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饮的功效与作用_一柴胡饮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太阳是我啃圆的 i)分享简介: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随意,对柴胡饮这种中药方剂也是一样,需要先对只要一提到一柴胡饮,大多数人都知道它是由几种中药材组成的,但你知道具体是哪几种吗?它们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处方】柴胡6克 黄芩5克 芍药6克 生地5克 陈...



柴胡饮的功效与作用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随意,对柴胡饮这种中药方剂也是一样,需要先对它进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处方】
北柴胡(去芦,净洗)人参(去芦)当归(酒洗)黄芩 赤芍药 甘草(炙)各30克 大黄(生用)桔梗(去芦,锉,炒)北五味(去梗)半夏各1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主小儿骨蒸疳气,五心烦热,日哺转甚,口干无味,渴多身瘦,胸满痰多,小便黄色,食减神昏。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乌梅1个,生姜2片,煎至100毫升,不拘时温服。

【摘录】
《证治准绳·幼科》卷三

【处方】
赤芍药 柴胡 黄连 半夏(姜制)桔梗 夏枯草 龙胆草 浙贝母 黄芩 甘草(生)

【功能主治】
清热疏肝,化痰散结。主小儿无辜疳。其证颈项生疮,或项内有核如弹,按之转动,软而不疼者。

【用法用量】
引用灯心,水煎服。

【摘录】
《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处方】
柴胡(去苗)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槟榔(煨,锉)半两,五味子(炒)半两,桂(去粗皮)1分,高良姜1分,羌活(去芦头)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柔痉,四肢逆冷,汗不止,腹中痛,筋脉急。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处方】
柴胡(去苗)半两,赤芍药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人参半两,黄耆(微炒,锉)半两,甘草(炙)半两,生地黄1两半(研,绞取汁)。

【制法】
上7味,6味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妊娠阻病,头疼,四肢羸弱,不思食饮,唯思眠睡。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入地黄汁1分,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处方】
柴胡(去芦)2钱,羌活2钱,法夏(姜汁炒)2钱,僵蚕2钱(姜汁炒),桔梗5分,银花5分,蝉退7只(去头足翅),厚朴5分(姜汁炒),陈皮1钱,粉草1钱,生姜3片。

【功能主治】
白喉寒证初起,满喉淡红,微肿略痛,头痛,恶寒发热,饮食如常,舌苔白,二便和。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白喉全生集》

【处方】
柴胡(去苗)2两,青蒿2两,嫩桃枝2两,嫩柳枝(各阴干取)2两,地骨皮2两,甘草(炙)2两。

【制法】
上锉细。

【功能主治】
小儿肌热盗汗,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乌梅1个(拍破),小麦49粒,水1盏,煎7分,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
《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庄氏家传》

【处方】
柴胡(去苗)1两半,芎藭1两半,桑根白皮(炙,锉)1两半,白槟榔1两,羚羊角(镑)1两,人参1两,黄连(去须)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旋覆花(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首风,头重呕哕。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3片,煎取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五

【处方】
北柴胡(去芦,净洗)1两,人参(去芦)1两,当归(酒洗)1两,黄芩1两,赤芍药1两,甘草(炙)1两,大黄(生用)半两,桔梗(去芦,锉,炒)半两,北五味子(去梗)半两,半夏(汤煮透,去滑)半两。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小儿骨蒸疳气,五心烦热,日晡转盛,口干无味,渴多身瘦,胸满痰紧,小便黄色,食减神昏。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加乌梅1个,生姜2片,煎7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准绳·幼科》卷八

【处方】
柴胡(去苗)半两,升麻半两,茯神(去木)半两,芍药半两,犀角(镑)半两,百合半两,地骨皮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人参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石膏1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后骨节疼痛,咳嗽不能食,口舌干燥,乍寒乍热,唇口生疮。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竹叶3-7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
柴胡(去苗)半两,常山3分,甘草(生)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干姜(炮裂)1分。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久疟不愈,将成骨蒸劳,寒热无时。

