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嗜碱细胞百分比是多大?_嗜碱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和建议

由网友(百度里也搜不到姐)分享简介:说到嗜碱细胞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陌生的,对于一些不是医学专业的人来说,在平常很难接触到这类名词。但是虽然我们不知道,仍然有嗜碱性细胞大家可能不知道是什么,小编简单的介绍一下。嗜碱性细胞含量是我们平时血液检查时的一种参考指标,有的时候,嗜碱细胞会偏高,有的时候回偏低,当然,维持在正常值是最好的。小编今天主要和大家介绍一下,...



正常嗜碱细胞百分比是多大?

说到嗜碱细胞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陌生的,对于一些不是医学专业的人来说,在平常很难接触到这类名词。但是虽然我们不知道,仍然有一些人群正在饱受其折磨,或者一些医生正在研究此类疾病的治愈方法。对我们来说,身体的很多项指标只有在正常的范围内,我们才能更加健康的生活。那么正常嗜碱细胞百分比是多大呢?

嗜碱性粒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多能干细胞,在骨髓内分化成熟后进入血流。肥大细胞的来源尚有争议,目前,人类肥大细胞的起源以及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已确知 α鼠肥大细胞来自骨髓的造血多能干细胞,在各种组织的微环境内成熟,形成结缔组织肥大细胞和粘膜肥大细胞。结缔组织肥大细胞体积较大,胞质颗粒多,组胺含量高,对药物比较敏感。

形态结构

嗜碱性粒细胞呈圆形,直径10~14μm,胞核分叶不清楚,胞质含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嗜碱性颗粒,用甲苯胺蓝染色,颗粒由蓝变紫,称为异染性,大颗粒直径可达 1.2μm,易溶于水。电子显微镜下,颗粒内含物电子密度较高。胞质有复杂的囊泡,丰富的糖原。其他细胞器都不明显。

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

百分值 0~0.01 或(0%—1%)

绝对值0~0.1 10^9/L

异常结果分析

嗜碱性粒细胞增高:

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罕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有嗜碱性粒细胞增高,骨髓纤维化症、慢性溶血及脾切除后也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增高。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①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变态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过量;甲亢;库欣症等;

②应激反应,如心梗、严重感染、出血等。

对我们来说每年都会进行一些身体的检查,每次医生会给我们一些化验单,上面会有很多的检查指标。嗜碱细胞是对我们的健康状况可以做出一定判断的。一些指标有时我们不甚了解,为了自己能清楚的明白,大家一定要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小编介绍的大家要记住哦。



嗜碱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和建议

嗜碱性细胞大家可能不知道是什么,小编简单的介绍一下。嗜碱性细胞含量是我们平时血液检查时的一种参考指标,有的时候,嗜碱细胞会偏高,有的时候回偏低,当然,维持在正常值是最好的。小编今天主要和大家介绍一下,嗜碱细胞偏高的一些原因和建议,大家可以了解下。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过敏性反应,(药物过敏、生物因素过敏等),寄生虫病,皮肤病,烧伤后恢复期。

过敏反应预防重于治疗。应该从注意生活起居、饮食调理得当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做起。

首先,在早春时节,气温仍然寒冷,在寒冷空气的刺激下,甲状腺功能亢进,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因此,饮食上仍以高热量为主,除多食豆类制品外,还可食用糯米制品、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还要增加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虾、鱼类、牛肉等食物,这些食物中富含氨基酸,具有增加人体耐寒能力的作用。此外,要摄取足够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D具有抗病毒能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小白菜、蕃茄类蔬菜以及柑桔、柠檬等水果;而维生素A则可以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能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胡萝卜等。维生素E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富含维生素E的有卷心菜、花菜、芝麻等食物。此外,黑木耳和蘑菇也是不可缺少的食物。再就是要有适当的户外活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对预防春季过敏症大有益处。

