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ABO溶血症_新生儿abo溶血症

由网友(承诺似雾如风)分享简介:说到新生儿ABO溶血症相信不少朋友都有些陌生,特别是对于怀孕初期的女性来说,对于什么是新生儿ABO溶血症这个问题就比较关新生儿abo溶血症是一种不经常见到的发生在新生儿身上的一种疾病,很好朋友都没有听说过,如果是患有这种疾病的新生儿都是需要监测进一步检查的,这类新生儿往往在出生的时候会出现身体明显的黄色,就是大家俗称的...



什么是新生儿ABO溶血症

说到新生儿ABO溶血症相信不少朋友都有些陌生,特别是对于怀孕初期的女性来说,对于什么是新生儿ABO溶血症这个问题就比较关心了。怀孕期间女性自身健康对于胎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在怀孕时期女性不仅在饮食上多加注意,而且有不少朋友在备孕时期就做好了一切准备,主要就是为了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

说到什么是新生儿ABO溶血症这个问题,相信不少新妈咪们都不是很了解,而且也很少听说这个疾病。对于新生儿ABO溶血症主要是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多表现在新生儿黄疸、贫血、夭折等问题上,为此在这里提醒大家,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可以避免问题严重性的关键。

新生儿ABO溶血病又称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仅见于胎儿、新生儿期。在该病防治方面的进展已使该病的严重性和预后有了明显改善,但它仍是新生儿期黄疸和贫血的重要原因。约占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2/3,为Rh溶的2倍。ABO与Rh溶血的主要区别是溶血的程度较轻,有时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难以区别,少见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其病理生理过程与Rh疾病相同。引起红细胞破坏的抗体是IgG,因IgM和IgA不可能通过胎盘。

本病是由于胎儿接受了母体的(通过胎盘)同族免疫抗体而发病,其发病条件是母体曾接受异种抗原刺激,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母体所产生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胎儿对此抗体具有免疫敏感性而得病。

作为新生儿的妈咪们来说,除了了解什么是新生儿ABO溶血症之外,还要学会怎么照顾好宝宝,特别是对于母乳喂养的产妇来说,自身是否健康对于宝宝健康成长是有很大关系。特别提醒的是母乳喂养期间,女性一定要注意乳头卫生,这对母乳质量好坏有很大关系。



新生儿abo溶血症

新生儿abo溶血症是一种不经常见到的发生在新生儿身上的一种疾病,很好朋友都没有听说过,如果是患有这种疾病的新生儿都是需要监测进一步检查的,这类新生儿往往在出生的时候会出现身体明显的黄色,就是大家俗称的黄疸,并且迅速的使病情加重,或者身体水肿很严重的情况。

如果被医生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症的宝宝都会有贫血的症状,有可能宝宝出生后早期的症状不严重,但是一般两到六周的时候会发生晚期的贫血,是很危险的,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只有几斤的重量,若这样的受苦是会让家长非常的心疼的,所以在怀孕期间孕妇一定要保护自己和肚子里的宝宝,定期做好产检。

检查

1.血型检查;

2.血清胆红素;

3.血色素或红细胞压积;

4.Coomb试验;

5.抗体释放试验。

2诊断

1.产前诊断

既往有不良产史,或前一胎有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产妇,均应与其丈夫一起做ABO血型和Rh血型检查,如有血型不合应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和抗B抗体,如果抗A或抗B抗体>1:64,提示有发生新生儿ABO溶血的可能。

2.出生后诊断

如有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儿出生后及时监测胆红素,如新生儿黄疸出现早,且进行性加重,同时血色素或红细胞压积快速下降,Coombs和/或抗体释放试验其中一项阳性即可诊断。

3治疗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当血清胆红素达到光疗标准时应及时进行光疗。光疗标准是依据不同胎龄、不同日龄有无并发症而制定的不同光疗标准。

