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黄(波叶大黄)的功效与作用_山大黄(华北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七凉)分享简介:中药在治疗某些疾病上往往有着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对中药选择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选择中药的时候,需要对药物进行认识,这样治中药材对疾病的治疗,大部分都有着不错的效果,比如山大黄(华北大黄),下面我们就来对山大黄(华北大黄)的相关信息做一个基本的介绍。【别名】峪黄、河北大黄【来源】蓼科大黄属植物 华北大黄 Rheum...



山大黄(波叶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在治疗某些疾病上往往有着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对中药选择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选择中药的时候,需要对药物进行认识,这样治疗疾病的时候,才会知道什么样的药是最佳之选,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中药山大黄(波叶大黄)。

【别名】
唐大黄(《中国药植志》),土大黄、台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峪黄、籽黄(《大同药用植物手册》)。

【来源】
为蓼科植物

波叶大黄







根茎

。春、秋采挖,切片,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以上。根茎肥厚,表面黄褐色。茎粗壮,直立,具细纵沟纹,无毛,通常不分枝,中空。基生叶有长柄;叶片卵形至卵状圆形,长10~13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波状,下面稍有毛;茎生叶较小,具短柄或几无柄,托叶鞘长卵形,暗褐色,抱茎。圆锥花序顶生,花小,多数,白绿色;苞小,肉质,内有花3~5朵;花梗中部以下有一关节;花被6片,卵形,2轮,外轮3片较厚而小;雄蕊9,子房三角状卵形,花柱3。瘦果具3棱,有翅,基部心形,具宿存花被。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石隙、草原。分布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性味】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功能主治】
污热,通便,破积,行瘀。治热结便秘,湿热黄疸,痈肿疔毒,跌打瘀痛,口疮糜烂,汤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体虚及胎前、产后忌用。"

【附方】
①治黄疸,便秘:土大黄三钱,茵陈五钱。水煎服。(《大同药用植物手册》)

【摘录】
《*辞典》

山大黄(波叶大黄)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常常被使用,根据需要可以组成复方,也可单独使用,但山大黄(波叶大黄)也不可盲目食用,以免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山大黄(华北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对疾病的治疗,大部分都有着不错的效果,比如山大黄(华北大黄),下面我们就来对山大黄(华北大黄)的相关信息做一个基本的介绍。

【别名】
峪黄、河北大黄

【来源】
蓼科大黄属植物

华北大黄

Rheum franzenbachii Munt.,以



入药。春秋采挖根部,除去茎叶,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泻热通便,行瘀破滞。用于大便热秘,经闭腹痛,湿热黄疸;外用治口疮糜烂,烫火伤。

【用法用量】
2~4钱。

【备注】
(1)同属植物

波叶大黄

Rheum undulatum L.与前种相近似。波叶大黄比大黄泻下作用更缓慢。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山大黄(华北大黄),山大黄(华北大黄)的功效和作用,我们知道了山大黄(华北大黄)不仅可以提高免疫能力,还在某些疾病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白牛尾七的功效与作用

白牛尾七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药材,我们需要重视起来。白牛尾七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药物,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的服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药白牛尾七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别名】
印度大黄、山大黄、牛尾七、大岩七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藏边大黄的根及根茎。

【原形态】
多年生直立粗壮草本,高70-100cm。根粗壮,有根状茎。基生叶宽卵形,长10-30cm,宽15-25cm,先端圆钝,基部心形,纸质,具5条基出脉,上面无毛,下面具柔毛,边缘具弱皱波,有长叶柄;茎生叶小;托叶鞘膜质,具短柔毛。花序圆锥状,大型,具2-3回分枝,密生硬毛及小突起;花被片6,成2轮,椭圆形,紫红色,长2.5-3mm;花梗具小突起,中下部具关节;雄蕊9;花盘不发达;子房具3棱,花柱3。瘦果连翅成宽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顶端微凹,基部心形,长约9mm,宽达7m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200-4300m的山坡灌丛。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类圆锥形,根类圆柱形,长4-20cm,直径1-5cm。表面红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断面形成层明显,射线密,无星点,棕红色。新断面淡蓝灰色带紫色。气微,味苦、微涩。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与大黄不同点:无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射线2-4列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和淀粉粒。簇晶直径10-120μm,淀粉粒单粒球形,直径3-40μm,复粒由2-4分粒组成。

【化学成份】
牛尾七根及根茎含总蒽醌5.94%,其中以大黄素(emodi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及大黄酚(chrysophanol)为甙元的结合型蒽醌5.66%,游离型0.28%,还含食用大黄甙(rhapontin)及多量鞣质。

【药理作用】
1.致泻作用 较早报道认为本品无致泻作用,近有报道认为本品也有较好致泻作用,其小鼠4小时溏便和稀便的ED50分别为0.160 1g/10g体重和0.373 2g/10g体重,致泻强度显着低于正品大黄。但如以4h溏便ED50 T作为致泻速度的指标,则本品的致泻速度快于正品大黄(本品80.1分钟,正品98~182.9分钟)。如以同效剂量稀便率为指标进行比较,则与正品大黄无明显差异。

