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习题—母鸡(习题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网友()分享简介:语文阅读理解习题—母鸡


语文阅读理解习题—母鸡
  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教学任务不仅为教授学生拼音、汉字,还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

语文阅读理解习题—母鸡



语文阅读理解习题—母鸡

  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教学任务不仅为教授学生拼音、汉字,还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有关语文阅读理解习题—母鸡,分享给你们!

  语文阅读理解习题—母鸡

  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 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小雏鸡的鸡母亲。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一个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当它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很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 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解释下面带点词语的意思。

  (1)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

  心思:

  (2)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慈爱: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不敢再讨厌母鸡的理由?

  3、“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1)主意、想法。

  (2)温柔仁慈的爱和体恤。

  2、鸡母亲的勇敢和对小鸡的慈爱,还有鸡母亲的辛苦。就像刚孵出小雏鸡的鸡母亲,不管走到哪儿,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3、略

习题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习题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九年级的课程,每结速一个知识上结的学习,教师会根据所学知识上一节习题课,习题的解决过程能促使同学们深刻地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从而形成技能,因此,上好习题课是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听好习题课呢?
一、先想再练,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
习题课上,经常发现有些同学看完题目便提笔,埋头在练习本上演算,最终劳而无功,这是因为他头脑里没有明确的解题思路,只是在不断在尝试,往往走很多弯路,鉴于此,为同学们提供以下做法:(1)该题涉及到哪些知识点;(2)这种类型的题目是否接触过;(3)已知条件能告诉我们什么,进一步又能得到什么;(4)如有这样的结论,需要什么条件,这个条件在题中是否已经给出,能否由已知条件推出,将这些问题想清楚了,解题思路也就找到了,不再是看到题目很茫然,无从下手,还有些同学不想不练,等着教师讲解,这也不可取,不管能否解出题目,以上的思考过程必不可少,很多时候,问题解不出来,是我们不会灵活运用题目所给的条件按掘有用的信息,这说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一些定义、定理、公式体会不深,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熟悉定义、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