【用法用量】
每用5钱匕,酒1盏半,煎至1盏,去滓,分2服,空心未发时1服,食后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处方】
柴胡(去苗)2两,桑根白皮(锉)1两,防风(去叉)1两,芍药1两,玄参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心热多汗,骨蒸盗汗,咳嗽,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水3盏,加生姜5片,煎至2盏,去滓,日午、临卧分温2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
柴胡(去苗)3分,葛根(锉)3分,芦根(锉)3分,地骨皮3分,百合(干者)3分,桑根白皮(锉)3分,知母(切,焙)3分,萎蕤3分,贝母(去心,炒),茅根(锉),犀角(镑),甘草(炙,锉),木通(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消渴,上焦虚热,心中烦躁。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水1盏,加生地黄半分,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
柴胡(去苗)半两,白术1分半,赤茯苓(去黑皮)1分半,鳖甲(去裙澜,醋炙)1分半,知母(切,焙)1分,犀角屑1分,枳壳(去瓤,麸炒)1分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虚劳咳嗽,气喘颊赤,心忪烦躁,两胁胀闷,肌瘦少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早晨、日午、夜卧各1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
柴胡(去苗)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京三棱(煨,锉)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白术(炒令黄色)半两。

【制法】
上锉细,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虚劳,心腹痞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
柴胡(去苗)1两半,半夏(汤洗7遍,焙)3分,牡丹皮2两,当归(锉,焙)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桃仁(去皮尖双仁,炒)40枚,吴茱萸(洗,焙,微炒)1两半,大黄(饭甑中蒸3遍,炒)1两半,白术1两半,桑寄生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芎藭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妇人月经不通,腰腹冷痛,面无颜色,渐至羸瘦,腹胀气满,欲成骨蒸。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腹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
柴胡(去苗)2两,牛膝(去苗)2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庵(艹闾)子2两半,大黄(锉,炒)2两半,土瓜根2两半,牡丹皮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50枚,朴消2两。

【功能主治】
室女月水不通,心腹胀满。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6分,去滓温服,有顷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
柴胡(去苗)1两,桑上寄生1两,知母(切,焙)1两,百合(洗)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升麻1两,甜竹茹(新竹刮用)3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妊娠虚烦懊热,胎气不宁,手足烦倦。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同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
赤芍药、柴胡、黄连、半夏(姜制)、桔梗、夏枯草、龙胆草、浙贝母、黄芩、甘草(生)。

【功能主治】
小儿无辜疳。证见颈项生疮,或项内有核如弹,按之转动,软而不疼,其中有虫如米粉,便利脓血,身体羸瘦,面黄发热。

【用法用量】
引用灯心,水煎服。服后需配以芦荟肥儿丸以消其疳。

【摘录】
《金鉴》卷五十二

【处方】
柴胡5钱,红花3钱,大桃仁(不去尖)3钱(研末)。

【功能主治】
大怒及从高坠下,血积肋下,左边疼。

【用法用量】
将柴胡、红花用酒煎好,调桃仁末热服。

【摘录】
《伤科汇纂》卷七

【处方】
柴胡8分,防风8分,荆芥8分,黑参8分,大黄2钱,黄芩1钱,滑石1钱半,甘草5分。

【功能主治】
痘疮初起热甚,表里俱实。

【用法用量】
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
《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
柴胡、生地、赤芍、羌活、防风、荆芥、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
烂弦风眼。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学集成》卷二

【处方】
柴胡1钱5分,广皮1钱半,细辛1钱半,厚朴1钱半,半夏1钱半,甘草8分。

【功能主治】
四时感邪,或三阳并病,或时逢寒胜,症无内热,而用凉药致寒邪凝滞。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孝慈备览》

【处方】
柴胡(去苗)、人参、知母(焙)、羚羊角(镑)、甘草(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赤茯苓(去黑皮)、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木通(锉)、芍药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儿潮热。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水1盏,加生姜1片,同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上面是关于柴胡饮这种中药方剂的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柴胡饮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对于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关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一柴胡饮的功效与作用

只要一提到一柴胡饮,大多数人都知道它是由几种中药材组成的,但你知道具体是哪几种吗?它们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柴胡6克 黄芩5克 芍药6克 生地5克 陈皮5克 甘草2克

【功能主治】
治外感四时不正之气,或发热,或寒热,或妇人热入血室,或产后冒风,以致寒热如疟,但外有邪而内兼火者。

【用法用量】
水煎,分二次温服。

【摘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虽然说一柴胡饮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二柴胡饮的功效与作用

二柴胡饮自古被誉为治病的良药。它对于很多疾病均效果显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二柴胡饮的具体的功效。

【处方】
陈皮1钱半,半夏2钱,细辛1-2钱,厚朴1钱半,生姜3-7片,柴胡1钱半或2-3钱,甘草8分。

【功能主治】
四时外感,或其人元气充实,脏气素平无火,或时逢寒胜之令,本无内热等证者。

【用法用量】
水1钟半,煎7-8分,温服。

【摘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服用二柴胡饮来进行治疗是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治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疗效的。



三柴胡饮的功效与作用

养生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中药中的方剂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疗效非常好的方剂三柴胡饮!

