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砂膏的功效与作用_点眼丹砂膏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示爱-->誓爱-->逝爱)分享简介:众所周知丹砂膏是一种中药方剂,不过要说起丹砂膏的作用的话,可能有些人还不是太清楚。那么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有人想知道点眼丹砂膏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实点眼丹砂膏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处方】丹砂(研)1分,干姜(炮,捣)1分,越燕屎(研)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



丹砂膏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丹砂膏是一种中药方剂,不过要说起丹砂膏的作用的话,可能有些人还不是太清楚。那么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
丹砂半两(细研),雄黄1两(细研),苦参1两,白矾灰半两(细研),川大黄1两,黄连1两(去须),莽草半两,(艹闾)茹1两。

【制法】
上锉细,用炼了猪脂2升,于铛中煎药,候紫色,以绵滤去滓,入丹砂等3味,以柳木篦搅令匀,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
小儿诸疮,久不愈,作瘘孔。

【用法用量】
涂于疮上,每日换之。

【摘录】
《圣惠》卷九十

【处方】
丹砂5两,芎䓖3两,大黄2两、蜀椒2两(去目,出汗),白芷2两,麝香3两,升麻2两,冶葛皮2两,麻黄5两(去节),丹参5两,巴豆2升(去皮心),桂心2两,附子12枚,皂荚2两(去皮子)。

【制法】
上药春、夏共享,以猪脂6升,微火煎三上下,膏成,绞去滓用之,1日3次。治百病、伤寒、温毒热疾,每服如枣核大1枚。

【功能主治】
百病,伤寒,温毒热疾,鼻塞,耳聋,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未痢,或已痢一两行,而腹烦痛,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胸背喉颈痛。

【用法用量】
鼻塞,取半核大,纳鼻中、缩气令人聪里;若耳聋,取如两枣核大,烊之如水,纳其耳中,3-5年聋可愈;或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温酒服;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未痢,白汤服枣核大,若已痢1-2行,而腹烦痛,更服之;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取如粟大,注眼中,自当下,止,或半日痛便愈;又胸背喉颈痛,摩足,口中亦稍稍令常闻有膏气。老小增减。

【注意】
当服取利为度,若不利,如人行15里可与热饮发,当预作白薄粥令冷,若过利要止者,多进冷粥,便住,若能忍,待药势尽,自止更佳。

【摘录】
《鬼遗》卷五

【处方】
丹砂3两,芎䓖3两,大黄2两,蜀椒(去目,汗)2两,麝香6两,术2两,附子12枚,干姜5分,冶葛2两,丹参6两,细辛2两,巴豆3升(去皮心)。

【功能主治】
百病,伤寒,温毒热疾,鼻塞,耳聋,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霍乱当成未成,已吐未痢,或已痢一两行,而腹烦痛,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胸背喉颈痛。

【用法用量】
上药秋,冬共享,各为末,巴豆细切,以苦酒渍1宿,量不足须覆之;明旦以猪脂6升,铛中微火煎3上下膏成,绞去滓用之,1日3次。治百病、伤寒、温毒热疾,服如枣核大1枚;鼻塞,取半核大,纳鼻中,缩气令人聪里;若耳聋,取如两枣核大,烊之如水,纳其耳中,3-5年聋可愈;或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温酒服;霍乱当成未成,已吐未痢,白汤服枣核大,若已痢1-2行,而腹烦痛,更服之;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取如粟大,注眼中,自当下,止,或半日痛便愈;又胸背喉颈痛,摩足,口中亦稍稍令常闻有膏气。老小增减。

【注意】
当服取利为度。若不利,如人行15里可与热饮发。当预作白薄粥令冷,若过利要止者,多进冷粥,便住。若能忍,待药势尽,自止更佳。

【摘录】
《鬼遗》卷五

【处方】
丹砂末2两,雄黄末2两,附子2两,天雄2两,干地黄2两,大黄2两,当归2两,秦胶2两,乌头4两,桂心4两,黄连4两,松脂4两,茵芋4两,蜀椒1斤(去目,汗),干姜2两,巴豆100枚(去皮心),蜈蚣4枚(去头足,赤者),石南草2两。

