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物升麻丸的功效与作用_犀角升麻丸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自认与酒同醉)分享简介:对于七物升麻丸,我想有些人可能听说过,甚至服用过,但是有些人就是没有听说过了。没有听说过的没关系,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好好大家都知道犀角升麻丸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服用前也还是要了解一下它的功效才能放心。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对于您的生活有点帮助。【处方】犀角45克 升麻30克 羌活...



七物升麻丸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七物升麻丸,我想有些人可能听说过,甚至服用过,但是有些人就是没有听说过了。没有听说过的没关系,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什么是七物升麻丸。

【处方】
升麻 犀角 黄芩 朴消 栀子 大黄各60克 豉2升(微熬)

【制法】
上药同捣散,蜜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治小儿痘疹,表里有热,四肢大热,大便难者。

【用法用量】
四肢大热,大便难,即服30丸,取微利为止;若四肢小热,于食后服20丸。

【摘录】
《政和本草》卷六引《本草图经》

由上文可知七物升麻丸的原料是几种我们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药材,对某些疾病特别有效果,参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话,不妨试一试。



犀角升麻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犀角升麻丸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服用前也还是要了解一下它的功效才能放心。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对于您的生活有点帮助。

【处方】
犀角45克 升麻30克 羌活30克 防风30克 白附子15克 白芷15克 生地黄30克 川芎15克 红花15克 黄芩15克 甘草(生)7.5克

【制法】
上药各为细末,合匀,蒸饼为小丸。

【功能主治】
治雀斑,粉刺,酐黯。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空腹、临卧时用茶清送下。

【摘录】
《医宗金鉴》卷六十三

现在大家知道了吧,犀角升麻丸的对疾病的疗效有很多,对我们恢复健康很有帮助。



九物牛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想养生的话不妨通过一些中药方剂来调节,这样既可以维持身心的健康,同时,又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今天就来看一看九物牛黄丸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别名】
九精丸

【处方】
牛黄1两,荆实1两,曾青1两,玉屑1两,雄黄1两,空青1两,赤石脂1两,玄参1两,龙骨1两。

【制法】
上药治下筛,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男子得鬼魅欲死,所见惊怖欲走,时有休止。

【用法用量】
九精丸(《圣济总录》卷一○○)。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夫魑魅异端,正人之所不屑,然阴柔细人,因邪入邪,往往有之。有真阳素亏,阴邪内结,不能辟除邪妄者;有遭风失溺,心神恐惧而成惑乱者;有积疑难释,惊痰堵塞而妄言妄见者。凡此皆惊恐恚劳所变,而《千金》咸以列之小肠腑者,以小肠之脉上冲心,贯肝、肺,肺病则魄不安,肝病则魂不归,妄言妄见,迫所不免。如九物牛黄丸,良由心肾本虚,神志失守,而为惊邪所触,故以牛黄主惊痫寒热,热盛狂痉,《本经》原有除邪逐鬼之治;佐以荆实,治风逐湿,祛痰解热,曾、空二青、玉屑、雄黄、赤脂、龙骨镇摄惊妄,独取元参以导虚热,共襄配合九精之妙。

【摘录】
《千金》卷十四

使用九物牛黄丸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该及早预防。



升麻丸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升麻丸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讲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但是很多人对于升麻丸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那么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下这个问题。

【处方】
川升麻30克 羚羊角屑30克 茯神30克 柴胡30克(去苗)栀子仁30克 黄连15克(去须)麦门冬30克(去心,焙)牛黄7,5克(细研如粉)龙脑3克(细研如粉)甘草15克(炙微赤,锉)朱砂30克(细研,水飞过)

【制法】
上药为细末,入牛黄等同研和匀,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肝脏壅热,烦躁恍惚,头目不利。

【用法用量】
每于食后,煎竹叶汤下15丸。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猪肉,羊血。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三

以上就是对于升麻丸的一些介绍,由于每个人的体质等的不尽相同,同一种方剂起到的效果很可能也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大家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用,不要盲目跟风。



和太师牛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由于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吃的是越来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中医中的方剂治疗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方法,可以在对抗疾病的同时调理身体机能,滋润修复,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和太师牛黄丸。

