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潴留的治疗方法_幽门梗阻的治疗方法

由网友(申岛)分享简介:很多时候你感觉自己无缘无故得了胃潴留,其实这种病的潜伏期我们自己没有注意,最后才造成疾病发生了。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人一辈子生病的地方可能有很多,都不希望自己得幽门梗阻,因为这很有可能是致命的。那么,要想保持健康,我们该怎么做呢?  幽门梗阻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对...



胃潴留的治疗方法

很多时候你感觉自己无缘无故得了胃潴留,其实这种病的潜伏期我们自己没有注意,最后才造成疾病发生了。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其实有时候,很多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1、一般治疗,给予少渣饮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2、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

  3、对症治疗,给予促进胃动力药物(胃复安,吗丁啉)。

  4、中医治疗,以扶脾健胃为主,辅以体育锻炼和饮食调养,益气升阳、养阴补膜、提气健脾药物,如,升麻、复花、丁香、砂仁、桔梗、香茹、天冬等特效中药。

胃潴留患者平常的时候也无需太担心,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蔬菜却有治病防病的效果,像上文提到的这些蔬菜,真的是可以帮助到患者的哦,经常吃一吃,绝对有效果。



幽门梗阻的治疗方法

人一辈子生病的地方可能有很多,都不希望自己得幽门梗阻,因为这很有可能是致命的。那么,要想保持健康,我们该怎么做呢?

  幽门梗阻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对病史较长之严重患者,应首先纠正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轻症患者:由于溃疡病所致之幽门梗阻,胃酸一般较高,呕吐后丢失的氯多于钠,故补液可全部用生理盐水,待尿量增至每40~50ml/h后,则可由静脉补充氯化钾,此法常可使脱水和轻度低氯性碱中毒得到纠正。

  2、危重患者:二氧化碳结合力超过30mmol/L或血氯低于85mmol/L,则除纠正脱水外,尚可静脉给予2%氯化胺溶液。但此种溶液不仅对肝脏有影响,且治疗效果也欠佳,现多已不用。近年来,多应用0.1molHCl溶液作静脉滴注治疗低氯性碱中毒,效果良好,补氯量可根据血Cl-的测定来计算。盐酸溶液须经静脉插管缓慢滴入腔静脉,并应在24h输完。在输注期间,应根据Na+、K+丢失情况,加入等渗盐水及氯化钾溶液,同时应每4~6h重复测定K+、Na+、Cl-及二氧化碳结合力,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改善营养

  幽门梗阻患者由于长期呕吐,营养情况一般较差,因此除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外,尚应补给足够的热量,以免过度消耗自身的脂肪和蛋白。但一般的静脉补液,每天所供给的热量有限,故对病情较重营养很差的患者,应给予全胃肠外营养。

  三、胃肠减压

  有效的胃肠减压不但可以解除胃潴留,同时也可使胃本身的血液循环及黏膜的炎症得到改善。对一些较重的患者,可用等渗盐水洗胃,以便使黏膜迅速恢复,有利于手术或进一步检查。如梗阻系因水肿或痉挛所致,经减压后,随着水肿的消退,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四、手术治疗

  幽门梗阻为溃疡病手术治疗的绝对指征,但手术方式的选择,则应根据病人情况,设备条件以及技术力量来决定。应以安全、有效并能根治溃疡为原则。

  1、术前准备:术前准备要充分,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改善营养状况,洗胃3天以上。消除胃局部的炎症与水肿。

  2、手术方法:

  (1)胃空肠吻合术:方法简单,近期效果好,死亡率低,但由于术后吻合溃疡发生率很高,故现在很少采用。对于老年体弱,低胃酸及全身情况极差的患者仍可考虑选用。

  (2)胃大部切除术:如患者一般情况好,在我国为最常用的术式。

  (3)迷走神经切断术: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部切除术或迷走神经切断加胃引流术,对青年患者较适宜。

  (4)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近年有报道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及幽门扩张术,取得满意效果。幽门梗阻患者术前要作好充分准备。术前2~3天行胃肠减压,每日用温盐水洗胃,减少胃组织水肿。输血、输液及改善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手术治疗胃溃疡幽门梗阻仍以胃大部切除毕Ⅱ式手术为主。也可考虑行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加胃窦切除术(SVA),毕Ⅰ式或Ⅱ式吻合。术后远期疗效优良,溃疡复发率低。对于DU伴幽门梗阻者,除以上手术外还可选用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加幽门扩张术,或附加引流术。单纯胃空肠吻合术不宜采用,因复发率(吻合溃疡)高达30%~50%。经短期内科治疗无效,说明瘢痕挛缩为引起幽门梗阻的主要因素。经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后,90%以上可获得满意疗效。

看完上面的介绍,幽门梗阻的患者,是需要我们引起注意的,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舌苔白腻的治疗方法

生活中总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疾病的发生也是其中之一,舌苔白腻病不仅让患者感受到了身体上的痛楚,也让他们在精神上倍受折磨,而想要摆脱困扰,就需要掌握正确的舌苔白腻的治疗方法。

  原文地址:【引用】《千古名方》一共15集,每集时长 原文作者:牛南山 原文地址:《千古名方》一共15集,每集时长约30分 原文作者:大拇哥 北京中医药大学 李铮 硕士

  嘉宾简介:   李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硕士,中国老年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习研究厚古典名医名方多年,造诣颇高,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擅长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包括:妇科(复杂难治型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中老年慢性泌尿道炎症,乳腺增生、胁肋疼痛、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抑郁症以及女性美容调养等);男科(阳痿早泄、急慢性前列腺炎等);失眠症各类型;胃病(各类型急慢性胃炎、胃酸、胃痛、胃出血、萎缩性胃炎、慢性便秘等);  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心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眩晕、心慌心悸、心胸憋闷、耳鸣耳聋);糖尿病及并发症;风湿类风湿、腰腿疼痛;慢性咽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疑难杂症。

  李铮出诊信息

  中医有成千上万首方剂,每一个的功效和用法都各自的独特之处,但是这些方子的配伍原则始终离不开四个字——君臣佐使。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 于君臣佐使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君药:一个方子里,针对主病和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居方中之首,或者用量比其他药物大。君药是一个方子中必不可少的药物。

  臣药:1,辅助君药加强疗效的药物;2,一个疾病,包括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比如肾阴虚证,腰膝酸软是主证,那么小便黄就是次要的症状。那么补肾阴、强腰膝的就是主药,比如知柏地黄丸中的熟地,山萸肉。而治疗次要症状小便黄的知母黄柏,就是臣药。

  佐药:是佐助君臣药物来治疗,或者佐制君臣毒性的,比如半夏泻心汤中的半夏和生姜的关系。又或者反佐,即佐药的性味与君臣相反,但却可以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比如左金丸中的吴茱萸辛温,和黄连的苦寒,是完全相反的,但却可以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

  使药:①引经报使,就是引方中药物直达病所的药物。俗称“药引子”。②调和,即调和诸药。如甘草。

  我们用一个中医里面非常著名的方子做例子来分析一下君臣佐使的理念。这个方子出自清朝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这个方子的名字叫补阳还五汤,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为后世医家所沿用,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典名方,《医林改错》记载,“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直到今天,补阳还五汤仍为治疗中风瘫痪不可多得的有效良方,被国内外医学界予以高度评价。

  中风后遗症的病因,是由于气虚导致血滞出现的,那么气虚就是它的主症,是这个病的根本原因,而血滞是气虚导致的,所以是次要症状,那么根据君臣佐使的原则:

  君药——黄芪,补气固表

  臣药——归尾,长于活血,化瘀生新不伤正气。

  体现了三个特点:①治疗兼证—瘀血内阻;②用药剂量小于臣药;③本病毕竟为中风后期,所以化瘀不能伤正,用当归尾很温和。

  佐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使药——地龙——通经活络。

  补阳还五汤严格遵循了中医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尤其是大量的使用了黄芪这味君药,成为了这个方子的点睛之笔。这个方子有两个特点,在中风初期,补阳还五汤可以很快的见效,很多病人都可以通过治疗恢复健康;如果是长期中风的病人,通过服用补阳还五汤,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但是,中风后遗症并非都是气虚血滞,补阳还五汤只能用于气虚血滞的情况。中医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特别推崇食疗的方法,尤其是粥方,粥可以滋补脾胃,易于吸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介绍第一个方子桂枝汤的时候,就提到了“啜热稀粥”,所以根据补阳还五汤体现的行气活血的理念,李铮医生为大家推荐了一个粥方:黄芪15克,党参15克,鸡血藤15克,核桃仁2个,桃仁10克+薏苡仁米或者粳米,同煮粥,熬稀烂,挑出药物服用。

  主治:中风后遗症期,血压稳定,半身不遂,患侧肢体温度明显低于健侧,且畏寒肢冷,少欲懒言,大便干燥。

  功效:益气养血,祛瘀通络。

  加减:无便秘者,去桃仁,加山药30克。

  禁忌:阴虚火旺者禁用。

  ■哮喘咳喘病苏子降气汤《千金要方》记载:“紫苏子汤,治脚弱上气,昔宋湘东王在南州,患脚气困笃,服此汤大得力方。” 后来这个方子,历经400多年的实践检验,宋代太医局将它收录进我国目前非常有名的一部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并作为国家御制成药处方给保存起来。这个时候,紫苏子汤的名字,被更改为:苏子降气汤。这个名字于是一直流传至今。因为功效卓著,被后世很多国家级的药典方书给收录,包括《圣济总录》、《济生方》等等,包括收藏于日本皇家图书馆,当世仅存一本的《医方类聚》也收录了这首名方。这首名方流传了1500多年,到了现在依然发挥着非凡的功效。那么这首著名的方剂治疗的是什么病症呢?

