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异功散的功能主治是什么?_异功散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醉酒忆花颜)分享简介:其实一旦病人有气虚咳喘的问题的时候,那么病人往往是会有反反复复的胸闷气短的症状的了。而且短气喘促的症状让病人说话的语言是由于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吃的是越来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中医中的方剂治疗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方法,可以在对抗疾病的同时调理身体机能,滋润修复,得到越来越多人的...



五味异功散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其实一旦病人有气虚咳喘的问题的时候,那么病人往往是会有反反复复的胸闷气短的症状的了。而且短气喘促的症状让病人说话的语言是一种无力的症状,而且往往还具备有咳声低弱的症状的了。这些人体质比较不好,不仅仅自汗怕风,而且还是一种易患感冒的症状的了。五味异功散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五味异功散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用于气虚不足,倦怠乏力,气急喘促,脾虚食少,面目浮肿,久泻脱肛。

本品为临床常用的补气药,功能补脾益肺,效近人参而为较弱,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常与黄芪、白术、山药等配伍应用;如血虚萎黄及慢性出血疾患引起的气血两亏的病症,配补血药如熟地、当归等。

临床上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健脾胃:脾胃之气不足, 可出现四肢困倦、短气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软等症。本品能增强脾胃功能而益气,可配合白术、茯苓、甘草、陈皮(五味异功散)或白术、山药、扁豆、芡实、莲肉、 苡米、茯苓(参苓白术散)等同用。

2. 益气补血: 气血两虚的证侯(气短、懒倦、面白、舌淡、甚或虚胖、脉细弱等),可用本品配合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同用(如八珍汤),以达气血双补的作用。再者,前人经验认为益气可以促进补血,健脾可以帮助生血,所以在治疗血虚证时,也常配用党参益气、健脾而帮助补血。例如配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白芍、远志、五味子、陈皮等为人参养荣汤(党参代人参);配黄芪、白术、当归、白芍、陈皮、龙眼肉、木香、远志等为归脾汤,都是常用的益气补血的方剂。

五味异功散的功能主治其实是比较多的,而且往往是一种副作用很小的药物的了。要知道的,能五味异功散通过脾脏刺激,然后进一步的去增加病人的血色素,而且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病人的红血球的了。而且病人其实可以积极的配合当归、白芍、生地去治疗,效果更好的了。



带你了解中医如何治疗脾虚?

脾虚,是很多患者都会有的症状,但是要怎么治呢,很多人觉得,仅仅通过西医就能很快的恢复,但是还是有些人觉得,西药虽然恢复快,但是治标不治本,治病还得我们老中医,因此,让我们来看看,中医有些什么治疗脾虚的方法呢?

1.脾虚呕吐

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则:健脾和胃止呕。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脾虚泄泻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则:健脾渗湿止泻。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3.脾虚水肿

证候: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则:温脾利水消肿。主方:实脾饮加减。

4.脾虚出血

证候: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则:健脾益气摄血。主方:生脉饮合参附汤加减。

5.脾虚带下

证候: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能,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主方:完带汤,水煎服。

6.脾虚多涎

证候: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治则:补益脾气摄津。主方:五味异功散加减。

看了这么多脾虚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大家是不是都觉得我们中医的伟大呢。中医当中讲究对症下药,因为大家在选择自己需要的药方的时候,一定要细细思考,这是不是真的就是你需要的那个药方啊。最后祝大家都能早日康复。



补脾健肠丸的功效

可能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简单的医学常识,脾胃不好的人往往会经常出现肠道疾病,是因为脾胃一旦虚弱过后,就会降低肠道的免疫力,从而应引起肠道溃疡,肠道炎症,而且一般的肠道疾病也是非常顽固的,其实补脾健肠丸可以完全的改善这种病情,那么不脾健肠丸的功效有哪些呢?带着大家的疑问,我们来看一下吧。

1.助运 脾居中州,运化水谷。脾气充盛健运有权,自可随食随化,无积滞之患。如江笔花所说:“诸积皆属于脾,脾土果旺,则何物不化?”假如脾气弱,消磨无力,势必出现消化呆滞,纳减腹胀,肠鸣泄泻等消化功能低下症状。久则头晕眼花,面色淡黄,倦怠乏力诸恙相继而至,治疗应先健脾助运,使纳运正常。代表方为五味异功散、健脾丸、参苓白术丸。