二、先练后听,关注教师的思维过程
习题课上,教师一般先让同学们对题目进行思考、练习,或者讨论,然后才讲解,大多数教师讲解题目时,绝不会只讲一招一式,而是充分展示他的思维过程,甚至会对他的思路稍加渲染,这正是听课的关键所在,同学们必须关注教师的思维过程,教师怎么想,怎样使用条件,怎么样摆脱困境,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效果,并将自己的思维过程与教师的思维过程比较,哪些想到了,哪些未想到,在哪里遇到了障碍,这种障碍教师是如何突破的,只有了解教师的思维过程,才能学到教师高明的思维方法。
三、解后反思,提高应变能力
一个题目讲完后,必须有反思总结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两步,第一步由教师引导在课堂上完成,解题后,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要积极思考,完成下列工作:(1)对解答过程检查和讨论,过程是否严密、完整;(2)寻求其它的解法;(3)改变已知条件,探计条件变化引起结论的相应变化;(4)确定解题思路的关键是什么,通过以上反思,达到检验和深化知识的目的,第二步在课后反思,检查自己的得与失;(1)加深了哪些知识的理解,在该知识的运用上曾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2)通过解题学到哪些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3)对于该知识点做过哪些题目,翻阅记录或材料,比较这些题目的异同,解题方法的异同,通过这样的反思与总结,不但能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而且还能扩大知识面,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同学们只要按上述方法听习题课,你会发现习题课后,不仅仅是学会了几道题的解法,重要的是学到了几类题目的解法,并能从中领会、掌握最有生命的数学思想方法,以提高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摘 要:纵观多年来的高考英语试题,我们不难看出,阅读理解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自始至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做好阅读理解题目是获得高考高分的关键! 
关键词:阅读技巧 解题策略 逻辑推理 猜测判断
        问题的提出: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以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在现实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语法教学法,导致学生每上阅读课收获不大,没有达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目的,在高考中失分较严重。下面我想谈一谈我们对这部分的理解以及我们的具体作法。
        一、近年高考阅读理解的特点
        1、试题的难度控制适当,区分度理想。
        以2008年湖南高考为例, 第一节选择题的难度为0.539,区分度为0.841;第二节的难度为0.197,区分度为0.686。而2007年湖南高考第一节选择题的难度为0.471, 区分度为0.787;第二节简答题的难度为0.394,区分度为0.742。2008年整个阅读理解部分的难度为0.459,比2007年阅读理解题的难度略有上升,与2007年阅读理解题的区分度基本一致。
        2、保持较大的阅读量,侧重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
        表1是近4年湖南卷阅读理解部分阅读量和读速比较表,表2是近4年阅读理解力及题量比例对比表。 
表1、2004~2008年阅读理解试题总阅读字、总词数统计表
        年 份 总阅读量 阅读时间(分钟) 阅读速度(单词/分钟)
        2004年  2272     35        64.914
        2005年  2383     35        68.086
        2006年  2355     35        67.286
        2007年  2524     35        69.563
        2008年  2434     35        69.514
        表2、2004~2008年阅读理解力及题量比例对比表
        年份  具体信息 猜测词义  意图态度  语篇理解 推理判断 主旨要义
        2004   12    3     0     0    3     2
        2005    7    3     2     0    4     4
        2006   10    1     1     2    1     5
        2007    5    1     4     3    3     4
        2008    7    1     2     2    3     2
        3、语言地道,内涵丰富。
        阅读理解部分选取的5篇短文语言地道、鲜活,体现了英语语言运用法灵活多变的特点。此外,阅读理解部分的短文寓意深刻,折射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对科学的追求。
        4、词汇量大,句子长,结构复杂。
        《课标标准》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词汇部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的高中英语教材相应增加了每个单元的阅读量,加入了不少新单词、新词组和新的表达法。
        其次,阅读理解短文中的长句和难句较多,给阅读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科学地进行阅读训练,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1、强化单词及句型的记忆。
        较大的词汇量是学好英语的根本保障,我们把对单词的记忆渗透到平时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在高二时,我们全组的老师齐心协力地编了一本包含音标、词性、词义的词汇集发给每一个学生,经常抽查他们的记忆情况。
        2、精选合适的阅读材料,经常训练。
        我们组织老师精选精编了一定量的阅读材料,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难易适度。要求学生每天精选一、两篇文章以相互对答案、翻词典、讨论的形式弄懂这些文章,老师再挑选典型的短文进行讲解。
        3、对学生进行方法与技巧方面的指导。
        一般来说,英语的阅读可分精读、泛读和快读三种形式。
        精读的任务在于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训练语言的基本技能,如听、说、读、写、译等;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进行精读训练的一般步骤是先疏通词汇,粗知文章的轮廓及大概,再研究文章的结构,弄清文章的内部联系,然后深入重点,剖析语言,分析内容,把握文章的重点,最后综合归纳,领会作者的意图。泛读的任务在于着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细致观察语言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速读能力以及阅读的兴趣,扩大词汇量,增强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应尽可能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以及各种体裁、题材的文字资料。快读,平时要养成快速泛读的习惯。这里所讲的泛读指广泛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要求读得快,理解掌握书中主要内容即可(文秋芳,1996)。要确定一个明确的数额,要结合自己的实践,量体裁衣;同时应注意读物的难易程度,单纯以速度衡量效果是不全面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版)2007, 译林出版社湖南办事处。
2、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导读。
3、戴军熔 “NMET反拨作用调查与启示”.《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年第10期。
4、葛文山 “关于提高高三阅读训练效率的几点建议”.《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年第1期。
5、2007年黄冈市二轮复习备考会材料汇编。
6、唐世俊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浅论中学英语阅读理解技能培养



浅论中学英语阅读理解技能培养

    摘要: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多数中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在阅读语篇时他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又绝非一日之功,再加上缺少必要的学习语境,长期以来这一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如何改变教学策略,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我们英语老师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中学英语  阅读理解   技能      
  中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些学生语言基础不扎实,有些学生文化背景知识匮乏;有些学生阅读习惯差;也有些学生阅读技巧缺乏等等。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突破他们的阅读瓶颈呢?作者认为,要做好这一点,有必要做好以下几点:  
  1.树立信心  
  高中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在阅读过程中更容易碰到生词或难以理解的地方,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并对自己失去信心。特别是考试时,要求他们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量,这常常使他们感到过于紧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不断地给学生树立信心,多鼓励、多善诱,并根据学生实际,寻求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2.掌握良好的阅读技能  
  1)推测  
  英语文章中,根据标题或副标题往往就能推测文章的大概内容,再看看作者及介绍,这对快速理解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以及推测出生词的词义范围有积极的意义。英语单词的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要在文章中弄懂其真正词义,则需要猜测、推理。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生词,可以通过上下文,运用逻辑推理来判断生词词义。在生词出现的上文或下文,有时候能找到对它所下的词义或解释,由此可判断其词义;有时会出现与之同义或近义的词,它往往揭示或解释了生词的词义;有时会出现它的反义词或常用来对比的词语,由此可以推测生词词义。  
  2)关键词句  
  在读英语文章或材料时会发现,文章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一般情况下都概括了文章的大意,而反复出现的词语、词组也对文章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读文章时找出段落中的主题句,可以获取所要信息提高阅读速度,加快对文章的理解。   
  3)略读和查读  
  阅读理解强调的是根据阅读材料的题材和阅读目的利用略读和查读的方法来理解文章主旨大意,在短时间内找到与文章命题相关的内容和需要的信息。略读(skimming)又称跳读,是一种专门的快速阅读技能。所谓略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读阅读,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寻读(scanning)也称查读,是一种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项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而对其它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因此,查读可以理解为迅速找出文章的有关事实细节或某一具体信息。