寄生虫病以消灭寄生虫为主,根据虫种采用最有效的驱虫药物。在感染较重而寄主较衰弱时,可给予支持疗法,有外科并发证时应及时进行外科处理。

以上呢,就是小编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嗜碱细胞含量偏高的原因以及一些建议,希望小编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编提醒一下大家,平时要定期去检查自己身体的健康情况,多锻炼,少喝酒,少抽烟。小编也祝愿你们都能够身体健康。



支气管扩张试验怎么做

如果你经常咳嗽不止,有时候甚至还会出现咳血的情况,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你患上了支气管扩张这个病,当你去医院看医生,被告知需要做一个名叫支气管扩张试验的检查,也许你会产生疑问,这个试验是用来干什么的?又是怎么做的呢,做的过程中会不会感觉很痛苦难耐,其实支气管扩张这个试验,简单的来说就是用来测定你的肺的气管对舒张支气管的药的反应性,所以你大可不必太过惧怕。

检查方法: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后做肺功能检查,如果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增加12%以上,或者绝对值增加200ml以上为阳性。或者最高呼气流量(PEF)较治疗前增加60L/Min,或增加20%以上也可确定为阳性。

支气管扩张一般根据高分辨CT(HRCT)来诊断。

用途

用以测定气道可逆性,有效的支气管舒张药可使发作时的气道痉挛得到改善,肺功能指标好转。

常用舒张剂

常用吸入型的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及异丙托溴铵等。

支气管舒张实验是通过测定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后FEV1的变化来判断气道阻塞的可逆性,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支气管哮喘。对于FEV1<70%预计值的患者,当临床上怀疑哮喘时,可进行舒张实验。该项试验适用于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舒张试验正常值:

正常成人吸入β2激动剂后FEV1增加量<200 ml,改善率<15%。

支气管舒张试验临床意义:

临床用途:用于检查肺功能气道阻塞的可逆性,协助诊断支气管哮喘。

1.吸人支气管扩张剂20min后FEV1增加>15%以上,且绝对值超过200ml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表示气道反应性增高。有助于诊断哮喘。

2.判断舒张试验阳性与否,要兼顾舒张前后指标变化的百分比和绝对值两个方面。因为变化的百分比受舒张前基础值的影响,如果舒张前基础值很低,舒张后微小的增加就会使得百分比变化很大;相反,舒张前基础值较大,舒张后则需相当大的增加,才会使百分比有明显的变化。

3.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有助于哮喘的诊断,但结果阴性则不足以据此否定哮喘的诊断,尤其是晚期重症患者或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哮喘患者。部分患者舒张实验后,FEV1无明显变化,但症状改善,运动耐量提高,可能是由于RV减少、VC增加、弥散功能和通气/血流比的变化原因,故舒张实验阴性不能排除支气管扩张药治疗的益处。

4.约10%的COPD患者支气管舒张实验可为阳性。

舒张试验阳性诊断标准:

1.FEV1较用药前增加12%或以上,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或以上;

2.PEF较治疗前增加60L/min或增加>20%。

现在的你是不是终于明白了,关于支气管扩张试验到底是干什么的,结果怎么判定,又为什么要做了,如果你恰好是支气管扩张病的患者,在病前检查时,又正要接受这个试验,你还会担心吗?我想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你不但不会担心害怕,还知道了如何看检查的判定结果,这对你自身疾病的治疗与了解都很很有帮助的。



唐氏综合征能治好吗?