【别名】
牛黄丸

【处方】
石燕1两,蛇黄1两,磁石(上3味并火烧醋淬9遍,细研)1两,雄黄(研,飞)1两,辰砂(研,飞)1两,石绿(研,飞)1两,牛黄半两,粉霜(研)半两,轻粉(细研)半两,麝香(细研)半两,银箔(研)100片,金箔100片(为衣)。

【制法】
上为细末,用酒煮面糊为丸,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
豁痰镇痉,开窍清神。主卒暴中风,眩运倒仆,精神昏塞,不省人事,牙关紧急,目睛直视,胸膈喉中痰涎壅塞,及诸痫潮发,手足瘈疭,口眼相引,项背强直。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煎薄荷并酒磨下;老人可服半丸;小儿10岁以下,分为4服,蜜水磨下;4岁以下,分为5服;未满1岁,可分为7服。如牙关紧急,以物斡开灌之。

【摘录】
《局方》卷一

和太师牛黄丸采用传统的几种纯天然中药材制成,对一些病症有着极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无丝毫的副作用,对一些患者来说,的确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牛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各种疾病的侵袭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多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且也容易导致人体出现提前衰老的迹象。中药方剂是一个帮您摆脱各类疾病的好方法。下面为大家讲一下牛黄丸的做法。

【处方】
牛黄(研.一分)、麝香(研.一分)、龙脑(细研.一分)、朱砂(细研.水飞.三分)、白僵蚕(炒.半两)、鹿角胶(捣碎.炒令黄燥.半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二两)。白附子(炮.裂)、天麻、白蒺藜(炒.去刺)、赤茯苓、白芷、羌活、独活、蔓荆子、麻黄(去根节)、防己、木香、槟榔、藁本、防风、干蝎(炒)、当归(炒),各一两。

【炮制】
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风痉,身体强直,牙关紧闭,心神昏昧。

【用法用量】
每服十丸,不拘时,用温酒研化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
牛黄(另研)、真珠(另研)、琥珀(另研)、铁粉(另研)、天竺黄(另研)、龙齿(另研)、麝香(另研)、人参(去芦)、龙胆草(去土)、升麻、防风(去叉)、黄芩(去黑心)、钩藤、犀角(镑)、水银、丹砂,各半两。金箔(七十片)、银箔(七十片.于水银丹砂金箔四味同研)、露蜂房(炙.一两)、全蝎(酒炒.一两)。知母、天门冬(去心)、石菖蒲(米泔浸切.酒炒)、白芍药、茯神、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各一两。

【炮制】
上除别研药外,余药捣罗细末,却入另研药,再罗令匀,炼蜜拌和得所,更捣千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风邪变成癫痫,时时发动,不知人事,定心神风癫之状,发无常时,每发则仆地吐涎沫,无所觉知。盖由血气皆虚,精神离散,魂魄失守,风邪入于阴经故也。

【用法用量】
夜卧及食后,煎新竹叶汤下十五丸至二十丸。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
牛黄15克(细研)龙脑7.5克(细研)天竺黄15克(细研)犀角屑 羚羊角屑 朱砂(细研,水飞过)黄芩 川升麻各30克 甘草7.5克(炙微赤,锉)防风15克(去芦头)麝香3克(细研)真珠15克(细研)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入前研了药,更研令匀,以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清热熄风,化痰开窍。治阳毒伤寒,心胸烦闷,恍饱如狂,结热不散。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以温水嚼下,不计时候。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处方】
牛黄7.5克(细研)麝香7.5克(细研)朱砂22.5克(细研,水飞过)龙脑7.5克(细研)白僵蚕15克(微炒)鹿角胶15克(捣碎,炒令黄燥)白花蛇60克(酒浸,炙令黄,去皮、骨)白附子30克(炮裂)天麻30克 白蒺藜30克(微炒,去刺)赤茯苓30克,白芷30克 羌活30克 独活30克 蔓荆子30克 麻黄30克(去根、节)汉防己30克 木香30克 槟榔30克 藁本30克 防风30克(去芦头)干蝎30克(微炒)当归30克(锉,微炒)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风痉,身体强直,牙关紧急,心神昏昧。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热酒研下,不计时候。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处方】
牛黄3克(细研)朱砂1.5克(细研,水飞过)犀角屑 天竺黄(细研)白附子(炮裂)茯神 黄连(去须,微炒)羚羊角屑 防风(去芦、头)玄参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甘菊花 人参(去芦、头)黄耆(锉)甘草(炙微赤,锉)黄芩各7.5克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治小儿惊悸壮热,黄瘦发坚。

