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色青的治疗方法_咯铁锈色血的治疗方法

由网友(不解风情的憨憨)分享简介:身体出现异常,造成疾病的侵袭,影响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及时治疗刻不容缓。大便色青的治疗方法,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而且不会没有人愿意生病,但是因为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疾病总是会不请自来,当疾病发生时,自怨自艾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还是要积极治疗,咯铁锈色血也是一样,目前用于咯铁锈色血的治疗方法一般都能收到不错的效果。治療...



大便色青的治疗方法

身体出现异常,造成疾病的侵袭,影响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及时治疗刻不容缓。大便色青的治疗方法,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而且不会带来副作用影响,彻底治愈疾病,减轻对身体的影响。

  心脏色部正常的气色是红黄隐隐,就像用透明的白色丝绸包裹的朱砂一样,明亮、润泽的微红色。这是身体平顺健康的象征。

  心的色部 "王宫"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又主神明,是全身血液循环的中心和精神活动的中心。

  心的色部在两个眼睛内眼角之间的区域,相当于鼻梁骨的最低处,心脏色部所在的位置就相当于山根。中医把心称为 "君主之官",所以心的色部又叫 "王宫"。心脏的疾病一般可以在心脏色部显现出来。

  心脏色部和其他色部的颜色略微有些不同。正常情况下,心脏色部的颜色比其他部位的颜色都要偏红一些,也就是说,两眼之间的部位比周围部位更红一些。这大概跟现在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太忙碌,而且大家操心的事情太多有关系。就像我们每个人伸出舌头来,你会发现每个人的舌尖都稍微有一点儿红,大家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火类似。

  用色诊学的术语说,心脏色部正常的气色是红黄隐隐,就像用透明的白色丝绸包裹的朱砂一样,呈现出明亮润泽的微红色。这是身体平顺健康的象征。

  用红外热成像的方法研究色部的时候,发现人的心脏色部和心脏色部两侧是人脸上温度最高的部位。心脏色部和心脏色部两侧有两条高温带,这就是平常看心脏色部颜色略微发红的基本原因。通过测温度的方法也可以证实这一点。也就是说,心脏色部要比其他色部的颜色稍微偏红一些,是正常的现象。

  心色部气色异常的三大提示

  心色部发红是心火太盛

  是指心脏色部过度的红,这时就反映心脏出现了一些变化。最有可能是心火过旺。这种过度的红是一种正红色、大红色,像鸡冠的颜色一样,红得比较深而又比较润泽。心主神明,主持全身各项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当人心脏色部发红,或者是面色发红的时候,也就是心火比较盛,这时往往人会心烦,性情急躁,思考问题也就不顾后果,而且晚上易失眠,反反复复睡不着,一旦睡着之后,梦又特别多,好像光是做梦就醒了,这一宿像没休息一样,整天被人追着赶着的。如果再严重的话,就控制不住自己了,心神失常,会说胡话。用中医的术语来说是"谵语"。甚至还会出现幻视、幻听,就是看到一些不存在的事物,听到一些不存在的声音。中医遇到这种情况,就采用清心泻火的方药。只要把心火清泻,心神也就安定下来了。

  心色部污浊应当去痰

  心色部颜色污浊发暗、发乌。这实际上和人体内部的痰有关系,和浊有关系。这种病叫痰浊蒙蔽心窍。"心窍" 就是心眼。比如说一个人心眼多,是聪明机警;心眼少,是不够聪明机警。

  中医形象地比喻说,痰把心眼堵塞了,于是心神就不好出入了,人就由聪明变傻了。所以当有痰湿蒙蔽心窍的时候,人就会犯糊涂,严重的时候就会犯傻,甚至会神志失常。如果病人有痰的话,伸出舌头,舌苔又厚又黏,证实病人有痰。所以中医治疗糊涂一般采用化痰、豁痰、滚痰、化湿的方药。把黏黏糊糊的堵在心眼上的痰去掉。

  心色部青紫是血瘀

  要是心脏的色部出现了青紫的颜色,这是瘀血的标志。在中医里主要指全身的血液运行不通畅,或是局部的血液瘀滞。凡是人体内部血液运行不通畅了,都叫瘀血。血液里面血脂过高,血液的黏滞度过高,血液运行不通畅了,在中医看来也属于血瘀的范围。

  凡是有瘀血阻滞,在心脏的色部就会出现青紫色,青紫色一旦出现,标志着供应心脏的血脉受到了堵塞。供应心脏营养的血脉,叫做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把主动脉中大约10%的血液供应给心脏。如果冠状动脉变得狭窄了,心脏就供血不足了,这意味我们得了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当它堵塞了3/4左右,缺血就非常严重了,就会出现典型的心绞痛。很多人等到出现疼痛才发现这个病,才去做支架。实际上在这之前,有很多征象能告诉我们,比如心脏的色部出现了青紫色、嘴唇的颜色开始发暗等。

  看舌头知心病

  心病除了看心脏色部,也可以通过观察舌头来看。特别是舌尖,出现了一个个青紫色的小点,或者一块块青紫色的斑块,甚至于整个舌头的颜色都暗了,出现青紫,这时就应当注意了。

  舌头实际上等于一个暴露的内脏,因为它只有薄薄的一层黏膜,底下就是肌肉和血脉,所以舌头颜色的变化和形状的变化都能够非常及时地反映内脏的功能状况。中医说 "舌为心之苗",舌是心脏显现于外的苗窍,通过观察舌象可以了解心脏的状况。

  如果有血瘀证,舌头上会有一些青黑的斑块。心火盛,舌尖就会变红,严重的时候整个舌头都会变红,甚至于舌头还会长疮、溃烂,这就是心火盛的舌象。再比如有痰了,痰盛,舌苔就变得又白又厚、又脏又黏。瘀血阻滞了心脉,心脏供血不足,舌色首先发暗,然后舌尖和舌边就会出现一个个青紫色的小点,或者出现一块一块青紫色的斑块,严重的时候会舌边发青,甚至于满舌青紫。

  鼻头明亮润泽,脾胃平顺健康

  脾位于腹部的中央,脾的色部也就位于人的颜面的中央,也就是鼻头。鼻头有一个小坑,这是中医的一个穴位,叫做素髎穴。这个部位也叫做面王,因为鼻头在颜面五官中的位置最高。鼻头主脾病。

  脾主运化,运化饮食水谷。脾主升清,可以将饮食营养向上输送到心化生心血,输送到肺化生肺气,所以脾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还主运化水湿,将人体内部多余的水份清除。脾的特性是恶湿喜燥。

  当脾有病时,运化、升清功能失常,水谷、水湿不运,消化功能减退,也可能形成脾不统血、清气不升。常见症状有食后腹满胀痛、食少便溏、四肢倦怠、水肿、乏力,或见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内脏下垂,或出现便血、崩漏、紫癜等各种出血性疾病。脾病的主证概括为:纳呆、腹胀、腹泻、便溏。纳呆是不想吃、吃不下,腹胀是食后腹胀,腹泻是大便稀、水粪分开,便溏是大便稀、水粪不分。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个胃实际上包括脾胃。所以,一个人只要脾胃的功能健全,即使他得了再严重的病,能吃下饭营养就能得到补充,能够喝得下药去这个病就能减轻、得到治愈。所以中医叫做有胃气则生。只要脾胃功能正常,就有存活的希望。

  脾脏色部的正常气色是红黄隐隐。一般脾脏色部比其他色部的颜色略微偏黄、明亮润泽、饱满顺畅,这是平顺之象。如果脾脏色部暗淡无光,那么意味着脾脏很可能有病变。

  曾经有一个病人,病得很严重。躺在床上,昏睡不醒,已经大便失禁多日,而且便中有较多暗淡的血液,这在中医看来是"脾不统血证"。他的面色萎黄,但是他鼻头的地方是黄色,而且是明亮润泽的,这是还有救的征兆,后来经过积极正确的治疗得以康复。这就叫"有胃气则生",他的脾不统血,是脾虚引起的,但胃气尚存,所以可以治疗的例子。

  相反来说,有一些人病可能不太重,比如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腹泻的病人,却久治不愈,看起来也就是一天拉几次肚子,也并不重,但是一旦出现了鼻头这个部位颜色发干,而且是没有光泽的黄色,往往标志着这个病是比较重的,治疗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鼻头红是胃有热

  鼻头发红赤色代表脾胃有热证。鼻头的部位主脾,鼻头的两边鼻翼主胃,所以整个鼻头包括鼻翼的颜色都发红赤,标志脾胃热证,而且是实热证,这时病人特别能吃。因为胃的功能是消化饮食,如果胃有火的话,会出现"消谷善饥"的情况,吃完一会儿就饿,应根据实际情况,实热就吃清胃泻火的药,虚热就吃养阴清热的药。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特别能吃,得了消渴症,类似于糖尿病。上消是特别能喝水,中消是特别能吃东西,下消是尿特别多。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三多一少。

  曾看到一个病人,平时特别能吃,觉得自己是胃气特足,但是,一看他鼻头红赤色,特别是两个鼻翼特别红,断定他有胃火,结果一检查,胰岛素分泌增多,糖尿阳性,都不正常,是一个典型的糖尿病患者。经过清胃火、饮食的调理、运动治疗,逐渐控制住了病情。

  鼻头出现了淡白色主血虚,如果出现晄白色,是白色里面透着一种不自然的青光,主气虚。

  脾脏的色部如果出现了青色,一般说起来是有气滞血瘀的征象。鼻头部位出现青紫,就像是天庭的部位出现了黑色一样,是比较严重的标志。汉代医家张仲景所写的《金匮要略》里曾经说到 "鼻头色青腹中痛",就是鼻头颜色发青发紫,人就肚子疼,还说"苦冷者死",就是病人还有怕冷的症状,那这个病情是非常危重的了。

  鼻头最忌讳出现黑色。所以说,青黑色不论是出现在脸上的哪个部位,一般来说都是病情比较重的标志。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和唇四白。看脾病也应该结合口唇及唇四白的气色变化。

  简便易行的健脾养胃法

  前面提到过的四君子汤。这四个药就是党参、炒白术、云茯苓和炙甘草。前三个药都是健脾益气的药,因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健脾就可以生气,因为脾主运化,除了运化水谷以外,还运化水湿,白术和茯苓除了健脾以外还能祛湿。

  云茯苓熬粥,可以把茯苓研成末之后直接和米,还可以和薏米放在一起熬粥,起到健脾利湿的作用。粥里面的米用粳米比大米好,粳米养胃。

  脾的色部在鼻头,所以我们如果真是有点脾胃不舒服的话,可以用自己的大拇指揉自己的鼻头,揉十几二十分钟的样子,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变化。

  在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每天揉按足三里有健脾强身的良好功效。每天用艾条熏灸两侧足三里穴,会有明显的强身防病的效果。有人甚至把足三里灸出疱来、疱破流水以达到健身的目的。

  在足三里穴下方四个手指宽的地方叫上巨虚,再往下四个手指宽的地方叫做下巨虚。同时按揉这三个穴位,可调养脾胃、大小肠。可沿足三里上下来回地搓揉活动,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肾脏健康看两颊

  肾脏储藏的肾精和肾气是人体最宝贝的物质和最宝贵的能量,因此中医把肾称做"先天之本"。

  鼻子下端叫鼻基,沿鼻基画一条横线,沿太阳穴竖着画条竖线,两条线的交点就是肾脏的色部中心。肾脏色部的病色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第一个方向是从颊部斜着向内上方向颧部发展,会出现灰色、灰褐色,甚至黑褐色,严重的时候会有色素沉着,反映肾脏出现了问题。第二个方向是病色从颊部向内下方发展。从颊部向内下方发展到口角,在嘴唇两边出现淡淡的灰色、灰褐色,甚至黑褐色,有一些轻重不等的色素沉着,这都是肾脏有病的征象。

  什么样的病色会往上跑,什么样的病色会往下跑呢?肾精不足或者肾有虚热时,病色会向内上方转移。比如病人怕热,身上有点儿低热,有点儿发低烧,一般就维持在37度左右,而且有固定的时间,一般发生在下午,在傍晚的时候最严重。傍晚脾气急躁,这是由于潮热发作的缘故。潮热就像潮水一样发作都有定时,到时候就来了,到时候就退了。而且人睡着了之后容易出汗,中医叫"盗汗"。潮热和盗汗是肾出现虚热的一个典型的征象。这种虚热有一个特点,热不是来自体表,而是从骨头里面向外蒸发,这种热叫 "骨蒸潮热",所以可能体表测起来温度并不太高,但是给病人造成的痛苦是非常严重的。病人常常两个手心热,热得恨不得抓住凉的东西不放,两个脚心热,热得就想光脚丫泡在凉水里或者踩在地上,心里面也热,还发烦,中医管这些症状叫 "五心烦热"。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肾的阴精不足、虚热、虚火内生。

  病色往内下发展一般是肾气不足或者有虚寒时。主要的症状就是身体寒凉,四肢尤其寒凉。四肢末端发凉,阳气越虚,四肢末端越冷,而且向上发展的范围越大,"手冷不过肘,足冷不过膝。" 人的两个肘和两个膝统称为"四关",就是四个关口、关卡的意思。如果要是手冷过肘、足冷过膝,说明阳气已经衰减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了。除了手冷过肘过膝,有的人还会畏寒。畏寒的人只要自己多穿两件衣服,多盖一床被子,哪怕是吃点儿热饮热食,这种畏寒立刻就可以减轻。

  肾色部正常的颜色是一种淡淡的灰色,就像是用透明丝绢包裹葡萄一样。前面说,灰黑色不好,但是可以出现在肾色部,但必须是明亮、润泽、含蓄的才行。

  肾病主要表现为人体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以及脑、髓、骨、发、牙齿、耳和大小便异常等方面。肾病的主证概括为:腰膝酸软、性尿失常。有这些主证就有肾病,没有这些主证就没有肾病。

  有些青少年两颊肾的色部在周围一片红润之中可能略显青白,明亮、润泽、含蓄。这是肾精肾气充足的征象,就像蚌里藏珠、璞中蕴玉,非常珍贵。到了中老年之后,这个地方发灰也不怕,怕的是这两个部位出现娇艳的红色,就好像胭脂那种红色,说明病已经非常严重了,这是阴精虚亏于内,而阳气浮越于外,是阴竭阳脱的先兆。

  从五官看肾病

  肾开窍于耳,耳色发黑是肾病的一个征兆。耳色淡黑是肾病虚证,耳色发黑而且干燥是肾惫。耳色纯黑代表着肾气将绝。耳廓焦黑萎缩则意味着即将死亡。

  肾藏精生髓养骨,所以肾主骨,而牙齿是"骨之余"。肾病色诊应该望齿,牙齿洁白如玉,明润而有光泽,坚固而不松动,是肾精充足的表现,即使有病也是还没伤到肾精。老年人如果牙齿白就更好了,是高寿的象征。牙齿色泽明亮,是肾脏健康,精气未竭,牙齿突然变黄,大多是肾虚。

  从眼睑也能看肾脏健康状况。眼睑晦暗,很可能是肾虚。如果一个人的黑睛少、白睛多,也是肾虚的症状。

  鼻色发青,可能是肾亏。鼻色发黑而枯燥,大多为房事过劳导致肾虚。肾虚的人不仅肾色部黑暗,严重的人会在鼻子下端、鼻子中隔与人中交接处泛红或青暗,形成"色部交荣"的现象。

  咽津护肾

  咽津护肾法,长久坚持才能起到功效。轻轻地合上眼睛,然后用舌尖舔着上颚,轻轻地舔着上颚。这时会觉得,舌下似乎有两个开口张开了,在不断地往外分泌唾液。

  唾液里面含有唾液素,唾液素可以补充肾精,既能够美容,又能够养生。可惜的是,唾液素只是在食道里面吸收的,它到了胃里面之后,被胃液消化就破坏掉了。

  古代的气功家都会舌舔上颚,每天早晨或者晚上扣齿百遍。轻轻地扣齿,通过扣齿或者通过舌头在口腔上下左右来回地搅动,促进唾液的分泌。等到唾液分泌得比较多的时候,要一口分三咽,慢慢地一点一点把唾液咽下去。因为一口咽下去之后,都到了胃里面,就被消化失去效果了,如果慢慢地下咽,在食道里面慢慢地吸收,就可以起到补充肾精、美容养生的作用。

  子宫、膀胱、精室色部--生殖健康观 "人中"

  人中沟的气色与面部其他部位一样,应是红黄隐隐,明亮、润泽、含蓄,说明脾肾健旺,先天和后天都很充盛。凡是人中气色形态正常的人,标志着其子宫、外阴等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女性的月经、排卵、生殖正常,膀胱功能也正常;男性生殖功能和膀胱生理功能基本正常。