【性味】
苦;甘;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血生肌。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痈疮肿毒;便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中药白牛尾七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希望能够给您带去一定的帮助。中药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需要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更好的帮助身体解除烦恼。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大家都很想要很好的保护自己,对于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但是对于大家来说大黄也是很有用处的,在任何时候人们都要很认真的了解的,大家要很好的了解这些药物,不要让这些可怕的疾病给大家带来伤害,那么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下面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大黄对于人们来说是很有用处的,大家也要很认真的了解,不要让这些可怕的疾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大家都该了解的,大黄对于人们的身体是非常的好的。大黄会给人们很大的帮助的。

大黄的主要功效是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

1、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

2、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3、行瘀通经功效,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在使用时须配合活血行瘀的药物,如桃仁、赤芍、红花等同用。此外,大黄又可清化湿热而用于黄疸,临床多与茵陈、栀子等药配伍应用;如将本品研末,还可作为烫伤及热毒疮疡的外敷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4、亦可凉血止血,用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带下。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人们也要很认真的了解,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的,任何时候大家都要很了解这些疾病,还有治疗疾病的药物,大家一定要很认真的了解,大黄的功效与作用会给大家带来很多的帮助的,大家要很了解的。



小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听说过小大黄。小大黄对调理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好处,在一些疾病上也可发挥不错的作用,今天让我们来看下小大黄的相关知识。

【别名】
大黄、次大黄、白大黄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小大黄的全草。

【原形态】
多年生小草本,高10-20cm。茎直立,具短柔毛;基生叶宽卵形,长3-5cm,宽1.5-3cm,近革质,先端圆钝,基部心形,边缘全缘有缘毛,上面无毛,有时沿叶脉疏生短柔毛,下面沿叶脉被柔毛;主脉粗壮,稍凸出;叶柄粗壮,与叶近等长或比叶片长,茎生叶1-2,较小;托叶鞘膜质。花序圆锥状,铗窄,分枝稀疏;花被片淡绿色,或带紫红色;花梗细弱,近基部具关节。瘦果连翅成卵状三角形,翅狭窄,长约5mm,宽3-4m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0-4300m的坡灌丛、河谷阶地。

【性状】
性状鉴别 根呈类圆锥形,上面下细,表面黄褐色,长5-10cm,直径1.5cm,具纵皱纹,断面灰棕色,味苦、涩。

【性味】
苦;性寒

【功能主治】
泻实热;破积滞;下瘀血;消痈肿。主食积停滞;脘腹胀痛;热结便秘;黄疸;经闭;症瘕;痈肿丹毒;跌打损伤;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新华本草纲要》:全叶:味苦、酸,性寒。有泻"黄水"、清积热、缓下的功能。用于"黄水"病、腹水、关节炎、搔痒、湿疹、便秘。

【摘录】
《中华本草》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中药小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大家可以对症下药,在生活中正确的食用小大黄。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大黄的功效作用有很多,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抗衰老抗氧化,同时还有很好的调节免疫力以及降血脂的效果,但是大黄是苦寒的药材,容易会伤到胃气,脾胃虚弱的人或者孕妇女性经期时不适合吃。

一、功效

1.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3.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4.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二、大黄用药禁忌:

1、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大黄。

2、如用大黄泻下通便,煎服时应后下,或用沸开水泡汁,否则药效会减弱。

3、服用大黄后,其色素会从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现黄色。此外,哺乳妇女服用后,婴儿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泻,因此授乳妇女不宜服用。由于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也必须慎用。

4、大黄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脾胃虚寒、血虚气弱、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慎服。生大黄内服可能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副反应,一般停药后即可缓解。



河套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河套大黄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河套大黄吧。

【别名】
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

【原形态】
高大草本,茎多挺直,高80-20cm。基生叶,叶柄半圆柱状;叶片及灰绿色,卵心形至宽卵形,先端钝急尖,基部心形,边缘稍波状到稍皱波状,两面光滑无毛;茎生叶较小,叶两较短,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托叶鞘抱茎,长5-8cm,外面粗糙。大圆锥花序,2-3次分枝;花较大,小花梗纤细;花被片长椭圆形,背部绿色,具稀网状脉,边缘近白色;雄蕊与花被近等长;雌蕊花柱较短,横展,柱头小,圆头状。果实圆形至近圆形,长宽近相等。种子宽卵形。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阴湿山坡及山沟。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呈类圆锥形,长5-20cm,直径2-7cm;多纵切成条状或块片状。带栓皮者呈灰褐色或灰黑色,表面多抽沟及纵皱纹,去栓皮后表面黄褐色。

【化学成份】
河套大黄根及根茎中含总蒽醌1.66%,其中以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hyscion),大黄酚(chrysophanol)为甙元的结合型蒽醌1.54%,游离型0.12%,还含食用大黄甙(rhapontin)及多量鞣质[1]、河套大黄多糖(RHP)[2]、单糖至多糖RHP-A和RHp-B[3」。

