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丸的功效与作用_补益赤石脂丸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00后个性:财神爷的孙子)分享简介:对于目前许多疾病的病因,到今天为止都尚未完全清楚,因为导致疾病的直接与间接的因素有很多种,但医学一般都认为它与体内各个机对于补益赤石脂丸,我想有些人可能听说过,甚至服用过,但是有些人就是没有听说过了。没有听说过的没关系,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什么是补益赤石脂丸。【处方】赤石脂2两(细研),白薇3分,芎䓖3分,琥珀1...



丹参丸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目前许多疾病的病因,到今天为止都尚未完全清楚,因为导致疾病的直接与间接的因素有很多种,但医学一般都认为它与体内各个机能系统的损毁和破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中药方剂恰恰就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丹参丸这种方剂。

【处方】
丹参 杜仲 牛膝 续断各90克 桂心干姜各60克

【制法】
上六味,研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腰痛并冷痹。

【用法用量】
酒服20丸,日再夜一。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
丹参(净)4两(酒浸1宿,日晒干),大川芎1两半,川归身(酒浸)2两(净),天台乌药1两,香附3两(童便浸,炒7次,只用净末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调经养血。主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
《赤水玄珠》卷二十

【处方】
丹参1两,苦参1两,升麻1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疮痒,搔之成疮。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原作“丹麦丸”,据文瑞楼本改。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一

【处方】
丹参2两,续断2两,芍药2两,白胶2两,白术2两,柏子仁2两,人参30铢,芎䓖30铢,干姜30铢,当归1两18铢,橘皮1两18铢,吴茱萸1两18铢,白芷1两,冠缨(烧灰)1两,芜荑18铢,干地黄1两半,甘草2两,犬卵1具(干),东门上雄鸡头1枚。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养胎,并转女为男。主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酒送下,1日2次。稍加至20丸。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方中理中、四物培养血气,芷、芜、丹、续祛风和荣,白胶有散瘀止血之功,柏仁有除风润燥之力、用犬卵者,取其资壮元阳,鸡头者专取东方生气,冠缨沾日月光华,为男子章身之具,用以入药,以类感也,然必末满三月,混沌未分,服之庶克有济。

【摘录】
《千金》卷二

【别名】
桂姜丸

【处方】
丹参3两,杜仲3两,牛膝3两,续断3两,桂心2两,干姜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腰痛并冷痹;肾着;腰脚疼痛,行步艰难。

【用法用量】
桂姜丸(《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杜仲、续断治腰痛;干姜、桂心开冷痹;牛膝、丹参通津血也。

【摘录】
《千金》卷十九

【处方】
丹参(微炒)1两,芍药1两半,芎䓖1两,芫花(醋炒)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桂(去粗皮)1两半,野葛皮(炙黄)半两,吴茱萸(汤浸,焙,炒)半两,蜀椒(去闭口并目,炒出汗)1两,栀子仁1两,巴豆(去皮心,麸炒,研出油尽)10枚。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五尸蛊注,中恶客忤,心腹刺痛。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米饭送下,1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

【处方】
丹参(锉)1两,续断1两,当归(切,炒)1两,桂(去粗皮)1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鬼箭羽(锉)1两,琥珀(研)半两,没药(用醋少许化开)半两。

【制法】
上8味,除没药外,并捣罗为末,入没药拌匀,再用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产后虚损,气血不和,腰痛难忍。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也已经了解了丹参丸的组成药材等,也证明了这款方剂的纯天然无公害。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杜仲丸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杜仲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不过要说起杜仲丸的作用的话,可能有些人还不是太清楚。那么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别名】
千金保孕丸(《古今医统》卷八十五)、杜续丸(《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
杜仲(炒)续断(酒浸)各等分

【制法】
上药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肾安胎。主妊娠胎动不安,腰背痛者。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用酒或米饮送下。

【摘录】
《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

【处方】
杜仲 龟版 黄柏 知母 枸杞子 五味子 当归 芍药 黄耆 故纸各30克

【制法】
炼蜜同猪脊髓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肾滋阴,益气养血。主肾虚腰痛,脉大虚。