  人中:掌管寿命和子孙的穴位

  在急救中经常会用到一个穴位,就是人中。人中和人的寿命、生殖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中医非常重视人中的气色、形态变化。人中的位置上边是鼻子,鼻子能够呼吸天气,下边是嘴,嘴可以吃地上产的五谷杂粮,能够通地气。人位于天地之间,所以叫"人中"。

  正常的人中,第一个特点是上窄下宽的,上边稍微比下边窄一些,呈端直的正梯形,有些人的人中呈梨型;第二个特点是人中的沟道很深,一眼就看得出来;第三个特点是人中的沟缘非常明晰;第四个特点是这个沟的沟缘非常直,没有什么弯曲;第五个特点是人中的颜色和周围的颜色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它的光亮程度和周围的颜色基本上一致。

  人中宽、深、直,气色明亮、润泽、红润,说明这个人肾脏精气旺盛,意味着女性的子宫、卵巢、外生殖器官发育良好,而男性前列腺、睾丸、外生殖器官发育正常。如果人中窄短,色泽干燥、晦滞、灰暗,说明这个人肾脏精气虚亏,精气不足,很可能生殖系统有病。一些人的人中沟过于表浅、平坦、狭窄,甚至出现双沟;还有的人中呈八字形、倒梯形、倒梨形、偏斜形;有的人中沟中间有凹陷、圆窝、凸隆、增生物等,这些都是不正常的,反映了相应的生殖系统病证。极少数人的人中平满、嘴唇反翻,这是脏腑气绝的危象,很可能有不治之症。

  当疾病发生的时候,可能有不正常的气色显现在人中。随着病情的好转或者痊愈,人中异常的气色也会随之逐渐消退。年轻人的人中明亮润泽而没有杂色。老年人以及肾虚的病人,人中暗淡无华。肾气虚寒的人人中很可能出现枯夭的黑色。而肾气衰竭的人,人中先黑,然后萎缩、平满,嘴唇随之翻卷。

  女性的膀胱和子宫都位于盆腔,这些脏腑的病色可以反映在人中上。人中沟的上中1/3交界处,是子宫和膀胱的色部,所以女性子宫的发育情况、膀胱的发育情况、子宫的生殖功能和膀胱的泌尿功能基本上可以从这个部位上看出个大概来。

  正常情况下,人中沟的气色与面部其他部位一样,应当是红黄隐隐,明亮、润泽、含蓄,说明这个人脾肾健旺,先天和后天都很充盛。凡是人中的气色形态正常的人,标志着其本人的子宫、外阴等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女性的月经、排卵、生殖正常,膀胱功能也正常。

  妇女在妊娠前后,人中也会发生一些特殊的变化。人中格外光明润泽可能是早孕的征象,而且标志着孕妇的气血旺盛,母子安康。人中色泽晦暗,色泽暗滞而枯夭,或有色素沉着,大多是肾虚不孕患者。怀孕以后,如果人中沟比怀孕之前变长,而且气色红黄活润,常提示胎儿为男性。如果孕妇人中短于中指同身寸,多标志该人先天肾气不足,提示可能有流产、早产的倾向。如果人中原先正常,怀孕后某一时期突然缩短,而且伴有腰酸疼痛、带下绵绵,提示可能将要发生流产,这种迹象经常在流产前一两周就已经显露出来。孕妇人中气色枯黄、形状浅平,而且人中沟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或倒梨型,提示胎儿发育停止,甚至胎死腹中。孕妇人中颜色偏红、自觉灼热,甚至生出红疹的人,多数提示胎毒甚重,生出的新生儿也容易生疮长疖。

  人中对男性来说,第一,可以诊察肾精、肾气的病变,看看肾精肾气是不是充足,是长寿还是短寿,这跟女性是完全一样的;第二,可以通过人中的情况观察他生殖系统的情况,比如观察前列腺的情况。男子的前列腺虽然只有栗子一样大,但是它正好包裹着尿道,所以40岁的男子大约有40%有慢性前列腺炎,50岁的男子大约有50%有慢性前列腺炎,60岁的大约有60%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增生的人也越来越多,男性的老年人尽管一生没有月经的拖累,但是有前列腺的拖累,上了年龄的老大妈可能在街上跳大秧歌,而老大爷却正为自己尿不出小便、尿道疼痛而发愁。

  从人中的气色看病情

  人中白色

  人中部位变白了,可能就是虚证,比如气虚、血虚,一般病情较重。白色多主虚证、寒证。淡淡的白色,一般代表着血虚,人中上段接近鼻际的地方呈现出淡白色,皮薄干枯,可能是女性气虚崩漏、血枯闭经的征象。如果你身边的朋友或者家人有月经量少、月经色淡类似的症状,看看她的人中这个部位是不是出现了一点淡白色,如果是,说明是血虚。男性人中颜色变淡,同时人中沟变浅,常有阳痿、遗精、滑精等生殖功能减退的症状。人中色白严重者,多数病危难治。

  人中黄色

  人中色黄多主脾虚、湿证。如果黄色中透红,而且肌肤丰润,说明脾肾健旺,是先天、后天都充盛的征象。如果是晦暗的黄色,多主脾虚湿困,常见小便难,渐成黄疸,小儿主尿浊。人中萎黄,肤松肉薄,为脾肾虚弱,精血不足。对孕妇来说,人中黄就更不好了,人中隐隐发黄大多是胎漏下血,人中沟枯黄浅平或呈上宽下窄形状,有胎死腹中或胎儿停止发育的可能。

  有的人人中是发黄的,比脸色还要黄,很有可能体内有湿,如果是女性的话,她就会出现带下,白带有黄色、青色、黑色、红色等多种颜色。曾经有一个病人,这个病人就是长期的赤带,白带都是红赤色的,她自己以为是血,很恐慌,治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治好。我一看她人中部位发黄,又黄又红,颜色还比较深,按照色诊学的观点来说,黄是主湿,红是主热,再一看她肝的色部颜色发青,代表她的肝气不舒,估计这个女病人脾气暴躁。事实确实如此,她是个女强人,是一个公司的经理,她手底下的人都听命于她,她自己也有很多烦心的事,也没有办法疏导自己,于是形成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证。逐渐就由白带转成了黄带,由黄带转成了赤带。她身体的热是来源于肝气郁滞,气郁生火,所以清肝泻火,舒肝解郁,她的赤带逐渐变成了黄带,然后再加重利湿的药,使她的黄带基本上也停止了,然后慢慢健脾利湿、舒肝理气,使她的脾气逐渐也得到了舒缓,白带的症候再没有重犯。

  人中红赤色

  人中色红赤主热。这时候可能有的症状是小便赤涩,男性可能阴茎疼痛,小儿可能身热饮水。

  如果人中又红又黄又亮,是膀胱湿热的征兆,常见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尿道疼痛,对妇女来说很可能会白带发黄发臭;人中的红色非常明显,呈现鲜红色,可能是身体里的火比较亢盛,将发痈肿;人中下段接近唇的地方潮红,多为膀胱湿热,发生血淋,对女性来说可能是血热崩漏;人中沟起红疹,女性多有宫颈糜烂、附件炎,男性则可能会有前列腺炎、精索炎等炎症;人中有红点和肿物,子宫也会有红点和肿物,人中有红星、红点者有患子宫癌的可能;人中隐隐呈现紫红色,大多是瘀血、发热、痛经。

  一般来说,女子七七四十九岁月经就停止了,但有一位妇女已经56岁了,月经早已停止,突然之间又来了,这种情况不是一个好现象,这叫老妇血崩,一般来说和身体功能的失常,特别是和子宫的一些器质性病变有关系,比如子宫癌症。所以老妇血崩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特殊病症,经过检查确实是有子宫颈癌,结果就做了手术切除。子宫切除了之后,再给采用益气补血的方法,使其逐渐得到了恢复。这种血崩从中医的角度看起来是因为血热而引起的,因为血热,热迫血行,所以表现在子宫色部是红色的。

  人中青紫色

  人中色青是寒证,颜色青紫是气滞血瘀。如果是寒证的话,男性可能会有睾丸疼痛,女性则会寒性痛经。人中颜色暗绿,可见于严重的胆囊炎、胆绞痛、胆结石患者;人中的颜色时青时黑,很可能是肝肾有病;人中色青赤,就是说青色中透着红色,并且人中的长度短于中指同身寸,符合这两个条件的话,很可能是肝经炽热;人中下段接近唇际的地方颜色淡紫,甚至人中沟短缩,这大多是实热胃痛,有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人中呈上下宽而中间狭窄的形状,而且颜色晦滞,这很可能是隐性冠心病患者的症状还不显著的时候;人中暗紫无光泽,多见于心绞痛发作,这时候不但人中紫晦,甚至可能会短缩;人中有青紫色的瘀斑,可能是子宫内膜结核、附睾结核、精索静脉曲张等;人中色滞有瘀斑,常提示有泌尿生殖系统癌症的可能。

  人中黑色

  人中色黑,既主肾虚,又主寒证。

  如果人中晦暗无华,多为肾虚,常见头晕耳鸣、腰酸膝软、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等症状。男性可能不育、房劳过度、失精,阳痿、性欲减退或睾丸炎症疼痛,可能会有泌尿系疾病。女性则是宫寒不孕、宫颈炎、附件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

  人中色黑,而且比同身寸短1/3以上的,大多会出现精液清稀冷淡、无精甚至死精的症状,会导致不育;人中色灰暗失荣,也可见于隐性冠心病患者;人中有黑色斑块,往往提示肾气虚寒,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或脑垂体功能不足的阿狄森氏病、西蒙氏病、前列腺炎、席汉氏病等;人中时青时黑,可能是有肝病或者肾病。

  人中色黑多为寒证。男性可有阳痿、遗精、输尿管结石,容易患肝病及肾病。女性可能宫寒不孕。

  人中颜色青黑,男性可能患睾丸炎、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等病变,也可能是石淋、精浊、子痈等病变疼痛发作,还可能是肾病综合征以及尿毒症。

  人中色黑而没有光泽,是膀胱子宫两腑正气不足,寒邪侵袭,男性上为小腹痛,下为睾丸痛,也可能是狐疝、溃阴等病。严重的甚至会小腹绞痛,小便冷闭,阴囊缩入腹中,若人中发黑又气色枯夭提示有死证。女子主小腹积聚疼痛,白淫膏淋,月经不调。

  人中突然间颜色变黑,大多是病情危重险恶之证,很可能会死亡。脐下忽然大痛,而人中又发黑的,这是死亡的征象,应该尽早积极抢救。

  常灸关元,温补肾气

  一旦人中出现气色、形态改变,必须到正规医院诊断治疗。如果人中颜色青黑、舌色淡白湿润的人,多数是子宫膀胱虚寒,可用艾条悬灸关元穴,也就是下丹田。人到了中年以后,也就是女性在五七三十五岁以后,男性五八四十岁以后,应当有意识地气沉丹田,丹田有三个,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肚脐以下3寸的地方就是下丹田,中医叫关元穴。《扁鹊心书》介绍30岁以上三年一灸关元穴300壮,50岁以上两年一灸300壮,60岁以上一年一灸300壮,可以"令人长生不老"。春夏秋冬四季相转换的时候是人体保健的最好时候,所以夏至、冬至、春分、秋分,都可以灸一灸自己的关元穴,扶助正气,抵御外界的邪气。同时灸肚脐下一寸半的气海穴,温补肾气的作用更为明显。一般为了保健养生,一年灸一两次就可以。

  胃肠色部是整个消化道的色部,它包括胃色部、十二指肠色部、小肠色部、大肠色部四个色部。

  胃色部

  胃的受纳和消化是脾吸收营养的前提,因此胃气至关重要,中医极为重视,强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色诊、舌诊、脉诊等中医特色诊法都强调必须要首先诊察有没有胃气存在。胃气以通畅、降下为顺,胃有喜润而恶燥的特性。

  胃的色部位于两侧鼻翼部,在脾色部的两侧。左鼻翼叫做兰台,右鼻翼叫做廷尉。胃色部的中心在内眼角垂线上、鼻翼上起1/3处。

  胃腑有病,气色变化首先反映在鼻翼。胃腑色部以红黄隐隐为好,同时也应该是明亮润泽含蓄的。

  鼻翼及其两侧如果淡白无华,是胃气虚弱、消化功能减退的征兆,多见厌食、饭后腹胀等症状。

  鼻翼颜色淡红干燥是胃津液不足,通常口干唇燥,大便干燥甚至闭结不通。

  鼻翼颜色红赤是胃火亢盛的征象,可见于多食易饥,形体消瘦,烦渴引饮,口臭,牙龈肿痛,大便秘结。

  鼻翼病色应该参考眼睛色变:两眼下方相当于时钟6点的地方,巩膜上的毛细血管如果呈充血、扩张、红黑色状态,很可能这个人有胃肠道疾患,比如胃酸过多、急性或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这些特点也适用于十二指肠和大小肠。

  十二指肠色部

  肠是"长"的意思,肠分为大肠、小肠、十二指肠三段,确实很长。肠的色部也分为三个。十二指肠衔接于胃,是小肠的一部分。十二指肠色部在鼻下端的两旁,胰、胆色部下方的区域,内眼角的垂线上。

  十二指肠之所以叫十二指肠,因为它的长度相当于本人12个手指的宽度。它和胰腺、胃共同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胆汁的注入,所以十二指肠对身体十分重要。十二指肠腺分泌液也有保护胃肠不被胃酸伤害的作用。

  十二指肠色部和其他脏腑色部一样,应该是明亮润泽含蓄的红黄隐隐的常色。

  十二指肠色部颜色青白是十二指肠气虚、虚寒,这时人会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腹部隐隐作痛。

  十二指肠色部和它的内下方鼻翼处青紫,这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征兆,病人大多有长期节律性胃痛史,常常食欲不振,情绪不安,甚至恶心、呕血。

  小肠色部

  小肠色部在眼睛下面,两个瞳孔的正下方,两颧骨内侧,在胰胆色部与大肠色部之间,瞳孔正中垂线与两颧骨最高点连线的交点上。

  小肠是人体消化的一个中枢站,向上通过幽门连接十二指肠,向下通过阑门连接大肠。我们吃下的饮食物由胃到达小肠,小肠将饮食物分化为清、浊两部分,饮食营养为清,由脾吸收;水谷糟粕为浊,由小肠下传给大肠。当小肠发生病变,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失常,就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等病证。

  小肠色部的气色以明亮润泽含蓄的红黄隐隐之色为正常。

  小肠色部气色红赤明亮,甚至出现粉红点,这是小肠有实热。常见症状有腹部胀痛、舌红舌疮;或尿少、尿痛、大便干结等。

  小肠色部颜色青白是小肠气痛,常见腹痛、腰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山根处是太阳经脉的终止处,山根有青筋浮现的儿童,除容易得外感病以外,常会有小肠病、消化不良、便秘等疾病。

  小肠炎症、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腹泻,以及心律失常、失眠等疾病也可见小肠色部的气色失常。

  大肠色部

  大肠色部位于外眼角的正下方、两颧骨下缘的地方,大致相当于肾色部中心和小肠色部中心连线和外眼角垂线的交点。

  大肠是身体的传导之官,上接小肠阑门,下通肛门,一边向下传导糟粕,一边吸收糟粕中的水分,使糟粕逐渐变化成形为大便,适时有度地排出体外。大肠与肺脏表里相合。当大肠发生病变,主要的症状是大便失常,比如腹痛、便秘等,或者腹泻、便血等。

  大肠色部的气色以明亮润泽含蓄的红黄隐隐之色为正常。

  大肠色部颜色粉红或黄红暗浊,这是大肠湿热的征象,常见腹痛、腹泻、肛门灼热等症状。

  大肠色部红赤是大肠热结,常见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至出现下午15点至17点原有壮热加重、神昏谵语、手足汗出、热结旁流等症状。

  大肠色部颜色干燥晦暗无华,是大肠津液缺乏,这会导致长期严重的便秘。

  大肠色部颜色青白是大肠虚寒,常见有肠鸣腹痛、大便清稀等症状,严重的会大便滑脱、泻下不止、完谷不化。

  此外,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消化不良以及阑尾炎、结肠炎、结肠肿瘤、直肠炎、痔疮、肛裂等病证,大肠色部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气色失常。

  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有时在阙中肺脏色部也会出现病色,应该参看。

  四大穴位保 "胃肠"

  《黄帝内经》里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很多疾病的产生不正是因为饮食失调所致吗?饮食不节制、无规律,往往影响脾胃功能,聚湿、生痰、化热,甚至导致肿瘤。许多食道癌病人平素都喜欢吃烫食或刺激性食品,平时吃饭的速度也很快,不良的饮食习惯都成为发病的诱因。

