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梨膏的功效与作用_秋梨膏的功效作用以及制作方法

由网友(funny.【可笑.】)分享简介:秋梨膏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我们必须先认识一下什么是秋梨膏,从秋梨膏的做法我们知道,当初制作秋梨膏的目的就是为了润肺和祛大部分超市都会有秋梨膏卖,但是实际上许多人都不太清楚秋梨膏的作用以及功效,秋梨膏对润肺止咳有着非常好的功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秋梨膏的功效作用、禁忌以及制作方法。秋梨膏也叫雪梨膏,是一道传统的汉...



秋梨膏的功效与作用

秋梨膏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我们必须先认识一下什么是秋梨膏,从秋梨膏的做法我们知道,当初制作秋梨膏的目的就是为了润肺和祛痰,为了止咳。那么秋梨膏制作后,主要的功效和作用也就是用于止咳化痰和润肺。秋梨膏是我们古代就传下来的配方,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一道药膳,所以我们要懂得好好利用秋梨膏。

秋梨膏能够起到润肺的功效,我们遇到咳嗽或者肺部痰多的情况可以寻求秋梨膏的帮助,秋梨膏能够起到润肺的作用,秋梨膏的功效和作用非常的明显,我们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自己可以制作秋梨膏用于备用。

秋梨膏也叫雪梨膏,是以精选之秋梨(或鸭梨、雪花梨)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祛痰、生津、润肺药物,如生地、葛根、萝卜、麦冬、藕节、姜汁、贝母、蜂蜜等药食同源之原材料精心熬制而成的药膳饮品,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热燥伤津所致的肺热烦渴、便干燥闷、劳伤肺阴、咳吐白痰、久咳咯血等呼吸道病症。秋梨膏过去是宫廷内专用的药品,直到清朝由御医传出宫廷,才在民间流传。又由于后来一直用北京郊区的秋梨调制,并在京城售卖,所以成为了北京传统特产。

1、制作秋梨膏时,可根据需要加入罗汉果、生地、葛根、贝母等中药材,可起到保健作用。

2、煮梨汁时,如果放入的红枣较多,则成品的颜色较深,且其中的红枣味道会盖过梨膏的味道。

3、秋梨膏的浓度可依据自己的喜好增减熬煮时间。

4、蜂蜜应选用普通的、没有特殊口味的蜂蜜,不然蜂蜜的味道会盖过梨膏味道。

5、调入蜂蜜时,梨膏的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破坏蜂蜜中的营养成分。

6、饮用时,可取1~2勺秋梨膏,用温开水冲调开即可。

7、制作好的秋梨膏应装入密封罐放入冰箱内冷藏保存。

8、秋梨即秋季所产的鸭梨或雪梨。秋梨味道酸甜,可以起到生津、止渴、润肺、清心的作用。

上文我们介绍给大家什么是秋梨膏,我们也掌握了秋梨膏的制作方法,秋梨膏是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我们要善于利用好这道有名的药膳才行。秋梨膏的功效与作用在于能够起到润肺的功效,咳嗽和肺部多痰的症状用秋梨膏是最有效果的。



秋唐松草的功效与作用

秋唐松草是非常有营养的珍贵药材,经常吃秋唐松草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食用秋唐松草呢,食用秋唐松草对于我们的身体具体能够起到怎样的好处呢,我们需要懂得一些秋唐松草的专业知识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别名】
烟锅草、东亚唐松草

【来源】
毛茛科

秋唐松草

Thalictrum thunbergii DC.,以



入药。

【生境分布】
东北、华北、西北、西南。

【化学成份】
根含白蓬草碱(thalicrine C

36

H

38

O

6

N

2

)、高白蓬草碱(homothalicrine,C

37

H

40

O

6

N

2

)、马尾黄连碱(thalicberine,C

37

H

40

O

6

N

2

)、0-甲基马尾黄连碱、烟锅草碱(thalicthuberine,C

20

H

21

O

4

N)。

【性味】
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除湿。主治牙痛,急性皮炎,湿疹。

【用法用量】
2~3钱,外用适量。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看完了上面关于秋唐松草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详细介绍,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知道了秋唐松草的好处了。可见秋唐松草对于我们人体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试一试。



荷秋藤的功效与作用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中药材也是千奇百怪,各种各样,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中药材荷秋藤。

【英文名】
all-grass of Lanceleaf Waxplant

【别名】
剑叶球兰、五中土、大叶石仙桃、石龙藤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荷秋藤的茎叶。