在目前临床上唐氏综合征,其实并没有一个根本而且完全治愈的方法,而只是尽早的发现,尽早采取康复治疗和训练,提高他们的一些自理能力,现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

1、为了在临床上更好的治疗唐氏综合症,解除患者疾病之忧,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专家,经多年科研诊疗与攻关独创“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该疗法在唐氏综合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受到了各界关注与好评。

2、干细胞技术是欧美国家上百位医疗专家组历经30余年临床研究、应用得出的目前治疗唐氏综合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干细胞技术研究者马丁·伊文思凭借此技术的突出疗效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医学奖”。目前,国内以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为首的干细胞科研医疗基地也已取得显著成效。

3、干细胞技术是通过腰椎穿刺或静脉注射等方式把健康的干细胞输入到患儿体内,刺激患儿体内细胞再生,以达到修复或替代受损细胞,重建功能正常的细胞和组织,不断提升患儿体内的正常细胞数量,从而提高患儿体内正常细胞的百分比,帮助患儿逐步恢复正常面容、提升患儿智力和语言能力,最大程度缩小患儿与正常孩子的差距。

4、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由婴儿长大成成年人,主要是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每进行一次,细胞的数量就增加一倍;虽然同时细胞也会死亡,但是在此过程中增加的细胞的数目多余死亡的数目,因而细胞的数目不断增多,直到成为成年人,细胞的数目才相对稳定。由此可见,唐氏患儿年龄越小,体内的细胞数量就越少,如果往患儿体内移植相同数量的干细胞,患儿体内正常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就越大,临床症状改善就会越明显。所以说唐氏患儿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患儿家长应尽早让孩子接受治疗,以免错失患儿改善症状的最佳机会。通过专业的仪器检查出来孩子的病情轻重程度,再根据孩子的病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会告诉家长具体孩子能恢复到什么程度。我院采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体系,是以现代医学多元结合治疗,另外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属于红十字会下属单位,每年拨入善款对于贫困人员进行救治,所有的唐氏孩子在医院进行的康复费用直接有红十字会进行救助,通过治疗可以逐步的恢复健康、治疗以后可以正常的说话、生活、面临社会。医生千句话不如患者的一句话



淋巴细胞百分比高

淋巴细胞主要是白细胞的新的功能细胞,是主要的机体免疫的中药西药成分可分为淋巴细胞和一些小淋巴细胞和一些大淋巴细胞,直径的也是相当不同的在日常生活中细胞的比例的主要是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淋巴细胞的检测的主要是临床化验血尿以及一些常规的一些范畴通过自己白细胞的检测进行技术分类。

即可对于淋巴细胞的形态比例进行观测。同时能进行诊断的治疗,淋巴细胞工作呢主要是常见的一些感染性的疾病比如病毒性的感染麻疹水痘就是以及肝炎,其他类型的炎症的会引起此类的疾病。

外周血液涂片,经wright染色后观察其形态,白细胞可分为5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即是该种形态的细胞占白细胞总计数的百分比。

正常生理情况
淋巴细胞比率为:20%—30%,淋巴细胞检测属于临床化验血液常规的范畴,通过对白细胞检测并进行计数和分类即可对淋巴细胞的形态、比率进行观察。

淋巴细胞增多或减少  1)淋巴细胞增加(lymphocytosis):主要见于感染性疾病,且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也可见于百日咳、结核、布鲁病、梅毒等。此外,肿瘤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器官移植后也可出现淋巴细胞增多。2)淋巴细胞减少(lymphocytopenia):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以及放射线损、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以上就是淋巴细胞百分比高的常见症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炎症的发病,淋巴细胞工作呢主要是常见的一些感染性的疾病比如病毒性的感染麻疹水痘就是以及肝炎,其他类型的炎症的会引起此类的疾病,如果发现此类的疾病的可以进行淋巴细胞的检测更加的准确。



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是怎么回事

在临床上,淋巴细胞百分比的衡量重要指标便是白细胞,而白细胞的总数对于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数值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因此,当患者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出现降低的时候,这也多是表明了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总数已经出现减少的状况,那么,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是怎么回事呢?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都是白细胞,比率是以白细胞总数为参照的,当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其他的就相对比率降低,中性粒细胞增高多见于细菌感染。红细胞平均体积一般是要结合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来来判断有没有贫血,单项轻微异常没有很大意义。