【药理作用】
1.抗炎和镇痛作用 本品浸膏1.5g/kg、0.5g/kg和0.17g/kg腹腔注射对大鼠蛋清性足肿有显着抑制作用;同上剂量灌胃给药对甲醛致炎的大鼠足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品浸膏1.5g/kg灌胃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膜炎也有显着抑制作用[1]。河套大黄多糖(RHP)100mg/kg和200mg/kg灌胃,对小鼠角叉菜胶性足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均为78.4%[2]。本品浸膏1.5g/kg灌胃,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显着抑制作用,但热板法试验无明显镇痛作用[1]。

【性味】
苦;性寒

【功能主治】
消食化滞;通腑泄热。主食积不化;脘腹胀满;腹痛泄泻不爽;热结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泻热、消积的功能。大多用于兽医作泻下药及消导药。

【摘录】
《中华本草》

虽然河套大黄有着许多神奇的功效,但也不是随便就可以食用的。我们要针对用者的自身情况来酌情用药。希望大家不要胡乱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生大黄也是一种药材,注意是用来治疗便秘、腹泻等,但是在食用生大黄之前,需要对大黄的性能、分类,以及它的功效与成分、作用等,做详细的了解,否则,食用大黄不当,会引起较多的副作用,当然,在购买大黄等药材的时候,医生一般会给出详细的使用注意和说明。那么,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来详细看看。

  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分为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大黄其功效与作用有所不同,而生大黄是运用得比较多的,为了详细的了解大黄的功效和作用,大家可以对各种类型的大黄进行了解,下面我们详细介绍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的主要功效是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1、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

  2、亦可凉血止血,用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带下。

  3、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4、行瘀通经功效,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在使用时须配合活血行瘀的药物,如桃仁、赤芍、红花等同用。此外,大黄又可清化湿热而用于黄疸,临床多与茵陈、栀子等药配伍应用;如将本品研末,还可作为烫伤及热毒疮疡的外敷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食用生大黄要注意

  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脾胃虚寒、血虚气弱、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慎服。生大黄内服可能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副反应,一般停药后即可缓解。

  1、《药性论》:忌冷水。

  2、《本草经集庄》:黄芩为之使。恶干漆。

  3、《本草纲目》:凡病在气分,及胃寒血虚,并妊娠、产后,并勿轻用,其性苦寒,能伤元气、耗阴血故也。

  4、《雷公炮制药性解》:伤寒脉弱及风寒未解者禁用。

  5、《本草新编》:大黄性甚速,走而不守,善荡涤积滞,调中化食,通利水谷,推陈致新,导瘀血,滚痰涎,破症结,散坚聚,止疼痛,败痈疽热毒,消肿胀,俱各如神。欲其上升,须加酒制;欲其下行,须入芒硝;欲其速驰,生用为佳;欲其平调,熟煎尤妙。欲其少留,用甘草能缓也。

  6、《本经逢原》:肾虚动气及阴疽色白不起等证,不可妄用。

  7、《本草汇言》:凡病在气分,及胃寒血虚,并妊娠产后,及久病年高之人,并勿轻用大黄。

8、《本草经疏》:凡血闭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热积;寒热由于阴虚,而不由于瘀血;症瘕由于脾胃虚弱,而不由于积滞停留;便秘由于血少肠燥,而不由于热结不通;心腹胀满由于脾虚中气不运,而不由于饮食停滞;女子少腹痛由于厥阴血虚,而不由于经阻老血瘀结;吐、衄血由于阴虚火起于下,炎烁乎上,血热妄行,溢出上窍,而不由于血分实热;偏坠由于肾虚,湿邪乘虚客之而成,而不由于湿热实邪所犯;乳痈肿毒由于盱家气逆,郁郁不舒,以致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而不由于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血分积热所发,法咸忌之,以其损伤胃气故耳。

上面详细为大家介绍了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生大黄的注意事项,大家一定要详细了解,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便秘、便血等情况,需要用到生大黄来解决,一定啊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生大黄,切忌触碰到食用禁忌,以免危害到健康。



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生大黄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现在很多药物里面都含有生大黄成风。现在人们对于健康的逐渐重视,很多人都希望对于中药进行了解,这样在患有疾病的时候可以正确的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生大黄对于治疗疾病的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那么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3、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4、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根据体质的不同,使用生大黄造成的后果也存在很明显的不同,一些身体比较的虚弱,同时肠胃不是很好的患者,不能使用这种药物。生大黄长时间的食用对于身体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不能盲目的使用这种药物来治疗疾病。



大黄桔梗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大黄桔梗汤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那知不知道大黄桔梗汤的功效和作用呢?大黄桔梗汤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为大家解惑。

【处方】
大黄(锉,醋炒)2两,桔梗(炒)1两,甘草(炙,锉)半两,朴消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热病饮水,结胸硬满。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大黄桔梗汤由于是纯天然中药材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药材的精华,把一些对人体无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进入人体内时吸收快、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