【用法用量】
每服8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
《医学人门》卷七

【处方】
杜仲1两半(去粗皮,炙微黄,锉),远志3分(去心),熟干地黄1两,桂心1两,白茯苓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牛膝1两半(去苗),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羌活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损腰脚疼痛,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三十

【处方】
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干姜半两(炮裂,锉),萆薢1两(锉),羌活3分,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川椒3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桂心3分,芎䓖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秦艽半两(去苗),川乌头3分(炮裂,去皮脐),细辛3分,五加皮3分,石斛3分(去根,锉),续断2两,当归3分(锉,微炒),五味子3合,槟榔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经虚损,风冷乘之,五种腰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
《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
杜仲2两,石斛2分,干地黄3分,干姜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肾。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酒送下,日2次。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干姜行地黄之滞,则补而不壅;石斛助杜仲之强,则健而益壮。

【摘录】
《千金》卷十九

【处方】
杜仲(去粗皮,称用,麦麸炒黄色,去麦麸不用)2两半,牛膝(酒浸1宿,晒干)2两半,菟丝子(酒浸1宿控出,趁湿润研破,晒干)2两半,续断(酒浸1宿,晒干)2两半,木瓜(切碎,晒干称)2两半,萆薢(炒黄色为度)2两半,金毛狗脊5两半(出毛净称,用好米醋于砂铫内煮,切片子,焙干)。

【制法】
上为细末,用好醋煮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疾及腰肾风虚脚气。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温酒送下,日3次。

【注意】
忌鸡肉。

【摘录】
《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卫生家宝》

【处方】
杜仲(去粗皮,炙,锉)3钱,防风(去叉)3钱,附子(炮裂,去皮脐)3钱,石菖蒲3钱,桔梗(炒)3钱,秦艽(去苗土)3钱,细辛3钱,肉桂(去粗皮)3钱,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炒)3钱,半夏(汤浸2-7次,焙)3钱,沙参半两,熟地黄(焙)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子宫久冷,妊娠数堕胎。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渐加至20丸,空心温酒送下。1月见效。

【摘录】
《普济方》卷三四三

【处方】
杜仲2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续断1两,丹参半两(去芦头),萆薢3两(锉),芎䓖半两,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桂心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牛膝3分(去苗),赤芍药3分,海桐皮3分,干蝎3分(微炒)。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脏风毒流注,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七

【处方】
杜仲不计多少。

【制法】
去粗皮,细锉,瓦上煿干,捣罗为末,煮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胞胎不安,并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烂嚼,以糯米汤送下。

【各家论述】
《济阴纲目》:胎系于肾,故用杜仲补肾。

【摘录】
《普济方》卷三四二引《肘后方》

【处方】
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萆薢1两(锉),细辛1两,丹参1两,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当归1两(锉,微炒),羌活1两,桂心1两,槟榔1两,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微炒),酸枣仁1两半(微炒),大麻仁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虚气滞腰痛,强直不能俯仰。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
《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
杜仲(去皮,锉,姜汁浸,炒去丝)1两,川续断(酒浸)1两。

【制法】
上为细末,枣肉煮烂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养胎。主妊娠2-3月,胎动不安。妊娠腰背痛。

【用法用量】
千金保孕丸(《医统》卷八十五)、杜续丸(《医学入门》卷八)、保孕丸(《医钞类编》卷十七)、续杜丸(《产孕集》卷上)。

【摘录】
《济生》卷七

【处方】
莲肉(去心)4两,龙骨7钱半(新瓦上煅,另研细),益智仁1两,破故纸(炒香)1两,茴香1两(微炒),牛膝(去苗)1两(酒浸),白茯神(去皮木)1两,杜仲(去皮,锉碎,酒浸,炒断丝)1两,菟丝子4两,桃仁(汤泡,去皮尖净,炒)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用山药4两炙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心肾,益气血,暖元脏,缩小便。壮力。主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枣汤送下,空心食前服。

【摘录】
《瑞竹堂方》卷一

【处方】
杜仲(去粗皮,锉,炒)3分,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萆薢(微炒)1两半,酸枣仁(炒)1两,当归(切,焙)3分,防风(去叉)1两,丹参(微炙)3分,赤芍药3分,桂(去粗皮)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1分,石斛(去根,锉)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3分,槟榔(煨)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中风,腰脚不随,骨节酸痛,筋脉拘急,行履艰难,两胁牵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用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