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 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放射病,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剂烷化剂. 中性粒细胞偏高一点只能说明集体可能存在感染,而自身的一个抗感染过程,如果高于正常很多也要引起重视,中性粒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感染,但你没有叙述有感染发烧应该不是,然后就是一些中毒性的表现包括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化学物质或者化学药物中毒,非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由上可见,当患者身上有某种免疫缺陷病、病毒感染和服用某类药物等情况存在时,这些因素都是能够引起患者的白细胞数目出现减少的情况的,从而导致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总数有所降低,而淋巴细胞百分比也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是多少

很多的人体的正常的细胞和其他的物质都是具有一定的比例的,一旦增多或者减少都会影响到人体的身体的健康,因此对于这个问题要多加注意才好,那么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是多少?那么下面我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个问题吧。

白细胞 8.84 红细胞 5.20 血红蛋白 140.00 红细胞压积 0.43 红细胞平均体积 83.30 平均血红蛋白量 26.90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23.00 血小板 352.00 淋巴细胞比率 35.4 中性细胞比率 22.52 单核细胞比率 6.10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 35.51 嗜碱性粒细胞比率 0.50 淋巴细胞数 3.13 中性细胞数 1.99 单核细胞数 0.54 嗜酸性粒细胞数 3.14 嗜碱性粒细胞数 0.04 红细胞分布宽度SD 38.50 红细胞分布宽度CV 12.90 平均血小板体积 9.10 血小板分布宽度 9.80 血小板压积 0.32 大型血小板比率 18.30嗜酸性粒细胞太高,结合症状分析 临床意义供参考: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变化 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因此,正常人嗜酸性粒细胞白天较低,夜间较高, 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过敏性 肺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寄生虫病

(2)皮肤病 湿疹、疱疹性皮炎、真菌性皮肤病

(3)血液病 慢粒

(4)霍奇金病,某些癌症

(5)传染病 猩红热

(6)内分泌病 如脑垂体功能低下及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这个问题的看法,人体正常情况下是符合上述的比例的,一旦增多或者减少都会严重的影响到人体的健康问题,因此一旦出现了问题,那么患者应当及时的进行治疗才能够保证患者的身体的健康,那么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



中性颗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

提及“中性颗粒细胞”,相信大家还比较陌生,不过但我们去体检,检查血常规的时候,在化验单项目中都能见到中性粒细胞这一项,简单说,它是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血液中所占的比例将作为重要的判断标准,那么正常的比例是多少呢?如果偏高会是什么原因呢?

中性粒细胞是什么?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在瑞氏(Wright)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无色或极浅的淡红色,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微米)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细胞核呈杆状或2~5分叶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其颗粒表面有一层膜包裹,可分1~4型,颗粒中含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酸性磷酸酶、吞噬素(phagocytin)、溶菌酶、β葡糖苷酸酶、碱性磷酸酶等。

专家说,如果白细胞数量高于1万,炎症比较厉害,可以使用消炎药物、打吊瓶,白细胞数量低于4000,说明抵抗力比较低,退烧药等要少用。如果淋巴细胞百分比高,则是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则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高的话一般白细胞也高,常见为感染,一般感冒都会导致增高。

如果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都高,说明是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低,淋巴细胞百分比高,则是病毒感染;如果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则可能既有病毒感染又有细菌感染。

由此可见,中性颗粒细胞在血液中所占比例偏高,一般啊都是炎症引起的,比如受到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当然有时候用药过程中也会出现数据的变化,这些都会作为判断某一病症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如果我们体检的时候发现百分比偏高则需要及时咨询医生来作诊断。



右下支气管扩张要怎么做?

