所以开出了“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

细看方子中的这些药物,补气并补脾的有黄芪、淮山药、人参、白术、云苓、甘草、莲子和大枣;补血的有真阿胶、熟地、归身、白芍和川芎;疏肝的有香附米、醋柴胡和延胡索。药物虽然多,但是多而不乱,分别针对气虚、血虚、脾虚和肝郁证。这样我们就知道了,由于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两大特色,决定中医治疗疾病时常常使用多种药物。

另外,由于药物的不同特点(就像每个人有不同的特长一样),故方子中药物的数目往往比较多。“是药三分毒”,说的是药物不但有治病作用,还有毒性。方子中不同药物组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增强治疗作用,减少毒性和副作用,也就是减毒增效。

方子中不同的药物各自的作用和地位也是不同的。如有的药物起主要作用,这就是君药(像一个国家的皇帝或国王);有的药物是加强君药作用的,就是臣药(就像大臣);有的药物是帮助和制约君药或臣药作用的,就是佐药(辅佐或制约的意思);有的药物是引导上面三种药物到达生病器官或调和各种药物作用的,就是使药(就像使臣一样)。

所以说,方子中不同药物有着君、臣、佐、使的区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配伍。这种区别就像一个足球队一样,有队长、中场、前锋、后卫和守门员的区别,而这种角色的不同,主要是由每个队员的不同特长所决定的。

白蒿的药用价值及药材鉴别_白蒿的知识



白蒿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西藏等地。山东、江苏等地有栽培,它有什么药用价值呢?下面学习啦小编告诉你白蒿的药用价值及药材鉴别_白蒿的知识。

目录

白蒿的药用价值

白蒿的药材鉴定

白蒿的临床应用

白蒿的药用价值

【药理作用】:从其中分出的倍半萜γ-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在体外有抑制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加倍;或捣汁;或研末。【出处】:《中华本草》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4200m的路旁、荒地、河滩、草原、干山坡或林缘等地。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开期采收,鲜用或扎把晾干。

功用主治: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①《本经》:"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

②孟诜:"捣汁去热黄及心痛。叶干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饮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烧灰淋煎治淋沥疾。"

<<<返回目录

白蒿的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茎类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可达5mm。绿色,表面有纵棱,可见互生的枝、叶或叶基。上部有较密的柔毛。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央有白色髓。叶皱缩或已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线形,两面均被柔毛。头状花序较多,半球形,直径3-6mm,总花梗细瘦,总苞叶线形,总苞片2-3列,边缘有白色宽膜片,背面被短柔毛;花托卵形;边缘为雌花,内层花两性,均为管状。成熟花序可见倒卵形的瘦果。气浓香,味微苦。显微鉴别:茎横切面:多边形。表皮一列细胞,外被丁字毛,细胞多径向,较长。内皮层凯氏点明显。维管束鞘纤维壁厚木化。韧皮部较宽。形成层不明显。维管束排列成环,导管多边形,2-12个成群,排列成单列。木纤维分布面积大,细胞壁厚化。射线单列,胞腔内有内含物。树脂道散生髓部。髓大,周边的细胞壁厚化。

【叶横切面】

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外被角质层;赤见多数丁字毛或其残基;上、下表皮均有气孔,但以下表皮较多。栅栏组织1-2列细胞,海绵组织数列细胞。主脉处表皮下具厚角组织。主脉维管束常为1束。树脂道散生在栅栏组织。

【粉末特征】

灰白色。

①非腺毛甚多,多丁字形,长3-5mm,无色,表面光滑,胞壁微厚。

②纤维多碎断,成束或单个散在,直径9-36μm,胞壁厚略弯曲,腔狭,纹孔稀少或缺。

③导管少见,以网纹导管为主,赤有螺纹、梯纹和具缘纹孔,直径12-35μm。

④结晶甚多,单个,形状不一,大小为23-92μm,不溶于盐酸。

⑤薄壁细胞多数,四边形,多边形或类圆形,无色,有少数纹孔。

<<<返回目录

白蒿的临床应用

取白蒿鲜草2两或干品1两,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5~7日为一疗程;或制成冲剂及片剂服用。共治100例,显效(3天内达临床治愈)70例,有效(4~7天内达临床治愈)23例,治愈率为93%。据部分病例观察,服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平均1.35天,便次恢复正常2.12天,腹痛消失1.55天,里急后重消失1.68天;大便镜检恢复正常及细菌转阴平均时间分别为3.02天和5.65天。疗效似较黄连、痢特灵、合霉素等为高。冲剂、片剂疗效似较煎剂为差。其茎叶可入药《本草纲目》载:气味苦,平、微寒,无毒。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等。附方:茵陈羹。除大热黄疸,伤寒痛,风热瘴疟,利小便;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宜。