  1. 神阙穴

  神阙穴就是肚脐,又叫脐中,这是长寿大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在肚脐上,顺时针方向边揉边转,每次按揉360下。或者临睡前用拇指肚按压神阙穴,按压轻重由自己掌握,以适中为度。经常揉按神阙穴,可使人精神饱满、体力充沛、面色红润、耳聪目明,并且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中风脱症这些病证都有独特的疗效。

  2. 中脘穴

  中脘穴的位置在身体的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的地方,也就是肚脐和胸骨剑突尖连线的中点。主治胃痛、腹胀、呕逆、吞酸、泄泻、黄疸等胃病。平时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沿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揉,按揉时会有疼痛的感觉,这是因为胃里有食积和气滞血瘀。除治胃炎、胃溃疡、胃下垂、食物中毒,还可治癫痫、精神病、神经衰弱等疾病。

  3. 胃痛穴

  胃痛穴在脊背正中督脉第7椎下的至阳穴和第8椎下的灵台穴附近,按压它的时候有明显的痛感。当发生急性胃痉挛、胃痛时,按压胃痛穴有特效,一般可以在几分钟内止痛。如果配合内关穴,止痛效果更好。

  4.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泄泻、痢疾、便秘、水肿、脚气,是临床常用的保健强壮穴,有很强的健运脾胃的功能。经常灸这个穴位可以健脾益气,增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使气血源源不断化生,全身得以滋养,从而起到延缓人体衰老的作用。近年来,这个穴位也广泛应用于癌症的综合治疗,对于防治化疗恶心、呕吐有较好的效果。艾条悬灸最好,以穴位处皮肤发红为度,可以固定不移,可以一上一下移动灸。每次5~10分钟,每周至少1~2次。长久坚持,对一些胃肠疾病,比如胃痛、腹痛、呕吐、腹泻、便秘等,以及下肢疼痛、麻痹、瘫痪都有不错的疗效。

  常揉小肠有利健康

  小肠是我们人体内最细最长的器官,食物的消化过程大部分在小肠中进行,在每晚临睡前按摩神阙穴以后,可以继续向两侧稍稍移动手掌,按顺时针方向揉按小肠,这样按揉有利于小肠的传导,有利于身体内的代谢废物、毒物的消化和排除。

  一旦发生了小肠病,可以选择下巨虚穴、阑尾穴进行调理。

  1. 下巨虚穴

  下巨虚穴是小肠的下合穴,在上巨虚穴下面3寸的地方,主治腹泻、痢疾、小腹痛等小肠病证。直刺这个穴位1~1.5寸或按压,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下肢瘫痪等病。

  2. 阑尾穴

  阑尾穴位于小腿上部外侧,足三里穴正下方2寸的地方。针灸直刺这个穴位1~2寸或者按压,可以治急慢性阑尾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病证。

  定时排便畅通大肠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送糟粕、排出大便。如果大便在大肠中停留时间过长,大便中的毒素就逐渐会被大肠吸收。所以我们要每天一早一晚两次定时排便,使人体新陈代谢的废物以及人体内的毒素能够尽快、较多排出,不要长时间在体内停留。一旦发生大肠病,除了阳气、阴津的不足必须及时补充以外,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畅通大肠。

  上巨虚穴是一个大肠保健的穴位,在足三里穴下3寸的地方,主治肠鸣、腹痛、腹泻、便秘等大肠疾病。针灸直刺1~2寸,或者是按压这个穴位,能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单纯性阑尾炎等。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非常顽固的疾病,现代医学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疗法。但是中医治疗这种病的效果很好,内服中药,或者艾灸神阙、上下巨虚穴都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六种病色指示不同症状

  耳朵的病色和脸色、五官色的判断方法是一致的。耳朵病色的主病规律与满面病色的也基本一致。一般白色主虚、主寒,黄色主湿、主脾病,红赤色主热,青色主肝病、主气滞、血瘀、疼痛、惊风,黑色主肾病、水饮、瘀血等。耳廓无论出现什么颜色,总以鲜明润泽为吉,沉浊晦暗枯燥为凶。病色变化以颜色鲜明为新病,颜色晦暗为久病之象。

  耳朵白色主虚主寒

  耳色青白大多是虚寒之证。

  整个耳朵颜色都白,常见于突受风寒或寒邪直中。

  耳色晄白大多是气虚导致。其中,如果耳廓厚是气虚有痰,耳廓薄则是气虚有寒。

  耳色淡白是血虚、血脱或气血两虚。用手揉搓耳垂后,耳朵仍然苍白无血色,这是贫血或血液循环欠佳之证。

  耳色白也很可能是肾气虚弱。耳朵颜色苍白、耳薄无光,甚至萎缩的,大多是肾气衰败,常见于垂危病人。

  耳廓上产生了白色糠皮一样的皮肤脱屑,并且不容易擦掉,常见于各种皮肤病。

  耳垂肉薄色淡,可以看清血管的,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病人。

  耳朵黄色主湿、脾病

  在患病的过程中,如果耳朵逐渐变为明亮润泽的淡黄色、微黄色,说明胃气恢复或者胃气尚存,是疾病即将痊愈的征兆。

  耳朵发黄也见于湿邪中阻。

  耳色淡黄主湿阻脾胃。如果在耳朵黄的同时眼睛黄、面色黄、尿黄,则是黄疸。

  耳朵黄得非常明显,多主脾病,常见于食积,出现脘胀、吐泻等症状。

  耳色赤黄是燥热。黄中有红为风证、热证、湿热证。

  耳轮黄色明显,称为"黄耳",如果伴有耳中掣痛的话,是伤寒的征兆。

  耳黄并且伴有耳朵肿痛的是风邪入肾。如果忽然恶寒发热,和伤寒差不多,这是湿热下结于肾。

  耳色红赤主热证

  耳色红赤表明血脉扩张、气血壅盛,多主热证。也可能由于中耳炎、耳部疖肿或冻疮等耳廓局部病变所致。

  耳色鲜红是发热。

  耳红而肿痛是心肺积热或肝胆火盛、肝胆湿热。

  久病后耳色淡红大多是脾肾两亏。

  耳色暗红,大多是气滞血瘀。

  受寒之后耳垂变成紫红色,发生肿胀甚至溃疡,经久不愈,多为体内血糖过高所致,常见于糖尿病患者。

  耳垂肉宽厚、颜色发红,并且身体肥胖的,容易患脑溢血。

  耳色青主寒证、痛证

  耳廓或耳轮颜色发青,表明气血运行不畅,大多是血脉收引起的寒证、痛证。成年人耳廓(尤其是耳轮)如果变成纯青的颜色,大多是有疼痛性疾病,比如关节炎疼痛、寒邪直中腹痛之类。婴儿因皮肤薄嫩,血脉明显可见,所以这条不适用。

  耳色青黑多见于久病瘀血,或是剧烈疼痛,或是肾虚不足。

  耳色青白多为肾气不足的虚寒证。

  耳垂青色,多为房事过度的表现。

  青色从眼睛或太阳穴的地方入耳的,大多为病情已经危重。

  耳色黑主肾虚

  耳朵出现黑色,一般是病情较为严重的标志。特别是那些抟聚、干枯、晦暗、环绕在耳朵或者其他官窍周围的,以及伴有部骨下陷的青黑色,意味着病情严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肾开窍于耳。耳色黑多为肾病征兆。耳色纯黑是肾气将绝;耳色淡黑为肾虚;耳黑干燥是"肾惫";耳轮焦黑干枯是肾精亏极的征象;耳畔的颜色黑得像煤块,多为肾精虚亏。

  耳色紫褐,皮肤粗糙,严重时可以如鱼鳞状,主久病血瘀或肠痈(急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疾病)。

  黑色从耳目起始,慢慢转入口唇周围,多数病情危重,甚至是死证。

  耳垂肉薄,呈咖啡色,见于肾脏病、糖尿病。

  全耳青黑多见于剧烈疼痛。

  其实,只要出现黑色,不论出现在颜面五官的哪一个部位,都是病情严重的标志,一定要重视。

  肾是主藏精的,无论先天之精也好,后天之精也好,还是五脏六腑之精,都储藏在肾,因此当肾精肾气充足的时候耳朵就大、厚、软,就红润明亮。当肾精肾气不足的时候,耳朵的明亮程度和润泽程度就会减轻。

  不花钱不吃药的减肥法

  按摩耳朵上的穴位是不花钱又简单有效的减肥法。

  观察生活中的人就会发现,一般吃饭比较慢的人偏瘦,吃饭越快越胖,这是因为大脑的摄食中枢需要一定时间的刺激传导才能达到"吃饱了"的阈值,从而停止进食。吃得太快,还没有把"吃饱了"的信息传导到大脑,人就会仍然不断地吃,不自觉就会吃得太多,从而造成肥胖。

  耳朵上有几个穴区可以帮助减肥防胖,一个是饥点,位于耳屏上,相当于耳屏外侧面下1/2隆起平面的中点到耳屏外侧面与屏尖等边三角形下边的中点(上边中点是渴穴)。饥点可以抑制食欲。还有一个是胃穴区,它在耳轮脚消失处的周围,可以控制胃的大小、防止吃得过多。另外还有一个穴位是神门穴,它位于三角窝的外上角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内缘连线的1/3处,神门穴具有安定精神的作用。如果配合神门穴按摩,效果会更好。

  提拉耳垂法。按揉到觉得耳朵发热,有聪脑明目的作用,还可以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使发热发红,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还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按揉三腔法。用双手中指依次按揉三角窝、耳甲腔、耳甲艇,以三个耳腔都感觉发热为适度。这种按摩相当于按摩我们盆腔、腹腔、胸腔的所有脏腑,等于在给全身的脏腑做按摩,会有一种全身放松的感觉。

  全耳按摩法。双手掌心摩擦发热以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耳背面,反复按摩15~20次。此法可以疏通经络,对肾脏以及全身脏腑组织器官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鸣天鼓法。能使鼓膜产生一个被动的运动,会减轻耳鸣的症状,使听力得以保持甚至于恢复。

  每天按摩耳朵,就是每天都在养生,防病长寿。而这种按摩不要花费特殊的力气,不要花费特殊的金钱。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变化有几个:第一个就是耳朵越来越软,经常按揉它它就会软;第二个是耳朵会越来越厚,因为它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了;第三个是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润泽。最重要的是,耳朵会越来越大越长,大而长的耳朵就是长寿的标志!

  从眼睛"五轮"看人体五脏

  眼睛和耳朵一样,除了能反映身体某个器官之外,它也能反映全身所有的信息。眼睛又可以再分为眼睑、目眦、白睛、黑睛、瞳孔五部分,所以,中医素来就有五轮之说,眼睑属脾,眼白属肺,大小眼角的血络属心,黑眼仁属肝,瞳孔属肾,轮轮相扣。

  眼睛是一个圆,眼睑就像是一个轮,眼睑是主脾的,所以如果眼睑发红了,是脾有热,如果眼睑不但发红而且还烂了,还流水,就是脾湿热。

  眼睑里面就是眼白,眼白是属肺的,所以满眼都病了要治肝,但是单独眼白出现病证了要治肺。眼白红了清肺热,眼白上长出一个像针尖、针柄大的小疙瘩,中间是黄的四周围是红的,这个时候去清肝火往往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也得治肺才行。

  两个大眼角,两个小眼角,里边都有微细的血管,这些血管是反映心脏功能状况的,比如心火盛的时候,这些血管都会扩张,于是大小眼角就会发红,这个时候清肝火就不如清心火。

  黑眼仁主肝,所以当肝脏有病的时候,往往在黑眼仁上出现颜色或者形状的变化,这个时候就要治肝。也就是说,整个眼睛的变化要治肝,黑眼仁的变化还是要治肝。

  最里边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瞳孔,中医说,瞳孔归肾所主,所以一旦瞳孔出现了病证,就要治肾。

以上便是大便色青的预防和改善方式,一定要坚持治疗到病情痊愈;如果只是病情稍有好转就放弃治疗,容易反复。



咯铁锈色血的治疗方法

没有人愿意生病,但是因为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疾病总是会不请自来,当疾病发生时,自怨自艾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还是要积极治疗,咯铁锈色血也是一样,目前用于咯铁锈色血的治疗方法一般都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治療咳嗽二百二十八法