  苏子降气汤治疗的是痰湿壅盛,肾气不足导致的喘病。这个病的特点就是上盛下虚证。什么叫上盛下虚证呢,就是说,我们人体上边,肺里面,痰浊壅盛,非常多,这属实,而下焦虚弱,指的是肾气不足,肾在人体主藏精,主纳气,肾气虚,不能帮助我们呼吸的外界清气下归肾元,所以可以导致慢性的喘咳,这个尤其在中老年里最常见,腰膝酸软,夜尿频繁,就是肾气虚的表现。

  苏子降气汤的组方为:紫苏子、半夏、当归、炙甘草、前胡、厚朴、肉桂、大枣

  功能: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咳喘病。

  症状: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腰疼脚软,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者白腻,脉弦滑。

  肺脏主气机的宣发和肃降,所谓“上实”,痰涎壅塞在上焦肺脏,肺失宣降,因此可见胸膈满闷(胸口甚至胃脘部都感觉闷胀难受),咳喘短气(吸进的气不能深入下去,说白了,深吸气困难),痰多稀白,苔白滑或白腻。而肾主纳气,主水液代谢。所谓 “下虚”,即下焦肾气亏虚,不能帮助肺脏纳入清气,肾阳不足,不能温化水饮,故见短气咳嗽不止,腰疼脚软,肢体浮肿。

  苏子降气汤提出了肺、脾、肾,三脏同调,来治疗咳喘的观点。尤其是中老年的慢性反复发作性咳喘,因为人到了年纪,脾胃和肾气就会逐渐衰弱,脾胃的运化和肾的藏精纳气功能就会衰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老年人和年轻人做一样的活计,会先累的原因 ——气虚于脾肾肾,脾肾为分别为后天之本和先天之本,脾肾一虚,五脏皆虚,那么本身上焦肺气被痰浊壅阻的,必然更加的容易咳喘发作了。

  本方中君药,从方子的名字就能看出来,第一要药就是紫苏子,性味辛温,入肺与大肠经,降气平喘、化痰止咳。帮助肺气下降,辛温化痰,从而改善咳嗽上气喘息的症状,润肠通便。很多咳喘病人,还同时有便秘,下焦不通畅,更会加重气逆向上,所以用紫苏子还可以起到润肠通便、改善便秘的作用。对于痰壅气逆兼有便秘的咳喘,有很好的疗效,所以它成为了这个方子中的君药。

  但是话说回来,中医治病是灵活的,那么如果病人不便秘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就不用紫苏子了,我们可以选用它的叶子或者梗——其中,紫苏叶,这味药,可以通过宣肺散寒和行气宽胸的作用,起到很好的宣透作用,如果病人没有便秘,且有恶寒怕冷的表症未解除,讲白点,感冒未好,用紫苏叶,就是恰恰好,因为苏叶长于解表,治疗感冒表症。

  那么如果病人既没有便秘,也没有恶寒的感冒表症,只有比较明显的胸口闷胀难舒,用苏梗就正好了,因为苏梗更长于宽胸理气。所以,苏子,苏叶,和苏梗的妙用,也正体现了中医中药的灵活思辨特征。另外,苏子、苏叶还可以解鱼蟹毒,如果我们吃了不新鲜的鱼蟹发生了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的时候,可以用苏叶或苏子30-60克煎汤服用。

  臣药:有3个,

  半夏——可以降逆和胃,燥湿祛痰。

  厚朴——可以降气平喘,宽胸除满。

  前胡——可以宣肺降气,祛痰止咳。

  这三个相合,帮助君药(苏子),起到降气祛痰,平喘款胸的作用。君臣相配,以治上实。

  佐药:肉桂——温补下元,纳肾气以平喘。

  当归——既可治咳逆上气,又能养血润燥,同肉桂以温补下元。

  使药:大枣、甘草——健脾和中而调药。——告诉我们脾胃为气血之本,理气同时不忘健脾。

  诸药相合,治上顾下,标本兼顾,使气降痰消,则喘咳自平。这个方子适用于很多咳喘类疾病,包括我们日常所说的各种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等,还包括其他脏器引起的喘病,包括心源性哮喘,肺源性心脏病,矽肺等等。这个苏子降气汤,基本把中医诊治肺病咳喘的整体框架给搭建了起来。因为肺病主要关乎肺、脾、肾。日常调养时,可以采用食疗的办法

  中文名称: 苏子降气汤 英文名称: 定义: 同名方约有9首,现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一切气方。组成:紫苏子、半夏(汤洗七次)各二两半,川当归(去芦)两半,甘草(爁)二两,前胡(去芦)、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各一两,肉桂(去皮)一两半。(一本有陈皮去白,一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二片,枣子一个,紫苏五叶,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苏萝姜枣粥:

  苏子10克,白萝卜适量,生姜5大片,大枣(去核)5个,大米或者苡米,熬稀饭,越烂越好。最后把生姜挑出来。

  功效:这个粥疗方,主要针对寒气重,痰多胸闷的病人,可以养胃理气。不必一次吃太多,贵在坚持。

  除了药物和食疗,有一个穴位可以缓解急性的咳喘,非常有效。

  这个穴位是什么呢?就是天突穴。天突穴治疗咳喘,是个很重要的穴位。我们平常感觉体力比较差的时候,比如熬夜等等,最好把这个穴位遮盖起来,避免受寒。如果已经咳嗽了,或者感冒了,经常揉按这个穴位,对提高抵抗力,加快病情好转,是有很多好处的。

  ■独活寄生汤风湿类风湿

  【独活寄生汤】

  独活3两,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2两。

  【主治】

  痹证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象细弱。其实就是我们说的风湿痹症。主要有抗炎,镇痛,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调节免疫平衡,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作用。

  君  独活  长于祛下焦风寒湿邪,蠲痹止痛

  ┌ 【秦艽组】秦艽 ──祛风胜湿

  │ 防风、细辛、肉桂──温里祛寒,通利血脉

  臣佐┤ 【寄生组】寄生 ——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 牛膝、杜仲 ——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 【人参组】人参 ──补气健脾,扶助正气

  茯苓+当归、芍药、地黄、川芎──补养气血,扶助正气

  使 甘草 调和诸药

  【桑寄生粥】

  桑寄生10克,杜仲10克,鸡血藤10克。纱布包一下,把药挑出来,熬粥。

  功效:祛风除湿,强筋壮骨,活血养血。

  主治:腰膝酸痛,体倦乏力。肝肾亏虚,气血不足。

  平时没事儿的时候都可以喝,就当日常的饮食来喝就行,没有过多的限制。

  ■更年期综合症酸枣仁汤

  这里所介绍的酸枣仁汤,最早叫做“酸枣汤”,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创立开始。   【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

  1、精力神经系统疾病

  酸枣仁汤在治疗以情感或神志障碍为重要表示的精力系统疾病及在神经虚弱的治疗中也显示出较好的应用远景。固执性失眠是酸枣仁汤应用治疗最为普遍的疾病之一

  2、心血管体系疾病

  酸枣仁汤对固执性频发的室性早搏也有中意后果。

  3、其它各科病证

  以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以心肝阴血不足之失眠为主要表示者疗效明显。加减治疗血精症、肾虚肝旺之阳强症,以及男子肝阴不足,虚火扰心,心肾不交之遗精症,临床均可取得较好疗效。闫亚莉等临床应用酸枣仁汤随症加减治疗因精神紧张、情感冲动、饮酒等原因导致的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神经性皮炎以及多汗症等,取得中意的疗效。酸枣仁汤治疗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患者,血胆红质降落、黄疸消散。酸枣仁汤还可用于辨证治疗惊慌、眩晕、脏躁、夜游、梦叫、严重汗证等病证。

  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生甘草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虚烦不眠。

  症状:失眠心悸,虚烦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君药——重用酸枣仁:性味甘平,专入心肝经,养血补肝,宁心安神。

  臣药——茯苓、知母:茯苓宁心安神,知母滋阴清热。(仲景很喜欢用知母清内热,尤其是人体阴液不足的时候,取其滋阴清热之意)

  佐药——川芎:条畅气机,疏达肝气。(血中气药,而香附为气中血药,可以对比着讲)——重点讲川芎。

  使药——生甘草:和中缓急。

  【酸枣仁粥】

  酸枣仁,茯苓,各适量,大枣10个,玫瑰花3克,生地10—15克,和米一起熬粥。

  适合于:肝血不足,虚烦失眠证。

  ■半夏厚朴汤

  气——半夏厚朴汤

  今天我通过讲中医经典名方,告诉大家,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气的特点,以及我们中医在生理、病理等各种情况下,怎么运用调整气机来治病的辩证思维。

  我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气。(互动)

  气虚的气,气滞血瘀的气,在前面补阳还五汤里,在说明气血关系里,都会一一提到,今天我讲的是生气的气。我举一个例子,有个女病人,年龄看起来40多,愁眉苦脸,来的时候,说胃里胀,心口窝下面堵个大疙瘩,按也按不到东西,顺时针逆时针揉都不好使,而且大便困难,不干燥,但每次都蹲很久,排气后缓解,旋即加重。中医讲究四诊合参,我对望诊很喜欢,因为通过望诊可以判断一个病人的性格情绪等等情况,而这个情绪和性格,与一个人的体质以及疾病的特点,关系非常大。我观察她,说话的时候,啰啰嗦嗦,喜欢卡嗓子,自我关注度大,——这明显是一个家庭关怀不够,缺乏安全感,性格压抑的女人。这样的情绪,最容易导致,阳气虚弱,或者气郁,有的人还有内火,虚火。本人也跟我说,家庭关系紧张,儿女操心,最近儿子工作的事情,让她正发愁,舌淡红,苔腻而微黄,脉弦弱。

  大家和我一起来诊断一下。(互动)

  这个疾病基本可以确诊:气郁痰阻。我开了一个小方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瓜蒌。病人吃了2副,就已经感觉胃里胀闷的感觉减轻了很多,原方略作调整,继续服用一个星期,并做心理辅导。包括痞满的感觉,以及卡嗓子的症状基本就消失了。我这个方子来源于哪里呢?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世国家级医典《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宗金鉴》,名医名家《千金要方》、《赤水玄珠》、《金匮要略》里曾经记载:“妇人咽中如有炙脔”。所谓“炙脔”,是中医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明代名医孙一奎的《赤水玄珠》首先确立了该病的病名为梅核气:“生生子曰: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又曰痰结块在喉间,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是也。”该病主要表现为有咽喉中异物感,吞吐不得,情志不畅,舌苔白腻,脉弦滑。可伴有胸胁满闷,或咳或呕,或有痰涎等。名为梅核,说明其咽中异物之感状如梅核大小。

  加个气字,用意有二:

  ①首先说明其病机与气有关——与气有关的脏腑有哪些?总结:肺主一身之气,且主咽喉,并为水之上源。(肺气足,则可吸入足够的清气营养周身)

  肝主疏泄,尤其侧重于气机的疏泄。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脾升胃降。肾主纳气,保持呼吸的深度,可以理解为降气。

  从仲景的这首方子里看,反过来看当时的情形,应该是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职,不能运化和敷布津液,于是湿聚为痰,与气相搏,逆于咽喉,遂呈仲景时代的梅核气一病:咽中如有物阻,吐之不出,吞之不下的症状。

  ②其次说明其有异常之症状,而无可见之形状,与气之有质而无形之特点相似,即该病咽内检查无异常发现。该病以妇女多见,亦可偶见于男子,正如《医宗金鉴》所言:“此证男子亦有,不独妇人也。”?