【处方】
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干漆(炒令烟出)1两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巴戟天(去心)1两半,桂(去粗皮)1两,五加皮(锉)1两,狗脊(去毛)1两,山茱萸1两,防风(去叉)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独活(去芦头)1两,山芋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兼补益元脏。主伤寒后,风伤腰胯冷疼。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处方】
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1两,巴戟天(去心)1两,楮实1两,五味子1两,茴香子(炒)1两,远志(去心)1两,山茱萸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山芋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下焦伤惫,目昏耳聋,腰膝冷痛,小便滑数,日渐瘦悴。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加至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处方】
杜仲(去粗皮,炙,锉)3分,防风(去叉)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石菖蒲3分,桔梗(炒)3分,秦艽(去苗土)3分,细辛(去苗叶)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桂(去粗皮)3分,半夏(汤洗2-7遍,焙)3分,熟干地黄(焙)半两,沙参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子宫久冷,妊娠数堕胎。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渐加至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别名】
青娥丸、青蛾丸、肾气丸

【处方】
杜仲(去粗皮,炙,为末)1两,补骨脂(炒香熟,为末)1两,胡桃仁(汤浸去皮,研)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下元,乌髭鬓,壮脚膝,进饮食,悦颜色。益精助阳,乌须,壮脚。主腰疼。肾虚衰,不能上荣肝木,而肝乏生生之源,精血无以内荣二海,腰痛牵引于胁,脉虚者。

【用法用量】
青娥丸(《直指》卷十八)、青蛾丸(《普济方》卷一五四)、肾气丸(《仙拈集》卷二)。

【各家论述】
《医略大书》:肾虚衰,不能上荣肝木,而肝乏生生之源,精血无以内荣二海,故腰痛牵引于胁焉。核桃肉补肾养肝,以滋血海之不足;补骨脂补火荣木,以资精海之空虚;厚杜仲补肾强腰。兼培肝络也。丸以青盐之补肾,下以食盐之坚肾,使肾脏紧固,则真火发育,而肝得养生之令,精血内荣,宁有腰痛连胁之患乎?此补肾养肝之剂,为腰痛连胁之专方。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
五加皮3两,萆薢3两,山茱萸3两,杜仲4两(炒去丝),阿胶(蛤粉炒成珠子)2两,金毛狗脊(炙去毛)2两,防风(去芦头)2两,川芎2两,细辛2两,鹿角屑2两,当归(洗,焙)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
上为细末,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冲任脉虚,血海虚弱,寒湿邪气客搏胞络,妊娠腰痛,小腹牵连,行步力弱,难于俯仰,小便白浊,昼夜频行。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或煎艾汤送下。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处方】
杜仲1两,龟版1两,黄柏1两,知母1两,枸杞子1两,五味子1两,当归1两,芍药1两,黄耆1两,故纸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同猪脊髓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虚腰痛,动止软弱,脉大虚,疼不已。

【用法用量】
每服8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杜仲丸,我们知道杜仲丸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有需要的话,大家可以试一试。



还命千金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种好东西,大自然界中的药材经过泡制等工序后都会变成养生的好利器,还命千金丸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你知道还命千金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吗?

【处方】
雄黄(研)4分,鬼臼4分,徐长卿4分,礜石(泥裹烧半日)4分,瓜丁4分,雌黄(研)4分,干姜4分,野葛7分(炙),斑蝥20枚(去足翅,熬),蜀椒4分(去目汗),地胆15枚(去翅,熬),射肉2分,丹参4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心腹枳聚坚结,胸胁逆满咳吐,宿食不消,中风鬼疰入腹,面目青黑不知人。

【用法用量】
先食服1丸,每日3次。不知渐增,以知为度。若百毒所螫、牛触践、马所蹋啮,痈肿瘰疬,以1丸于掌中,唾和涂痛上,立愈。正月旦,以椒酒率家中大小各服1丸,终岁无病。

【摘录】
《外台》卷十三引《古今录验》

关于还命千金丸的相关知识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在现在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养生方剂层出不穷,而且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个全民养生的时代了。