【症狀診斷】古人認為咳是有聲無痰,嗽是有痰無聲。但咳並非完全因為無痰,多是因為痰不易咳出之故;嗽也並非無聲,是痰易隨嗽出,不甚作響之故。所以,仍總稱為咳嗽。西醫認為,咳嗽的病因有:呼吸道炎症,如急、慢性咽炎,喉炎,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百日咳和支氣管擴張症等;呼吸道誤吸入異物、食物、刺激性氣體、塵埃、濃煙等;呼吸道本身或鄰近腫瘤的壓迫,縱隔淋巴結腫大的壓迫或牽引;呼吸道粘膜接觸過敏源後,均可引起咳嗽。此外,乾性胸膜炎、自發性氣胸等使胸膜受到刺激及某些腦膜、心、胃病等也可引起咳嗽。痰的主要來源是氣管、支氣管腺體和杯狀細胞的分泌物。按痰的性質可分四種:粘液性痰:淺白色或無色透明,有粘性。多見於急性支氣管炎、早期肺結核,病毒性肺炎、支氣管和肺黴菌感染等。痰量通常不多。泡沫性痰:帶粘性淺白色泡沫狀。夾有少量粘液,量較多。常見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另一種是漿液性泡沫狀痰,常帶粉紅色,見於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水腫,肺鬱血。膿性痰和混合性痰:為黃綠色膿性粘稠痰塊。少量膿痰可在急性支氣管炎的後期、肺炎和肺結核中見到;化膿性細菌引起的支氣管或肺部疾病如支氣管擴張症和肺膿瘍等有大量膿痰,痰放置後可分為三層,上層是泡沫和粘液,中層是稀釋的漿液,底層是膿液和壞死組織小塊,有時在上層下面可以看到膿條掛在中層清液中。如伴有厭氣菌感染,痰液有明顯的腐臭的氣味。肺結核空洞伴有嚴重感染或膿胸伴有支氣管胸膜痰,也有大量膿痰,經口咳出,但一般不會分為三層。血痰:血量可由痰中帶血到整口鮮血或大咯血。鮮血往往見於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和肺癌。鐵鏽色痰,粘而帶膿性,量不多,見於肺炎雙球菌肺炎。桔紅色粘痰為肺吸蟲病的特徵性痰。阿米巴肝膿腫穿破入支氣管,會咳出大量豬肝色膿痰,顯微鏡下偶可發現阿米巴原蟲。黑紅色血痰多見於肺梗塞。中醫認為:外感風、寒、暑、濕、燥、火都可引起咳嗽,其中以風寒為主要。內傷而致五腑六肺功能異常也都可引起咳嗽,其中以肺、脾、腎三臟關係最密切,古人有"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的說法,而肺與腎更密切。所以治咳必須尋求根源。 外感咳嗽主要包括:風寒:咳痰稀薄如泡沫,伴有怕風、鼻聲重,或兼有流清水鼻涕,舌苔簿白,脈浮。風熱:咳痰不爽,痰稠粘而色黃,或有口渴咽痛,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苔薄黃,脈滑數。燥邪:咳嗆無痰,鼻咽乾燥,舌邊尖常紅,脈浮數。內傷咳嗽主要有:濕痰:痰多而易咯出,痰出而咳即止,此病在脾胃,故常見胃納呆滯,胸悶腹脹,大便搪薄,舌苔根部常膩,脈濡滑。陰虛:乾咳無痰,手足心灼熱,黃昏對面頰升火,喉癢或痛,口乾而唇紅,或有盜汗,夢遺,舌紅苔少或剝落,脈細或數。【簡易療法】1.外感咳嗽:當外感症狀已去,僅有咳嗽時,才可用枇杷葉膏,每次一匙,每日三次。2.久咳:可用川貝母六克、冬瓜子十二克,玉蝴蝶五對,安甫子(即胖大海)九克,冰糖六克,煎服。但切忌用於外感初期之咳嗽。【驗方】1.用料:豬腸、鹽、冰糖、桔餅。制用:如是於咳,喉間癢麻,有時咳至聲音嘶啞,可將豬粉揚洗淨,鍋底鋪上一層薄而均勻的鹽,將粉腸置其上,蓋好,以慢火熏熟服下,具有奇效,且爽口味美。若咳嗽帶痰時,將豬粉腸,冰糖少許,桔餅二至三個共放入大碗中加水慢蒸,待粉腸熟透,即可食用。2.用料:大蔥、雞蛋或鴨蛋、白酒。制用:大蔥切碎,倒入生鴨蛋或雞蛋一個調好,以開水注入碗中至八分滿為止,趁熱喝下,然後上床蓋被,一覺而愈。喉嚨疼痛時,可將蔥洗淨,放鐵絲網架上烤至柔軟程度,取出放入盤中以酒浸泡,微溫後,以乾淨的布綁在喉嚨處,就可以收到效果。3.用料:鮮芥菜八十克,鮮薑十克,鹽少許。制用:將芥菜洗淨切成小塊,生薑切片,加清水四碗煎至二碗,以食鹽調味。每日分兩次服用,連用三日見效。功效:宣肺止咳,疏風散寒。用治風寒性頭痛鼻塞,頭痛咳嗽,四肢酸痛等症4.用料:熟羊脂二百五十克,熟羊髓二百五十克,白沙蜜二百五十克煉淨,生薑汁十克,生地黃汁五十克。制用:前五味先以羊脂煎,令沸;次下羊髓,令拂;再下蜜、地黃、生薑汁,不住攪動,微火熬數沸成膏。每日空腹溫酒調一匙,或作薑湯,或作粥食亦可。功效:補虛潤肺,法風化毒。可治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虛勞瘦弱,咳嗽肺痿,並有潤肺潤膚之效。5.用料:川貝母三克,茶葉三克,米糖九克。制用:上藥共研細未,開水送下。功效:清熱、化痰、止咳。治感冒及氣管炎咳嗽。6.用料:桔紅一片,綠茶五克。制用,用開水沖泡,再入沸水鍋中隔水蒸二十分鐘後代茶飲。功效:清熱,化痰。治咳嗽多痰,痰粘不易咯出。7.用料:黃豆、冰糖。制用:黃豆浸泡磨汁,煮沸後加糖飲用。每日清晨空腹飲一碗。功效:健脾寬中,潤燥消水,清肺止咳、化痰。治疳積瘦弱,肺熱咳嗽等症。8.用料:柿子或柿子乾、柿蒂。制用:柿子乾三個加一杯水煮,煮好後加入少許蜂蜜,再煮一次,煮好後,趁熱服用。咳嗽會耗費體力,食用這種湯汁,會幫助身體儘早恢復健康。同時,也可將柿子的蒂,冰糖各十五克,梅仁十克及兩杯水放入鍋中熬至一杯水的濃度,取出一天二次吃完。9.用料:梨、冰糖、川貝粉。制用:選好梨一個,須食之無渣、味鮮肉細者,削去外皮,挖去子,放川貝粉五克,再嵌入冰糖,放人大碗中,人鍋隔水慢燉一小時左右,直到冰糖溶化,再取出食用,每天吃一次,月餘即可收效。功效:梨有瀉熱養陰,生津解渴之效,對止咳的效果,更是有口皆碑。此外,梨還有養神安眠之功,是種很好的水果。10.用料:木瓜、蜂蜜。制用:以成熟的木瓜一個去皮,放入鍋裡、加入適量的蜂蜜與水。蒸熟後食用。功效:木瓜有酸味,所以能使肺部收斂,蜂蜜有潤肺的功能。11.用料:癩蛤蟆、雞蛋。制用:活癩蛤蟆(蟾酥)一隻,雞蛋一個,先將癩蛤蟆口部剪開並將雞蛋塞進肚內,用棉線將已剪開的口部縫好(以防雞蛋滑出),外用濕泥裹嚴,用火燒烤至黃泥開裂為止,將乾裂的黃泥及癩蛤蟆棄去,取已燒熟的雞蛋去殼趁熱吃下,每日吃一個,連吃三至五個。主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氣喘、胸部憋悶、呼吸困難,反復發作或每受風寒、吃生冷食後容易發作。12.用料:山藥一千克,蜜棗十個,板油丁一百克,白糖三百五十克,桂花汁、濕澱粉、熟豬油少許。制用:止藥洗淨,放進鍋內。加清水淹役山藥為度、用旺火煮,待山藥較爛時撈起,去皮,用刀剖成長六厘米,二點五厘米寬的長方形,拍扁。蜜棗一剖兩半去核待用。將大湯碗內塗抹上熟豬抽、碗底排上蜜棗再排上一層山藥,夾一層糖和板油丁,逐層放至碗口,撒上糖,扣上蓋盤,上籠蒸一小時左右,然後取下,翻身入盤。炒鍋上火,濾入盤內湯計,放清水一百克,白糖一百五十克和少許桂花汁燒沸,用水澱粉勾熒,起鍋澆在山藥上即成。功效:補腎潤肺。治肺虛久咳,脾虛腹瀉,神疲體倦,四肢無力,久食補腎強身。13.用料:蘿蔔、白胡椒、姜、陳皮。制用:蘿蔔一個切成五厘米厚的小片,白胡椒五粒,老薑三片,陳皮適量,同時放入鍋裡,加二杯水煮,瀝去殘渣,就可飲用。對咳嗽又多痰的思者很有助益。另外,將蘿蔔切成五厘米厚的片,放在碗裡,澆上水飴,蘿蔔就會流出透明的液體,取出一湯匙的透明液體,泡開水飲用,或是將蘿蔔煮汁,加入水飴放在鍋中煮,等汁液涼後飲用。功效:白胡椒對治療咳嗽、嘔吐有下氣作用。此外老薑也有下氣作用與去痰作用,陳皮也有去痰的功能。14.用料:天竺黃二十五克,天麻五克,白附子五克,防風八克,半夏十克,膽星五克。制用:煎汁,倒在碗內,放人五毫克的辰砂,用湯匙攪動,待湯汁溫後飲服。每服藥可煎三次,辰砂可每次二十毫克,分三次使用,服至發作時間兩倍為止(如二月發作一次,就連服四個月)。在服藥期間,忌食香菜、魚及牛、羊肉等。15.用料:活鯉魚一尾,火腿片、玉蘭片、香菇片、蔥、姜、料酒、鹽、醋、奶湯(雞、鴨、肘子或骨頭燉的湯)適量。制用:將鯉魚去鱗開膛,除去內臟,漂洗乾淨,切成瓦塊形狀,與蔥、薑一起投入油炒勺顛翻幾下,加入料酒、鹽等調料。然後加入奶湯,再加適量的火腿片、玉蘭片、香菇片等,燉約三分鐘佐以薑、醋汁食用。功效:止咳消腫,滋補強身。適於咳嗽、氣喘、胸部脹滿之症。16.用料:桔皮、白糖各適量。制用:把鮮桔皮或泡軟的干桔皮適量,洗淨,切成絲,放入鋁鍋,加大約桔皮重量一半的白糖,添水沒過桔皮為度,加水煮沸後,再改用小火煮至餘液將於時,將桔皮盛出放在盤內,待冷,再撒人大約桔皮重量一半的白糖,拌勻即可食用。功效:潤肺,燥濕;化痰,生津。用治咳嗽與多痰等症。17.用料:養麥麵,雞蛋清各適量。制用:用雞蛋清和養麥麵和成團,每日幾次擦胸部,有效。功效:清熱下氣,用治胸滿腹脹,咳嗽不安症。18.用料:生百合十克,生地十克,元參八克,貝母八克,生桔梗八克,甘草四克,麥冬十克,當歸五克,杭菊六克,白茯菩八克,生黃芩八克,黑地榆五克,黑黃柏五克,黑桅子五克,生枇杷六克。制用:以上藥物用水煎服。19.用料:杏仁、桔梗、川貝母、枇杷葉、鬱金、牛蒡子、蘇子、前胡、蒼子、紫苑,制半夏、陳皮、百合、瓜萎仁、白朮各十克,淮山藥二十五克。制用:以上藥物用水煎,一劑可煎三次,分早、午、晚各煎一次溫服,輕者二劑可好,重者四劑愈。功效:杏仁、枇杷葉、桔梗都能宣肺去痰,川貝、百合、瓜蔞(括樓)能清肺、下氣、祛痰、定喘;芥子、蘇子、前胡則能祛痰平喘;牛蒡子清利咽喉;鬱金、陳皮理氣開鬱;半夏燥濕化痰,白朮、山藥可幢脾利濕。20.用料:秋梨二十個,紅棗一千克,鮮藕一千五百克,鮮薑三百克,冰糖四百克,蜂蜜適量。制用:先將梨、棗、藕、姜砸爛取汁,加熱熬膏,下冰糖溶化後,再以蜜收之。可早晚隨意服用。功效:清肺降火,止咳化痰,潤燥生津,除煩解渴,消散酒毒,祛病養身。用治虛勞咳嗽,口乾津虧,虛煩口渴,酒精中毒等虛損之症。21.用料:豬油一百克,蜂蜜一百克。制用:將上述二味分別用小火煎煮至沸,停火,晾涼,共混合調勻即成。每次眼一湯匙日服二次。功效:潤肺止咳補虛。治肺燥咳嗽。22.用料:酸石榴三克。制用:將石榴子取出,搗碎,絞取其汁液,每晚睡前服下,或口嚼石榴子咽液亦可。因其有小毒,不可過量飲用。功效:清熱斂肺,用治肺結核喘咳,夜不能寐,以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症。 【偏方】1.用料:紅糖三十克,鮮薑十五克,紅棗三十克。制用:以水三碗煎服,服後出微汗即愈。功效:驅風散寒。用治傷風咳嗽,胃寒刺痛,產後受寒腹瀉、妊娠惡阻等症。2.用料:蘿蔔一個,蔥白六根,生薑十五克。制用:用水三碗先將蘿蔔煮熟,再放蔥白、姜,煮至一碗,連渣一次服。功效:宣肺解表,化痰止咳。用治風寒咳嗽,痰多泡沫,感冒畏寒,身倦酸痛等症。3.用料:大蘿蔔一個,蜂蜜三十克,白胡椒五粒,麻黃少許。制用:將蘿蔔洗淨,切片,放於碗內,倒人蜂蜜及白胡椒,麻黃等共蒸半小時,趁熱頓服。功效:發汗散寒,止咳化痰。用治風寒咳嗽。4.用料:蘿蔔一個,白胡椒五粒,生薑三片,陳皮一片。制用:加水共煎三十分鐘,日飲湯二次。功效:下氣消痰,用治咳嗽痰多。5.用料:鮮梨五百克,貝母米六克,白糖三十克。制用:將梨去皮剖開,去核,把貝母米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內蒸熟食用,早晚分食。功效:清熱化痰,散結解毒。用治咳嗽,燥咳及肺癰等症。6.用料:生芝麻十五克,冰糖十克。制用:芝麻與冰糖共放碗中,用開水沖飲。功效:潤肺,生津。用治夜咳不止,咳嗽無痰。7.用料:豆腐五百克,紅糖、白糖各一百克。制用:把豆腐當中挖一窩,納入紅白糖,放人碗內隔水煮三十分鐘,一次吃完,連服四次。功效:清熱,生津,潤燥。用治咳嗽痰喘症。8.用料:百合二十五克,大雪梨一個,冰糖二十克。制用:百合用清水浸泡一夜,次日將百合連同清水一起倒入砂鍋內,再加半碗多清水,煮一個半小時,待百合已爛,此時可加帶皮切作塊的雪梨和冰糖,再煮三十分鐘即成。功效:滋陰潤肺,寧心止咳。用治肺虛久咳。常人食用亦有益肺胃之功。9.用料:玉米須,桔皮各適量。制用:共加水煎,日服二次。功效:止咳化痰。用治風寒咳嗽,多痰症。10.用料:白糖五十克,雞蛋一個,鮮薑適量。制用:先將雞蛋打破,攪勻蛋黃、白,白糖加水半碗煮沸,趁熱將蛋衝沏,攪和,再倒入已絞取的薑汁,調勻每日早晚各服一次。功效:補虛損。用治久咳不愈症。11.用料:大白梨一個,蜂蜜五十克。制用:先把大白梨挖去核,將蜂蜜填人,加熱蒸熟吃,每日早晚備一個,連吃數日。功效:生津潤燥,止咳化痰。用治陰虛肺燥,久咳咽乾,手足心熱等症。12.用料:羅漢果半個,柿餅三個,冰糖三十克。制用:加清水兩碗半共煮至一碗半,再下冰糖,去渣,一天分三次飲完。功效:清肺熱,去痰火,止咳嗽。用治痰火咳嗽等症。13.用料:銀耳十五克,冰糖二十五克,鴨蛋一個。制用:銀耳與冰糖共煮,水沸後打入鴨蛋,每日二次。功效:滋陰清肺,止渴生津。用治陰虛肺燥之咳嗽痰少,咽乾口渴等症。14.用料:花生米六十克。制用:炒或煮熟,每日吃,不同斷,痊癒後停用。功效:潤肺化痰。用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15.用料:鮮柚肉五百克,蜂蜜二百五十克,白酒適量。制用:將柚肉去核,切塊,放在瓶罐中,倒入白酒,封嚴浸悶一夜,再倒入鋁鍋中煮至餘液將於時,加入蜂蜜,拌勻即成。待冷,裝瓶備用。每日早晚各服一匙。功效:潤肺,止咳,化痰。用治咳嗽盛以及老年咳喘等症。16.