【制法】
上(口父)咀16味,以苦酒1斗,渍1夜,以猪脂6升,微火煎三上下,药色膏成,绞去滓,纳2石末,搅令调。

【功能主治】
瘑疽、诸恶疮,经年不瘥。

【用法用量】
敷,疮有口,亦可兑,此脂多治合,即随多少,苦酒不必尽1斗,以意量用之。敷当火,须以意度之。

【摘录】
《鬼遗》卷五

【处方】
蜀椒3升(去目,汗),丹砂2两,细辛2两,桂心2两,附子30枚,前胡(切)1升,白芷(切)1升,芎䓖(切)1升,白术1升,吴茱萸1升,当归1两。

【制法】
上(口父)咀,诸药唯椒、茱萸不捣,以苦酒渍1夜,令淹,以猪脂不中水者10斤,切细,令诸药于铜器内,煎三上下,白芷黄成膏,以绵布绞去滓。

【功能主治】
瘑疥癣,诸恶疮,风温肿不消,鼻塞不通,青盲风目烂眦痒痛,茫茫不见细物,齿痛,耳聋,金疮,牛领、马鞍疮,腹中有痈,瘘疾。

【用法用量】
如患风温肿不消,服如弹丸大1枚;若鼻塞不通,以膏着鼻中;若青盲风目烂眦痒痛,茫茫不见细物,以绵絮裹箸头,注膏中,以敷两眦,至卧时再敷之;齿痛亦如耳聋,亦准之;金疮、牛领、马鞍疮,亦可敷之。治下赤,腹中有痈,并瘘疾在外,即摩之,在内即服之,如弹丸大1枚,1日3次。

【摘录】
《鬼遗》卷五

【处方】
丹砂2两(末),蜀椒(去目闭口,汗)2两,大黄2两,白芷2两,甘草(炙)2两,巴豆3升(去皮心),麝香2两,芎䓖2两,附子2枚,升麻2两,冶葛皮2两,犀角2两,当归2两,乌头2两,丹参1斤。

【制法】
上切,以苦酒渍之1夜,以猪脂6升、微火煎三上下,膏成,绞去滓用之。

【功能主治】
百病,伤寒,温毒热疾,鼻塞,耳聋,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末痢,或已痢一两行,而腹烦痛,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胸背喉颈痛。

【用法用量】
四时常用,1日3次。治百病、伤寒、温毒热换。服如枣核大1枚;鼻塞,取半核大,纳外中,缩气令人聪里;若耳聋,取如两枣核大,烊之如水,纳其耳中,3-5年聋可愈;或寒癖腹满坚胀,及飞尸、恶毒、楚痛,温酒服;霍乱当成末成,已吐未痢,白汤服枣核大,若已痢1-2行,而腹烦痛,更服之;眼中风膜,膜或痛,常下泪,取如粟大,注眼中,自当下,止,或半目痛便愈;又胸背喉颈痛,摩足,口中亦稍稍令常闻有膏气,老小增减。

【注意】
当服取利为度。若不利,如人行15里可与热饮发。当预作白薄粥令冷,若过利要止者,多进冷粥,便住。若能忍,待药势尽,自止更佳。

【摘录】
《鬼遗》卷五

【别名】
丹朱膏

【处方】
丹砂3分(细研),川大黄1两,雄黄3分(细研),苦参1两,黄连1两(去须),莽草3分,(艹闾)茹1两,矾石3分(细研),雌黄3分(细研)。

【制法】
上锉细,入腊月猪脂1升2合,以慢火煎大黄等黄焦,绞去滓,下丹砂、雄黄、矾石、雌黄末,更煎,搅令匀,入瓷盒中盛。

【功能主治】
冷瘘及诸瘘疮。

【用法用量】
丹朱膏(《普济方》卷二九三)。

【摘录】
《圣惠》卷六十六

【处方】
丹砂(研)1分,猪脂3两,蜜3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27粒,腻粉1分,白矾(研)1分,胡粉1分,生地黄半两(切,焙),麝香(研)1分。

【制法】
上9味,捣研7味为末,先煎脂、蜜令化,去滓,次下诸药,更煎10余沸,以绵滤去滓,更煎待膏就,瓷盒盛。

【功能主治】
口疮,积年不愈。

【用法用量】
每用如杏仁大,绵裹含,吐津。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处方】
丹砂(研)1两,雄黄(研)1两,雌黄(研)1两,(艹闾)茹3两(末),乱发灰半两,猪脂1斤。