【处方】
柴胡6~9克 芍药4.5克 炙甘草3克陈皮3克 生姜3~5片 当归6克(溏泄者,易以熟地)

【功能主治】
治亲禀阴分不足,或肝经血少而偶感风寒者;或感邪不深,可兼补而散者;或病后、产后感冒,宜用解散而因血气虚弱不能外达者。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温服。

【摘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怎么样,现在了解三柴胡饮了吗?是不是觉得它很神奇,祖国医学就是这么神秘而强大,我们平时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了。



二门冬饮的功效与作用

基本上一提到二门冬饮,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对于二门冬饮具体有哪些功效,它又该怎么吃等,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处方】
天门冬(去心)8分,麦门冬(去心)8分,紫菀5分,远志(去心)5分,知母8分,地黄6分,泽泻6分,贝母6分,黄柏8分,桔梗8分,牡蛎1钱,桂5分,百部8分。

【功能主治】
肾虚咳血。肺伤,咯,嗽血。

【用法用量】
水钟半,煎7分,不拘时服。

【摘录】
《医统》卷四十二引《集成》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二门冬饮这种方剂的介绍了,现代人在物质水平提高了之后就开始关注养生了,这对于我们大家的身体还是非常好的。关于养生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大家一定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乳饮的功效与作用

二乳饮在生活中是蛮常见的中药方剂,采用纯天然药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对二乳饮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
驴乳2升,猪乳2升。

【功能主治】
小儿口噤。

【用法用量】
上合煎1升5合。服如杏仁许,3-4服,愈。

【摘录】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三六五

上面是关于二乳饮这种中药方剂的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二乳饮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对于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关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黄芪三皮饮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三皮饮是一种十分普及的偏方,黄芪三皮饮虽然制作简单,但含有多种营养,对于各种冬季疾病都有着积极的预防作用。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黄芪三皮饮

【来源】经验方

【原料】冬瓜皮 茯苓皮 黄芪各30克 生姜皮10克 大枣5枚 白糖适量

【制法】将以上各味加水500克,煮取300克,去渣,加白糖适量。

【用法】分2次服,1日服完。

【功效】补气,利湿,行水,消肿,健脾。

【宜忌】外感发热时不宜服。

怎么样?看完了上文的介绍,大家对黄芪三皮饮了解了吗?做黄芪三皮饮的时候,最好要原滋原味才最健康,因此不要放太多的调味品哦。而且想要健康还要注意除了饮食养生以外,适当的参加锻炼也是很有必要的。



门冬饮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知道门冬饮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益处的,市面上也很多门冬饮,但你知道哪些人适合吃门冬饮吗?什么时候吃效果会更好?今天就给大家仔细分析下门冬饮的相关知识。

【处方】
麦门冬 知母 五味子 生地黄 茯神各2.4克 人参 天花粉 葛根各3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
上药唆咀。

【功能主治】
治老弱之人大渴。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
《杏苑生春》卷五引易老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门冬饮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实要想拥有一个好的身体,还是应该从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拥有合理的饮食习惯比什么都管用。



二皂饮的功效与作用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养生方法,中药方剂就是一种,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话就什么作用都发挥不了。二皂饮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二皂饮的知识吧!

【处方】
肥皂子(独核者)20粒,皂角子30粒,苦参1两,金银花1两。

【功能主治】
杨梅疮。

【用法用量】
河水1碗半,井水1碗半,煎1碗,露1宿,次早空心热服,其毒自消。

【摘录】
《疡医大全》卷三十四引沈员峤方

总得来说二皂饮就是一种对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疗效的中药制剂,因此在临床的应用可以说是非常 广泛的,因为采用的是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副作用很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多皮饮的功效与作用

多皮饮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方剂,它的药用价值很高,而且还能治疗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多皮饮的功效有哪些吗?吃多皮饮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话那就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
地骨皮9克 五加皮9克 桑白皮15克 干姜皮6克 大腹皮9克 白鲜皮15克 粉丹皮9克 赤苓皮15克 冬瓜皮15克 扁豆皮15克 川槿皮9克

【功能主治】
健脾除湿,疏风和血。主亚急性、慢性荨麻疹。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
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藓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干姜皮6克。

【功能主治】
健脾除湿,疏风和血。主脾失健运,复感风邪,郁于肌肤。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赵炳南方

通过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多皮饮的知识,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对多皮饮的认识是很多的。我们对药材的认识越多的话,在使用的时候才会更加清楚这个药物有什么作用,这样就不会怕使用错误的情况出现。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