2.建中、益气 脾胃主中气,荣养全身。古有上损下损过中皆在不治之说。凡虚损虚劳病久,治疗棘手时,苟能遵《内经》“上下交损,当取其中”之旨,抓住建立中气一法,使中气一振以荣养全身各脏功能,其复杂病情即可向顺利方向转化。显效方为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附子理中等。再则脾输布水谷精微。惟脾功强健,水谷精气始可“灌溉四旁”布达周身,使诸脏受益。补脾则可益气,此是治疗气虚不足的重要途径。显效方为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3.补血 血源于脾,系脾营肾精化合而成。若脾运失健,纳谷渐少,化源亏乏,则营血生成日减,诸症接踵而来。当此脾功衰惫之际,虽见血亏亦不可直接补血,亟宜补脾培土,以裕生化之源,则收效较易。显效方为大剂四君子汤加首乌或黄精、小剂量归脾汤等。

4.生津 脾阴为精血津液生化之源,脾阴亏损,则津血津液无由化生,而见唇燥口干,舌光红少津等证。立法施治当补脾育阴而生精。显效方为二冬膏、玉竹膏、珠玉二尘粥、资生汤、无比山药丸、石斛夜光丸等。

5.止血 脾气主升,脾健运,统摄有权,则血行常道。如脾气虚,升摄裹撷之力衰退,血运失其正轨,溢出脉道,势必酿成种种出血病证。补脾既能统血以裹撷血液营运于经脉之中,更从根本上控制出血。显效方为归脾汤。

6.摄液 津液的环流代谢,有赖于脾的转输调节。脾虚统摄无权,则水液脱陷下行,不能内濡脏腑,上润口舌,复见狂饮不已,尿崩溲频,肌肤枯燥等象。补脾则可升津液,调整水液运行。显效方为滋辟饮、无比山药丸等。

从以上的几段话我们能看出来,补脾健肠丸在调理肠道疾病方面确实非常的有效,相信很多的肠道患者在看到以上的介绍过后,都会大胆地运用补脾健成玩来进行日常的肠胃调理工作,除此之外,我还想提醒广大病友,通过内服中成药可以补脾,但是要想完全恢复健康,最好结合一些科学的锻炼,这样才能避免疾病的反复发作。



补阳汤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补阳汤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其原料中的几种中药材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肉桂1钱(去皮),知母(炒)3钱,当归身(酒洗)3钱,生地黄(酒洗)3钱,白茯苓3钱,泽泻3钱,陈皮3钱,白芍药5钱,防风5钱,黄耆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羌活1两,独活1两,熟地黄1两,甘草1两,柴胡2两。

【功能主治】
视正反斜症及内障。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盏,煎至1大盏,去滓,空心服。

【注意】
若大寒大风,过于劳役,饮食不调,精神不足,或气弱,俱不得服。

【各家论述】
1.《兰室秘藏》:《内经》云,阴盛阳虚,则当先补其阳,后泻其阴,此治法是也,先补其阳,使阳气上升,通于肝经之末,利空窍于目矣。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
黄柏1分,橘皮1分,葛根1分,连翘1分,蝎梢1分,炙甘草1分,升麻2分,黄耆2分,柴胡2分,当归身3分,麻黄3分,吴茱萸5分,生地黄5分,地龙5分。

【功能主治】
添精神,气和顺,乳食旺。主小儿大寒证。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作1服。水1大盏半,煎至6分,去滓,乳食后热服。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
参、耆、术、草、五味。

【功能主治】
表虚,自汗失敛。

【用法用量】

【摘录】
《类证治裁》卷二

看完上面的对于补阳汤的相关描述后,大家是否感觉到了我们传统医学的伟大和神秘?我们平时生活中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的。



中医治疗脾虚脂溢性脱发

人们都喜欢拥有一头浓密亮丽的头发,发型影响人的形象和气质。而有的人却有脱发的症状,尤其是对于步入中年的人来说,掉头发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许多人通常属于脂溢性脱发,脱发让人非常的苦恼,那么有些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中医治疗脾虚脂溢性脱发。

首选中成药,类似于宛东益肾生发丸。该药选用十几味名贵中药材精制而成,组方严谨科学,疗效确切。方中的制首乌、生地黄、熟地黄、桑葚、女贞子、菟丝子、菊花、黑豆衣、白芍滋补肝肾,益精血;黄芪、大枣补气;当归补血和血;羌活祛风润燥。诸药合用糍补肝 肾、养血生精、扶正固本,调节内分泌,平衡代谢,全面增强体内免疫功能,从而达到补肾生发治标治本的双重功效。

其次治疗要根据秃发的面积,如果面积小,只用局部用药,局部最好不要外用激素类药水,可用中药古方止脱生发液充分改善和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恢复毛囊功能,以助于新发再生,从而摆脱斑秃的困扰。