用料:豬腎一具。制用:洗淨切薄片煮食。功效:用治咳嗽,神效。17.用料:生西瓜子肉,冰糖適量。制用:將兩藥研未極細,開水沖服。功效:用治咳嗽,甚驗。18.用料:甘草適量。制用:切成小片,臨睡時含入口內六片,勿令嚥下,吞嚥唾液。功效:治夜間咳嗽,神效。19.用料:蕪荽、冰糖適量。制用:開水沖服。功效:三服即愈。20.用料:取向南嫩桑條二十一枝。制用:切成一寸長,納於砂石鍋內,用水五碗煎至一碗,渴則飲之。功效:服一月即愈。21.用料:香櫞、蜂蜜適量。制用:將香櫞去核,切薄片,以酒煮熟,用蜜拌勻,清晨服。22.用料:落花生二百五十克,冰糖少許。制用:將花生仁搗碎,放入瓦罐內,加清水煮沸,用瓢舀除一層浮油,加冰糖少許,再煮至人乳稠時,等量分成兩半,於睡前服一半,次晨,溫熱服另一半。功效:連服六次,咳嗽即愈。23.用料:蕪花一升,棗十四枚。制用:以三升水,將蕪花煮汁一升,再放棗十四枚,煮汁於,日食五枚。功效:用於治突發咳嗽,二服即愈。24.用料:百部根,白酒適量。制用:用百部根漬酒七日,每日服三次,每次服一盅。功效:用於治咳嗽。25.用料:桃仁三升,白酒適量。制用:將桃仁去皮杵,放碗中密封,蒸熟曬乾,放酒中浸七日可飲,日飲三兩。26.用料:雄白雞一隻,白酒一斗。制用:酒煮自雄雞,飲湯淡食雞,分三次吃完。功效:治久咳體虛。27.用料:石灰一兩,蛤粉四錢,韭汁適量。制用:將二粉未調勻,蒸餅丸豌豆大,焙於,每服三十丸,溫韭汁下。功效:用於治咳嗽。28.用料:甜杏仁一兩,冰糖一兩。制用:將甜杏仁去皮尖,搗如泥,加冰糖拌勻,分三次服,開水沖服,早晚各一次。煎服則不驗。功效:三服即愈。【秘方】1.方名:【呂洞賓仙傳蘆吸散】。主治:新久咳嗽,百藥無功,服此立效。處方:款冬花蕊十五克,鵝卵石六克,陳皮六克,年老人及體虛者加人參一點五克,冬月加肉桂三克。制用:上藥忌鐵器為細未和勻,分作七帖,作七日服。每服一帖,夜仰臥將藥一帖作三次人竹筒內,病者口噙竹筒,近咽喉用力一吸,將白溫水一口送下。注意事項:不可多吃水,忌諸服油膩、鹽七日。藥眼完後,亦少用油鹽,至半月後不忌。2.方名:【潤肺除嗽飲】。主治:治遠年咳嗽如神。處方:人參、杏仁、薄荷各三分(九克),五味子九粒,紫菀茸、款冬花、麻黃、陳皮(去白)、石膏(鍛)、桔梗、桑白皮(蜜炙)、熾殼(麩炒)、烏梅、栗殼(去穰蜜炙)各等份。制用:上藥細切,加生薑三片,細茶一撮,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服。3.方名:【三聖丹】。主治:治久嗽極效。處方:天南星(泡製)三十克,半夏(湯泡七次)六十克,甘草(生用)十五克。制用:先以星、夏二味藥研為細未,用生薑汁拌勻,淹作麥曲,春秋七日,冬十日,夏至日取出,再同甘草共研為細未,另取淡竹瀝水一碗,將前藥未用竹瀝水拌勻作餅子,焙於,又將竹瀝沃濕,又焙乾,如此沃焙十次,待竹瀝水盡為度,研為極細未。服法:用白沙蜜調和如,每臨臥,抄一匙於口內含化下,再用竹瀝水漱口咽之。方源:《醫學正傳》一九六五年祖傳方。4.方名:【十味止嗽散】。主治:治療頑固性咳嗽具有療程短,效果顯著的優點。處方:北沙參、貝母、白前、遠志、冬花、杏仁、桔梗各十克,五味子六克,麻黃,馬兜鈴各三克。注意事項:症狀偏熱者加黃苹、桑皮,去麻黃;痰多加膽星;喘急加蘇子、葶藶;百日咳加黃荊、百部;慢性氣管炎加胡桃肉、巴戟天、菟絲子等。服法:水煎服。方源:宋汝太家傳秘方5.方名:【喘嗽湯】。主治:久病喘息咳嗽之症。處方:當歸、川芎、陳皮、清半夏、川貝母、甘草、冰糖各六克,青皮、杏仁(炒)、五味子、桑白皮各九克。制用:用水三杯,煎取一杯,藥渣用水二杯半煎留一杯。頭煎、二煎共和一處,分兩次早、晚服。注意事項:服後忌煙,酒一百天。療效:①陳××,男,四十一歲,患咳嗽二年來愈,用此方五劑痊癒。②袁××,男,三十四歲,患咳嗽氣短無力,脈緩慢,吐稀痰,失眠,遇冬即發,用此方一劑即愈。6.主治:咳嗽。處方:(1)白芍、茯苓,半夏、五昧子各九克,桔紅、炙草、款冬花、於薑各六克,杏仁十二克;(2)麻黃十二克,白果九克,杷葉六克。服法:先將第一方加水煎取藥液,然後把藥液衝人第二方煎成濃汁服。療效:一般三至四劑即愈。7.主治:咳嗽痰喘,痰帶黃色稠枯,咽乾口燥聲啞,咽喉不利。處方:麥冬(去心)六克,桔梗三克,生地黃三克,半夏三克,紫苑三克,炙甘草一點五克,川貝母六克,麻黃一點五克,五味子(研)十粒,沙參六克,生薑一片,竹葉三克。服法:水煎服。方源:崔伯峰祖傳秘方。8.主治:年老體弱,勞傷喘嗽,乾咳無痰,氣短,中氣不足。處方:黨參、熟地、白朮、當歸身各十五克,蓮子、芡實、山藥各九克,大茴、大棗各二個,蔥白三根,生薑二片,炙甘草三克,香油三盅,鹽適量,黃母雞一隻。服法:先將雞勒死去毛爪,用藥煎之,以雞肉爛為度,分四餐食之,日食兩次。療效:三至四次愈。方源:張松陰祖傳秘方。9.主治:老年夜咳痰多(虛火痰咳)。處方:千張紙切碎九克,白蜜十五克。制用:上二味飯上蒸,日服三次。眼藥一日後輕鬆,二日後咳減,三日後不咳,服七日痊癒。癒後以五味異功湯代茶飲。附五味異功湯:黨參九克,白朮九克,茯苓九克,陳皮三克,炙草三克。10.主治:勞傷過度,咳嗽,痰中帶血。處方:鮮白蘿蔔,黑豆各一百二十克,蜂蜜三十克,香墨三克,童便一盅。眼法:水煎服,上藥為一次量。療效:二至四劑愈。11.主治:寒咳嗽。處方:蘇葉少許、冰糖一匙。制用:加清水二碗,煎濃服之。療效:一劑即愈。又方:核桃二百五十克,冰糖適量。制用:核桃連皮洗淨,與冰糖少許共搗爛,開水沖服數次。功用:極有效驗。12.主治:熱咳嗽。處方:石膏一百克,甘草炙二十五克,生薑、蜂蜜少許。制用:將石膏、甘草炙,碾成未,每服十五克,生薑蜜調下。13.主治:咳嗽有痰。處方:熟括姜十個,明礬一百克。制用:將上二藥搗和餅,陰乾,研未,糊丸梧子大,每次薑湯下六十丸。14.主治:久咳不已。(1)處方:紫苑、款冬花各五十克,百部二十五克。制用:將上二藥搗爛為未,每服十五克,姜三片,烏梅一個,煎湯調下,日二次。療效:甚佳。(2)處方:生龜三隻。制用:將龜宰殺去腸,以水五碗,煮取三碗,浸曲釀秣米四升,如常飲之令盡。療效:治愈、永不復發。(3)處方:羊腎三具,大棗一百顆,酒五升。制用:將羊腎、大棗放酒中漬七日。每日三次,每次一小杯。(4)瓜子一味,濃煎常服。15.主治:熱痰咳嗽。處方:絲瓜(煅)二個,大棗適量。制用:將絲瓜鍛碾未,與棗肉拌和製丸彈子大,用酒調下。16.主治:風痰咳嗽。處方:明礬二兩,生參米一兩,苦酒二升。制用:三藥共熬為膏子,旋丸豌豆大,每用一丸,放舌下,其嗽立止,痰即消。17.主治:肺勞咳嗽。用大藕一段,去一頭,灌蜜全封,煮極熟,食之。18.主治:熱痰咳嗽。處方:燒酒、豬脂、蜂蜜、香油、茶未各四兩。制用:將上藥同浸酒內,煮成一處,每日挑食,以茶調下。療效:二至三劑見效。19.主治:咳嗽吐血。(1)處方:白前、桔梗、桑白皮三兩,甘草一兩。制用:將白前、桔梗,桑白皮炒、甘草炙、用水六升共煮,取一升,分三次服。注意:服藥期間,忌食諸肉菘菜。(2)處方:一嬰兒胎髮,麝香少許。制用:將胎髮燒成灰入麝香少許,乳汁調下,男患者用女嬰胎髮,女患者用男嬰胎髮。(3)處方:貫仲、蘇方木等份,每用三錢。制用:將上二藥與生薑三片煎服,日二服。功效:治療年深咳嗽作膿血者有效。(4)處方:蘿蔔五百克,鯽魚二百五十克,制用:蘿蔔和鯽魚煮熟,頓食。20.主治:喘嗽失音。處方及製用:白果仁四兩,白獲苓、桑白皮各二兩,烏豆半升,沙蜜半斤,煮熟,日干為米,以乳汁半碗拌濕,九蒸九曬,制九如綠豆大,每服三五十九,白湯下,神效。21.主治:氣喘咳嗽。處方及製用:豬爪甲二枚,撓灰研細,入麝香當門子一枚,同研細,用蠟茶清調下。22.主治:老年氣喘咳嗽。生薑汁五兩,黑砂糖四兩,水煎二十沸,時服半匙,漸漸咽之。【藥茶療法】1.二根茶處方與用法:鮮蘆根六十克,鮮茅根三十克。洗淨陰乾,切碎,煎水代茶頻飲。功甲:清解肺熱,生津止渴。選按:蘆根甘寒,能清肺胃之熱,《玉揪藥解》雲:"蘆根清降肺胃,消盪鬱煩,生津止渴。"白茅根清熱涼血,《本草綱目》載其"止吐衄諸血,肺熱喘急。"二根俱清上焦肺胃之熱。故能治肺炎初期,發熱、咳嗽、胸痛等症。2.瓜蔞茶處方與用法:全瓜蔞洗淨用蒸籠蒸熟,壓扁曬乾,切成絲,每次三十克,煎水代茶飲。功用:清肺化痰。選按:瓜蔞性寒,味甘苦無毒。 《本草綱目》載:"瓜蔞,潤肺燥,降火。治咳嗽,滌痰結,利咽喉,消痛腫瘡毒。"《本草便讀》雲"瓜蔞,性味與花粉相同,惟潤降之功過之。故凡上焦鬱熱,垢膩痰火咳嗽等症,皆可用之。一切肺痛、胸痛、乳癰之屬火者,尤為相宜。"據研究:本品對肺炎球菌、鏈球菌等有抑製作用。故本方適用於肺炎、支氣管炎、肺痛等引起的肺熱咳嗽、咯吐黃痰等症。方源:《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3.羅漢果茶處方與用法:羅漢果十五至二十克,用沸水泡悶十五分鐘後,代茶飲。功用:清肺止咳,潤腸通便。選按:羅漢果,為葫蘆科植物羅漢果的果實。性涼味甘。 《廣西中藥志》載"羅漢果能止咳清熱,涼血潤腸。治咳嗽、血熱腸燥便秘等。"《嶺南採藥錄》中治療痰火咳嗽,以羅漢果和豬肉煮湯服。故本方適用於支氣管炎咳嗽痰多,伴咽喉疼痛,大便秘結等症。方源:《全國中草藥彙編》4.茲胃和中茶處方與用法:朱拌竹茹三克,鮮青果十個,厚朴花、羚羊各一點五克。上藥共制粗未,水煎代茶飲。功用:化痰助運。選按:此方為西太后臨終前數小時"氣虛痰生,精神委頓,舌短口乾,胃不納食"病危時所進之代茶飲方。方中竹茹、青果清化痰熱,厚朴花寬中行氣化濕,羚羊清熱解毒,平肝息風。故本方適用於年老氣虛,肺熱咳嗽,症見痰多黃稠,難以咯出,口渴咽乾,胃納不香等。方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5.潤肺止咳茶處方與用法:玄參、麥冬各六十克,烏梅二十四克,桔梗三十克,甘草十五克,上藥共制粗未,混勻分包,每包十八克。每用一包,放入茶杯中,沸水沖泡代茶飲用。功用:潤肺止咳。選按:方中玄參、麥冬甘寒清熱養陰生津,桔梗、甘草功專開肺祛痰。烏梅一味。 《本草拾遺》載:"去痰.."。 《本草綱目》謂"斂肺澀腸,治久嗽,瀉痢。"王好古亦云:"烏梅,能收肺氣,治燥嗽,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據研究,本品對肺炎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百日咳桿菌等均有抑製作用。故本方適用於陰虛內熱,肺燥咳嗽,痰少粘稠難咯等症。方源:《中草藥製劑方法》6.皂莢芽茶處方與用法:嫩皂莢芽五百克。先將其殺青,炒揉、焙乾,如製茶葉法,並碾為細未。每取三克,放入茶杯中,沸水沖泡代茶飲。功用:祛痰除濕。選按本品為豆科植物皂莢的嫩葉,據研究,皂莢葉含少量生物鹼之刺皂莢鹼。有祛痰作用,能刺激胃粘膜而反射性的促進呼吸道粘液的分泌,產生祛痰作用。故本方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粘稠難咯,胸悶氣喘等症。方源:《太平聖惠方》7.桔紅茶處方與闌法:桔紅一片,綠茶四點五克。放人茶杯中,沸水沖泡,再入沸水鍋中隔水蒸二十分鐘後代茶頻飲。功用:潤肺消痰利氣。選按:桔紅是將新鮮桔皮,用刀扦下外層果皮,晾乾或曬乾即成,以片大,色紅,油潤者為佳。性溫味辛苦。 《醫林纂要》載:"桔紅專入於肺,兼以發表。去皮內之白,更輕虛上浮,亦去肺邪耳。"《本草綱目》說:"下氣消痰。 "故本方適用於咳嗽多痰,痰粘似膠。難以咯出之症。方源:《瀚海頤生十二茶》8.百藥煎茶處方與用法:五倍子五百克,茶葉三十克,酵糟一百二十克。將五倍子搗碎,研未過篩,加入茶葉未、酵糟,同置容器中拌勻搗爛,攤平,切成約一寸見方的小塊,俟發酵至表面長出白霜時取出,曬於,貯藏於乾燥處。每取一塊,放入茶杯中,沸水沖泡,代茶飲或泡湯含漱。功用:潤肺化痰,生津止渴。選按:百藥煎味酸甘性平無毒。 《本草蒙荃》謂"治肺脹喘咳不休"。《醫學入門》說:"潤肺治嗽,化痰,止渴。"《本草綱目》則云:"百藥煎,功與五倍子有異。但經釀造,其體輕虛,其性浮收,且味帶餘甘,治上焦心肺咳嗽,痰飲熱渴諸病,含噙尤為相宜。"故本方適用於久咳痰多,粘稠難以咯出,口燥咽乾咽痛等。方源:《本草蒙莖》9.人參雙花茶處方與用法,人參、雙花、五味子各十克。煎水代茶頻飲。功用:益氣養陰,清解肺熱。選按:入參益氣,《滇南本草》言其"治陰陽不足,肺氣虛弱。"金銀花清熱抗炎,五味子養陰斂肺止咳。故本方適用於體虛肺熱陰虛之咳嗽。方源:《中醫護理》10.桔梗甘草茶處方與用法:桔梗、甘草各一百克,共制粗未,和勻過篩,分包,每包十克,每用一包,沸水沖泡,代茶頻飲。功用:宣肺止咳化痰。選按:桔梗性平,味苦辛。人肺胃經。 《本草衍義》雲:"主治肺癰"。李杲說桔梗能"利胸膈、治咽喉氣壅及痛,破滯氣及積塊,(除)肺部風熱。"據藥理研究,本品能使呼吸道粘液分泌量顯著增加,作用強度可與氯化銨相比。配伍甘草有顯著的鎮咳作用,其強度與可待因相似。故本方對支氣管炎、咳嗽有顯著的療效。方源:《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11.款冬花茶處方與用法:款冬花十克,加冰糖適量,沸水沖泡。代茶頻飲。功用:清熱潤肺,止咳化痰。選按:款冬花乃咳嗽要藥。 《藥品化義》雲:"冬花味苦主降,氣香主散,一物而兩用兼備。放用入肺部,順肺中之氣,又清肺中之血。專治欬逆上氣,煩熱喘促,痰涎粘調,涕唾腥臭,為諸症之要劑,如久咳肺虛,尤不可缺。"其件溫而不燥,散而不洩,可用於一切咳嗽。據藥理研究,本品具有止咳,祛痰並略有平喘,興奮呼吸的作用。冰糖味甘性平無毒。 《本草再新》言其能"止咳嗽,化痰涎。"