2.药物治疗

(1)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早期应用临床效果较好。

(2)白蛋白 增加游离胆红素的联结,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3.换血

当血清胆红素水平依据不同胎龄、不同日龄达到换血标准时需要进行换血疗法。ABO溶血症只有个别严重者才需要换血治疗。

4.预防低血糖、低血钙、低体温和电解质紊乱。

4预防

出生早期监测胆红素,达到光疗标准时及时光疗。

新生儿abo溶血症大家都会有所了解了,如果不幸宝宝患有这种疾病,请及时就医,相信科学,但愿所有的宝宝都不会有这样疾病发生,都能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的成长。



新生儿abo溶血怎么办

新生儿abo溶血症怎么办?对于这个名词相信许多的人都不是很了解,新生儿abo溶血症就是妈妈和新生儿宝宝的血型不一样。其实这样的病症是很少出现的,但是这样的病症经常会让宝宝出现黄疸的状况,给宝宝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险。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对于这样的疾病已经有了许多的治疗方法,那么在日常的时候,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方法有哪些呢?

根据病情轻重选择治疗方法,主要目的防止胆红素脑病。多数可用光疗即可达治疗目的,个别病情严重者,胆红素增高过快或>340μmol/L,亦需换血治疗。贫血明显者可酌情输血。

1、产前治疗产前治疗的目的为纠正贫血,减轻病情。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1)孕妇治疗:包括综合治疗、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和血浆置换。

(2)胎儿处理:

2、产时处理溶血病新生儿因红细胞破坏过多,出生时容易窒息,临产时应做好抢救准备,防止窒息。胎儿娩出后立即钳住脐带,以免脐血流入胎儿过多。断脐时残端保留5~6cm,无菌处理后保持湿润,以备换血用。留取脐血3~5ml,用于血常规、血型、血型抗体和胆红素测定。

3.新生儿治疗

(1)纠正贫血和心力衰竭:立即吸氧,选用呋塞米(速尿)和毛花苷C控制心衰,穿刺放腹水,病情稳定后,尽快换血治疗。

(2)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出生后一旦确诊为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可按500mg/kg给予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于2h内滴入,或800mg/kg,1次/d,连用3天。因IgG可阻断Fc受体,抑制溶血过程,使胆红素产生减少,可减少交换输血。

(3)光疗方法:对出现黄疸和胆红素较高的患儿,应采取措施降低血清胆红素,以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主要方法有光照疗法、药物治疗、交换输血等。

(4)药物疗法:药物疗法起效慢,效果差,只能作为辅助治疗。

(5)换血疗法:换血疗法的目的是去除抗体、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纠正贫血和水肿、防止心力衰竭。

以上就是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方法,希望通过介绍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从上面的解释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样的疾病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这就需要妈妈们在妊娠期的时候,一定要养成定时检查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及早的发现病情,在最佳的时间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也希望所有的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新生儿abo溶血,你知道该如何治疗吗?

新生儿出现abo溶血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这种疾病,首先要在备孕以及怀孕过程中定期做检查,做好预防的措施,一旦病情出现的话,可以采取光照疗法或者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

一、新生儿abo溶血怎么治疗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当血清胆红素达到光疗标准时应及时进行光疗。光疗标准是依据不同胎龄、不同日龄有无并发症而制定的不同光疗标准。

2.药物治疗

(1)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早期应用临床效果较好。

(2)白蛋白增加游离胆红素的联结,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3.换血

当血清胆红素水平依据不同胎龄、不同日龄达到换血标准时需要进行换血疗法。ABO溶血症只有个别严重者才需要换血治疗。

4.预防低血糖、低血钙、低体温和电解质紊乱。

二、诊断

1.产前诊断

既往有不良产史,或前一胎有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产妇,均应与其丈夫一起做ABO血型和Rh血型检查,如有血型不合应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和抗B抗体,如果抗A或抗B抗体>1:64,提示有发生新生儿ABO溶血的可能。

2.出生后诊断

如有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儿出生后及时监测胆红素,如新生儿黄疸出现早,且进行性加重,同时血色素或红细胞压积快速下降,Coombs和/或抗体释放试验其中一项阳性即可诊断

三、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溶血的程度有关:

1.黄疸

主要临床表现为新生儿黄疸出现早,多数在出生后24~48小时内出现皮肤明显黄染,并且迅速加重。

2.贫血

在新生儿黄疸出现时和黄疸消退之后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主要是由于发生溶血时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所致。新生儿期血色素低于145g/L即可视为贫血。



abo溶血是什么意思?带你了解专业知识

可能很多人对abo溶血并不了解,这是一种新生儿溶血病,患病的原因是父母的abo血型不合,所以这是一种同族免疫性溶血疾病,那么这种疾病的产生原因以及症状分别是什么呢?