嫩茎叶可供食用。清明节之际,正是白蒿风华正茂之时,上坟祭祀的人们络绎不绝,顺便采集白蒿治病或是解馋。白蒿的吃法有许多,一是用作包子、团子馅;二是掺进玉米面蒸窝头。还可以清拌豆腐,也可以单独蒸熟了吃。

白蒿窝头:将白蒿嫩茎叶去杂洗净,切碎,掺进玉米面,拌匀和好,蒸熟吃。既调剂了伙食,又能防病治病。

<<<返回目录


白蒿的药用价值及药材鉴别相关文章

★ 白蒿的药用价值及药材鉴别

★ 白蒿的功效与作用及形态特征

★ 白蒿的药用价值

★ 白蒿有什么功效

★ 白蒿的药用价值

★ 白蒿有哪些做法

★ 白蒿泡水喝的功效和作用

★ 白蒿的功效作用和食用方法有哪些

★ 茵陈的功效和禁忌

★ 适合白蒿的种植正确的方法

描写丁香花的词语造句_字词解析



  描写丁香花的词语:

  美丽、高洁、娇嫩、素雅、朴素、幽怨、惆怅、忧愁、

  忧郁、多愁善感、香气浓浓、沁人心脾

  素雅的词语解释、造句如下:

  解释:朴素大方而不俗气。

  造句:

  1、栀子花,白花瓣,淡淡地开,素雅芬芳,卵形的叶片,翠绿中泛着光泽,默默地一生守候,不变的姿势,温和地舒展着枝叶。

  2、水仙花亭亭玉立,婀娜而不娇媚,素雅而不冷淡,时时散发出阵阵幽香看她那六片花瓣是乳白色的,有如白玉雕成一般,显得高贵不凡,那鹅黄色的花蕊,像害羞的小姑娘藏入花儿的深处。

  3、玲珑素雅的凤蝶,成双成对地在花间盈盈地飞逐,尾翼长如丝带,临风飘动,舞姿真是优美潇洒极了。

  4、桂花是那么素雅,那么的大方,那么充满生机,叫你不能不刮目相看,特别是它那浓郁的幽香,熏得人都要醉了。桂花开,十里飘香,更是吸引来了无数美丽的彩蝶,随着这花香翩翩起舞,让人看的如痴如罪,流连忘返。

  5、一起素雅而不失大方的淡紫色百皱裙,外面罩了一件纯白纱的雪绒衫,衣衫上用彩色的丝线绣上了一朵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乌黑秀丽的黑发被一支绣花簪绾成了一个复杂的发型。浑身散发出冰冷而不易近人的气息。

  6、水仙花,一种以它那素雅清香的芳姿而美丽的花朵,正静静地挺立在我家的窗前,无声无息地散发着清香,并用它那时间不长的生命拥抱着这个美丽的世界。

  7、满天星那素雅的小白花星星点点地缀满在浅绿色的枝叶丛中。

  8、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

  9、亲情,灿烂的花朵,芳香四溢,浸人心脾;亲情,晶莹的露珠,美丽纯净,招人爱怜;亲情,皎洁的明月,素雅静谧,柔和诱人!

  10、杏花的花瓣只有小小的五片,小巧玲珑,楚楚动人,好像被人一碰就会掉了。它那白里透红的花瓣像涂了一层淡淡的胭脂,素雅端庄,羞羞答答的,腼腆得就像即将出嫁的新娘,让我喜欢得爱不释手!