很多老年人或者中年人都会得慢性支气管炎,有人问小编慢性支气管炎是怎么样的症状呢?其实是很久很久都治不好,需要用中药治疗,而急性气管炎要用西药治疗,急性气管炎就是很容易好的一种炎症,而相对于慢性的,就快了很多倍。很多人告诉小编,有些老年人还会出现右下支气管扩张,那怎么办呢?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吧!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壁及其周围肺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所造成.多因支气管阻塞及其远端发生感染,这两者常互为因果.引起支气管阻塞的原因有淋巴结肿大,异物,稠厚分泌物脓块,肿瘤等.有先天性支气管壁软骨支持组织发育缺陷的病人,更易发生感染和支气管扩张.解剖学上可将支气管扩张分为圆柱状和囊状扩张两种.前者病理改变较轻,后者管壁破坏多较严重。

支气管扩张多发生在周围第三,四级支气管分支,下叶较上叶多见.炎症先损坏管壁纤毛柱状上皮,继而管壁弹力纤维,平滑肌,软骨等.组织破坏后逐渐为纤维组织所替代,支气管遂呈柱状或囊状扩大,成为感染分泌物瘀积的管柱或囊袋.有的支气管还可因炎症瘢痕及纤维化收缩而被闭塞,致肺不张.一般经过抗感染治疗可使支气管和肺部炎症改善,但不能逆转支气管扩张的病理改变.故切除病肺组织是治疗中度以上支气管扩张的有效方法。

临床表现主要为咳痰,咯血,反复发作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病人排痰量较多,呈黄绿色脓性粘液,甚至有恶臭.体位改变,尤其是清晨起床时可能诱发剧烈咳嗽,咳痰,这可能是由于扩张支气管内积存的脓液引流入近端气道,引起刺激所致.有时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病程久者可能有贫血,营养不良或杵状指(趾)。

支气管扩张手术切除后,疗效多较满意.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者约占90%左右.所以我建议你可以咨询一下医生有需要的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效果可能来得不错.

支气管扩张不一定要用手术,就如小编说的,可以考虑试一试中药调理,可是要在病不是很急的前提下,什么意思呢?就是病还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可以考虑用中药,可是如果病很厉害的话,就一定要去医院治疗,因为如果一再拖延下去,可能会耽误病情,严重的话还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一定要注意啊。



​支气管激发试验特点

生活中常见的疾病有很多,在对疾病治疗上,要选择正确方法,这样对疾病缓解才会有很好帮助,支气管激发试验是很多人不清楚的,对这样试验在做的时候,也是有一些特点,不过这个试验的制作,也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治疗疾病,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支气管激发试验特点。

支气管激发试验特点:

1.药物试验用某种刺激,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前者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介质,吸入后能直接刺激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同时也刺激迷走神经末梢,反射性引起平滑肌收缩;后者为胆碱能药物,吸入后是直接与平滑肌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而使平滑肌收缩.

2.运动试验 大多数哮喘患者,在剧烈运动后,会诱发哮喘或使哮喘加重。一般认为运动时过度通气引起气道内衬液层温度下降和水分丢失是其主要诱因。Chatham 等认为脱水使局部渗透压增高,使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处疏松分离,肥大细胞和嗜酸粒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导致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以及平滑肌痉挛。

3.蒸馏水或高渗盐水激发试验 哮喘患者吸人生理盐水无反应,而吸人高渗盐水(3.6 )或低渗的蒸馏水,则可引起支气管收缩,其反应机制可能是使支气管粘膜表面液体的渗透压发生了改变。这种内环境的改变是一种强烈的刺激,可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介质,并可刺激平滑肌受体,使平滑肌收缩。

4.特异性和职业性支气管激发试验 哮喘患者约有50% ~70% 属外源性,对某些变应原过敏。常见的有花粉、霉菌、屋尘、昆虫以及引起职业性哮喘(系因在工作场所多次接触某种高浓度的物质,以至支气管反应性增高而发生的哮喘)的物质,如:动物皮毛、细菌、木料、棉花、谷物、甲醛、朔料制品等,因此为确定何种过敏原能引起哮喘,需直接做此种变应原的吸入试验。

在对支气管激发试验特点认识后,治疗哮喘疾病的时候,患者都是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这样对缓解疾病才会有帮助,而且治疗哮喘疾病过程中,患者也要注意饮食上要合理,这样利于疾病得到控制。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