一、abo溶血是什么意思

ABO溶血是因母子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称为“新生儿ABO溶血病”,这是一种同族免疫性溶血。国所发生的新生儿溶血症病例多数属于ABO溶血。

二、产生ABO溶血的原因

在怀孕期或分娩时可有为数不等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若彼此血型不合,母亲体内缺乏胎儿红细胞所具有的抗原,母亲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

ABO血型系统共有"A"、"B"、"AB"和"O"型四种,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是"O"型,胎儿是"A"型或"B”型者。在ABO系统中,因O型人具有抗A或抗BigG的人数比A型及B型的人数多,A抗原较B抗原的抗原性强,故母O型,胎儿A型者得病机会多。ABO溶血症可发生在第一胎,与母体曾受自然界中类似A,B物质的抗原刺激,已具有抗A或抗B抗体有关。

三、ABO溶血的特征

该病主要症状及体征有水肿、黄疸、贫血和肝脾肿大。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抗体的多少、新生儿成熟度及代偿性造血能力等。

1、黄疸是ABO溶血病的主要症状,大多数出现在生后2~3天。生后第1天内出现黄疸者占1/4左右,同样,产生重度黄疸者亦为1/4左右。4-5天黄疸达到高峰,以中度为主,少数为重度。黄疸严重者可有拒食、反应差、尖叫、角弓反张、惊厥等核黄疸症状。

2、贫血ABO溶血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但一般程度较轻,重度贫血(指血红蛋白在100g/L以下)仅占5%左右。

四、如何诊断ABO溶血

孕妇应该在产前检查血型,及早了解胎儿情况,尽早准备好新生儿溶血症的各项监测措施。此外,还应对0型血的孕妇进行抗体效价的测定。检查时间为:第一次在妊娠16星期,第二次在妊娠28-30星期,此后每2~4星期复查1次。半数以上该血型孕妇在28周后产生抗体,当抗体效价>1:128时,警惕溶血发生的可能。另外B超检查也可帮助发现胎儿溶血,当发现胎儿有皮肤水肿、胸腹腔积液、肝脾肿大、胎盘增大,应考虑是否存在母胎血型不合的可能。当然0型血的妈妈也不要太紧张,因为并不是每个0型血妈妈的宝宝都会溶血的,而且AB0型溶血一般病情较轻,产后仔细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及早诊断和处理,预后都是相当好的。



abo溶血病怎么治疗

abo溶血病怎么治疗?Abo溶血病在宝宝中疾病中比较普遍的疾病,其实abo溶血就是宝宝和妈妈的血型不符合的,这种疾病对于宝宝的身体健康又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科技的发展,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已经有了很深的发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ABO溶血症的病情一般较轻,所以家长朋友们对不要太担心,那么该怎么样去治疗这种疾病啊?

1、纠正贫血和心力衰竭:立即吸氧,选用呋塞米(速尿)和毛花苷C控制心衰,穿刺放腹水,病情稳定后,尽快换血治疗。

2、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出生后一旦确诊为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可按500mg/kg给予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于2h内滴入,或800mg/kg,1次/d,连用3天。因IgG可阻断Fc受体,抑制溶血过程,使胆红素产生减少,可减少交换输血。

3、光疗方法:对出现黄疸和胆红素较高的患儿,应采取措施降低血清胆红素,以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主要方法有光照疗法、药物治疗、交换输血等。

方法:

(1)单面光疗法(简称单光):适用于预防性治疗。用20W或40W蓝色或绿色荧光灯6-8只,呈弧形排列于上方,灯管间距约2.5cm,灯管距患儿正面皮肤35cm左右,患儿裸体睡于中央,每隔2-4h翻身1次,周围环境维持在30℃左右。