【制法】
先熬猪脂令沸,下诸药末,以柳篦搅令匀。瓷盒盛。

【功能主治】
三十年瘑疮,及小儿干瘑、湿瘑疮,坏烂。

【用法用量】
先用盐汤洗疮,取涂摩疮上,1日3-5次。即愈。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处方】
丹砂1两,雄黄1两,雌黄1两,(艹闾)茹3两(捣末),乱发1两(洗净),松脂1两,白蜡1两,巴豆14枚(去皮),猪膏2斤。

【制法】
上药先煎发,令消尽,纳松脂、蜡等三上三下,去滓末;(艹闾)茹、石药等纳中更煎,一沸止。

【功能主治】
杀虫。主一切恶疥疮,瘙痒不止。

【用法用量】
敷之3数度,愈。

【摘录】
方出《千金翼》卷二十四,名见《圣惠》卷六十五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丹砂膏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点眼丹砂膏的功效与作用

有人想知道点眼丹砂膏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实点眼丹砂膏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处方】
丹砂(研)1分,干姜(炮,捣)1分,越燕屎(研)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目珠子卒脱出,并有青翳。

【用法用量】
以人乳调,点眼中,每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
丹砂(研)半两,蕤仁(去皮)3分,胡粉两棋子大(火上炒)半钱,龙脑(研)半钱。

【制法】
上合研,以真酥调如膏,再研匀,瓷合盛,勿令泄气。

【功能主治】
风毒冲目赤痛。

【用法用量】
每点黍米许,每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

看了上面对于点眼丹砂膏这种中医方剂的简单介绍,大家是否对它有所了解呢?其实方剂的种类还有很多,一些新的方剂也正在被创造出来,我们期待它的更好的发展。



丁香膏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膏大家吃过吗?丁香膏其实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应用也非常广泛,那么丁香膏的功效与作用大家知道吗?不知道的话,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丁香半两(研末),麻油1斤,黄丹7两,丈夫头发1两,蜡1两,桂心半两(研末),当归半两(研末)。

【制法】
上药先炼油令香,下发,煎令发尽,次下蜡,以绵滤过,都入铛中,下黄丹,不住手搅,候色黑,滴水如珠,即下丁香、桂心、当归等末,搅令匀,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
一切痈疽发背,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用故帛上摊贴,日2换之。

【摘录】
《圣惠》卷六十三

【处方】
丁香1分,藿香1分,硫黄2分,柿蒂10个,水银1钱,木香1钱,槐花半两,腊茶半两。

【制法】
上先研水银、硫黄令匀,入众药末内,炼蜜和成膏。

【功能主治】
小儿或大人吐逆。

【用法用量】
以蜡裹丸如1杏核大,煎桑叶汤送下;甚者3服。小儿量大小加减,丸如1皂子大;薄荷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四

【处方】
丁香3两(好者,以水三升,煎至半升),黄蜡3两,麝香1两(别研),松脂1两(炼),黄耆(锉)1分,丹砂半两(研如粉),硫黄1两(研如粉),铅丹3两,沉香2两(水三升,煎至半升),细辛3两(去苗叶,水三升,煎至半升)。

【功能主治】
牙齿痛。

【用法用量】
贴药后,或龈肿出脓血,并是病虫出也。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处方】
母丁香7个,丁香1两,吴茱萸1两(先用醋浸后,汤洗七遍去涎,焙干,别捣为末,以醋半盏,于银石器内熬成膏),硫黄1分(研),胆矾1钱(与硫黄同研),麝香1分,生姜自然汁1分。

【制法】
将丁香等为末,与硫黄、胆矾、麝香、姜汁和匀,入茱萸膏内,慢火熬成膏,豌豆大。

【功能主治】
膈气,翻胃吐逆。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生姜米饮送下;吐逆者,用盐、醋各少许化1丸服。

【摘录】
《传家秘宝》卷三

有关丁香膏的功效的问题就讲解到这里,希望对您有帮助。虽然丁香膏的价值非常高,但是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也要注意用量,一定要谨慎服用。



点眼食盐膏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点眼食盐膏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别名】
石盐膏

【处方】
驴腊、石盐(末)。

【制法】
上和合,令调。

【功能主治】
目中息肉。

【用法用量】
石盐膏(《普济方》卷八十二)。《圣济总录》本方用食盐一分、驴脂一两。

【摘录】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九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点眼食盐膏的作用资料,希望对有需要的人有帮助。点眼食盐膏的作用是比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将它的作用发挥出来,所以说在生活中应该要多去认识一些疾病和药材,这样对自己是挺有帮助的。