【原形态】
全株无毛;茎节间长5-25cm,生气根。叶对生;叶柄粗壮,长1-3cm;叶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1-14cm,宽2.5-4.5cm,两端急尖,鲜时绿色,干后灰白色而皱缩;侧脉不明显,弧曲上升。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5-7cm;花冠白色,直径约3cm,裂片宽卵形;副花冠星状,肉质,中部凹陷,外角圆形;花粉块每室1个,直立。蓇葖果狭披针形,长达15cm,直径约1cm。种子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8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340m的蔬密林中,附生于大树上。

【化学成份】
含三萜类成分。

【性味】
苦;辛;凉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祛风除湿。主风湿热痹;跌打肿痛;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茎叶:味苦、辛,性凉。有活血祛瘀,祛风除湿的功能。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跌打损伤及驳骨等。

【摘录】
《中华本草》

相信通过本篇文章对荷秋藤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了解到关于荷秋藤的功效和药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骨(疒秋)灵的功效与作用

骨(疒秋)灵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方剂,它的药用价值很高,而且还能治疗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骨(疒秋)灵的功效有哪些吗?吃骨(疒秋)灵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话那就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
白毛草12g,金银花12g,比茎藤12g,五月红18g,臭梧桐15g,鸡血藤9g,乌麻根9g,苏木子9g,三白草6g,白鱼鲄6g,白木槿6g。

【功能主治】
通络活血,去瘀生新。主骨结核,关节结核,慢性骨髓炎。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6剂后,可加猪蹄1只炖服。

【摘录】
《古今名方》

方剂是按照中医理论为某一种或几种病症专门研制的。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对其有所了解。



秋鼠曲草的功效与作用

秋鼠曲草因为有着高价值的药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但要注意不能随意的进行使食用,否则会对身体生一些不好的影响的,我们需要在食用前对它进行了解,你准备好了吗?

【别名】
下白鼠曲草、白头翁[四川]、大叶毛鼠曲草、碎米花、白头风、火草

【来源】
菊科鼠曲草属植物 秋鼠曲草 Gnaphalium hypoleucum DC.的 全草 。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
甘、苦,凉。

【功能主治】
祛风止咳,清热利湿。用于感冒,肺热咳嗽,痢疾,淋巴结结核;外用治下肢溃疡。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上就是对秋鼠曲草的详细介绍,鉴于它是一种中药材,我们可以放心食用,秋鼠曲草对人体各方面都是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秋木瓜的功效与作用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秋木瓜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别名】
木瓜(《滇南本草图谱》),酸木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香木瓜、皱皮木瓜(《成都中草药》)。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

秋木瓜



果实

。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摘,纵剖为2或4块,置开水中微烫,以外皮转色为度,捞出,晒干或炕干。

【原形态】
秋木瓜,又名:木瓜花(《植物名实图考》)。

【生境分布】
栽培或野生。分布云南、四川等地。产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
果实卵形,常对开成半卵形,长4.5~10厘米,宽3~4.5厘米,外表呈橙黄色、橙红色或暗红色。外果皮光滑,多收缩纹理,果肉凹陷,果肉及内果皮多有白色小点,内果皮光滑,有时可见排列于中轴的2列种子。种子褐色,类三角形。气微酸,味酸略涩。以块大、色红、粉多者为佳。

【化学成份】
花瓣含蹄纹天竺素和矢车菊素的葡萄糖半乳糖双糖甙、越橘花青甙、矢车菊甙、蹄纹天竺素-3-半乳糖甙及微量翠菊甙。

【性味】
酸苦,温。

【功能主治】
舒肝和胃,除湿止痛。治吐泻胸闷不适,风湿筋骨疼痛,脚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

【附方】
①治吐泻胸闷不适:香木瓜、藿香、扁豆、陈皮。水煎服。

【摘录】
《*辞典》

上面是关于秋木瓜的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秋木瓜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对于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关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鹿角秋石丸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或者食用过中药的某些方剂,方剂的种类多种多样,功效也五花八门,今天就为大家推荐鹿角秋石丸这款方剂。

【处方】
鹿角8两(烧灰),秋石1两(煅灰)。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溺血久不止,脉细数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乌梅汤送下。

【各家论述】
鹿角温散,烧灰善豉阳气以摄血液;秋石咸平,煅黑善全阴气以净溺红;白蜜之甘以缓之;乌梅之酸以收之。使阴气得全,则阳气秘密,而血自归经,溺血无不止矣。此交济阴阳之剂,为阴虚阳不秘密溺血之专方。

【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没有想到吧,鹿角秋石丸也是让人很惊讶,中医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们可以继续把我们的传统医学发扬光大,继承下去。