(2)双光治疗:适用于胆红素已达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治疗用。选用蓝光箱治疗,箱内上下均有6只荧光管,排列同上,上方距患儿35cm,便于对患儿进行护理和操作,下方距患儿25cm,患儿睡在箱中央有机玻璃板上。因上下方均可受到光照射,而且下方距离缩短,照射到皮肤的强度明显增加,疗效优于单光治疗。

(3)毯式光纤黄疸治疗仪:近年来国内外均已开始用,适用于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早期新生儿或家庭治疗。治疗仪包括一个主机(体积24cm×10cm×21cm,移动方便,可置于婴儿床外)和一个光垫(由一条1.2米长的纤维光缆连接)组成。光垫直接贴于婴儿的胸部或背部,其外包裹衣被,不妨碍喂奶、输液和护理。虽然光垫直接与皮肤接触,但几乎不产生热,也不直接照射脸部,副作用很小。缺点是照射面积较小。

(4)光疗照射时间:分连续照射和间歇照射两种,过去认为连续照射效果优于间歇照射,故前者用于治疗,后者用于预防。间歇照射方法各异,有的照6-12h停2-4h,有的照8h停16h,有的照射12h停12h。近年来有的资料报道间歇照射效果与连续照射效果并无差别,认为也可用于治疗,并可减少副作用,尚未取得一致看法。疗程一般2-3天,发病早,程度重,病因未消除者需适当延长,胆红素降至220.5mol/L以下可以停止光疗。

以上就是abo溶血病的几种治疗方法,abo溶血症是溶血病中病情较为轻的一种,所以当自己的宝宝出现黄疸的症状时候,一定要及早的送宝宝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保持清洁,防止破损感染。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要多给宝宝喝白开水,祝愿所有的宝宝身体健康。



abo溶血孕前应该怎么检查?

为了避免生出来的宝宝患有ABO溶血病,如果女性是o型血并且男方不是o型血的话,那么就很有必要进行abo溶血检查了,这个检查需要在备孕阶段就进行,怀孕之后同样需要检查。

一、什么时间做abo溶血检查

第一个最佳时间:孕前。在备孕前如果知道ABO血型不合的可能,准妈妈在怀孕前就要做一个“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来查一查血液里抗体的情况。要是抗体的“活性”不高,准爸妈可以安心生孩子,要是抗体的“活性”很高,则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治疗来降低,现在不少医院都有相应的中药治疗。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母亲抗体的“杀伤力”。

第二个最佳时间:孕6—7个月。多数夫妻都是在怀孕后才知道新生儿溶血的情况,怀孕后第一次测定一般在妊娠第24~28周检查,这可作为抗体的基础水平。以后每月测定1次,妊娠7~8个月每半个月测定1次,第8个月后每周测定1次。如果准妈妈的血型是O型,而准爸爸不是O型血,那么所生宝宝就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因此,一定要做好孕期检查,以便以后及早治疗。

二、哪些人需要做abo溶血检查

通常情况下,并不是每个孕妇都需要做ABO溶血检查。根据abo溶血症的发病特点,O型血的妈妈必须做此项检查。如果妈妈是O型血,宝宝爸爸如果不是O型血的话就要检查,如果宝宝爸爸是A型就要检查抗A效应,是B就要检查抗B效应,AB的话抗A,抗B都要检查,以免胎儿和妈妈血型不和而发生溶血。

三、abo溶血都包括哪些内容

1、血型抗体检查:怀疑胎儿可能发生溶血病的孕妇应进行抗血型抗体测定。第一次测定一般在妊娠第4个月进行,这可作为抗体的基础水平。以后每月测定1次,妊娠7~8个月每半个月测定1次,第8个月后每周测定1次。若抗体效价上升、起伏不定或由高转低者均提示小儿可能受累,当抗体滴度达1∶32时宜作羊水检查。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类似A、B抗原的物质,母亲体内可存在天然的抗A或抗B抗体,通常将abo溶血病的抗体效价1∶64作为可疑病例。母亲的抗体效价维持不变提示病情稳定。