故本方適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的咳喘等症。12.清熱上咳茶處方與用法:甘菊花、霜桑葉、炙批粑葉各六克,陳皮、酒黃芩各三克,生地、焦幟殼各四點五克,鮮蘆根十克。上藥除枇杷葉布包外,餘共制粗未。水煎代茶飲。功用:清熱止咳。選按:方中桑葉、菊花疏風清肺,枇杷葉苦洩清熱並能降氣化痰。黃芩、蘆根清解肺熱,亦能生津,陳皮、枳殼理氣化痰。故本方清解之中兼有止嗽作用。適用於外感風熱,咳嗽,咯痰粘稠、口渴咽痛的肺熱咳嗽症。由此觀之,茶飲雨藥,亦甚靈活。不過也只可施於慢性病的調理過程中,或咽、胃局部病變中,若重症險症,則緩不濟急,當系使用茶飲時應注意的。方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13.桔皮茶處方與用法:桔皮十克切絲,放人茶杯中,沸水沖泡,代茶長期飲用。功用:理脾和胃,行氣比痰。選按:桔皮又名陳皮。 《日華子本草》謂:"消痰止嗽。"《本草正》說:"陳皮,氣實痰滯必用。"據藥理研究,本品能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分泌物增多,痰液稀釋,有利於排出,川陳皮素能舒張支氣管而有顯著的平喘作用。故本方適雨於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色白質粘,難以咯出,胸悶脹滿等症。方源:《患者保健食譜》14.川貝來菔茶處方與用法:川貝母、萊菔子各十五克。共制粗未,水煎代茶飲用。功用:潤肺化痰,降氣平喘。選按:貝母一味有川、浙之分,川貝潤肺為優,浙貝清肺化痰功專。 《日華子本草》載川貝"消痰,潤心肺"。 《本草匯言》謂"貝母,開鬱,下氣化痰之藥也。潤肺消痰,止咳定喘,則虛勞火結之症,貝母專施首劑。"據研究,貝母有擴張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萊菔子法痰定喘,有對抗鏈球菌、化膿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生長的作用。二者為伍、共奏潤肺化痰,降氣平喘。運用於慢性支氣管炎之咳嗽痰多等症。方源:《長壽之道》15.杏仁奶茶處方與用法:杏仁二百克,白糖二百克,牛奶二百五十毫升,清水適量。杏仁去皮,磨細過濾,加入白糖,清水適量,煮沸後加入牛奶即可,代茶飲用。功用:潤肺止咳,潤腸通便。選按:杏仁味苦性溫,有小毒。可鎮咳平喘,潤腸通便,據研究,杏仁含微量氫氰酸能鎮靜呼吸中樞而有鎮咳平喘作用。牛奶具有益肺胃,生律潤腸。兩藥合用,可潤肺止咳,潤腸通便。適用於肺虛咳嗽,老年或產後津虧血燥便秘。因其含微量氫氰酸,大量飲用能引起中毒,應引起注意。方源:《患者保健食譜》16.蘿蔔茶處方與用法:取經霜蘿蔔一百克,洗淨切片水煎代茶飲。功用:消食行氣祛痰。選按:蘿蔔又名萊菔,《四聲本草》載:"凡人飽食過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日用本草》言其"熟食之,化痰消谷。"《隨息居飲食譜》謂"治咳嗽失音,咽喉諸病"。據研究,本品有鎮咳法痰作用。故本方適用於咳嗽、咯痰、失音、肺瘺出血。17.三分茶處方與用法:蕎麥麵一百二十克,茶葉六克,蜂蜜六十克。葉碾碎成細未和入。每取二十克,沸水沖泡。代茶飲之。功用:潤肺止咳,降氣寬腸。選按:肺與大腸相表裡,腸實則肺氣壅滯不得肅降。方中蕎麥能降氣寬腸,消積,正如《本草綱目》所謂"降氣寬腸、磨積滯"。腸通則肺得肅降,咳嗽自寧。伍以茶葉,蜂蜜潤肺止咳,其效尤佳。故本方適用於諸種咳喘症。方源:《儒門事親》18.止咳茶處方與用法:滿山紅花,暴馬子葉各等量,共制粗未,和勻分包,每三十克一包。每用一包放入茶杯中,沸水沖泡代茶飲用。功用:止咳化痰平喘。選按:滿山紅為杜鵑科植物興安杜鵑的花。性味苦寒。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謂其能"止咳、祛痰。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據研究,本品有顯著的鎮咳、祛痰、平喘作用。有人報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五百九十六例,平均有效率為百分之八十六點一。暴馬子葉為木樨科植物暴馬丁香的樹葉,據研究有非常顯著的祛痰平喘作用,對單純性慢性支氣管炎的療效高於喘息型。故本方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的患者。方源:《防治慢性氣管炎資料選編》19.榆皮車前茶處方與用法:"榆樹皮、車前子各十克。共制粗未,水煎代茶飲。功用:清熱祛痰,利尿,適角於治療肺熱咳嗽。方源:《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20.黑芝麻茶處方與用法:黑芝麻十五克,冰糖適量。黑芝麻炒研,沸水沖泡代茶飲。功用:補肝腎,潤五臟。適用於治療燥咳。21.仙鶴草茶處方與用法:仙鶴草十克。製成粗未,沸水沖泡代茶飲。適用於治療久咳咯血。功用:清肺熱,涼血止血,適用於治療久咳咯血。22.柿蒂茶處方與用法:柿蒂三至五枚,冰糖適量。放入茶杯中,沸水沖泡代茶飲。功用:佛氣鎮咳,適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氣逆。23.扁柏葉茶處方與用法:扁柏葉十克,紅棗七枚。將扁柏葉製成粗未,共水煎代茶飲。功用:祛痰鎮咳。適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24.骨碎補茶處方與用法:蜜炙骨碎補三十至五十克。製成粗未,水煎代茶飲。功用:補腎潤肺止咳。適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25.甘草醋茶處方與用法:甘草六克,蜂蜜三十克,醋十克。沸水沖泡早晚代茶飲。功用:潤肺斂肺止咳。適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26.毛山茶處方與用法:毛山茶九至十八克。沸水沖泡代茶飲。功用:清熱解毒,祛風解表,適用於治療風熱咳嗽。27.茶葉七克,生薑十片,一起煮成湯汁,飯後飲用。治咳嗽。28.綠茶一至一點五克,升麻五至十五克,炙甘草十克。先將蜂蜜一百克煮熱後加入切碎的升麻五百克,炒至蜂蜜被升麻吸盡呈紅色,冷卻備用。每次按上方劑量加水四百毫升,煮沸五分鐘,日服一劑,分三次。飯後服。29.茶葉和川貝母各三克,共研細未,開水送下。用於感冒及氣管炎咳嗽。30.綠茶一克,桑葉五至十五克,菊花十五克,甘草五克,加水三百五十毫升,煮沸五分鐘,分三劑,飯後服,日眼一劑。用於風熱咳嗽。31.好茶未和白殭蠶各三十克,研未,放人碗內蓋好,用一小杯開水沖泡,臨睡前加水服之。用於風痰、喘咳、夜不能眠。32.茶葉六克,蕎麥粉一百二十克,蜂蜜六十克。茶葉碾碎成細未和入。每次取二十克,沸水沖泡,代茶飲之。治各種咳嗽症。33.好紅茶十五克,蚯蚓三至四條,先將蚯蚓洗淨,然後用紅茶煎水兩茶杯,煎至半茶杯。過濾取清汁,分早晚兩次空腹服。用於治咳嗽痰喘。34.茶葉、於菊花各二克,用沸水沖泡六分鐘,每日飯後一杯。治乾咳。35.茶葉三克,柿餅六個,冰糖十五克。將柿餅、冰糖放瓦罐內燉爛,倒入茶葉汁,拌勻食用。治咳嗽多痰。36.綠茶五克,桔紅一片。放入茶杯中,沸水沖泡,再入沸水鍋中隔水蒸二十分鐘後代茶頻飲。治咳嗽多痰、痰粘似膠,難以咳出之症。37.茶葉三十克,五倍子五百克,酵糟一百二十克。將五借子搗碎,研未過篩,加入茶葉未,酵糟,同置容器中拌勻搗爛,攤平,切成約一寸見方的小塊,待發酵至表面長出白霜時取出,曬乾,貯藏於乾燥處。每取一塊,放入茶杯中,沸水沖泡,代茶飲或泡湯含漱。治久咳痰多,粘稠難出。38.綠茶一克,芒果(去核)皮肉五十克,白糖二十五克。鮮芒果洗淨去核用皮肉加水四百毫升,煮沸三分鐘,加入綠茶和白糖即可。分二次,溫服。日服一劑。用於治療咳嗽、痰多、氣促。39.茶葉五克,白蘿蔔一百克,將茶葉用開水沖泡取汁,再將蘿蔔切片,置鍋中煮爛,加食鹽調味,倒入茶汁即可食用。每日二次。治咳嗽多痰。40.取雞蛋二隻,洗淨外殼,放入鍋中,加綠茶十五克和水四百毫升,文火恨、蛋熟後去殼再煨,至水乾時取蛋吃,每日二次,每次一隻,連吃十五大為一療程。有化痰、止咳、平喘之效。【醋蛋療法】1.醋豆腐方組成:醋五十毫升,豆腐五百克,植物油五十克,蔥花少許。制用法:將油燒熟後倒上蔥花,加少許鹽,而後倒入豆腐,用鏟將豆腐壓成泥狀後翻炒,加醋,再加少許水繼續翻炒。起鍋趁熱當菜吃。適應症:用於風寒咳嗽,咳痰稀白者。2.醋燉母雞方組成:黑母雞一隻,醋一千五百毫升。制用法:將雞削洗淨,切碎以醋文火燉蒸二個小時,分四至六頓熱吃。病輕者一隻即可,重者二至三隻。適應症:主治咳嗽久虛者。3.醋蒜泥方組成:紫皮頭蒜三十克,醋六十毫升。制用法:蒜頭去皮搗爛加醋煮,飯後服。每日一次。適應症:用於咳吐膿血痰之肺膿腫。4.酷魚止嗽湯組成:鯉魚一條二百五十克左右,醋二百毫升。制用法:醋加等量水煮鯉魚,不放食鹽。適應症:治療痰濕咳嗽。5.醋胰止咳方組成:豬胰臟一隻,醋二百毫升。制用法:將豬胰臟洗淨切成薄片,以醋煮食之。適應症:用於燥熱咳嗽。6.醋蒜肺癰方組成:陳年蒜頭,醋各適量。制用法:將陳年蒜頭浸入醋中,隨意服用。適應症:治療肺膿腫咳吐膿血者。7.醋梅止咳方組成:醋二百五十毫升,烏梅六十克,黃精六十克,芙蓉葉一百二十克,制半夏五十克,白糖二百五十克。制用法:先將米醋,制半夏二味浸漬二十四小時,再與其他各味同煎去渣,濃縮收汁加糖溶化成五百毫升,裝瓶貯存備用,每日三至五次,每次半匙含咽部,緩緩嚥下。適應症:適用於因刺激性氣體所引起的咽部充血,哽痛,咽部多濾泡,乾咳,長久不癒者。8.雞子四仁粥組成:白果仁,甜杏仁各一份,胡桃仁,花生仁各二份,雞蛋一天一枚。制用法:將前四味共研未和勻,每天服取二十克,加雞蛋一枚,煮一小碗服下,連服半年。適應症: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多者。9.雞蛋魚腥草方組成:雞蛋一枚,魚腥草三十克。制用法:將魚腥草三十克濃煎取汁。用滾沸的藥劑衝雞蛋一枚,頓服。一日一次。適應症:用於肺癰或肺熱咳嗽。10.雞蛋蛤蟆方組成:雞蛋一枚,活蛤蟆一隻。制用法:取雞蛋一枚,從活蛤蟆口塞入其腹中,用黃泥包裹,火中煨熟。去蛤螟,蛋殼及雜物,食蛋。每日一枚,連服三至五日。適應症:用於肺熱咳嗽兼哮喘者。11.雞蛋冰糖童便方組成:雞蛋、冰糖、童便。制用法:將雞蛋置於童便中,在二攝氏度至六十攝氏度下,密封浸泡二十天,然後取出,以冰糖水煮熟雞蛋。僅食雞蛋,每日臨晨三至五時熱服一枚。適應症:肺陽虛咳嗽,乾咳無痰者。12.雞蛋生薑方組成:雞蛋一枚,生薑十克。制用法,分別將雞蛋打碎,生薑切碎。然後兩味攪勻,炒熟吃,一日二次。適應症,用於風寒咳嗽。13.雞蛋五味子方組成:雞蛋二十枚,五6 子五百克。制用法:先將五百克濃煎取頭汁,另加水三大碗再煎,濾取二汁,二汁混合後侵入雞蛋二十枚,藥汁要全部浸沒雞蛋。加蓋放在陰涼處七至十天,此時蛋殼已溶化,但蛋膜仍包著蛋清和蛋黃,成為無殼雞蛋,服用時用大匙輕輕盛出,文火煮熟,每服一至二枚,日服一至二次。適應症:肺腎虛弱之久咳不癒者萬為適宜,兼喘者也可應用。14.雞蛋蜂蜜方組成:雞蛋一枚,蜂蜜三十五克。制用法:先將蜂蜜加水三百毫升煮開,打入雞蛋一枚微沸。一次服下,早晚空腹服。適應症:用於肺燥乾咳,久咳者。15.雞蛋胡椒桃仁方組成:雞蛋黃一枚,白胡椒末三克,核桃仁三枚。制用法:將煮熟的雞蛋黃一枚與其他兩味共搗成泥。取另一枚熟雞蛋攔腰切開,內去黃白,用蛋殼裝入藥泥,原樣對好,以麻紙封緊,外用黃泥包裹,火中煨熟。去蛋殼及雜物研未頓服,日服二次,連用三日。適應症:用於寒濕咳嗽。16.鳳凰紫麻方組成:鳳凰衣十四枚,麻黃三克,紫苑六克。制用法:以上三味焙乾,共研為未,裝瓶備用。每眼三克,開水送下。適應症:用於久咳氣結。17.雞蛋百合方組成:雞蛋二枚,百合六十克。制用法:兩味同煮至蛋熟,去殼連湯服,日服一次。適應症:用於肺虛久咳者。18.雞蛋砂糖方組成:雞蛋二枚;白砂糖三十克。制用法:兩味調勻。用極沸水沖熟,當早點吃。適應症:虛人之久咳不愈,或老人之久咳不愈。19.雞蛋韭菜方組成:雞蛋二枚,韭菜一百克。制用法:切碎韭菜,與雞蛋調勻,油煎作餅,當點心吃。功用:用於治療肺腎虧虛之久咳。20.醋蛋止咳方組成:醋六十毫升,雞蛋一個。制用法:以醋燉蛋,作一次服。連服月餘。適應症:用於久咳不癒者。21.醋煮炸雞蛋方組成:雞蛋二枚,麻油五十克,食醋適量。制用法:雞蛋打開放油鍋內炸熟,加醋再煮,早晚各服一個。用藥時禁菸酒。適應症:慢性支氣管炎咳嗽者。【敷貼療法】1.藥物:大蒜適量。制用:將大蒜搗爛如泥,取搗爛後的大蒜如豆瓣大一團,置於傷濕止痛膏中心。每晚洗足後貼雙足【湧泉穴】,次晨揭去,連貼三至五次。功效:解毒殺蟲,宣肺止咳。運用於各類咳嗽,尤以外感咳嗽為宜。2.藥物:蔥白適量。制用:將蔥白搗爛,炒熱至不會燙傷皮膚為度,乘熱敷胸前。每日一次,連敷二至三次。功效:法風散寒,宣肺止咳。適用於風寒感冒咳嗽明顯者。3.藥物:胡椒六克,麻黃六克,白芥子三克。制用:將上三藥共碾細未,分別敷貼在肺俞穴、湧泉穴上。功效:溫肺散寒,化痰止咳。適用於咳嗽,痰色白而清稀如泡沫者。4.藥物:天南星十二克,明礬六克,麵粉適量,醋少許。制用:天南星、明礬研成細未,加入麵粉,醋調拌,外敷貼雙足心湧泉穴及大椎穴。功效:順氣豁痰,降逆止咳。適用於痰涎壅盛的咳嗽。5.