  梅核气,又名梅核、梅核风、回食丹。在西医耳鼻喉科认为是慢性咽喉炎、咽部神经官能症或咽喉压力症候群,喉球症之类的疾病。通常经过耳鼻喉科的咽喉部详细检查,大多只是咽喉部粘膜微红、微有肿而已,其它大致是正常的。 一般我们要排除咽喉以及邻近器官病变,多发于中年女性。

  说了半天,怎么治疗呢?《金匮要略》里曾经记载:“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 夏 厚 朴 汤

  〖方源〗 《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组成〗  半夏 厚朴 茯苓 生姜 苏叶  〖用法〗  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主治〗  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功用〗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君——半夏——和胃降逆,化痰开结,行气开郁,下气除满。

  臣——厚朴——苦辛而温,行气开郁,下气除满,助半夏以降逆散结。

  (君臣的主攻点在于:气。)    ┌茯苓——甘淡渗湿健脾,助半夏以化痰。   佐 │    └生姜——①辛散温行,助半夏和胃而止呕,并佐制半夏毒。②辛能散结化痰。③鼓舞胃气以杜生痰之源。

  使——苏叶——芳香疏散,宣肺疏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散结之气。

  但是,大家发现没有,我开篇时候提到的病人,疾病的主要症状并不是卡嗓子,慢性咽炎,而是胃脘部心口窝下堵个大疙瘩,按之不硬。怎么和这个梅核气掺和到一起去了呢?

  这就反映了两点:

  1, 对中医名方的理解,不应该拘泥,要活学活用。

  2, 对气机的认识,应该从五脏六腑去着眼,而不是盯着症状本身。

  【阐述】

  谁说这个方子只能治疗“咽中如有炙脔”?仲景只是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却没有说:“半夏厚朴汤,只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对不对?

  仲景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概念——“如有”。“如有”提示我们,这是一种感觉异常的疾病,类似西医的癔症,神经官能症。能查到有问题的指标么?通常经过耳鼻喉科的咽喉部详细检查,大多只是咽喉部粘膜微红、微有肿而已,其它大致是正常的。那么我们人体除了慢性咽炎的自我感觉异常,其他部位就没有了?大家想想,还有哪些不适?是检查不出来的?比如我们开篇的这个妇女,她的主要症状在胃脘部,也是自我感觉的异常,也是表现了气郁,痰阻的证候——舌苔脉象,以及各方面指证(排便困难,久蹲难出,排气舒畅),——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以此方加减使用。

  那么具体怎么加减呢?因为肺开窍于喉,肺主咽喉,所以半夏厚朴汤原方,以苏叶为使药,引诸药至肺窍咽喉,达到行气祛痰之功效。那么,该妇女,病位在胃脘,而且舌苔微黄,提示内有痰热,再加大便困难,所以去苏叶,加全瓜蒌。中药瓜蒌分三个:

  瓜蒌皮——清肺化痰,利气宽胸。

  瓜蒌仁——润肺化痰,润肠通便。

  全瓜蒌——兼前二者功效。

  根据病情,选用全瓜蒌。瓜蒌是味好药,除了上面的功效之外,对于肺热咳痰,黄痰有效,并且,单味药还可以治疗冠心病,对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一定疗效,还可以解毒散结,常用治肺痈、乳痈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等,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血府逐瘀汤血瘀

  逐瘀汤系列——血

  第一期, 我讲了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面向的患者是中风后遗症的群体,我今天还要讲一个系列方,是乃是王清任呕心沥血,集大成之作。是什么方呢,还系列?

  我们首先看看,王清任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的书又是一部什么样子的书,值得我这么花时间讲,甚至多次讲。于是,王清任挣断了封建社会缠绕在灵魂上的重重束缚,打破了中医不解剖人体、仅凭想象坐而论道、杜撰病机的陈规陋习,填补了中医解剖学的千年空白,成为中医学解剖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解剖人体并做动物解剖实验的伟大医学家王清任,家住咱们北京不远,唐山市玉田县人。自幼习武,曾经是武举人,长大后弃武从医,20岁的时候已经誉满玉田,后因为秉性正直,被人迫害,离开家乡,来到北京开了一家药铺“知一堂”,30岁的时,已经成为京城名医。

  早在青年时代,王清任在阅读古代医书的过程中,就发现古人对于脏腑的记述不仅失于粗略,而且多有自相矛盾之处。如对于肺、肾、脾、肝等的说法就各不相同,这是由于古人没有经过亲自实践而导致的结果。王清任对古代医书中的这些错误早有更正之志,却又苦于条件的限制,无法对人体进行直接而详细的解剖。到了1797 年,王清任在滦州稻地镇行医,碰上当地正流行小儿疹疾,小孩十有八九死于此症。穷苦之家大多用草席裹尸,草草掩埋。野狗啃食,狼藉不堪,坟场上破腹露脏的尸体,数以百计。王清任路过坟场,便不避污秽,每日清晨赴坟场仔细观察群儿尸体。连看10 日,观察了100 多个小儿尸体,看全了30 余具尸,方才弄明白古代医书中所描绘的脏腑与人的实际脏腑不相符合,即使是件数的多寡也不尽相同。只是胸中隔膜一片,看时都已破坏,未能验明是在心上心下,是斜是正。王清任在奉天、北京等地行医时,又跟踪到刑场去观看犯人,虽然看见了脏腑,胆是隔膜已破,因此都没有达到目的。

  由于王清任对脏腑的认识都来源于坟地或刑场上的尸体,这些尸体由于保存条件差,往往胸腔中瘀积有大量的积血,王清任并不知道这些血来源于胸腔中血管的破裂出血,反而把横膈膜当成人体血液汇聚、储藏的地方,并把它命名为“血府”。虽然“血府” 这个名称的来历并不正确,但是,胸部由于有心、肺的存在,其中心是全身血脉的主宰,血液从心脏流向百脉,又从百脉重新回到心脏。而肺则是百脉汇集的地方,百脉从肺中获取氧气,并携带这些氧气周流全身,给全身提供营养支持。

  王清任根据他多年的临床实践,对中医学气血理论作了新的发挥,他强调补气活血与活血逐瘀两个临床治疗原则,在治疗各种瘀血症及半身不遂等疑难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此多年在京城行医,极富盛名。历经42年,将自己一生心得写在这本仅仅3万字的《医林改错》里。其中活血化瘀的方剂,由于王清任别具一格的处方用药、配伍与剂量的特色,至今让我们中医业内奉为治瘀轨范。我今天要讲的这个方子,就出自这里,而且是王清任最具代表性,最富盛名的一个。

  逐瘀汤系列

  第一首方:血府逐瘀汤以前我给学生讲课,总有学生问我,血府逐瘀汤,血府是哪里。

  血府逐瘀汤是一个治疗横膈膜以上部位(也就是胸腔)瘀血的方子,此方之所以要取名叫“血府逐瘀”,这其中还有个小故事。在《医林改错》中,王清任把横膈膜称为血府,他认为“人胸下膈膜一片。。。。。。低处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原来由于王清任对脏腑的认识都来源于坟地或刑场上的尸体,这些尸体由于保存条件差,往往胸腔中瘀积有大量的积血,王清任并不知道这些血来源于胸腔中血管的破裂出血,反而把横膈膜当成人体血液汇聚、储藏的地方,并把它命名为“血府”。虽然“血府”这个名称的来历并不正确,但是,胸部由于有心、肺的存在,其中心是全身血脉的主宰,血液从心脏流向百脉,又从百脉重新回到心脏。而肺则是百脉汇集的地方,百脉从肺中获取氧气,并携带这些氧气周流全身,给全身提供营养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胸腔实际上具有“血府”的意义和作用,而血府逐瘀汤治疗胸部瘀血也的确有着很好的疗效,所以,我们仍旧不妨沿用王清任“血府”这个名词,把它作为整个胸腔的一个概念。

  血府逐瘀汤

  【出处】《医林改错》方叙方。

  【组成】当归、生地各三钱,桃仁四钱,红花三钱,枳壳、赤芍药各二钱,柴胡一钱,甘草二钱,桔梗一钱半,川芎一钱半,牛膝三钱。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要适应病症】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幕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方解】

  1,活血部分: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生地,当归)——活血祛瘀。其中生地当归,还可以养阴润燥,是祛瘀而不伤阴血。

  注意:真正的桃红四物汤,用的是白芍和熟地,然而这里换成了赤芍和生地,这样滋补的力量减弱,而加强了活血化瘀的特性。+川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并引瘀血下行。

  2,理气部分:四逆汤(柴胡,枳壳,甘草,(赤芍)。)

  ——具有疏通气机、解郁宽胸的作用,主治因气机郁结,气不能周行全身而导致的手足逆冷(逆冷的意思是从指或趾端向近心端发冷,多因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所致),在这个小组合里。

  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

  枳壳:——主降,理气消胀。

  桔梗:——主升,开宣肺气,载药上行,二者一升一降,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

  3,使药

  甘草:——调和诸药。

  那么通过这个方子,我们能了解到中医的什么呢?——气和血的关系。气和血的关系极为密切,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故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而致气血同病。

  ①气对于血,具有推动、温煦、化生、统摄的作用,故气的虚衰和升降出入异常,必然影响及血。如,气虚则血无以生化,血必因之而虚少;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的功能减弱,血必因之而凝滞;气虚则统摄功能减弱,则血必因之外溢而出血。气滞则血必因之而瘀阻;气机逆乱血必随气上逆或下陷,甚则上为吐衄,下为便血、崩漏。

  ②另一方面,血对于气,则具有濡养和运载作用,在血液虚亏和血行失常时,也必然影响及气。如,血虚则气亦随之而衰;血瘀.则气亦随之而郁滞;血脱,则气无所依而脱逸。气血关系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和气血不荣经脉等几方面。那么可能会有观众会问,李医生你在第一期讲补阳还五汤,不是已经讲到气虚可以造成或者加重血瘀的情况了么,和我这节讲的血府逐瘀汤的气血关系有什么区别?