  多愁善感的词语解释、造句如下:

  解释:善:容易。 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造句:

  1、不要轻易对人多愁善感,就算你是真的多愁善感。别人可能不能理解你的多愁善感,也没这个义务和责任。这样的话,你想的发泄就变成了自取其辱和加深痛苦。

  2、秋雨没有春雨的温馨与多愁善感;没有夏雨的轰轰烈烈,大大方方;更没有冬雨的严寒与冷漠;有的只是朴素的外表,简陋的场面与一丝丝让人觉得悲伤的忧愁。

  3、丁香花,多美的名字啊,多愁善感、娇嫩,却经不起风吹雨打。紫色的,红色的,都是那么的素雅美丽,在高原上,一簇簇的,簇拥在不大的地方,却又笑的那么的开心,带着一丝忧郁,伴随着歌曲。

  4、通常,一个人接受的经验教育越多,他就越像个多愁善感的乡巴佬。劳伦斯

  5、纯美的白蝴蝶,你就是那多愁善感,令人百般怜爱的黛玉。你就是嫦娥手中那只雪白可爱的小玉兔。你就是那山伯和英台的化蝶,你是纱裙的一角,浪漫的梦幻……

  6、这世界会原谅我多愁善感,但我有些自作多情。吉尔伯特

  7、多愁善感的她总是一个人默默哭泣。

  8、她天生耽于幻想,多愁善感,惧怕孤独。

  9、你是多愁善感的乌鸦,你是活蹦乱跳的青蛙,你是洁白的地瓜,你是我心中火红的大虾,我想祝福看我短信的傻瓜:永远流着幸福的哈拉!

  10、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个弱不胜衣、多愁善感的女子。

猜你感兴趣:

1.关于丁香花的好词好句

2.形容花的四字词语造句|字词解析

3.描写风景的四字词语大全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_判定标准_影响因素



  道地药材的名词解释

  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通俗的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道地药材的判定标准

  1、道地药材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了一定时期的临床检验。

  许多道地药材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即便是新兴药物,也必定经过了较长时期的临床检验,才能够获得普遍认可。

  2、道地药材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了优良的功效,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道地药材必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从而得到医家的广泛赞誉;而药材经营者为了营销药材,也会广而告之,令这类疗效卓著的药材家喻户晓。

  3、道地药材的出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这种地域性,或体现在药材对于特定产区的独特依赖性;或体现为其产地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技术,为他处所不及;或是在出产地传承着精湛的加工工艺.其他地域的技艺无法取代;或是药材在特定产区的产量长期保持稳定,占据着药材交易的主流地位。

  道地药材的影响因素

  1、物种品质

  道地药材之所以不同于普通药材,其根本原因即在于自身的品质。此处有必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药材都具有道地性。不同的生物体.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不同,有些要求十分严格,有些要求不甚严格,适应能力强,分布范围广。如蒲公英、雀卵等,分布较广,随处可得,又如桔梗适应范围广泛,也没有明显的道地产区。

  2、自然环境

  我国土地辽阔,地形错综复杂,气候条件多种多样。不同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形成了不同的道地药材。独特的环境下,物种形成了自己的品质与生长、繁衍习性。而一旦环境改变(无论是物种离开了原本的地区环境,还是原本的地区环境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人为的变化,还是自然本身的发展),必然迫使该物种作出适应性调整;如果该物种无法适应,最终必将遭受灭绝的厄运。

  3、中医学术

  道地药材是在中医的实践中被发现,并被加以理论总结和指导。具体表现为发现药物的功效、扩展药物的种类、指导中药的应用、以及检验药材质量上。道地药材是治病的药材,其具有何种功效,是由中医学进行总结与检验的。

  4、农业耕种

  农业耕种对于药物的直接意义在于扩大药物的资源。药物最初为野生,数量有限,产地有限,获取相对不易。药物栽培的出现,使人类具有了较为稳定的药物来源,且产地范围也有所扩大。而且,随着药物栽培的成熟,栽培品种往往取代原来的野生品种,称为药品的主要来源。 农业耕种不仅能使药物的资源得到保存与发展,还扩展了药物的应用种类。在野生品种往往资源少,人们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只认识到其中的一部分应用方式。而人工栽培品种则产量大,资源丰富,人们在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又逐渐发现了其他的应用方式。,农业耕种对于道地药材最显著的意义体现在药物产区的形成,某一地区在具备适宜环境的前提下,采用恰当的农业耕种方式,长期地、大规模地种植某种道地药材,能够为市场提供稳定的药材来源。

  5、科技制造

  科技制造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都起到了广泛的推动作用,对于道地药

  材而言,其直接作用表现在促进医药知识的传播和推动工具技术的革新。

  6、其他

  经济贸易对道地药材有重要影响,药材商品化是道地药材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这种影响.不仅仅是促进了药物的流通。

猜你感兴趣:

1.药学名词中英对照

2.黄帝内经的名词解释

3.高危药物的名词解释

4.副作用的名词解释

5.关于剂量的名词解释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