补虚杜仲丸的功效与作用

补虚杜仲丸是什么你知道吗?补虚杜仲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杜仲(去粗皮,炙)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2两,干姜(炮)半两,远志(去心)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虚劳损,腰疼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温酒或枣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以上就是对中药方剂补虚杜仲丸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却不肯去看病更不肯医治,这种心态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话,会使自己的健康受损。



胡桃丸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听说过胡桃丸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胡桃丸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胡桃丸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

【处方】
乳香 沉香 水香 母丁香 大茴香 干姜 杜仲(姜汁炒去丝)没药 菟丝子(酒制)破故纸(酒炒)各等分 胡桃4个(去壳)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治腰痛。

【用法用量】
黄酒送下。

【摘录】
《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
乳香、沉香、木香、母丁香、大茴香、干姜、杜仲(姜汁炒去丝)、没药、菟丝子(酒制)、破故纸(酒炒)各等分,胡桃4个(去壳)。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腰痛。

【用法用量】
黄酒送下。

【摘录】
《回春》卷五

【处方】
胡桃肉(浸,去皮,研焙)、破故纸、大枣(煮,去皮核)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以枣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小肠气,疝气,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四九

【处方】
破故纸4两,杜仲4两,萆薢4两,胡桃仁4两。

【制法】
上为细末,次入胡桃膏子拌匀,再捣千余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益精补髓,强筋壮骨,延年益寿,悦心明目,滋润肌肤,令壮年高人脏腑不燥结。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温酒盐汤下。

【注意】
忌羊血。

【摘录】
《御药院方》卷六

【处方】
白茯苓、胡桃肉(汤去薄皮,别研)、附子(大者)1枚(去皮脐,切作片,生姜汁1盏,蛤粉1分,同煮干焙)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消,亦云内消。多因快情纵欲,极意房中;年少惧不能房,多服丹石及失志伤肾,遂致唇口干焦,精溢自出,或小便赤黄,五色浮浊,大便燥实,小便大利而不甚渴。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米饮送下;或为散,以米饮调下,食前服。

【摘录】
《三因》卷十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胡桃丸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又是纯中药制剂,无副作用,但如果没有需要还是不建议滥服的。



鹿角霜丸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鹿角霜丸,有的人或许还不太熟悉,其实鹿角霜丸是一种中药方剂,对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关于鹿角霜丸的功效与作用将会在下文中给您介绍。

【处方】
鹿角霜 秋石 白茯苓各等分

【制法】
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温肾利湿。治情志不遂,致患膏淋,小便如脂膏状,疲极乏力。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米汤送下。

【摘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处方】
黄耆(蜜炙)60克 人参60克 白术60克 白茯苓60克 当归(酒洗)60克 川芎30克 肉桂30克 熟地黄60克 茴香(炒)30克 牛膝(去芦)45克 木瓜45克 白芍药(酒炒)60克 川乌(炒)45克 羌活30克 独活30克 肉苁蓉(酒洗)45克 槟榔30克 防风45克 乌药(炒)45克 破故纸(酒炒)60克 木香6克 续断45克 甘草15克 苍术(米泔水浸)60克 附子30克(童便和白面包裹煨)杜仲60克(姜汁炒,去丝)虎胫骨(酥炙)45克 鹿角霜500克

【制法】
上为极细末,酒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温阳补虚,祛风通络。治半身痿弱,二三年不能动履者。

【用法用量】
空腹时米汤送下100丸。

【摘录】
《古今医鉴》卷二

【处方】
鹿角霜1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巴戟天(去心)1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两。

【制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生阳气,补精髓。主肾寒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
鹿角霜、白茯苓、秋石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膏淋。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米汤下。

【摘录】
《三因》卷十二

【处方】
薄荷末4两,山药8两,鳗鱼1斤,鹿角霜4两。

【制法】
上用饭甑一具,着底铺薄荷末二两,上铺山药,上又铺鳗鱼(去头尾),上又铺鹿角霜,再以薄荷细末二两盖之,蒸极烂,将鱼骨炙脆为末,共一处捣和为丸。

【功能主治】
诸虚百损,羸弱不堪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白汤送下。

【摘录】
《何氏济生论》卷二

【处方】
鹿角霜。

【制法】
上用鹿角带项骨者,不以多少,锯作挺子长三寸,洗净,用水桶内浸,夏三、冬五昼夜,用清水浸,同入釜内煮之,觉汤少,添温汤,日夜不绝,候角酥糜为度,轻滤出,用刀刮去皮,如雪白,放在筛子上,候白干,火焙之。其汁慢火熬为胶。俟角极干,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上热下焦寒,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
每服30-40粒,空心温酒、盐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六