藥物:瓜蔞(大者)一枚,貝母五十克,青黛十五克,蜂蜜一百二十克。制用:先將貝母、青黛混合研成細未,再放全瓜蔞搗融(若為乾瓜蔞亦研細未),放蜂蜜入鍋加熱,煉去浮沫,入上三味藥,調勻如膏,分別攤貼在上述穴位,蓋紗布,膠布固定,一日換一次或二日換一次。功效:清肺止咳,潤燥生津,適用於熱咳,乾咳,或久咳,虛癆咳嗽等。6.藥物:罌粟殼三十克,五味子三十克,蜂蜜適量。制用:將罌粟殼、五味子研碎為細未,取藥未三十克與蜂蜜調勻,搗爛如膏狀,以藥膏敷貼於肚臍【神闕穴】上。外蓋紗布,膠布固定。二至三天換藥一次,至病癒停藥。功效:斂肺止咳。適用於體虛,咳嗽日久,無痰的患者。來源:《中國常用民間療法》【放血療法】l.取穴:【大椎穴】、【十宣穴】。治療方法:將針具(三棱針、小眉刀、也可暫用縫衣針、注射針頭、瓷片、刮臉刀片等作針具)煮沸消毒後,然後對操作者的雙手和患者的放血穴位進行常規消毒。將針具對準放血處點刺,迅速刺入一點五至三毫米,然後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五滴為宜)。一日或二日一次,一至三次為一療程。注意:患者血小板減少症、血友病、低血壓、貧血、孕婦和過飢過飽、醉酒者,忌用本療法。2.取穴:【肺俞穴】、【少商穴】。治療方法:對上兩穴進行點刺,操作方法同上一,然後用閃火法拔罐十分鐘,使之出血。注意事項:同上一。【熨引療法】取穴:【中府穴】、【天府穴】,【雲門穴】、【列缺穴】、【膻中穴】、【肺俞穴】、【大椎穴】等穴。操作方法:用尖底熨引器裝滿開水,蓋緊蓋子,對準所選上述穴位熨引五至十分鐘,以局部熱紅為度,熨引時稍用力,但用力要均勻。熨引完畢,勿使病人吹風著涼。主治寒性咳嗽,症見咳嗽有白沫痰,無明顯感染症。注意:結核病、急性炎症、腫瘤及其他熱症,均不宜用本療法。【藥熨療法】1.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各等份,炒熱熨引前胸、後背【募腧穴】;另取上藥為未,醋調敷【天突穴】、【膻中穴】、 【大椎穴】、【陶道穴】、【肺俞穴】、【肝俞穴】等穴。主治咳嗽、哮喘、喉中痰鳴等症屬痰濁壅盛者。2.白鳳仙花根葉適量,濃煎取汁,以紗布沾取藥液擦熨胸背諸穴(同上穴);再用白芥子六十克,白芷、輕粉各四點五克,蜜調作餅,貼背心第三骨節。主治:虛、實、寒、熱諸般咳喘。一般熨擦及貼餅數次,即可見效。3.芫花、黃菊花、躑躅草各等份和勻,裝入藥袋蒸十五分鐘,熱熨胸前(以【膻中穴】、【天突穴】、【缺盆穴】為重點)、【氣海穴】。每日二次,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鐘。主治肺熱咳喘、寒熱交作者。注意:皮膚感染、破損處,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得施以本療法。治療時應避風保暖,以免著涼感冒。【拍擊療法】一手按揉背部【肺俞穴】,另一手支胸部【中府穴】,【雲門穴】。痰多不暢,可捶、拍背部或胸部,以增強呼吸機能和促進痰液排出。通過拍背,可使肺內稠厚的分泌物從支氣管壁上鬆開,同時引起呼吸道內氣體的湍流,有助於痰液的排出。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和咯痰功能的削弱,容易導致肺部反复感染而加重呼吸道的阻塞,所以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就顯得十分重要。在胸背部應用拍擊和震動的手法,可使支氣管內的分泌物鬆動,從而能使之引入較大的支氣管而咳出。一般可先搥胸背三十至四十五秒,再雨手掌按於胸背部搖震四至五次,捶、震交替,反复二至三次,再鼓勵病人將痰咳出。痰量多者可重複操作,先進行震動法可使粘稠痰鬆動,再進行拍擊法最有效。【內功推拿療法】先指導患者進行站檔、馬檔、弓檔等內功站檔式鍛煉,再選擇前推八匹馬、倒拉九頭牛、風擺荷葉、霸王舉鼎等功勢進行鍛煉,時間從二分鐘逐漸增加到三十分鐘。稍事休息後,再作推拿治療。先用三指推揉【中府穴】、【雲門穴】、【華蓋穴】、【膻中穴】等穴,再掌擦胸部。咯痰不爽者,可用中指點【天突穴】。【小兒推拿療法】用兩手大拇指指腹分別按在兩側顳部【太陽穴】上,作輕揉緩慢的環形移動,每運三次按一下,運三十次;拿【風池穴】十次:按揉【天穴穴】二十次;分推【膻中穴】一分鐘;揉乳根二十次;揉乳房二十次:按揉【肺俞穴】二十次,分推胛骨一百次,按揉【定喘穴】二十次主治:小兒咳嗽。【體針療法】1.取主穴:【列缺穴】、【合谷穴】、【肺俞穴】、【外關穴】。臨證配穴:若頭痛加【風池穴】、【上星穴】;肢體痛加【崑崙穴】、【溫溜穴】。治療手法:針用瀉法。主治:風寒症咳嗽,症見咳嗽喉癢、痰液稀白,形寒無汗,苔薄白,脈浮緊。2.取主穴:【尺澤穴】、【肺俞穴】、【曲池穴】、【大椎穴】。臨證配穴:若咽喉乾痛,加少商點刺;汗出不暢加合谷。治療手法:針用瀉法。主治:風熱症咳嗽,症見咳嗽氣粗,咯痰色黃,身熱頭痛,口乾咽痛、苔簿黃、脈浮數。3.取主穴:【肺俞穴】、【脾俞穴】、【太淵穴】、【太白穴】、【豐隆穴】、【合谷穴】。臨症配穴:若兼喘加【定喘穴】;胸脘痞悶加【足三里】、【內關穴】。治療手法:針用補法,先淺後深,重插輕提,提插幅度小,頻率慢。也可用灸法:主治:溫痰症咳嗽,症見咳嗽粘痰、胸脘痞悶、胃納減少、苔白膩、脈濡或滑。4.取主穴:【肺俞穴】、【肝俞穴】、【經渠穴】、【太衝穴】。臨證配穴:若咽喉乾癢加照海;欬逆咯血加孔最。治療手法:針用瀉法,先深後淺,輕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頻率快。主治:肝火症咳嗽,症見咳嗽胸脅引痛,氣逆作咳,痰少而稠,面赤咽乾,苔黃少津,脈弦數。【藥物療法】止咳嗽祛痰的中藥、西藥種類很多,療效比較好的常用藥為【氨茶鹼】一片,每日三次;或【咳必清】一片,每日三次;或【複方川貝精片】四片,每日三次;或【橘紅丸】一丸,每日三次。【灸法】選【肺俞穴】、【脾俞穴】、【腎俞穴】、【定喘穴】、【氣海穴】、【關元穴】、【大椎穴】等穴。每次選二至四穴,用艾條溫和灸十至二十分鐘,或用艾炷直接灸或隔附子餅灸五至七壯,每日或隔日一次。此法適用於內傷慢性咳嗽的脾虛型。【耳穴壓丸法】取肝、神門、肺、氣管、平喘。每次選二至三穴,常規王不留行籽壓丸,三至五天換一次,壓丸期間經常按壓耳穴。【按摩療法】自我按摩對於急、慢性的咳嗽採用自我按摩的方法,可以緩解症狀,增加人體抗病能力,促使病情癒合。1.點按腧穴:選【肺俞穴】、【風門穴】、【太淵穴】、【尺澤穴】,用拇指指腹置於【風門穴】,先叩點十至二十次,然後按揉一至二分鐘;【肺俞穴】用中指指尖叩擊十至二十次,然後按揉一至二分鐘,【太淵穴】、【尺澤穴】用按揉的方法分別按一至二分鐘,每日一次。若外感風寒咳嗽加【外關穴】、【列缺穴】,按揉一分鐘;外感風熱咳嗽加【曲池穴】、【合谷穴】,按揉一分鐘。內傷咳嗽,痰濕蘊肺者加【脾俞穴】、【豐隆穴】、【足三里】,分別按揉半分鐘;內傷咳嗽肝火犯肺者加【太衝穴】、【行間穴】 、【經渠穴】,分別按揉半分鐘。2.捏天突:將食指、中指、無名指併攏與拇指相對應,捏於【天突穴】部位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由【天突穴】向【廉泉穴】循序擠壓,要均勻而有節律,一般十至二十遍局部發紅為度。3.推胸骨:用兩手指尖放在胸骨上從下至上,從上至下豎立著做迴旋形動作進行推摩十至二十遍。然後,在胸骨上做順時針方向由上而下揉按一至二分鐘。4.揉搓胸肋:右手掌放在胸腔下部邊緣,朝左臂方向做直線型揉搓,逐步向上移動抵達鎖骨,重複三至五次。然後用右手掌根在同樣部位揉捏並做圓圈形推摩,重複三至五遍。女性按摩時繞過乳房。另一側用同樣方法操作。【食療】1.銀杏膏:陳細茶一百二十克,(略焙為細末),白果肉一百二十克(一半去白膜,一半去紅膜擂爛),核桃肉一百二十克(擂),蜂蜜二百五十克,生薑汁一百五十毫升。將上五味藥入鍋內煉成膏,不拘時服。此方具有補腎、潤肺、止咳、平喘功效。主治:氣管炎年久咳嗽吐痰。2.桔茶飲:茶葉二克,幹桔皮二克,紅糖三十克。開水沖泡六分鐘,每日午飯後飲服。鎮咳化痰,健脾開胃。主治:支氣管炎。3.貝母粥:貝母粉十克,粳米五十克,冰糖適量。將貝母去心,研末,把淘洗盡的粳米以武火煮沸。文火熬至半熟,將貝母粉及冰糖加入粥內,繼續煮製熟爛。每日早晚溫服之。脾胃虛寒,有寒痰咳嗽者不宜服。具有止咳化痰,止血功效。主治:慢性支氣管炎,久咳不愈。4.百合粉粥:百合粉三十克(或鮮百合六十克)、粳米一百克,冰糖適量,以百合、粳米、冰糖同煮粥,經常服食。潤肺止咳,養心安神。主治:老年慢性氣管炎,肺熱或肺燥乾咳,神經衰弱,肺結核,婦女更年期綜合症等。5.蔥白糯米粥:長三厘米的肥大蔥白五段,糯米六十克,生薑五片,米醋五毫升。將蔥白、糯米同生薑五片共煮粥,粥成後加米醋五毫升,趁熱食雨。有散寒發表,溫中止咳,溫通經絡,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風寒型急性支氣管炎(咳嗽初起、痰液稀薄,頭痛鼻塞,發熱惡寒,舌苔薄白,脈浮緊)。6.玉竹沙參燜老鴨方:玉竹,沙參各三十至五十克,老鴨半隻至一隻。將玉竹、沙參與老鴨(將鴨去毛及內臟)放入瓦罐內加火文燜煮一小時以上。調味以後飲湯吃鴨肉。有消潤肺燥、止咳消炎的功效。主治:慢性支氣管炎之肺燥、乾咳等症。7.紅棗紅糖南瓜方:每次用鮮南瓜五百克(削去皮)、紅棗(去核)十二至二十枚,紅糖適量。加水煮爛服食,斂肺氣、消痰、止咳。主治: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8.花生冰糖煲方:每次用花生米一百至一百五十克,冰糖適量。加清水同煮熟,食花生米飲湯。主治:燥咳、化痰涎的功效。主治:慢性支氣管炎,乾咳痰少。9.鯽魚散:鯽魚數條,姜半夏粉三克。鯽魚去腸雜,放在瓦上焙乾研碎。每次服五克,同時兼服姜半夏粉三克,用米泔送服,一日三次。有補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慢性支氣管炎。10.蜜糖蘿蔔方:每次用大蘿蔔一個(約三百克),蜜糖六十克。將蘿蔔洗淨,削去外皮,挖空蘿蔔中心,裝入蜜糖,隔水蒸熟服食。有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11.冰糖柿餅方:每次用柿餅三個,冰糖少許。將柿餅洗淨,加少量清水及冰糖,放鍋中隔水蒸至柿餅綿軟後服食。有潤肺、消痰、止咳的功效。主治:慢性支氣管炎乾咳。12.蘇子粥:蘇子十五至二十克,粳米一百克,冰糖適量。將蘇子搗爛如泥,以水煎濃汁去渣取汁,與淘洗淨的粳米同煮成粥,加適量冰糖,可作早晚餐溫熱服食。止咳平喘,養胃瀉腸。主治:咳嗽多痰,胸悶氣喘,習慣性便秘等病症。13.杏仁粥:杏仁二十克,粳米一百克,白糖一百五十克。將杏仁以溫水浸泡、去皮尖,搗碎,與三千毫升清水研取汁,同淘洗淨的粳米同煮粥,至極爛,加白糖,攪勻,即可服食。每日早、晚溫熱服食。祛痰止咳,平喘潤腸。主治:外感咳嗽,腸燥便秘,小便淋瀝,五痔便血不止,諸瘡疥等。14.核桃仁粥:核桃仁一百克,大米、白糖適量。將核桃仁搗碎,大米淘洗淨同煮粥,加糖適量服食。補氣養血,溫肺潤腸,化痰定喘,補腎。主治:病後體虛,老年性便秘,虛寒咳嗽,腰部重痛。15.竹葉花粉粥:鮮嫩竹葉九十克,天花粉二十克,粳米一百克,冰糖五十克。將鮮竹葉,天花粉洗淨,加清水煎汁去渣,澄清沉澱,粳米淘洗淨後加藥汁煮成粥。竹葉花粉粥宜質稀量多,以利排尿,但胃寒無熱者忌食。清熱除煩,生津利尿,清肺化痰止咳。主治:溫熱病所致煩渴,痰飲欬逆,睡眠不安,急性膀胱炎,舌瘡,牙齦腫痛等病症。16.桃仁粳米粥:桃仁一百五十克,粳米二百克。將桃仁去皮尖,用二千毫升清水研汁。再與淘洗淨的粳米同煮成粥,每日早晚各食一次,溫熱服之。因桃仁有破血之功,孕婦忌服,活血化瘀,止咳平喘。主治:上氣咳嗽,胸膈痞滿,氣喘等。17.沙參玉竹粥:沙參二十克,玉竹十五克,粳米一百克。冰糖二十克。將玉竹條、沙參條泡軟洗淨,加清水燒沸,再加入淘洗淨的大米,待大米將熟時,揀出沙參條,玉竹條,加入冰糖,煮成粥食之。沙參分北、南沙參兩種,清肺祛痰宜用南沙參,養胃生津宜用北沙參。本粥宜煮得稀薄,每個療程三至四天,滋陰潤肺,止咳祛痰,養胃。主治:肺熱乾咳少痰,肺氣不足,久咳無痰,熱病後傷津口渴,咽乾等。但風寒感冒引起的傷風咳嗽者忌食。18.蘿蔔蔥白飲:蘿蔔一個,蔥白六根,生薑十五克。用水三碗先將蘿蔔煮熟,再放蔥白、姜,煮剩一碗湯,連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主治:風寒咳嗽。19.紅糖薑棗飲:紅糖三十克,鮮薑十五克,紅棗三十克。以水三碗煎服,服後出微汗即愈。驅風散寒。主治:傷風咳嗽,受寒刺痛,產後受寒腹瀉,任娠惡阻等症。20.白蘿蔔蜂蜜方:大白蘿蔔一個,蜂蜜三十克、白胡椒五粒,麻黃少許。將白蘿蔔洗淨,切片,放入碗內。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黃等共蒸半小時,趁熱頓服。發汗散寒,止咳化痰。主治:風寒咳嗽。來源:民間驗方。21.馬乳方:鮮馬乳三百毫升,白糖適量。將馬乳煮沸,飲時加白糖。馬乳"止渴療熱",有補血生津,潤燥止咳的功效。主治肺結核患者咳嗽,潮熱。22.豆漿飲:黃豆、冰糖各適量。黃豆浸泡磨汁,煮沸後加糖飲用。每日清晨空腹飲一碗。健脾寬中,潤燥消水。清肺止咳、化痰。主治:疳積瘦弱,肺熱咳嗽等症。23.豆腐糖方:豆腐五百克,紅糖、白糖各一百克。把豆腐當中挖一窩,內納紅白糖,放碗內隔水煮三十分鐘,一次吃完,銠