  气虚可以导致血液运行缓慢,甚至停滞,又或者本来郁阻的血液因为没有阳气推动,更为凝滞,最后导致病变局部彻底失去功能。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所以用大剂量生黄芪,来鼓舞气血,促使其运行起来。然而此节的问题是,瘀血和气滞并见,这种情况下,就不是大补元气所能治疗的了,需要的是将郁结于胸中的瘀血进行有效的疏导。那么这种疏导作用就是四逆散和桔梗等具有理气药物的作用了。

  柴胡:疏肝理气的要药,大家都知道的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第一位君药就是柴胡,主入肝经,加强肝主疏泄的作用,而肝气主疏泄,对于一身之气都是有统领作用的。我们再看枳壳,理气宽胸;行滞消积。长于下气,比枳实走肠胃破积滞的下气会缓和很多。这在治疗便秘积滞的方子,比如加味承气汤和济川煎,就选用的枳壳,而不是下气更速的枳实。桔梗的作用,宣肺利咽,并可以排肺中脓血,临床上因为它的上浮入肺之性,有“舟楫”的美誉。所以我们经常用它来做引经报使的药,引药向上。一升一降,就像一团气滞血瘀的病理物质,我们把它像四面八方引,逐渐就消散于无了。(此处如果有一个图示就好了。一个人体,在胸膈部分一团血气交阻的图像,几个箭头向上,向下,四面八方的引出去)

  其实中医很简单,只要能够把握脏腑气血的关系,以及疾病的特点,我们可以轻松的用几味药物,有重点,有方向,有策略的,把疾病治疗好。我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还有一部分头痛,心腹疼痛,包括妇女的子宫肌瘤,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的时候,只要是气滞血瘀的,都会考虑这个方子的气血调理思路,酌情使用,效果很好,而且,药物价格都很便宜。这个方子,还适用于——如下症状中,气滞血瘀为证候者。

  【现代医学疾病】

  神经精神系统病症: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水肿、脑血管病、癫痫、脑囊虫、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眩晕、麻痹震颤、精神分裂症等。

  心血管系统病症:如冠心病、心绞痛、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无脉症、血栓性静脉炎等。

  消化系统病症:如溃疡病、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呕吐、呃逆等。

  妇产科病症:如原发性痛经、流产后腰痛或出血、产后身痛、月经失调、不孕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

  这么好的方子,是不是王清任通治所有气滞血瘀证了?就此一首了?当然不是。仅一个逐瘀汤系列,就有5首名方,各个都是顶尖的高手。(组成的变化,加减用药,我会简单一带而过,重点在于讲王清任的血瘀治法)

  通窍活血汤:

  【组成】:桃红四物汤—+—麝香,老葱,生姜,大枣,黄酒。

  【功效】:活血通窍—辛香温通开窍——瘀阻头面证

  【主治】:头痛昏晕,或耳聋耳鸣,或头发脱落,面色青紫,或酒渣鼻,或白癜风,包括妇女干血痨,小儿疳积(肌肉消瘦,腹大青筋,潮热)——举一个邻居大宝的病例。

  少腹逐瘀汤:

  【组成】:四物汤—+—元胡,没药,蒲黄,小茴香,干姜,肉桂

  【功效】: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血瘀少腹

  【主治】: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淤血阻滞,久不受孕等症

  ■左右归丸肾虚

  首先肾阴肾阳它的根本是什么,根本是精,是肾的精气。精首先来自于先天,精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是它首先来自于先天,大家都知道这个男女,男女之精相合成形,才有我们这个每一个人的成长是不是,成长和发育,之后等你出生以后开始饮食物是不是,水谷精微,这个水谷精微经过脾胃运化以后,这个就是后天之精,咱们说这个先天之精就好像父母已经先给我们储存了一部分钱,那么这个后天之精就是我们自己长大以后自己赚,怎么来赚,那么肾阴和肾阳,肾阴是什么,肾阴是咱们知道,这就提到阴阳的概念,阴在中医里面就是安静的,向下的,还有就是滋润的,这些都是凉润的,这些都是阴,属阴,那么阳刚,大家都知道阳刚之气,肯定都是向上的,温暖的,向外的这就是阳,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比作什么呢,阴就是我们的,我们口袋里有多少钱,那么这个阳就是我们的欲望,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抱负,还有我们的能力,我们想创造这个事业的能力和这个理想,那么肾阴肾阳可以这样理解。

  在这个精的问题,肾精,肾阴肾阳的问题上,咱们明代有一个医家张景岳非常有名,他在我们中医历史上非常有地位,他就提出了水火阴阳这个理论,对我们中医现在对水火,就是对阴阳的调整影响非常大,他提出一句话什么呢,叫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助则全源不竭。我给大家说形象一点,善补阳者,就是比如说这个人说怎么让他成长起来,尤其是咱们拿一个小伙子来比较,他想创事业,他有抱负,有理想,也有能力,但是怎么才能发挥出来,怎么才能实现这个东西,得有钱,那么就找银行可以去贷款,比如我们银行发给他一部分钱,有了钱,这个钱是什么,就是阴,有了这个钱了他的理想抱负才能实现,这就是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有钱了这个理想才能实现。善补阴者,他没有钱,没有钱怎么来挣钱呢,那么我们就必于阳中求阴,你必须给他方向,让他自己有理想,有抱负,有方向,或者培训他的能力,这就是阳,有了这些能力之后才能赚钱,这就是必须阳中求阴。

  【此方须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左归丸: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枸杞 龟板胶鹿角胶 菟丝子川牛膝

  治宜:壮水之主,以培补肾之真阴。

  君药——熟地——滋肾益精,以填真阴。

  臣药——山萸肉——养肝滋肾,涩精敛汗。(特点:敛阴而不敛邪)山药 ——补脾益阴,滋肾固精。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龟鹿二胶—血肉有情,峻补精髓,————龟板—偏于补阴,鹿角偏于补阳,在补阴之中配伍补阳药,取“阳中求阴”之义。

  佐使——菟丝子 川牛膝 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

  诸药合,共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之效。本方不能随便乱吃,就如同六味地黄丸一样。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才是正理。

  如果伴随:真阴不足,虚火上炎(口干咽燥,口腔溃疡)——去枸杞、鹿角胶,+女贞子、麦冬:养阴清热

  火烁肺金,干咳少痰——可加百合:润肺止咳。

  夜热骨蒸,五心烦热——加地骨皮:清虚热,退骨蒸。

  小便不利,不清————加茯苓:利水渗湿。

  大便燥结(属精亏便秘)—去菟丝子,加肉苁蓉,润肠通便。

  气虚(体倦乏力,面色少华)——加人参:补气

  【此方须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右归丸:

  熟地 山茱萸 山药 附子杜仲 当归 枸杞 菟丝子 鹿角胶肉桂

  治宜: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

  君药——附、桂、鹿角胶:培补肾中元阳,温里驱寒。

  臣药——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枸杞: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取“阴中求阳”之义。

  佐使——菟丝子、杜仲:补肝肾,健腰膝。当归:养血和血,与补肾之品相配,以补养精血。

  诸药合,肝脾肾,阴阳兼顾,仍以温肾阳为主,妙在阴中求阳,使元阳得以归原。

  如果阳衰,伴有:气虚(体倦乏力,少气懒言)——加人参。

  阳虚精滑,或带浊,便溏,———加补骨脂:补肾固精止泻。

  肾泻不止(五更泻(四神丸))— 加五味子、肉豆蔻:涩肠止泻。

  饮食减少,或不易消化,或呕恶吞酸(阳虚型)——加干姜,温中散寒。

  腹痛不止(寒性的)——加吴茱萸:散寒止痛

  腰膝冷痛明显————加胡桃肉:补肾助阳,强腰膝

  阳痿(寒性)————加巴戟天、肉苁蓉:补肾壮阳

  ■半夏白术天麻汤眩晕

  眩晕,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个症状。眩晕的种类很多,比如高血压,低血压,颈椎病,椎肌动脉供血不足,贫血都可以造成眩晕。 但是中医认为,眩晕也会和痰饮有关,《内经》里有句话,叫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属木,风一吹这个树木就动,所以我们中医认为凡是这种动,眩晕这种,感觉飘摇不定这种感觉跟肝有关系,那么现在这个痰饮怎么来的呀,首先这个人恶心呕吐,他的问题,包括大便溏泻,而且说黏腻不爽,这种情况是一个脾胃虚弱,舌苔白厚腻,脉相弦滑,痰饮很盛,水液代谢一旦障碍就变成的痰饮水湿,那么就出现辨证痰饮,随着肝阳上扰头部,所以这是一个风寒上扰的一个眩晕。我们今天介绍的千古名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

  这个方子里面半夏和天麻都是君药。那么这个方子,因为风痰上扰,半夏化痰降逆,天麻是平肝息风,它能治头晕。那么臣药白术,健脾燥湿,因为脾虚为先才生化痰湿。那么佐药里面有茯苓、橘红,其实这个茯苓和橘红起到一个以化痰渗湿为主,又兼有健脾和理气的作用。那么使药甘草调和诸药,姜枣又一个健脾胃,整个方子是从健脾胃,去风来调整的。为了方便大家使用,今天依然给大家介绍一个食疗方。

  专门针对一些咱们平常的一些脾胃虚弱,风痰困扰的这种头晕,大家可以平常食用。

  ■交泰丸失眠

  虽然我们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睡眠,但还有三分之一的人睡不着,甚至比这个比例还要高。失眠现在确实是一个社会问题了,很多人都失眠,有的人可能只是短短几天失眠,而有的人失眠了好几年,有的人甚至失眠好几十年,很常见。大家的控制失眠的方法,也无异于数数,折腾自己,喝点牛奶,喝点蜂蜜,吃安眠药等。结果把自己折腾的不轻,但是效果未必明显。

  中医认为睡眠和营卫之气有关。实质就是一个阴阳失和的问题。而阴阳失和其实分很多种,其中最典型的一种叫做心肾不交。心属火,肾属水,它就是一个阴阳的关系,但是当心火独亢于上,而肾水不能上济其心阳,不能制约这个心火,太亢盛了,所以出现心肾不交。这个很容易造成一种失眠。我们中医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方子,来治疗,来调治心肾不交。

  根据这个交泰丸的剂量,黄连 15克,肉桂1.5克,它们是10:1的比例,这是从古代那时候,当时他们还没有什么药理分析,他就定下来一个量,一直沿用至今,而且咱们现在药理也经过研究,最恰当的比例是10比1,效果最好。用淡盐汤送服也是为了入肾,为了引经一下。君药就是生黄连,黄连这味药专清心胃之火,上焦火,它能够引心火,降心火,入归于肾。而且肉桂,用一点点来微温少火,然后起到心肾相交。根据不同的失眠的类型或者心肾不交的其他症状还要做一些加减。