2、血型测定:凡既往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史,或新生儿重症黄疸史的产妇,应警惕有无母婴血型不合。测定母亲和父亲的血型,父母血型不合者,应测定母亲的血型抗体。

3、羊水检测:正常的羊水无色透明,重症溶血病羊水呈黄绿色。胎儿溶血程度愈重,羊水胆红素含量就愈高,故羊水胆红素含量可用来估计病情和决定终止妊娠。羊水在波长450nm处的光密度与羊水中胆红素含量呈一定相关比例,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羊水在波长450nm处的光密度代表羊水中胆红素的高低。由于羊水中胆红素的含量随孕周增加而降低,故在不同孕周所测得的光密度的升高数,有不同意义。

4、医学影像学检查:全身水肿胎儿X线片可见软组织增宽的透明带,四肢弯曲度较差。B超检查显示胎儿肝脾大,胸腹腔积液。



ABO溶血都有哪些危害,应该怎样预防?

相信很多妈妈都听说过ABO溶血,ABO溶血的几率虽然很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存在的,尤其是一些孕妇从来不体检,很难发现ABO溶血,从而对胎儿造成危害,如果孕妇在之前曾发生过流产等历史,更应该做孕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ABO溶血等情况。那么,ABO溶血该如何预防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详细的介绍。

ABO溶血的危害

ABO溶血是一种疾病,因为母亲和腹中宝宝的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该病容易危害胎儿的健康,所以需要做好预防。那么,ABO溶血该如何预防呢?定期产检显然是少不了的,首先我们来了解ABO溶血的危害及特征。

ABO溶血可致胎儿贫血、心脏扩大、肝脾肿大、胎儿及胎盘水肿,血液中红细胞增多,严重时胎儿缺氧,造成胎死宫内。新生儿还会出现黄疸,间接胆红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使脑神经核黄染,影响智力发育和神经功能。

ABO溶血的特征

该病主要症状及体征有水肿、黄疸、贫血和肝脾肿大。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抗体的多少、新生儿成熟度及代偿性造血能力等。

1、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2、肝脾肿大骨髓及髓外造血组织呈代偿性增生,故引起不同程度肝脾肿大,镜检在肝、脾、肺、胰、肾等组织内可见散在髓外造血灶。

3、黄疸是ABO溶血病的主要症状,大多数出现在生后2~3天。生后第1天内出现黄疸者占1/4左右,同样,产生重度黄疸者亦为1/4左右。4-5天黄疸达到高峰,以中度为主,少数为重度。黄疸严重者可有拒食、反应差、尖叫、角弓反张、惊厥等核黄疸症状。

4、贫血ABO溶血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但一般程度较轻,重度贫血(指血红蛋白在100g/L以下)仅占5%左右。

ABO溶血病的某些轻型病例,可能早期症状不重,但到生后2~6周发生晚期贫血,或到生后8~12周生理性贫血”时期贫血表现得特别严重,这是因为血型抗体持续存在,使红细胞寿命缩短,发生慢性溶血所致。据报道,这类小儿红细胞的寿命仅35天左右,每天血红蛋白下降值约为同期正常小儿的4倍,红细胞破坏增加,而这时骨髓造血功能生理性低下,不能有效地代偿,终致发生新生儿晚期贫血

ABO溶血该如何预防

如果准爸爸是A型血、B型血或AB型血,准妈妈是O型血,且有过流产史或者输血史的话,就要当心新生宝宝有无贫血以及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不要和其他原因所致的黄疸、贫血混淆,以免耽误治疗。

如果有ABO血型不合的可能,准妈妈在怀孕前就要做一个“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来查一查血液里抗体的情况。要是抗体的“活性”不高,准爸妈可以安心生孩子,要是抗体的“活性”很高,则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治疗来降低,可在先进行中药治疗来降低抗体。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母亲抗体的“杀伤力”。