点眼杏仁膏的功效与作用

谈到养生,并不光是女性朋友感兴趣,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兴趣的,尤其是现代人对食品的追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吃得健康,还要吃出功效,为此,很多专家不断的学习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剂出来,其中,点眼杏仁膏对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介绍。

【别名】
杏仁膏

【处方】
杏仁1分(去皮尖),腻粉半钱。

【制法】
上合研如膏。

【功能主治】
丹石毒冲目赤痒,及生浮膜。目生胬肉,或痒或痛,息肉渐长,侵覆瞳仁。

【用法用量】
杏仁膏(《普济方》卷八十四)。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
杏仁油半鸡子壳许,食盐(末)1钱。

【制法】
用银石器着盐末并杏仁油相和,以柳枝1握,紧束缚一头,研3日色黑,又取熟艾如鸡子大,掘地作坑子,置瓦于坑,上安艾,烧令通气,火尽即成,更和令匀,常盖头。

【功能主治】
眼胎赤。

【用法用量】
每以绵缠杖头,点少许在两眦头,夜卧时点。频用甚效。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
杏仁(汤浸,去皮尖,研)半两,黄连(去须)1两,轻粉半钱。

【功能主治】
肝热,飞血赤脉。

【用法用量】
上药以新绵裹,水1盏,浸1复时。每日3-5次点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半两,黄连(去须,锉)半两,青盐半两,腻粉1钱匕。

【制法】
先以水1盏半,煎杏仁、黄连至半盏,滤去滓,入盐及腻粉,更煎5-7沸,入盒中盛候冷。

【功能主治】
目生胬肉,风翳障。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杏仁膏”。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九

看了上面关于点眼杏仁膏这种中药方剂的简单介绍,我们知道如果坚持运用方剂的形式进行治疗,对于有些疾病来说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试试看。



点眼地黄膏的功效与作用

点眼地黄膏,大家估计不会陌生吧,都应该多多少少知道一点。但是你真的了解点眼地黄膏吗?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不妨浏览一下本篇文章哦。

【处方】
生地1合,黄连1两,黄柏5钱,寒水石5钱。

【制法】
用地黄捣自然汁和成饼子。

【功能主治】
被物撞打,及风热暴赤肿痛,目热泪出。

【用法用量】
用时衬纸点眼上。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点眼地黄膏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点眼铜绿膏的功效与作用

点眼铜绿膏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点眼铜绿膏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

【处方】
铜绿半两,龙脑半钱,麝香半钱,乌贼鱼骨1分,马牙消1分,蕤仁1分(汤浸,去皮),水银1两(豆大)。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风赤眼及痒痛。

【用法用量】
每用药1字,入人乳中,调和如膏。每以铜箸头取少许点之,每日3-5次。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看完上面这篇文章,现在大家知道点眼铜绿膏了吧。点眼铜绿膏的药用价值也是很高的。



点眼龙脑膏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点眼龙脑膏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其原料中的几种中药材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山栀子(去皮)3钱,甘草6钱(生),生干地黄2两,熟干地黄1两,黄连(去须)8钱,青葙子8钱,当归4钱,决明子1合(以上为粗末),马牙消6钱,青盐4钱,密陀僧半两,朴消1两1钱,石决明1枚(米泔浸3日,刮洗),乳香1钱,硇砂1字,蓬砂2钱,蕤仁2钱(以上为细末),灯心半束(切碎),铅丹1两3分(罗过),大枣30个(去核,切),白蜜3斤(以上同拌匀,入瓷瓶子内,用箬叶叶油纸封定,勿令透气,坐在锅内,重汤煮1日,取出,绢滤去滓),丹砂(研)2钱,龙脑(研)1钱,麝香(成颗者,研)1字,腻粉1字(研)。

【制法】
上除前膏外,将后4味同研令匀,入前膏内,搅令相得,以干瓷器收之。

【功能主治】
肝热冲发于目,赤肿碜痛。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龙脑膏”。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

看完了上文对于点眼龙脑膏的一些介绍,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医文化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一块艳丽的瑰宝,渊远流长博大精深,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探索。