  另外给大家介绍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对这个心火比较重,比如口舌生疮,但是手脚又冰冷,这种情况用这个不错。

  大家根据自己的口感,有的人能够耐苦,你可以多泡一点黄连,但是你如果特别怕苦,你少泡一点,所以感觉那个口感清苦味就可以了。

  ■玉液汤糖尿病眠

  2010年3月24日一则学术界的新闻让中国人更深刻地感受到“糖魔”的威胁,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最新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有9240万成年人患有糖尿病,1.482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世界糖尿病联盟(IDF)还特别就此发表了声明,指出中国已经代替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肺肾相生生理学名词。又称金水相生。肺属金,肾属水,肺金与肾水为母子关系,生理、病理均相互影响。如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肺主通调水道,肾为水脏,主津液,二脏相互配合,共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又如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二脏共同维持正常呼吸。《类证治裁》:“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病理上多见肺肾两虚,治疗时则肺肾同治,故有 “肺肾同源”之说。参肺肾两虚、肺肾同治条。

  加减玉液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生山药一两,生黄耆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二钱(捣细),葛根一钱 半,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野台参四钱,山萸肉五钱。

  【主治】 气不布津,肾虚胃燥之消渴。 津液不布,胃燥耗津:口渴引饮,脾气亏虚 肾失封藏,水精下流:小便频数量多肾虚胃燥 气虚胃燥津伤:困倦气短,舌嫩红而干,脉虚细无力。

  【禁忌】忌食甜物。

  【病机】气不布津,肾虚胃燥。

  【治法】 益气生津,润燥止渴。

  【方解】

  君:山药、黄芪、 山萸肉—补脾固肾,益气生津功,二药相配:一则使脾气升,散精达肺 ,输布津夜以止渴,二则使肾气固, 封藏精微以缩尿。

  臣:人参、知母、天花粉—生津养液,滋阴清热,润燥止渴。

  君臣相配,益气养阴,生津布津(气旺生津);润燥止渴,固肾缩尿。

  佐:葛根—清热生津止渴。 葛根与黄芪相配,升发脾胃清阳,输布津液而止渴。鸡内金—助脾健运,运化水谷精微,兼能缩尿。 “化饮食中糖质为津液也”五味子—固肾生津,不使津液下流。与山药相配,补肾固精生津之力增强。

  ■四君子汤肾病

  四君子汤是一个很小的方子,只有区区四味药,却可以治疗肾病。这四个药看似简单,但却是宋代的国家级方书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收录的一首方子。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体力差,面色苍白,气短懒言,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弱。

  君药:党参——补益脾胃,脾胃健运,则体力得复,食少便溏改善。甘,微苦,微温,入脾肺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其实原方中用的是人参,但是现在我们常常用党参代替,因为一个是人参价格比较高,另一个是常见病一般不需要补气过分,党参功效不如人参猛烈,但是也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我们中医治病,要力求用最便宜的药达到最好的效果。

  臣药: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加强健脾益气的作用。白术守而不走,补益脾胃之力强,而苍术,走而不守,健脾燥湿之力盛。

  佐药:茯苓——甘淡,健脾渗湿。和白术和健脾祛湿之力更强。

  使药:甘草——甘温,益气和中。

  这几味药是补的哪里的气,脾肺是吧。脾肺在中医五行,属于一土一金,而土能生金,所以我们多认为,其实我们运用黄芪党参或者四君子汤来补益脾肺的根本在于,补益中土脾胃。后来儿科名医钱乙在这个方子基础上加陈皮(理气)——异功散:可以治疗中土脾虚的同时兼治疗胸脘痞闷的气滞之症。再后来,明代名医虞抟在《医学正传》中在异功散的基础上,加了半夏,等于四君子汤+陈皮+半夏,名为六君子汤:治疗脾虚气滞+气逆(呕吐呃逆等)

  又过去100多年,清代的名医罗美编辑了《古今名医方论》,这本书精选了历代一些名方,书里有一首方子,就是在六君子的基础上加了木香和砂仁,这就是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虚+痰湿气滞。(木香行气,砂仁:入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其实我看,叫4,5,6君子汤也靠谱。很多人有疑问,这是一个补脾益气的方子,为什么会治疗肾病呢?其实这个方子体现了中医培土制水法的应用。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土能制水。所以,脾胃足,则水湿不易泛滥为灾。现在病人的肾病比较严重,水肿明显,这个时候,除了补益肾脏,以及利水渗湿之外,最应该考虑的,就是培补中土,即,补益脾胃,脾胃中土不虚,则可以正常运化水湿,从而达到利水的作用。我们伟大医圣张仲景先生在《伤寒杂病论》中治疗痰饮寒湿水饮疾病的6个经典名方: “防己黄芪汤”、 “肾著汤” 、“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和“附子汤”,这六个经典方剂都包含了四君子汤的成分,都体现了中医培土治水的理念。

  通观这6个方子,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1.仲景很好的利用了脾肾这两个脏腑对水液代谢的调治功能,并一直坚持贯彻“培土制水”的理念,取得很好的效果。

  2.从456君子汤,到仲景的六个方剂。只要辩证准确,根据具体情况,加减使用,都可以治疗水液代谢障碍的疾病,包括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还可以治疗心源性水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慢性肠炎,慢性胃炎,包括风湿关节炎等病。

  3.中医在发展,扁鹊时代的死症,在仲景的时代取得了突破。而且,他们所采用的知识,都是源自内经时代的脏腑理论。或许是因为当年信息很不发达,所以进步缓慢。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我们中医肯定会有更大的进步的

  水饮病肾病

  《扁鹊见蔡桓公》本来讲的是神医扁鹊的故事,但同时也告诉我们,疾病是分层次分轻重的。上集讲到仲景治水饮的几首名方,那么我就借这个故事,讲讲我们中医对于同一种疾病却有着不同层次的情况,给大家讲讲,今天的窗口是,水液代谢障碍所致的水饮病的几个层次,以及治疗的思路。 另外给大家介绍一下几种参的区别。

  人参:本经谓能“补五脏”,能大补元气,现代药理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提高分析功能,从而提高工作能力,缓解疲劳,还能改善消化吸收和代谢能力,增进食欲。而且还能促进红白细胞的数量增加,并能增加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这些都是它大补元气的证明。另外,元气足,精、津、血都能得以生化,神志自然安和,所以还可以安神定志。因为补气为主,所以阴虚燥热的,尽量配伍应用,而不要单独应用。

  西洋参:药性寒凉,补中有清,适宜于气阴两亏兼有虚火的。但毕竟是参,仍然以补气为主,强壮作用比人参缓和,因为有中枢抑制作用,所以镇痛、镇静、解热较人参好。所以虚火病人,以气虚为主时,比较适合。现代药理研究,能降血糖,所以比较适合前几期提到的阴虚燥热的消渴症。当然,因为降糖的剂量和降糖效果方面暂时没有明确关联数据,所以适合于降糖的辅助治疗。暂时不可以替代降糖药。

  沙参:分南北,是在明朝之后,认为:“南清养,北润降”——南沙参:苦寒,长于清热祛痰,养胃生津之力差。北沙参:甘凉,用于益胃生津,养阴清肺。

  高丽参:和我们的人参功效基本一样,就是我们国产人参的移植栽培品种。

  [FLV]/uploads/flv/2011/01/[/201101李铮千古名方12-水饮病肾病.flvFLV

  ■左金丸胃病  在功能性胃病中,胃不能及时排空,食物滞留在胃中,严重者称胃潴留,人群中4%-5%的人都有胃排空障碍,如前述,胃不能排空,就不能获得休息恢复时间,易于进一步发展成为器质性病变;另一方面,滞留的食物会发生变化,发酵产气,细菌生长,或者成块化石,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胃病症状,比如返酸嗳气、上腹不适、胃痛、呕吐、恶心、乏欲等等。

  左金丸

  君药——重用黄连:一清肝火,一清胃火,一清心火。

  臣药——吴茱萸:(散寒疏肝下气,降逆止呕,引火归元)一者可以下气,帮助胃气和降;一者因为吴茱萸属辛温之品,开郁力强,在大剂量的苦寒药中加入少量这样的辛温之品,非但不会助阳化热(让胃火更盛),反而可以帮助肝气条达顺畅,还可以顺便制约黄连的苦寒之性,相辅相成。

  ■茵陈蒿汤肝病

  茵陈,在《神农本草经》里就已经提到,主“热结黄疸”,是治疗黄疸的要药。原方要求先煎煮它,等药液减少一半以后,再放栀子大黄,先煎它的目的是,因为以去其轻扬外散之性,使其功专苦降,直入于里,但利湿清热。而栀子,是一味清三焦热的药物,清热降火力锐。

  生大黄,是味好药,能清热泻下,活血化瘀,止血。大黄如果取清热泻下之效,多用生品。如果活血化瘀,需要用酒炒,如果取止血之效,必须炒炭。大黄,性味苦寒,气味重浊,直行走下,走而不守,能收斩关夺门之功,故称“将军”。大家平常见到的中药处方里有:“酒军”、“川军”、“生军”、“锦纹”就是大黄,只是酒军为酒制大黄,偏于活血通络,川军、生军、生锦纹,为生品,主要用于泻下积热,有时候处方上多写明:“后下”, 一般熬药的时候在最后的10分钟里把生大黄放进去,泻下力量最强。

  此处,选用这三个药物,原方剂量很大,功专力宏,效果很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茵陈蒿汤,可以明显的引起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利胆的原理。并降低血清胆红素,降转氨酶,保护肝细胞。

  但奇怪的是,这三个药,单独应用,栀子略有轻微利胆的作用,而大黄和茵陈都没有明显利胆作用,当茵陈和大黄配伍的时候,就能利胆了,栀子和大黄配伍,还可以轻度的催胆。所以加入大黄,是利胆的必要条件,不加效果不好。

  ■衰老仙姑打老儿丸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人类千百年以来,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长生不老。然而人类的梦想至今也没有彻底得以实现。衰老过程和两个因素有关:

  第一个因素就是人体肾气肾精的精华代表——天癸,逐渐衰少的一个自然过程。天癸的衰少只能延缓,不能阻止。

  第二个因素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劳七伤”,五劳七伤泛指虚弱多病。

  五劳:“素问”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渭五劳所伤。

  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行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解伤志。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五劳七伤”实际上是经常被人忽略的,所以才会“积劳成疾”。而这些慢性积累的疾患,也是人体衰老,尤其是早衰的最主要原因。据记载,清朝时人均寿命33岁,而慈禧却活了74岁,她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在现实生活时刻准备应对各种严峻考验,保持青春如此之久呢?她在46岁那年,也就是光绪6年的时候,开始服用的一个以打老儿丸为基础的进行了一些加减改良的养生方子——长春益寿丹

  比较前两首延年益寿的名方,发现什么奥妙没有? 答案就是在这两首名方里都有补肾,补脾,温阳,益智,这四种理念在。并且,把重点放在补肾上,分别从肾阴肾阳两个方面,给予相应的补养。这两首名方的核心共同点:

  从这两首方子我们可以清楚的体会到,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的实质内涵。此二脏,乃是脏腑所需气血精津的来源,也是五脏六腑能够正常运作的最基本保证。所以,延年益寿,关键在于补益脾肾,而且,更加的偏重于肾。而且,要阴阳双补,根据情况,有所偏重。慈禧的益寿丹,是根据她自己的肺阴不足的情况,加减了天冬、麦冬。那么我们中老年朋友自己,就可以经由医生辩证以后,或者加减,或者拟定最适合你的方子。而且,很多情况下,必须先把本身具有的其他疾病先调养好,再服用延年益寿的方子,才是最好的。并且,一个人,除了结合,如同慈禧一样最喜欢药物的保养以外,平日多注意锻炼,饮食居处得宜,劳逸结合,心情保持愉悦的状态,这样才能得到最棒的身体,实现延年益寿的愿望。

  另外,根据仙姑打老儿丸和慈禧的益寿丹,进行加减后提供一个食疗方,我们平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滋补:

  小青龙汤《伤寒论》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编辑本段分类  解表剂-辛温解表 编辑本段组成  麻黄(去节,9克) 芍药(9克) 细辛(6克) 干姜(6克) 甘草炙 (6克) 桂枝(去皮,9克) 五味子(6克) 半夏(洗,9克)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汉代计量的话,两=15.625克,升=液体200毫升 )苏子降气汤视频地址 视频 博友留言汇集 我的家乡 我的论文 处世之道 生活琐事 博客知识素材 记忆之旅 游览之地 精美图片 科技知识 情感交流 百科知识 励志与成才 健康医疗 教育教学 音乐歌曲 心情随笔 博友留言 心的对话 当日黄历、天气预报即时查

上述是常见的舌苔白腻的治疗方法,每个患者所适合的方法可能不一样,所以治疗时应由专业的医生来指导。



​幽门梗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幽门梗阻疾病的发生,可能许多人都不了解,更加不知道该怎样去治疗,其实幽门梗阻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并发症,当幽门管发生溃疡之后,内部发生了水肿、充血情况,从而致使了幽门梗阻的发生,幽门梗阻的治疗方法有几种?根据自身的病情而定,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疗法:由幽门痉挛或炎症水肿所致梗阻,应以非手术治疗,方法是:胃肠减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全身支持治疗。

2.手术疗法:瘢痕所致幽门梗阻和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幽门梗阻应视为手术适应症。手术的目的是解除梗阻,使食物和胃液能进入小肠,从而改善全身状况。常用的手术方法有:

(1)胃空肠吻合术:方法简单,近期效果好,死亡率低,但由于术后吻合溃疡发生率很高,故现在很少采用。对于老年体弱,低胃酸及全身情况极差的患者仍可考虑选用。

(2)胃大部切除术:如患者一般情况好,在我国为最常用的术式。

(3)迷走神经切断术: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部切除术或迷走神经切断加胃引流术,对青年患者较适宜。

(4)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近年有报道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及幽门扩张术,取得满意效果。幽门梗阻患者术前要作好充分准备。术前2~3天行胃肠减压,每日用温盐水洗胃,减少胃组织水肿。输血、输液及改善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幽门梗阻的治疗方法包括了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两大类,除次之外,还可以从其他方法进行保健,减少幽门梗阻带来的伤害,在治疗幽门梗阻疾病时候,还要做好自我饮食搭配,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避免因为幽门梗阻而引发其他病症。



食管裂孔疝的治疗方法

食管裂孔疝的种类有很多,但是对于人体都是有很大程度上的伤害的。当然很多时候疾病来时都悄然无声,所以及时发现自身的征兆很重要。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学习一下吧。

  腹腔压力增加等多种原因可导致食管裂孔疝的发生,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要依据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如下。

  1、内科治疗

  适用于小型滑疝及反流症状较轻者。治疗原则主要是消除疝形成的因素,控制胃食管反流,促进食管排空以及缓和或减少胃酸的分泌。

  (1)生活方式改变

  ①减少食量,以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主,避免咖啡、巧克力、饮酒等,避免餐后平卧和睡前进食。②睡眠时取头高足低位,卧位时抬高床头。③避免弯腰、穿紧身衣、呕吐等增加腹内压的因素。④肥胖者应设法减轻体重,有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者应设法治疗。对于无症状的食管裂孔疝及小裂孔疝者可适当给予上述治疗。

  (2)药物治疗

  对于已有胸痛、胸骨后烧灼、反酸或餐后反胃等胃食管反流症状者,除以上预防措施外,再给予抗反流及保护食管黏膜药物、促动力药等。

  2、外科治疗

  (1)手术适应证

  ①食管裂孔疝合并反流性食管炎,内科治疗效果不佳。②食管裂孔疝同时存在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淤滞。③食管裂孔旁疝和巨大裂孔疝。④食管裂孔疝怀疑有癌变。

  (2)手术原则

  ①复位疝内容物。②修补松弛薄弱的食管裂孔。③防治胃食管反流。④保持胃流出道通畅。⑤兼治并存的并发症。

  (3)手术方法

  治疗食管裂孔疝的手术方法很多,主要是疝修补术及抗反流手术。

这是一种常见的食管裂孔疝,当然除了新生儿之外,但是很多人都得过此病?所以平时自己坚持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



胰腺真性囊肿的治疗方法

面对这种胰腺真性囊肿,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那种方法最预防这种病。那么,人为什么需要养生?你应该知道吧。

  胰腺囊肿的治疗方法须根据其类型、性质、部位、大小以及囊肿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定,一般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和内镜技术的发展,对胰腺囊肿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

  一、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小的囊肿或急性假性胰腺囊肿的早期。对于非手术治疗的胰腺囊肿,应运用B超或CT等方法对囊肿进行密切的随访。如囊肿增大不吸收,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或囊肿出现感染、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应积极转为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胰腺囊肿的主要方法,适用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而有临床症状或产生并发症的假性胰腺囊肿、较大的真性囊肿以及各类胰腺囊性肿瘤。

  1、手术时机:对于有临床症状而体积较大的真性囊肿,如无并发症,可择期手术。有学者根据胰腺囊肿的不同情况,将手术时机分为3类:急症手术、早期手术和择期手术,我们认为是比较合理的。

  (1)急症手术:适用于出现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如囊肿破裂、出血、继发感染囊肿形成等。

  (2)早期手术:适用于囊肿产生较严重症状,如较重腹痛、发热,肿块压迫导致黄疸、呼吸困难、幽门梗阻等症状者。怀疑为胰腺囊性肿瘤者。

  (3)择期手术:适用于囊肿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无并发症而有临床症状者。一般以发病后2~4个月手术为好,此时囊壁较厚,作各种内引流手术成功率较高。

  2、手术方式:胰腺囊肿的手术方法较多,对病人的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囊肿的类型、性质、部位、大小以及病人的情况、囊肿的成熟粘连程度、手术医院的技术条件等具体情况而定。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囊肿切除术、囊肿内引流术和囊肿外引流术。

  (1)囊肿切除术:适用于位于胰体尾部的真性囊肿中体积较小而包膜完整者。对于怀疑为胰腺囊性肿瘤的囊肿,即使位于胰头部,手术较困难,也应尽量切除。

  (2)囊肿内引流术:适用于假性胰腺囊肿或较大的单发真性囊肿。即将囊肿与空肠、或胃、十二指肠吻合,使囊内容物引流入消化道,囊肿逐渐塌陷萎缩,肉芽组织增生,最终被纤维组织所填塞,使囊腔消失,吻合口也闭锁。一般手术在囊肿形成6周后为宜,此时囊壁已成熟较厚,不易产生吻合口瘘。可根据囊肿的部位和大小,选择与胃、十二指肠或空肠作吻合,吻合口应置于囊肿的最低位,吻合口径要足够大,一般以5cm为宜,以防止吻合口狭窄。吻合以前应常规切取囊壁组织做病理检查,以排除胰腺囊性肿瘤的可能。实践证明,囊肿-空肠的Rouxen-Y吻合术的效果较好,既能引流囊肿,又能防止胃肠内容物的反流,已被广泛应用。

  (3)囊肿外引流术:也称囊肿造袋术,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治疗方法。外引流是将囊肿内容物直接引流至腹腔外,术后可造成大量的水分、电解质、蛋白质和胰酶的丢失,并对局部皮肤刺激或腐蚀作用较大,因而对全身和局部都有一定的损害,且术后常能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或囊肿复发,术后处理较为困难,故目前已较少使用。仅用于囊肿有继发感染,病人情况差,不能耐受其他手术者;或囊肿壁脆薄及囊壁广泛粘连,不能行内引流术者。此手术是将囊壁切口与腹膜作间断缝合,使囊肿成一袋形,袋口与外界相通,纱布填塞囊腔。外引流术可分一期和二期,一期是将囊壁切开后与腹壁缝合,直接形成向外的袋状开口;二期是先不切开囊壁,将囊壁与腹壁缝合,经3~5天,待囊壁与腹壁形成粘连后,再切开囊壁,引流囊腔。一期手术比二期手术更方便、实用。

  3、新技术应用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和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部分胰腺囊肿病人可不必开腹手术,而通过B超或CT引导下的穿刺置管技术,或内镜下的吻合技术,达到内引流或外引流的目的。

  (1)经皮置管引流术:适用于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囊肿。在B超或CT引导下,选择避开内脏器官或血管的部位行囊肿穿刺,在抽得囊液证实进入囊肿内后,经穿刺针放入导丝,拔出穿刺针后,沿导丝插入导管进入囊腔,经B超或CT证实导管位置合适后,拔出导丝,固定导管,即完成置管外引流。一般引流时间为2~4周,当引流管无液体流出,B超或CT证实囊肿消失或明显缩小时,证明引流成功,可拔除引流管。这种方法损伤小,操作时间短,适应证较广,有效率在70%以上。对于囊肿不能完全吸收者,也可改善症状,有利于进一步的外科处理。

  (2)内镜下引流术:适用于囊肿与胃或十二指肠紧贴的病人。其方法是在内镜下,应用热穿刺针或激光,穿透胃或十二指肠与囊肿的壁,然后将鼻导管放入囊肿内持续引流。或应用内镜下的专用吻合器,行囊肿和胃或十二指肠吻合。

现在动不动就有人得胰腺真性囊肿,但是医生说这是自己不注意生活细节造成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做,在做之前一定要做检查,否则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方法

急性的脊髓炎这疾病,相信现在还有很多人对这个疾病不了解,这个脊髓炎疾病是属于一种炎症感染疾病,当得了这个疾病过后首先就是需要及时做治疗,因为这个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不注意的话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于这个急性脊髓炎积斌的治疗方法到底有哪些?