秋枫的功效与作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听说过秋枫。秋枫对调理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好处,在一些疾病上也可发挥不错的作用,今天让我们来看下秋枫的相关知识。

【别名】
茄冬、秋风子、大秋枫、红桐、过冬梨、朱桐树、乌杨

【来源】
大戟科重阳木属植物

秋枫

Bischofia javanica Blume或

重阳木

B. polycarpa (Levl.)Airy [B. trifoliata auct. non (Roxb.)Hook. f.],以

根、树皮





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
微辛、涩,凉。

【功能主治】
行气活血,消肿解毒。

【用法用量】
根及树皮3~5钱;鲜叶2~3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中药秋枫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当的食用秋枫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



秋石丸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秋石丸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讲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但是很多人对于秋石丸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那么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下这个问题。

【处方】
秋石30克 白茯苓 南参 山药 川当归(酒浸)各15克 血茸(蜜炙)60克 龙骨(煅)15克 大附子(炮)10克 沉香4.5克 辰砂7.5克(别研,一半为衣,一半入药)

【制法】
上为细末,鹿角胶煮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益精生血,补养心肾。治心肾不足,精血亏虚。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盐汤、温酒任下。

【摘录】
《朱氏集验方》

通过上面的关于秋石丸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对秋石丸有了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大家可以在医生的叮嘱下,按照合适的量服用,这对于健康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唐松草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唐松草,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种中药材,那么你对唐松草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它又该怎么吃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别名】
白蓬草、草黄连、马尾连、土黄连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唐松草的根及根茎。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全株无毛。茎直立,有分枝。叶互生;叶柄长4.5-8cm,有鞘;托叶膜质,不裂;基生叶在开花时枯萎;茎生叶为三至四回三出复叶;叶片长10-30cm,小叶草质,顶生小叶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5-2.5cm,宽1.2-3cm,先端圆或微钝,基部圆楔形或圆形,3浅裂,裂片全缘或有1-2牙齿;侧生小叶多斜楔形,叶背面脉稍隆起;上部叶几无柄。单歧聚伞花序伞房状,分枝多,有多数密集的花;花两性,花梗长4-17cm,萼片4,花瓣状,宽椭圆形,长3-3.5mm,白色,或淡紫色,时落;花瓣无;雄蕊多数,长6-9mm,花丝上部宽下总结线状,花药长圆形,长约1.2mm,先端钝;心皮6-8,有长柄,花柱短,柱头生于腹面。瘦果倒卵形,长4-7mm,有3条宽纵翅,基部变狭,果柄长3-5mm,宿存花柱甚短。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草原、山地林边或林中。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凉爽湿润环境,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和腐殖壤土生长为好。

【性状】
性状鉴别:干燥根茎上端有多数芦头,每个芦头粗约4mm,基上残留茎苗痕迹,并常包,有鳞叶薄片。根茎长形,外表棕褐色腹面密生成束的须根,形如马尾;须根长13~25cm,粗2~3mm,外表红黄色或金黄色,有光泽,具纵向细纹,老栓皮及皮层往往呈环节状脱落,尚未剥落者,以手搓之即脱。体轻,质脆易断。根茎断面外圈棕褐色,内有黄色的木质心;须根断面深黄色,外表为一薄层金黄色的外皮。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份】
本品须根中含有小檗碱(berbe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N-去甲唐松草替林(N-desmethylthalistyline)及5-氧-去甲唐松草替林(5-O-demethylthalistyline)。

【药理作用】
小檗碱具有抗菌作用,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贝加尔唐松草总生物碱有抗肿瘤作用。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心;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热病心烦;湿热泻痢;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制成糖浆。外用:知量,研末调敷。

【制剂】
丸剂。

【附方】
如意珍宝丸:藏红花35g,豆蔻35g,丁香35g,香旱芹35g,黑种草35g,金礞石35g,螃蟹35g,诃子35g,毛诃子35g,甘草40g,短穗兔耳草40g,乳香40g,决明子40g,黄葵于40g,肉豆寇60g,天竺黄10g,草果10g,珍珠100g,牛黄50g,牦牛角500g,余甘子50g,麝香30g,白檀香30g,沉香30g,紫檀香400g,肉桂皮25g,广木香20g,青木香20g。荜茇35g,高良姜35g。粉碎成细粉,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即得。早晚各服1次,每次1.5~2g。用于中风神经性的腰腿痛,白脉病。

【摘录】
《中华本草》

看完了上面关于唐松草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详细介绍,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知道了唐松草的好处了。可见唐松草对于我们人体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试一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