点眼猪胆膏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养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养生办法,毕竟天气不同,情况也不一样,人体需求的物质也不同,而中药方剂也是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点眼猪胆膏。

【处方】
豮猪胆不拘多少(取汁)。

【制法】
上入银石器中,慢火熬,以少浆水调如膏。

【功能主治】
飞血赤脉及疼痛。眼生翳膜。

【用法用量】
每点少许,每日3-5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

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点眼猪胆膏的一些小常识,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生活中运用起来,也不要忘了分享给朋友哦。



跌打损伤膏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知道中药方剂有很多的分类,而不同的方剂功效作用也不一样,那么你知道跌打损伤膏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生地1两,薄荷1两,独活1两,赤芍1两,川芎1两,川羌1两,连翘1两,香附6钱,荆芥6钱,当归6钱,防风6钱,桃仁6钱,米仁6钱,青皮6钱,加皮6钱,丹皮6钱,杜仲6钱,川柏6钱,玄胡6钱,白芍6钱,白芷6钱,牛膝6钱,红花6钱,白鲜皮6钱,木通6钱,苏木6钱,木瓜6钱,甘草6钱,厚朴6钱,苏梗6钱,枳实6钱,枳壳6钱,秦艽6钱,川断6钱,黄耆6钱,甘松6钱,三棱6钱,山奈6钱,玄参6钱,刘寄奴6钱,骨碎补(去毛)6钱,铅粉72两(炒黄色)。

【制法】
上药先用上等好麻油10斤,浸两三日后入锅煎熬,去滓,再入铅粉用桑枝搅匀,扇至烟尽,候冷浸水中,愈陈愈妙。

【功能主治】
跌打损伤,疯气。

【用法用量】
临用摊膏时,每油1斤加放末药1两(末药方:肉桂1两,制乳香2两,制没药2两,血竭1两,龙骨1两,丁香1两,共为极细末,收藏瓷瓶内听用)。每遇疯气,贴以此膏。

【摘录】
《伤科方书》

【处方】
当归3钱,三棱3钱,莪术3钱,独活3钱,白芷3钱,川芎3钱,羌活3钱,杜仲3钱,川牛膝3钱,防风3钱,肉桂3钱,红花3钱,续断3钱,防己3钱,五加皮3钱,骨碎补3钱,赤芍药3钱,刘寄奴3钱,秦艽3钱,葱头3钱,土鳖虫3钱,头发1握。

【制法】
上药用麻油10斤浸7日,入锅将药熬枯,滤去滓,复入净锅内熬至滴水成珠,加后细药末:龙骨、乳香(去油)、没药(去油)、血竭各2两,麝香(另收,旋加),入油熬化,瓷钵收贮,每药油4两加制松香1斤同熬成膏,倾水缸内扯拔出火毒,收藏。

【功能主治】
接骨。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凡摊膏时炖化摊好,放在地上1个时辰,再贴。得土气则土鳖虫有力,易于接骨故也。

【注意】
如皮骨破损者,忌用麝香。

【摘录】
《疡医大全》卷三十六引刘长随方

【处方】
当归5两,川芎2两,白及3两,赤芍3两,大黄4两,苏木3两,血藤3两,郁金2两,良姜3两,刘寄奴3两,五加皮3两,青木香3两,羌活3两,姜黄3两,桑寄生3两,三棱3两,莪术3两,黄柏3两,血余3两,土鳖1两,红花2两,桃仁2两,川牛膝3两,玄胡3两,秦艽3两,防风3两,白鲜皮3两,大葱白1斤。

【制法】
上药切片,香油18斤,将药入油内浸泡,春秋二季7天,夏季4天,冬季10天,熬至药枯,去滓滤净,再熬至滴水成珠;再入炒黄丹,每斤油春、夏、秋8两,冬季7两,候冷,又入自然铜(醋煅)3两,乳香、没药各4两,血竭2两,儿茶2两,以上5味共研细末;又入樟脑、冰片各1两,上药7味下入膏内搅匀。

【功能主治】
一切跌打损伤,破皮流血等症。

【用法用量】
用时将膏药在火上烘融,摊开贴患处。

【注意】
非因跌打损伤致病及有痈疽症者,忌贴此膏;孕妇忌用。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沙市方)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跌打损伤膏的功效与作用了解了吗?其实跌打损伤膏还具有很多的功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发现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