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学生接触外语信息,参加外语实践的重要途径。大量阅读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结合历年的中考情况来看,阅读理解题的分值比重越来越大。最近几年,中考阅读理解就一直是4篇,所占分值达40分,约占总分的30%左右,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速度、阅读技巧等方面要下大工夫。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成绩。阅读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呢? 
        一、广泛阅读,保证一定数量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习英语也是如此。英语文章读得多了,就能够把自己的语感培养起来,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巩固已学过的词汇和语法知识。通过对不同题材的广泛阅读,还能够接受更多的信息,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及历史地理、知名人物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扩展视野,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是很有益处的。因此,必须把阅读当成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步骤,不求每次阅读时间和文章篇幅的长短,但一定要持之以恒地读下去,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采用灵活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良好的习惯。阅读时一定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不能边聊天边阅读,也不能边阅读边干别的事。对于那些与自己实际英语水平相差甚远、过难或过易的文章以及没有什么意义,不能从中获取知识的文章可以略读,跳读,甚至干脆不读。这样,阅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到最大的功效。
        三、学会猜测生词,进行记时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生词。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见到生词就查词典,可以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推测词义,这样可以保持阅读的连贯性,不至于影响阅读的速度和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另外这也是考察的一方面,几乎每年中招考试中都会有推测词义的题目,所以平时要有意识的训练这一能力。 
阅读能力的高低有两个标志,即阅读的精确性和速度,这一点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规定:“……三年制和四年制阅读速度分别为每分钟40和50个单词,理解正确率达到70%。”因此,可以经常做记时阅读训练,以求通过不断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拓宽知识面,增加背景知识
        如果对文章所涉及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风土人情等知识缺乏了解,就不能真正读懂文章的内涵,从而导致理解困难。背景知识的题材多样,内容广泛,涉及的背景知识包括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政治历史、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交通环境、人物传略等。这些知识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英语过程中,要善于积累,不断地了解各国的情况,拓宽语言学习的知识面,增加自身的背景知识。
     五、任务型阅读
        这类题目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文章要整体理解,另一方面问题和答句中已给的词语要领会。问题一般不会过于机械简单,答题的已给词语也一般不会和短文相关词语相同,这是为了考查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组织、文章的理解及多种表达形式的掌握程度。因此一定要注意细节,在书写答案时,还要注意题目要求的限制(如:最多不超过5个词),也要注意单词的拼写,大小写、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人称、时态、语态,标点等等细节,以免出现文章理解了,但是书写丢分的情况,这需要加强平时的基础知识。
        六、文章题目的选择
        近几年的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中出现了一种关于选择文章题目或概括主要内容的题目。这类试题的干扰项具有以下特点:或是文章中直接用于表达细节的信息,或是文章中无关紧要或片面推出的结论,或是与文章内容完全相反的结论,或是不合常理或不合逻辑的结论等。同学们在做类题目时,很容易误选文段中直接用于表达信息的选项或表示片面结论的选项。这类题目要做好,需要一些技巧:一是要全面分析所有相关信息,切忌片面思考,得出片面结论。二是要忠实原文,切忌脱离原文,凭空臆断。三是注意不要选择表层信息答案,应该立足由已知推断未知。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坚持练习,不断总结经验,就一定能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乘上阅读的翅膀在知识中自由飞翔。