1、生黄芪15克,党参12克,当归、白术各9克,牛蒡子、阿胶、茯苓、枳壳、桂枝各6克,甘草3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每日1剂,2次分服。

2、桑椹子15克,枸杞子15克,大米50克,加水以常法煮粥,每日食用2次。

3、生半夏,生姜各300克,麻油1000克.将药研末,以麻油浸渍 半月,用时先以生姜片涂擦患处,后用药油涂之,每日1次。

5、首乌藤20克,葛根12克,生地、蝉衣、辛荑 花、当归、仙灵脾、紫草、菟丝子各10克,制成糖浆500毫升,每日3次,每次服50毫升。

6、当归、柏于仁各500克。将药共研细粉,水和蜂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饭吞服6--10克,每日3次,1月为1疗程。

7、生铁100克,腊猪 脂500克。将生铁人猪脂内煮3沸,先以醋洗净患处,布揩气热,然后油涂。

8、枸杞子15克 ,大米50克。将枸杞子、大米洗净,放砂 锅中煮成粥,食用。

看了本文的介绍,才知道原来我们的中医和中药是如此的神奇,不但可以治疗脾虚脂溢性脱发,选用的材料还都是纯天然的,还在受脾虚脂溢性脱发所困扰的人,不妨采购上面的材料,试一试所介绍的方法,说不定真的会有很大的效果呢。



中医怎么治疗大脖子病

大脖子病也就是甲状腺肿,顾名思义也就是会出现脖子粗大的症状,在脖颈变粗的同时还会出现声音嘶哑现象,病情没能得到及时的控制还会有眼球突出感,通常是因为体内缺少碘而引起的,中医对于治疗大脖子病有不同时期的方法,下面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

1.早期

早期多以肝郁气滞为重,症见甲状腺肿大,质地较软,可伴胸闷,善太息,时有胸胁胀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疗上予以理气解郁,软坚散结。方选四海舒郁丸加减,药用海蛤粉、海带、海藻、海蛸、昆布、陈皮、青木香。胸胁胀闷者,加郁金、瓜蒌壳、川楝子等。

2.后期

后期多以脾虚痰湿为重,症见甲状腺肿大,质地较硬,伴纳差,嗳气,或有恶心欲吐,便溏,胸闷不适,舌质淡红,胖大有齿印,苔厚腻,脉弦滑或细滑。治疗上予以健脾除湿,化痰软坚。方选海藻玉壶汤合四君子汤加减,药用海藻、昆布、海带、半夏、陈皮、连翘、贝母、当归、川芎、独活、党参、白术、茯苓、甘芏等。病程长,甲状腺质地较硬者,加僵蚕、地龙、三棱、莪术等;纳呆、便溏者,加薏苡仁、怀山药、陈皮等;胸胁胀产悄者,加柴胡、郁金、枳壳等。

以上就是不同时期内选择中医治疗会有的治疗方案,患有大脖子病的朋友们一定要重视饮食,多吃用含碘量高的食物,比如说是海带、紫菜等,同时也要重视食物的热量,要多吃含热量高的食材,另外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补脾和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和中丸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补脾和中丸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详细,那么补脾和中丸到底该什么情况下吃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
钱氏异功散1两,加青皮1钱,砂仁1钱,使君子肉1钱。

【制法】
另取神曲作糊为丸。

【功能主治】
病后食少形瘦者。

【用法用量】
陈米汤送下。

【摘录】
《育婴秘诀》卷二

补脾和中丸虽然能够很好的缓解我们日常一些疾病。但是靠着方剂的功效来缓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首先应该改善饮食习惯,这才是非常重要的。



人参补阳汤的功效与作用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随意,对人参补阳汤这种中药方剂也是一样,需要先对它进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处方】
人参补胃汤(《审视瑶函》卷二)。【组成】羌活 独活各l.8克 白芍药 生地黄 泽泻各O.9克 人参 白术 茯苓 黄耆 炙甘草 当归各1.2克 柴胡 防风各1.5克 熟地黄(酒洗,炒)1.2克

【功能主治】
治伤寒余邪不散,上走空窍,其目隐涩赤胀,生翳羞明,头痛骨痛。

【用法用量】
上药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

【摘录】
《原机启微》卷下

今天给大家讲解了一些关于人参补阳汤的食疗方法等,你是否有记住一些呢,其实如果生病的话不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应该在饮食上多加注意,这样才会让身体更快的恢复健康。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