如果已经怀上宝宝,准妈妈们要记得从16周左右开始,定期检测血液中抗体的情况,一般在四周左右一次,密切注意宝宝有否发生溶血可能。

如有异常可以在孕期治疗,效果也不错。Rh血型不同的准爸妈,第一次怀孕时基本上没事,但如果有过流产或生过孩子等现象,一定要查准妈妈体内Rh抗体。若抗体阳性的“活性”很强,就不应该怀孕,否则发生死胎、新生儿严重溶血的危险性就比较大了。

可见,ABO溶血也是可以严重影响胎儿健康的,因此需要提前做好预防,随时观察胎儿健康状况,那么,ABO溶血该如何预防呢?上面给大家介绍的方法,准妈妈一定要牢记,为了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孕期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做相应的检查。



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简介

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是一种新生儿比较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新生儿的身体出现异常状况所导致的,所以作为家长就要及时的发现这种疾病的影响,让新生儿能够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新生儿的身体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出现一些状况,下面就来看看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简介吧。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主要是由于妈妈对胎儿的血液产生抗体,在孕期这种抗体就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了胎儿血液中的红血球,使得胎儿在出生时就贫血了。出生后又因为体内胆红素量太多,就形成了黄疸。

新城而溶血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便是ABO溶血。也就是说,妈妈的血型是O型,宝宝的血型是A型或者B型就需要格外注意了,黄疸现象会比较严重。如果妈妈的血型是A,宝宝的血型是B或者AB;或者妈妈的血型是B,宝宝的血型是A或者AB,黄疸现象就会稍微轻一些。

当然了,不是所有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出现溶血性黄疸,因此爸爸妈妈也不不必太过担忧。有的新生儿黄疸是生理原因所致,爸爸妈妈们需要注意区分清楚。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宝宝在出生的24小时内就会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对于许多家长来说,也许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这种现象是非常不熟悉的,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将孩子及时的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以免时间过长造成病情的加剧恶化,所以,人们在发现宝宝有异常状况的时候,最好还是将宝宝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



​abo溶血病的发病机制

可能有一些朋友会听说过abo溶血病这种疾病吧,但是真正了解abo溶血病的人肯定是不多的,毕竟abo溶血病并不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疾病,我们周边也很少有人会出现abo溶血病这样的疾病,但是由于abo溶血病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有必要多了解一些关于abo溶血病的知识。

发病者的母亲多数为O型,具有免疫性抗A及抗B抗体;婴儿多数是A型,特别多见于A1其次为A2,及B型。多见于O型母亲,是由于母亲其抗A、抗B抗体除了属于IgM的天然抗体外,同时还有IgG的免疫性抗体,A(B)型血清中则主要是抗B(A)IgM,极少有抗B(A)IgG,而IgM抗体是不能通过胎盘的。免疫性抗A或抗B抗体(IgG)则可通过胎盘,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后,附着于胎儿相应红细胞膜上,与其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溶血。ABO溶血病可以第一胎发病,这是因为母亲产生免疫性IgG抗体,除了可以由红细胞抗原刺激外,还可以由多种非特异性刺激产生,因具有ABO的血型物质可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及体液中,如血清、唾液、胃液、卵巢囊肿液、精液、羊水、汗、尿、泪、胆汁、乳汁中;以及由于肠道寄生虫感染,注射伤寒菌苗/破伤风或白喉类毒素等非特异性刺激而引起免疫性抗体,由于有如此众多的刺激均可使孕妇产生抗体,故孕妇在怀孕前就已具备了这些抗体,因此第一胎就可发病。

具有免疫抗体的母亲,虽其胎儿与其ABO血型不合,但不一定发病,这是由于来自母体的抗体,被胎儿血浆和组织中存在的血型物质结合,阻止抗体对红细胞的作用。同时还由于胎儿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密度较小,因此结合的抗体量少,不引起症状。

具有免疫性抗体的妇女在分娩过一次ABO溶血病的婴儿后,以后怀孕的情况,据Mothan分析大量资料发现,约1/3的新生儿比第一胎的病情为重,1/3的新生儿与第一胎相似,另1/3则比第一胎为轻。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比较少见的病症,那就是abo溶血病了,我们知道abo溶血病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要了解多一些关于abo溶血病的信息,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abo溶血病的发病机制。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