急性脊髓炎的偏方一:秋梨白藕汁

原料:秋梨、白藕各适量。做法:秋梨去皮核,白藕去节,切碎,以洁净的纱布绞挤取汁。不拘量,频服代茶饮。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润燥,治疗肺热津伤,津液不足之痿证。

急性脊髓炎的偏方二:炒黄豆芽

原料:黄豆芽适量,素油、食盐少许。做法:先将素油烧热,黄豆芽、食盐放锅内翻炒即可。功效:清热利湿,治疗湿重于热之胸脘痞满、舌苔白腻、肢体痿软者。

急性脊髓炎的偏方三:猪油蜜膏

原料:猪油100g,蜂蜜100g,党参300g,白术300g,玉竹300g。做法:将党参、白术、玉竹放锅中加水适量,煎沸30分钟取煎液,反复取煎液3次,再将其液熬浓缩为稠糊状。猪油、蜂蜜分别用小火煎煮至沸,晾温,与稠糊状药液混合调匀即可用之。每次食用1汤匙,每日2次。功效:补气养血,滋阴润燥,用治脾气虚弱之痿证兼有口干、舌红、便秘等脾阴虚证者。

急性脊髓炎的偏方四:组成:人参10g,麦冬12g,杏仁12g,麻仁12g,生石膏30g,桑叶12g,沙参20g。备选方:①桑杏汤加减:桑叶12g,杏仁12g,沙参12g,象贝母12g,香豆豉10g,栀子皮12g,梨皮10g。②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沙参12g,玉竹12g,麦门冬12g,桑叶12g,天花粉10g,生扁豆15g,甘草5g。加减:咽干口渴者,加天花粉20g、芦根20g、石斛15g;高热汗多者,加知母10g、连翘10g、金银花20g;身痛肢麻者,加川芎10g、牛膝15g。临证事宜:本病初期热邪较盛,表现为高热不退,治疗当以清热为主,养阴为辅,热退后病机重在伤阴,治疗则应以养阴为主,清热为辅。

以上就是对急性脊髓炎疾病的一种中医治疗偏方,如果自己有这方面的疾病,那么当看到了这篇讲述脊髓炎疾病的治疗方法过后自己就一定要马上行动起来,在治疗这个急性疾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要避免疾病会引起慢性的疾病,这样引起并发症的几率就会更高。



肺气肿中药的治疗方法

肺气肿的问题是让我们很多人都特别苦恼的一种疾病,很多人也都在积极的寻找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大多都没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这种疾病一定要从我们自身的病情入手,找出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中药治疗方法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肺气肿中药治疗方法吧。

1、中草药治肺气肿:紫苏12克,白前10克,百部8克,甘草6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2、风寒袭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 ①临床表现:咳嗽或喘急胸闷,咯痰稀薄色白,初起多兼形寒头痛、身痛、无汗、口不渴、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或弦紧。 ②基本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③基本方药:三拗汤加味。 麻黄9g,杏仁9g,射干6g,苏子12g,前胡9g,桔梗6g,甘草6g。 ④随症加减,痰多胸闷,口淡粘腻,食欲不振者,加陈皮9g,半夏9g,莱菔子9g;形寒骨楚,鼻塞流涕者,加紫苏9g,桂枝9g,白芍9g;咳嗽喘急,痰咯白沫者,加细辛3g,干姜3g,五味子6 g,白术9g,茯苓9g。 

3、风热犯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 ①临床表现,咳嗽痰咯白稠或黄稠,喘促气粗,甚至鼻翼扇动,口渴喜冷饮、胸闷烦躁,汗出,甚则发热面红,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②基本治法:宣肺泄热定喘。 ③基本方药:麻杏石甘汤。 麻黄9g,杏仁9g,石膏15~30g,甘草6g,紫菀9g,款冬花9g,牛蒡子9g,桔梗6g。 ④随症加减,气急喘促较甚者,加射干6g,广地龙9g,白果9g,山海螺9g;咳嗽较甚,喉痒气逆者,加蝉衣3g,僵蚕6g,象贝母9g;咽红痛,口舌干燥者加桑白皮9g,连翘9g,黄芩9g,知母9g,痰黄稠咯吐不畅者,加桃仁6g,冬瓜子9g,芦根15g,葶苈子9g;胸闷气逆便结者,加瓜蒌9g,枳壳9g,莱菔子9g。 4、痰浊阻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 ①临床表现:咳嗽气喘,痰多粘腻,咯出不爽,甚则喉中有痰鸣声,胸中满闷,恶心纳呆,口淡无味,舌苔白腻,脉滑。 ②基本治法:祛痰降气平喘。 ③基本方药: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加减。陈皮9g,半夏9g,茯苓9g,苏子12g,白芥子9g,莱菔子9g,枳壳9g,杏仁9g,米仁12g,甘草6g,生姜3片。 ④随症加减,口腻纳呆,胸闷脘痞者,加苍术9g,厚朴9g;痰涌量多,不能平卧者,加葶苈子9 g,皂荚子6g;咳痰黄稠量多者,加制胆星9g,天竺黄9g,知母9g,瓜蒌9g,黄芩9g,鱼腥草12g;气逆喘促者,加前胡9g,厚朴9g,当归9g,肉桂3g,沉香3g。

肺气肿中药治疗方法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才能够帮助我们很快更好治愈我们出现的疾病,不至于给我们身体带来更严重的情况,我们一些肺气肿的患者朋友都会用以上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希望大家尽快摆脱困扰。



风寒腰冷的治疗方法

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得面对一些自己不愿意面对的问题,包括生病,可以说每个人都会有生病的时候,风寒腰冷就是常见的一种,生病本身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面对,正确治疗,一般都能很快恢复健康,风寒腰冷的治疗方法是患者应了解的。

  防风15,山甲片(炙)10,川乌头15,独活20,秦艽20,威灵仙20,明党参15,麻黄15,桂枝20,皂刺15,木瓜15,甘草10。

  上面这个方是从网上下的,其中川乌用量为15,那是要死人的,看来以3-9为准,

  调整为:

  防风10,川乌头6,独活6,秦艽10,威灵仙6,(风湿痹疼)明党参12,(平肝毒)麻黄6,桂枝9,皂刺6,木瓜9,(解表发汗)甘草10。

  方以防风为君;以川乌、秦艽通行上下为臣;以独活、灵仙搜寻筋骨为佐;以桂枝、木瓜达其股肱,以山甲、皂刺、麻黄开启腠理为使,引风邪从汗孔而出;党参、甘草调其中宫,扶其元气,风邪去而痛自止矣。

  当归1钱,天麻1钱,僵蚕1钱,乌药1钱,牛膝1钱,独活1钱,石南藤1钱,乳香1钱,紫荆花1钱,骨碎补1钱,川芎5分,姜3片,葱白3个。

  1.痹一方-----寒湿症风湿的治疗:

  症状:腰和膝盖遇到冷则痛,肢体关节伸展不利落,畏惧寒冷,喜欢温暖,或者肢体关节酸麻涨痛,四肢沉着,舌苔淡薄,脉搏沉弱,或者脉搏沉弱细小。辨证:肝主筋,肾主骨,筋骨依赖气血的濡养,气血不足则筋骨失养,外部风寒湿(外邪)乘虚而入侵袭身体而患病,治疗应当以补肝养肾益气血为主要手段。治疗产后肢体关节酸痛,麻木,无力,通常也是以此为主呀治疗手段。因为产后气血不足,百脉空虚,外部风寒湿邪乘虚入侵体内,常见患者衣着厚重而畏惧寒冷,脸色苍白,声音无力。治疗:对以上患者,必须考虑患者机体情况,摆正内外,正邪之间的互相关系。以扶正为主,祛邪(风寒湿)为辅,用药后全身力增,肢体关节酸痛随之缓解,继续用药自能痊愈。药方:独,秦,防,川,当,熟,白,桂,等11味野生中药材。治疗效果:3-5副见效,8-15副痊愈(个体差异用药量不同)2.痹二方------风寒湿夹有里热之风湿证症状:此证不同于热痹,不可不慎,局部并不红肿,外观与风寒湿痹无异,但见舌红苔白干,小便黄,大便干,脉象滑或数等,则为内热,因外风内热,风热相搏,故肢节疼痛甚剧。辨证:由于外观无热象,容易误作风寒湿治疗而用祛风寒湿之剂,以热助热,不仅不能取效,反而使疼痛加剧,如此误治者屡见不鲜。治疗:本方适用于风寒湿痹夹有里热之证者。秦艽、二活、防风、白芷、细辛疏散诸经之风邪;四物养血和宫;苍术燥湿;生石膏、黄芩清热;内清外疏并用,风热之邪自解。如疗此类痹证,用本方疏风清热,屡用屡效。药方:秦 生石 羌独 黄 防 生 当 川 等13味中药。治疗效果:3-5副见效,8-20副痊愈(个体差异用药量不同)3.痹三方----老风湿的治疗