【用法用量】
每服以淡叶汤研下5丸,一日三四次。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处方】
牛黄7.5克(细研)水银7.5克(用黑铅7.5克同结为砂子,细研)朱砂7.5克(细研)犀角屑7.5克 麝香4克(细研)蝎梢7.5克(微炒)天浆子7.5克 天南星7.5克(炮裂)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以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治小儿胎风,手足搐搦,遍身壮热。

【用法用量】
不计时候,以薄荷汤化破三丸服之。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方剂是按照中医理论为某一种或几种病症专门研制的。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对其有所了解。



升气实脏丸的功效与作用

升气实脏丸,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那么,你对升气实脏丸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升气实脏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
黄耆(蜜炙)30克 人参(去芦)30克 白术(土炒)60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山药(炒)30克 莲肉(去心)30克 芡实30克 升麻(酒炒)15克 柴胡(酒炒)15克 干姜(炒黑)15克 肉豆蔻(面裹煨,捶去油净)15克 粉草(炙)15克 椿树根皮(酒炒二次)120克

【制法】
上为细末,阿胶水化开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治久泻,元气下陷,脾胃衰惫,大肠滑脱,肛门坠下,日夜无度,饮食不思,米谷不化,汤水直过,烦渴引饮,津液枯竭,肌瘦如柴,寒热互作。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糯米半生半炒煎汤送下。

【摘录】
《古今医鉴》卷五

升气实脏丸的功效和用途非常广泛,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良药。大家有需要时不妨试一试,因为它几乎没有副作用,所以可以放心服用。



和太师牛黄圆的功效与作用

和太师牛黄圆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是包含了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中药材,是药食同源的纯天然配方,下面我们就去看看相关的介绍吧。

【处方】
石燕、蛇黄、磁石(已上三味.并火烧醋淬九遍.细研)、雄黄(研.飞)辰砂(研.飞)、石绿(研.飞),各一两。牛黄粉霜(研).轻粉(细研).麝香(细研),各半两。银箔(研)一百片,金箔一百片(为衣)。

【炮制】
上件都研匀细,用酒煮面糊和圆,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
治卒暴中风,眩运倒仆,精神昏塞,不省人事,牙关紧急,目睛直视,胸膈、喉中痰涎壅塞,及诸潮发,手足,口眼相引,项背强直,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一圆,煎薄荷酒磨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上文介绍了和太师牛黄圆的食用方法,我们可以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采纳后好好利用和太师牛黄圆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温脏丸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知道中药方剂有很多的分类,而不同的方剂功效作用也不一样,那么你知道温脏丸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人参 白术(米泔浸,炒)当归各120克 芍药(酒炒焦)茯苓 川椒(去合口者,炒出汗)细榧肉 使君子(煨,取肉)槟榔各60克 干姜(炮)吴茱萸(汤泡一宿,炒)各30克

【制法】
上药为末,神曲调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脏气虚寒,虫积既逐而又复生者。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或10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总得来说温脏丸就是一种对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疗效的中药制剂,因此在临床的应用可以说是非常 广泛的,因为采用的是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副作用很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平肝顺气保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顺气保中丸,大家估计不会陌生吧,都应该多多少少知道一点。但是你真的了解平肝顺气保中丸吗?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不妨浏览一下本篇文章哦。

【处方】
香附米90克(童便浸三日,炒)川芎60克 陈皮90克(去白)白术120克(土炒)厚朴30克 枳实60克(炒)黄连60克(姜汁炒)神曲60克(炒)麦芽21克(炒)木香9克 栀子30克(姜汁炒)莱菔子30克(炒)半夏45克(姜汁炒)白茯苓30克 砂仁12克(炒)干生姜30克 山楂60克(取肉)青皮18克(香油炒)甘草12克(炙)

【制法】
上为末,竹沥打神曲糊为丸,绿豆大。

【功能主治】
顺气和中,化痰清火。治郁火伤脾,中气不运,胃中伏火,郁结生痰,致令呕吐,吞酸嘈杂,心腹胀闷。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食后用白滚汤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
《古今医鉴》卷五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平肝顺气保中丸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家平时不妨试试,相信对于改善疾病的情况肯定是有帮助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