【处方】
鹿角霜4两,白茯苓3两,秋石2两5钱,海金沙2两。

【制法】
上为末,老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
膏淋。溺与精并出,混之如糊,如米泔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摘录】
《玉案》卷五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鹿角霜丸,我们知道鹿角霜丸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有需要的话,大家可以试一试。



黄帝护命千金丸的功效与作用

长期的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各种问题。中药方剂就是解决这种情况的一个好办法,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下黄帝护命千金丸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处方】
野葛7寸(炙),斑蝥20枚(去足翅,熬),雄黄1两(研),雌黄1两,鬼臼1两,瓜丁1两,丹砂1两(研),礜石1两(泥裹,烧半日),沙参1两,莽草1两(炙),椒(去目,汗)1两,地胆15枚(去足翅,熬)。

【制法】
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羸瘦历年,胸满结疹,饮食变吐,宿食不下,中风鬼疰疾瘦。

【用法用量】
每服5丸,1日2次。卒中恶气绝不知人,服如小豆大2丸,老小半之;牛马所触践痈肿,若虫毒所啮,取1丸着掌中,唾和涂疮中毒上,立愈;正月旦以酒率家中大小各1丸,1岁不病;若伤寒身热,服1丸;若欲视病,服1丸,与病者共卧不恐。

【注意】
忌生血物。

【摘录】
《外台》卷十三引《古今录验》

文章介绍的黄帝护命千金丸的药用价值,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实很多的身体疾病都可以通过黄帝护命千金丸等一些中药方剂来调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应该继续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定命夜明沙丸的功效与作用

定命夜明沙丸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定命夜明沙丸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定命夜明沙丸的相关知识吧。

【处方】
夜明沙(炒)1分,青黛(研)1分,蛇蜕(炒)1分,蝉蜕(去土)1分,麝香(研)1分,地龙(去土,炒)1分,干虾蟆(烧灰,研)1分,蚱蝉(炙)40个。

【制法】
上为末,粟米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疳。

【用法用量】
1-2岁儿每服3丸,3-4岁儿5丸,并用米饮送下,空心、日午各1服。更水化1丸,滴两鼻中,又以桃、柳汤浴儿,以青布裹。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上面介绍了定命夜明沙丸的做法,不同的养生方剂带给我们的功效与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饮用一些方剂还是有好处的。



雷氏千金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雷氏千金丸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大黄5分,巴豆仁60枚,桂心2两,干姜2两,消石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
行诸气。主宿食不消,中恶,心腹痛如刺,及疟。

【用法用量】
每服2丸。已死者,折齿灌之。

【摘录】
《千金》卷十七

【处方】
消石3分(熬),大黄4两,巴豆1分(去心皮,熬)。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许。

【功能主治】
解散发动。主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饮送下,1日2次。以利为度。

【摘录】
《千金翼》卷十五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雷氏千金丸这种中药方剂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能够清楚的了解到雷氏千金丸有着很多对人体的好处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雷氏千金丸来治疗一些疾病。



定命牛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定命牛黄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但是不经常服用这种药的人对于定命牛黄丸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定命牛黄丸是怎样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别名】
延命牛黄丸

【处方】
牛黄1钱,朱砂1钱,雄黄1钱,麝香1钱,龙脑1钱,瓜蒂30个(为末),丁香1分(末),蟾酥3分。

【制法】
上为细末,用温水浸蟾酥为丸,如黍米粒大。

【功能主治】
小儿五疳羸瘦。

【用法用量】
先以温水化2丸,滴两鼻中,令嚏五七声,再以温水送服3丸,1日3次。

【摘录】
《圣惠》卷八十六

上文介绍了定命牛黄丸的食用方法,我们可以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采纳后好好利用定命牛黄丸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