  症状:适用于痹症日久,用祛风寒温诸药不效者。凡风寒湿邪痹阻,脉络不能,周身肢节疼痛,或手指足趾关节肿胀疼痛,或神经根炎属于气血痹阻者。

  辨证及治疗:方中部分为祛风寒除湿之品,大部分为活血通络药物,佐以黄芪补气扶正,凡痹证日久,脉络阻滞,单用祛风寒除湿之工则难以逐邪外出,必须活血通络,使气行血活,脉络通畅,则外邪可除。用此方辩证要领重点在于痹证日久不愈,舌色紫黯,脉沉,(包括一部分类风湿关节炎,神经根炎及慢性腰腿痛病人)用驱风寒之药无效,而又不属于肝肾虚者,以此方治疗显效。其治疗原则是“治风和治血,血行风自灭”。凡血瘀日久,舌色多现紫黯,但临床观察亦不尽然,也有一部分病人舌色不变,因而不能单凭验舌色一项定论,必须结合病之新久,证之虚实,全面观察分折,方能中肯。川牛 地 羌 秦 香 当 川 苍 黄 灵 红 黄 桃等13味野生中药材治疗效果:3-5副见效,8-25副痊愈(个体差异用药量不同)4.痹四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穿 地 公 惹 苍 黄 知 白 牛 萆 茯 甘等12味野生中药材本方具有清热利湿,疏筋活络之作用,方中穿、地、公以疏筋活络;知、黄、苍清热除温;惹、茯、浴渗水利湿;牛强筋壮骨,坐骨神经痛等病。凡属湿热伤筋者,用之皆有效。湿热伤筋之证候,除了肢体疼软痛麻,笨重外,多尿黄,舌苔白腻,脉缓,手心热等候。数年前,遇一例坐骨神经痛病人,右臀部边及大腿悠悠作痛,酸软乏力,不能步履。屡用驱风寒除湿能经络之品皆无效,诊其脉缓有力,舌苔白腻;小溲色如浓茶,辩证为湿热伤筋,予本方立效,边续用药20剂而痊愈。以其后凡遇此类病人,用此方施治皆获痊愈。穿 地 公 惹 苍 黄 知 白 牛 萆 茯 甘等12味野生中药材治疗效果:3-5副见效,8-20副痊愈(个体差异用药量不同)5.痹五方----寒湿偏盛风湿的治疗症状:本方治疗痹证寒湿偏盛者。临床表现腰腿肢节冷痛,脉沉迟或弦紧,舌润口和,畏寒,小腹及腰冷,妇女白带清稀,月经延期,男子则出现小腹凉,阴囊潮湿等寒湿下注现象。

  辨证及治疗:寒湿痹阻则血脉凝涩,麻、川合用善驱筋骨间之寒湿;桂辛开温通血脉,寒湿除,血脉通则痹证愈。茯、白、干治寒湿弥温三焦,身生腰冷,与麻、乌合用,共治表里之寒温。凡风寒偏重之痹症,川为必用之药。曾治一少妇,两腿冒冷风,虽炎夏酷暑季节,下肢亦不沉温,遍用祛风寒之药不效。初用附配祛风之药有好转,但不能根治,后改用炙川麻,伍以当、黄 益气养血,下肢冷大减,继续治疗而愈。麻开毛孔,逐在表之寒邪,为治寒痹之要药。但也有个别人服麻后,心跳加快,呼吸短促,过两小时后始可恢复正常。因此,用麻时应注意此现象,一般量不宜大,常用量为5克~10克即可。炙川 麻 赤 桂 黄 干 白 茯 甘9味野生中药材治疗效果:3-5副见效,8-15副痊愈(个体差异用药量不同)6.痹六方----痛风的治疗此方剂原为朱丹溪治痛风方,为祛风、清热、活血、除痰、燥湿能用之剂。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天南生、苍术燥温祛痰;黄柏、龙胆草苦寒清热;防已、白芷、羌活、灵仙疏风,为治疗痛风之能用方。治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发热等常用上方。类风湿性关节炎痛机错综,风、湿、热、瘀血交织,脉络雍塞,周身关节游走窜痛,关节肿大,发热、变形等。因而非单一驱风寒湿法所能秦效,此方疏风燥温,化痰清热,活血逐瘀,上中下通治,曾治一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指、腕、踝、关节皆受累,痛如锥刺,肿胀有积液,变形,手指关节呈梭形。用此方6剂,小便增多,肿胀消失,关节疼痛大减,继续用驱风通络养血之剂而愈,痛风即历节风,多因素蕴内热,血为热耗,或涉水冒雨,或坐卧汗出当风,外邪与内热凝涩,脉络雍塞,关节肿痛,上下走窜。

  此方疏散风湿,开发腠理,化痰通络,清热散结,活血祛瘀,面面俱到,临床用之颇效。苍 黄 桂 威 防 南 桃 红 龙 羌 白 川治疗效果:3-5副见效,8-20副痊愈(个体差异用药量不同)7.痹七方----类风湿患者的治疗本方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就形僵直,手指足趾关节呈梭形,疼痛如锥刺,严重者功能丧失,几成残废,肌体消瘦,肌肉蒌缩,皮肤枯燥等。类风温性关节炎因风寒湿邪侵袭,日久化热,血枯液耗,筋骨失于充养,一方面外邪侵犯关节,关节肿大;另一方面气血不足,肌肉消瘦,甚至萎缩。本方集中诸虫类药,以搜剔风邪。凡痹证关节受损,僵直变形者远非一般除风湿之剂所能秦效,必须用虫类药透骨搜风,通经络止痛,曾治疗此类型风湿性关节炎甚多,其严重者多用虫类药收功,其中蕲蛇或白花蛇祛风湿,通经络,《本草经疏》谓其“性走窜,善行而无处不到,故能引诸风药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骨节疼痛;蜈蚣驱风镇痉止痛;穿山甲散瘀,通经络;苏土虫活血散瘀止痛;数种虫类药配合,有较强的祛风镇痛、活血通络作用。当归、白芍、熟地黄、仙灵脾补肝肾养血,营筋骨利关节,相互配伍,休现了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蕲 当 蜈 全 苏 山 仙 白 秦治疗效果:3-5副见效,8-20副痊愈(个体差异用药量不同)8.痹八方----热症风湿的治疗本方治疗热痹,适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欣热疼痛,小便黄赤,肢体出现红班,舌赤苔白腻,脉浮滑或滑数者。热痹的病机为风寒湿夹热,或日久化热,雍瘀血脉,气血循行受阻,故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热侵血络,故出现红方中防已、秦艽、桂枝祛风通络:生石膏,银花、黄柏清热;苍术、薏苡仁除湿,共秦祛风除湿之效。

  如恶寒有表证者可加麻黄1克;小便短赤加滑石、泽泻、竹叶清热利水;有红班吉节者,加丹皮,赤芍、生地以凉血活血;如关节积液较多,加茯苓、猪苓淡渗利湿。临床观察,有的病人用本方加活血凉血之剂后,红班增多,乃风温热邪自血分外透气分,从里达处之佳光,提示邪自外解,病有转机,曾治一例急性风湿病人,两下肢环形红班甚多,用西药强地松后,红班即消失,停药后红班又出现,久治不愈,用此方加丹皮、赤芍、生地后,红班遍及下肢,疼痛大减,从此而愈。治疗热痹石膏为必用之药,石膏性寒,解肌清热,凡属风湿夹热之痹证,须石膏与祛风剂合用。《吴鞠通医案》治疗痹证之属于热者,尝用大剂石膏取效。痹二方与本方皆以石膏与祛风湿药合用,确有良好效果。急性风湿病,一般血沉快,抗“O”增高,提示风湿活动,随着风湿热邪退后,血沉及抗“O”亦恢复正常。近治一林姓女,患风湿热,发热不退,予此方,服药50余剂而愈。生石 银 防 萆 秦 薏 桂 黄 苍 木通治疗效果:3-5副见效,8-15副痊愈(个体差异用药量不同)9.痹九方----风,湿,热相搏风湿的治疗本方治疗风湿热相搏,肢节烦痛,或全身痛,风湿结节硬痛红肿,或红班刺痒,尿黄,舌苔白腻,脉浮滑者。方中羌活、防风祛风;泽泻、猪苓利湿;苦参、黄芩、知母、苍术清热除湿,合之以治风湿挟热雍于肌肉关节。皮下结节,浮肿,舌苔白腻,此皆风湿之邪羁留下去之兆。此方特点为上下分消,使外邪疏散,湿热厄除,气血雍滞得以宣通,则诸证自愈。

  曾治大兴安岭地区,青年患者,两脚踝部浮肿,硬节大如李,坚硬且痛,不能行动,投本方立效,连取10余剂,浮肿及硬节全消而愈。当 猪 苍 苦 茵 赤 知 羌 防 泽 黄 甘治疗效果:3-5副见效,8-15副痊愈(个体差异用药量不同)10.痹十方----手足麻木酸软痛风湿的治疗本方适用于上下肢或手足麻木酸软痛,笨重无力,或手脚麻木乏力,蚁走感脉缓或弱,全身乏力,气短等卫气不足之证。本方以补气为主,气为和因之帅,气行则血行,方以黄芪桂枝五特汤增味,黄芪益气为主;桂枝通阳,芍药敛阴除痹;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桃仁,红花活血通络,合之以秦益气通阳行痹之效,曾治一王姓妇人,年60,手脚麻木,酸软难忍,脉缓无力,服此方30余剂,麻木酸软全除,脉象亦随之有力,此类病颇不少见,必须以大剂黄芪方能治愈。黄 白 甘 生 大 牛 桃 红 桂治疗效果:3-5副见效,8-15副痊愈(个体差异用药量不同)

风寒腰冷的治疗方法就是这些,生病不可怕,拖延才可怕,希望每一个患者都不要拖延,能及早找正规医院治疗。



多系统萎缩的治疗方法

现代很多人的了这种多系统萎缩 ,其实这种病很多人不太了解。所以这时候不要瞎操心,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医治疗方法

  (1)肾阴阳俱虚,髓海失养兼气血不足者,主要表现为起则头晕,运动减少、迟缓,走路不稳,或震颤,少汗或半身无汗,面色苍白,阳萎,大小便无力,舌质淡,舌苔白,脉沉弱。

  (2)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或郁而化热,主要表现为头晕昏沉,失眠,舌强言蹇,运动减少、迟缓,肢体麻木,咳嗽痰多,食欲不振,腹胀,尿频,便秘,阳萎,或见躁扰不宁,烦热,痰黄,舌质淡或红,舌苔白腻或黄厚腻,脉弦滑或滑数。辩证施治前者采用益髓汤,后者采用通髓汤。另外针对直立性低血压,大便干结,尿频或尿失禁,梦呓和睡眠行为障碍等均进行相应的辩证施治。

多系统萎缩对于我们来说是需要预防的,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尽快的去医院进行治疗,越早发现,治愈的机会就越大,但是我们也不能自己麻木的自己用药治疗,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