试论如何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试论如何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摘 要】:精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学习词汇和句法,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因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这并不是教师在课堂里所能解决的。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语言知识与阅读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布置相适应的阅读任务以外,在课堂上适度的精读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语言,掌握必需的篇章知识,弄清语言各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帮助他们正确预测,有效推理。
【关键词】:重点阅读 话训练课 文章分析
        叶圣陶老先生的“展卷自能通解”,就是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那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看题目,找问题,读课文
        如阅读《旅行家树》一文,看了题目后让学生找问题,提出:“这种树什么样?生长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样养戍学生遇事多问为什么的良好习惯。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进而达到了解文意,抓住重点,找到难点的目的。
        二、抓特点,重点阅读
        一篇文章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学习文章既要理解内容,又要学习写法;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受到基本训练。如果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什么都抓,什么也没抓实。课本上的文章,我们结合尝写训练的重点,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做到一课一得。澡外读物要抓文章特色,什么地方感人,什么地方精彩,学习其精华。如课文《我们家的猫》,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是怎样写猫的。我们可以按写猫的外形,生活习性和活动情形来写。然后读一读文章,模仿作者是怎样把大花猫古怪和刚满月小猫写得是如此地淘气可爱。
        三、要上好说话训练课
        教学时除了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外,不可忽视以下几点:①用上“好的导语”调动他们积极发言。②教师不能把参考书当“法宝”,要联系学生自己实际,否则,学生很难说好。③课外延伸,要有创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上(吹泡泡)这课时,我先说:“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你们的说话能力一次比一次提高。今天要求大家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并把游戏的过程说具体。看一看谁吹的泡泡又大又多又好看,比一比谁说得最清楚,考一考谁最聪明?”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即板书)进行练说。为了培养想象、联想的能力,可问:“如果你们就是这些泡泡,想飘到哪里去?干什么?”然后引课外内容再练“先……接着……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可说说值日时、洗手帕的过程和课外活动,“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在干什么。
这样,既巩固了主要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最后让他们说说懂得了什么道理?——使学生懂得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仅要认真地去做好,还要把做的过程说明白和今后对一件事不但会做会说,而且要会写的道理。 
     四、掌握文章的分析和阅读方法
        如果低年级要求说出每句说的意思,并训练分层,概括层意,就得引导学生按步去分析:第一步先看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二步分析每句话讲的是什么;第三步,哪几句话联系的紧密就把这几句归并为一层,每层的主要内容概括成一句通顺的话就是层意?
        中高年级则要会给文章分析概括段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出中心。
        分段落是帮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最基本的步囊和方法。我们讲解的分段是指在意义上相对完整独立而又与中心有密切联系的内容。
        划分敦一般有以下几个规律:1.按时间顺序安排段落:这类文章在段落的开头有较明显的表明时间的语句: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安排段落,这类文章是按事情的起因一经过(发展一高潮)一结果安排的。3.按空间、地点位置的转移安排段落,如(参观人民大会堂)按正门一大厅一大礼堂一宴会厅—会议厅一出门的顺序安排的一般有景物介绍,如游记一类的记叙文,多是这样安排:4.按线索安排段落,如(鸡毛信)是以“信”为线索按“接信一藏信一取信一交信的顺序安排的。5.按事物的性质分类安排段落。如(我爱故乡的杨梅)。就是按着“树”与“果”两个方面安排材料的。
        段意是围绕一句话来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但不同于小标题。一般一个自然段就是一段,要抓住重点句来归纳段意,几个自然段合起来成为一段的要舍弃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归纳段意。要求组织语言,准确完整,做到:1.内容具体,要交代清楚主要内容。但要注意主要内容与段意的区别,段意只能一句话,不能把事情的主要过程都概述下来,不能写成词组,短句成小标题。如(长城)的第一段,不能概括为:远有长城,这只交代工作者的观察点,不是完整的句子,不能具体体现段落的内容,而应概括为:远看长城像一条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3.角度要一致,段意与中心思想“目与纲”的关系,概括段意时各段的角度要一致,要共同突出一个中心。如在概括<珍贵教科书)四段段意时,要以“书”为线索组织语言,归纳段意突出一个中心一教科书为什么是珍贵的。第一段:我们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书。第二段:我跟张指导员去印刷所取教科书。第三段:在回村的路上,指导员用生命和鲜血保护教科书。第四段:教科书和张指导员的话激励我前进。4.语言要精炼,段落大意文字不能太长,能用一句话说明就不用两句。要删繁就简,力求简洁明白。明确一个段落中的内容有主有次。就要把次要内容向主要内容归并,或者,舍去,用主要内容作为段意。
        一段简短的话,写出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放在分段阅读之后进行,只要把每段的大意连起来,归纳一下就可以得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串连段意时要加上适当地过渡词语,成为一段连贯、通顺完整、较简炼的话。
        概括主要内容可借助问题进行。如《太阳》这类说明性文章,我们只要理清课文对事物的说明就可找到问题的答案,把要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几年的有计划,有措施地指导训练学生给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中心,基本能够做到,准确精炼,学生的阅读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就有望达到“展卷自能通解”的目标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