咯铁锈色血的治疗方法,是多数人都认可的治疗方法,患者要注意根据自身身体症状,做好治疗的措施。



舌青的治疗方法

人在患上舌青病时往往会变得比较脆弱,容易埋怨上天的不公,然而这样做于事无补,最重要的还是要想办法对疾病做出治疗,以便早日恢复健康,就目前而言,舌青的治疗方法不少,效果也理想,患者不必过于忧虑。

火神派资料汇编(三)  2010-03-28 13:02:21|  分类: 火神派资料汇编( |字号 订阅 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下)———火神派案例赏析之三 张存悌 7 石淋     黄某,男,44岁。腰痛数年,X线摄片发现右肾盂结石10粒,小如花椒,大如蚕豆,1958年11月延吴佩衡诊治。腰痛时发,痛如绞作,延及腰腹,下引宗筋,痛甚则神怯而畏寒肢冷。小腹胀痛,小便短涩。饮食欠佳,精神疲乏。舌苔白滑而厚腻,脉沉迟无力。辨为肾脏寒极,水湿不化,内结成石。以温肾扶阳温化之法主之,四逆汤加味:附片60g,干姜40g,桂枝、茯苓各30g,杜仲、上肉桂(研末,泡水兑入)各10g,北细辛、甘草各6g。服药11剂后,经尿道相继排出结石4粒。X线复查,原来大如蚕豆者己不复见,此乃温化之功也。继以扶阳温化主之:附片100g,干姜50g,狗脊10g,薏苡仁、桂枝各30g,上肉桂(研末,泡水兑入)10g,北细辛、甘草各6g。前后服药数10剂,腰痛己不发作,于1959年1月恢复工作。X线复查,结石仅剩1粒。再以上方加减,最后1粒结石亦随尿排出,彻底治愈。(《吴佩衡医案》)    按 肾结石治疗,一般不离海金砂、金钱草之类利水通淋之品,平心而论,效果平平。吴佩衡未用此类套方套药,专从阴寒湿盛着眼,投以大剂附、姜,竞使结石排出,不治石,而治人,确实才高识妙。8 瘿病(甲状腺左叶囊肿)     宋某,女,36岁。体质素弱,常患感冒。1977年5月,发现颈部左侧有一包块,约2cm×3cm,触之稍硬,随吞咽活动,无痛感。自觉心累,无其他明显症状。曾注射、口服消炎药,后服中药,均不效。经某医学院附院诊断为“甲状腺左叶囊肿”,建议手术治疗,未允。同年7月初求诊:左侧颈部出现包块已两月。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入夜难寐,手足清冷,恶寒,头昏,舌黯淡,苔淡黄而腻。此为瘿病,其证在少阴,兼太阳之表,法宜扶正驱邪,温经解表,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主之:麻黄10g,制附片(久煎)60g,辽细辛6g,桂枝10g,干姜、甘草各30g。上方服3剂后,包块开始变软,心累乏力略有好转。药证相符,重剂方能速效。上方姜、附、草3味加倍,再服3剂。包块明显变小,舌质稍转淡红,苔黄腻减。又以初诊方续进10剂,包块逐渐消失。(《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按 本例患者颈侧长包块,触之硬结,不与皮肤粘连,皮色如常,随吞咽而动,确系瘿病。太阳与少阴相表里,风寒湿邪,日久深入少阴,表里同病。阳气渐衰,营卫不固,寒凝气滞,日久壅于颈侧而成结。此案未泥于瘿肿多属痰气郁结,或火郁伤阴之常规。以太阳少阴证论治,温经解表,以畅气血;通阳散寒,以开凝聚,同样收到软坚散结之效。9 鼻衄     秦某,男,64岁。素多痰湿,咳嗽多年。昨因咳嗽气急上气,忽然鼻血不止,注射止血针剂未止。1933年7月11日延吴佩衡急诊:面色惨淡,鼻衄不止,冷汗淋漓,沉迷无神,气息低弱呈奄奄一息状。舌淡夹青而少血色,脉芤虚欲散,二三至而一止。辨为气虚不能摄血,阳虚不能守阴,复因咳嗽挣破血络而衄。病势颇危,有阳气外脱之势,急宜扶阳收纳,若能血汗均止,尚有生机,以参附汤加味急救:附片30g,高丽参10g,炮黑姜6g,甘草3g,大枣(烧黑存性)2枚。服1剂则效,衄减,神气转佳,再剂血汗均己得止。原方加黄芪24g,附片增为60g,连服2剂,唇舌色已红润,脉来和缓有神,继续调理而愈。(《吴佩衡医案》)。    按 此症一派阳虚欲脱之象,辨之不难。难的是除炮姜一味外未用止血药,而以大剂附片扶阳为主,尽显吴氏火神派风格。10 经闭     胡某,女,38岁。经闭4年,经治疗其效不显,所服中药大多破瘀攻下之品,渐至形寒,肢冷,颤抖,全身水肿,行动须人搀扶,1953年4月来诊。全身皆水肿,下肢尤甚,按之凹陷,遍体肌肉轻微颤抖。头昏,畏寒,不欲食,神疲倦卧,四肢清冷,声低气短。面色青暗无泽,舌淡,体胖,有齿痕,苔薄白,脉伏。此为少阴证经闭,阳虚水肿,法宜通阳渗湿,暖肾温中,以茯苓四逆汤加味主之:茯苓30g,潞党参15g,炙甘草30g,干姜60g,制附片(久煎)120g,桂枝、炒白术各12g。二诊:服完第1剂,小便清长,肿胀略有减轻,每餐可进食米饭1两。继服2剂后,肿胀明显好转,颤抖停止。嘱其原方再进3剂,并以炮姜易干姜,加血余炭30克,返家后续服。月余病愈。1979年7月追访,患者已63岁,自从26年前病愈后,直到经绝,月经一直正常,身体健康(《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按 此证属脾肾阳虚,阴寒内积,而以少阴虚衰为主。畏寒、肢冷、神疲倦卧,声低气短,面色青暗,舌淡脉伏,皆一派少阴寒化之明症。治以茯苓四逆汤,虽病闭经,未用—味活血通经之品,径予大剂姜附温阳直攻病本,令人大开眼界。分析 “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所选各案,有一个明显特点,套用一句先贤的话,就是:见喘不治喘,见血不治血,见石不排石,见瘤不攻瘤,炎症不清热,经闭不通经,……“总之,病情变化非一二端能尽,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完全摒弃俗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疗法,而是“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均以大剂附子、干姜为治,应当说,这正是火神派的最基本特点,足以予人启迪。当然,疗效才是硬道理,各案疗效实在令人佩服。 寒热真假最紧要处(上)  ———火神派案例赏析之四张存悌   上3期医话介绍了火神派善用附子治病的案例,那确实是“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让我们领略了火神派的风格。其实,最能体现其水平的地方并不在此,而在于对寒热真假证候的辨识上。这主要指假热真寒和假寒真热两种错综复杂、疑似难辨的局面,那才是关键时刻,所谓识见不明,“误用即死”的最紧要处。陈修园言之凿凿:“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火神派各家在这方面都有一套辨识寒热真假的功夫,常能在一派热象中辨出真寒,在一派寒象中辨出真热,力排众议,扶危救逆,力挽狂澜,演绎出许多令人惊叹的精彩案例,下面圈点一些这方面的案例以供赏析。 1 阴极似阳    杨某,男,32岁,云南姚安人。1923年3月,病发已20日,始因风寒,身热头痛,某医连进苦寒凉下方药10余剂,且重加犀角、羚羊角、黄连等,愈进愈剧,危在旦夕,始延吴氏诊治。患者“目赤,唇肿而焦,赤足露身,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身热似火,渴喜滚烫水饮。小便短赤,大便已数日不解,食物不进,脉浮虚欲散。”吴氏认为证系风寒误治之变证,误服苦寒太过,真阳逼越于外而成阴极似阳之症。“外虽现一派热象,是为假热;而内则寒凉已极,是为真寒。如确系阳证,内热薰蒸,应见大渴饮冷,岂有尚喜滚饮乎?况脉来虚浮欲散,是为阳气将脱之兆。”治之急宜回阳收纳,拟白通汤加上肉桂为方:附片60g,干姜26g,上肉桂(研末,泡水兑入)10g,葱白4茎。方子开好,病家称家中无人主持,未敢服药,实则犹疑不定。次日又延吴氏诊视,“仍执前方不变”。并告以先用肉桂泡水试服,若能耐受,则照方煎服。病家如法试之。服后即吐出涎痰碗许,人事稍清,内心爽快,遂进上方。病情即减,身热约退一二,出现恶寒肢冷之象。已无烦躁谵语之状,且得熟睡片刻。乃以四逆汤加上肉桂续服:附片100g,干姜36g,甘草12g,上肉桂(研末,泡水兑入)10g。服药1剂,身热退去四五,脉稍有神。尿赤而长,略进稀饭。再剂则热退七八,大便已通。唯咳嗽痰多夹血,病家另请数医诊视,皆云热证,出方不离苦寒凉下之法。鉴于前医之误,未敢轻试。其时病人吃梨一个,“当晚忽发狂打人,身热大作,有如前状。”又急邀吴氏诊视,见舌白而滑,“仍喜滚饮”,判为“阳神尚虚,阴寒未净。”仍主以大剂回阳祛寒之法,照第2方剂量加倍,另加茯苓30g,半夏16g,北细辛4g,早晚各1剂。连服6剂,3天后再诊,身热已退,咳嗽渐愈,饮食增加,小便淡黄而长,大便转黄而溏。前方去半夏、细辛,加砂仁、白术、黄芪,连进10余剂,诸症俱愈。(《吴佩衡医案》)。    按 此案既显吴氏辨证准确,独具慧眼,又示其火神用药风格。在一派热象之中,以“渴喜滚烫水饮,脉浮虚欲散”为辨识阴证眼目,实在令人钦佩。其实,从其服苦寒凉下之药而病“愈进愈剧”,亦可推知绝非阳证,这同样是一辨证依据。最可奇者,病人吃一梨后,竟然“忽发狂打人,身热大作,有如前状”,此系阴证食凉必然加重之理,吃梨尚且如此,若进苦寒凉药呢?后果不堪想象。吴佩衡以多年经验总结了阴阳辨证十六字诀,可谓青囊之秘:阴证: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兼见口润不渴或喜热饮,口气不蒸手。阳证:身轻恶热,张目不眠,声音洪亮,口臭气粗。兼见烦渴喜冷饮,口气蒸手。 2 假热真寒    车某,男,74岁,四川成都人。1975年4月初感受风寒,全身不适。自拟温补汤剂服之,病未减轻,勉强外出散步,受风而病情加重。头昏体痛,面赤高热,神志恍惚。查体温39℃。诊为感冒高热,注射庆大霉素,高烧仍不退,病势危重,邀范氏至家中急诊:阵阵昏迷不醒,脉微欲绝。已高烧三日,虽身热异常,但重被覆盖,仍觉心中寒冷。饮食未进,二便闭塞。双颧潮红,舌淡润滑,苔厚腻而黑。辨证:患者高热,神昏,面赤,苔黑,二便不通,似阳热之象。但虽高热,反欲重被覆身;身热面赤,而四肢厥冷;二便不通,却腹无所苦;苔黑厚腻,但舌润有津;高烧神昏,无谵妄狂乱之象,而脉现沉微。参之年已古稀,体弱气衰,实一派少阴孤阳飞越之候,生气欲离,亡在倾刻。虽兼太阳表证,应先救其里,急投通脉四逆加葱白,直追散失欲绝之阳。处方:制附片(久煎)60g,生甘草30g,干姜、葱白各60g。服上方2剂,热退,黑苔显著减少。阳回而阴霾初消,阴阳格拒之象已解。但头痛、身痛,表证仍在;肾阳虚衰,不能化气,故仍二便不利。以麻黄附子甘草汤驱其寒而固其阳,加葱白生少阳之气,处方:麻黄10g,制附片(久煎)60g,生甘草20g,葱白120g。上方服4剂,头不觉昏,二便通利,黑苔退尽,唯身痛未除。虽阳回表解,仍舌淡,肢冷,阴寒内盛,呈阳虚身痛之象。宜温升元阳而祛寒邪,以四逆加辽细辛主之。处方:制附片(久煎)60g,炙甘草20g,干姜30g,辽细辛6g。服2剂,余证悉除,以理中汤加味调理之。(《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按 本例证似阳热,而脉微欲绝,脉证不符。范氏遇此寒热真假难分之际,全面审度,尤重舌诊,凡舌质淡或淡红、暗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舌苔白腻、灰腻、白滑者,均为附子或四逆汤的使用指征,此为范氏独到经验。本例其舌质淡,为阴寒内盛;苔黑而润滑有津,乃肾水上泛,断不可误认为阳热,实为阴寒内盛已极,虚寒外露之象。  阴阳为纲,统分万病——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一张存悌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1824—1911)创造了一个独特而有影响的医学流派——火神派,擅用干姜附子等温热之药,郑氏被尊为“火神派首领”、“郑火神”、“姜附先生”,其传人有吴佩衡、祝味菊等著名医家,当代亦有不少火神派的传人,如成都唐步琪先生等。那么郑钦安或者说火神派的学术思想都有哪些呢? 笔者拟对此作些探讨,分题予以论述。郑钦安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等书,其学术思想的最基本观点,是以阴阳为纲,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辨证识病,选方用药等等一切医学问题,由此出发,郑氏所论乾坤坎离、脏腑生克、五行六气、三焦六经、气血水火、外感内伤等均以阴阳为纲,形成非常鲜明而独特的的学术体系和理论特色。因此他“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并把这种观念称之为“阴阳至理”。 1.阴阳为纲,统分万病 郑钦安以《易经》、《内经》、《伤寒论》为宗,“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思之日久,偶悟得天地一阴阳耳,分之为亿万阴阳,合之为一阴阳。于是以病参究,一病有一病之虚实,一病有一病之阴阳,知此始明仲景之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之五气还是一气,三焦还是一焦,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医法圆通》郑序)。   “一病有一病之阴阳”,“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突出阴阳作为辨证总纲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是郑氏临床辨证的最基本的学术思想,因此他“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以阴阳为纲统分万病,这一观点,他称之为“阴阳至理”。“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在郑氏学说中,“阴阳至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部《医理真传》通篇都贯穿着这一学术思想。“认证只分阴阳”,以阴阳为纲统分万病,体现了《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精神和仲景以阴阳为总纲的思想,具有高屋建瓴,执简驭繁的辨证特点,郑钦安在其著作中,反复阐述这一观点:“万病不出阴阳两字”。“凡遇一症,务将阴阳虚实辨清,用药方不错误。”“病情变化非一端能尽,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予治一切病证……,只要无外感病形,即握定阴阳盈缩治之,见功屡屡,获效多多,真不传之秘法,实度世之金针。”   “万病起于一元伤损。分而言之,上中下各有阴阳,十二经各有阴阳;合而观之,一阴一阳而已”“病有千端,漫云易为窥测,苟能识得阴阳两字,而万变万化之机,亦可由此而推也。”“仲景一生学问就在这阴阳两字,……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今与诸公约:病无论乎男女老幼,药无论乎平常奇异,价贵价廉,只求先生认得阴阳,用得恰当,则尽善矣。”“吾愿天下医生,切切不可见头治头,见肿治肿,凡遇一症,务将阴阳虚实辨清,用药方不错误。”总而言之,无论何病何症,先求阴阳至理,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阴阳为纲统分万病,可以使医者执纲挈领,不在脏腑五行上追求,不被复杂的症状迷惑,不至陷入“见病医病”的粗浅地步。郑氏在书中屡次批评世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流俗和一见什么病就用什么方,袭用“套方套药”的市习。他们不问阴阳,“不求至理”,一味在“五行生克上追求”,“逐经、逐脏、逐腑论之,旨多反悔,诚不若少之为愈也。”“方愈多而旨愈乱”,“是知其末而未知其本也”。他反复指出:“仲景立法,只在这先天之元阴元阳上探取盛衰,不专在后天五行生克上追求。……开口即在这五行生克上论盛衰,是知其末而未知其本也。”“历代以来,著作者数十余家,皆含糊不清,并未将阴、阳底蕴明明指出,一味在后天五行生克上论,铺张满纸,……宗旨不明,源头不澈,故知斯道之精者寡矣。”“总之,病情变化,非一二端能尽,其实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若欲逐经、逐脏、逐腑论之,旨多反悔,诚不若少之为愈也。”“至于受病,浅深各有旨归。然分类以治之,未始不当,但方愈多而旨愈乱,若不再行推醒,拈出旨归,将来后学无从下手。当今之际,谁非见肿治肿,见胀消胀者哉。”“但于阴阳攸分,全无定见,终不若握此阴阳法度,治之庶可无差。”   “学者切切不可一味见病治病,务要将内外病形,阴阳实据熟悉胸中,方不致误人性命。”归纳以上论述,无不强调阴阳为纲的“至理”,其余“逐经、逐脏、逐腑论之”,“分类以治之”等皆属治标,“旨多反悔”,“方愈多而旨愈乱”,“诚不若少之为愈也”。总而言之,郑钦安在辨证论治中,坚持突出阴阳这个总纲,不在诸病名目上寻枝叶,只在阴阳上求根本;不在脏腑五行上绕圈子,只求阴阳两纲之“至理”。套用一句《内经》的话说,就是“谨熟阴阳,无与众谋”,这在历代医家中确实独树一帜,诚如郑氏自述,“虽非万举万当,亦可为医林一助云尔。2.阴阳两纲,各有实据郑氏在《医理真传》自序中开宗明义,就强调阴阳辨证的地位和作用:“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 他认为,在诊病中“识阴阳”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课题。全书通篇从阴阳角度来阐述医理,探求病因,据证立法用方。“然阴虚与阳虚,俱有相似处,学者每多不识,以致杀人。”既然阴阳难识,那就应该制定、掌握判别阴阳的标准,郑钦安称之为“阴阳实据”,“阴阳务求实据,不可一味见头治头,见咳治咳,总要探求阴阳盈缩机关与夫用药之从阴从阳变化法窍。”那么怎样区分阴阳呢?“三阴与三阳,病形各殊,三阳不足之症,所现纯是阴色,为其阳不足,而阴有余也;三阴不足之症,所现全是阳色,为其阴不足,而阳有余也,此辨认阴虚、阳虚之切法也。” 这是区分阴阳的纲领,简单说来,阴证所现“纯是阴色”,郑氏经常又称为“阴象”、“寒形”;阳证所现“全是阳色”,郑氏又称为“火形”、“热象”。他总结的辨认一切阳虚症法与一切阴虚症法,对阳虚证和阴虚证分别作了明确概括,提出辨认要点,他称之为“阴阳实据”,又称 “阴阳辨诀”或“阴虚阳虚秘诀”。这是他数十年临床经验所形成,也是对阴阳学说的丰富与充实。在郑氏学说中,这些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以后我们将经常提到之。    哪些是判断阳虚证的“阴色”、“阴象” 呢?在“辨认一切阳虚症法”中他指出:“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暝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浅黄润滑色,满口津夜,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是阳虚的真面目,用药即当扶阳抑阴。” 应该指出,郑氏所谓阳虚,即指虚寒,也包括实寒。哪些是判断阴虚证的“热象”、“火形” 呢?在“辨认一切阴虚症法”时说:“凡阴虚之人,阳气自然必盛。外虽现一切阴象,近似阳虚症,俱当以此法辨之,万无一失。阴虚病,其人必面目唇口红色,精神不倦,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二便不利。口渴饮冷,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芒刺满口,烦躁谵语;或潮热盗汗,干咳多痰,饮水不休,六脉长大有力,种种病形,皆是阴虚的真面目,用药即当益阴以破阳。” 两相对比,“阴色”、“阴象”与“热象”、“火形”,确如郑氏所说,“阴阳二症,判若眉列”。同样应该指出,郑氏所谓阴虚,即指虚热,也包括实热。在《医理真传》“钦安用药金针”中他再一次明确:“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同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 这就是郑氏所谓的“阴阳实据” 或称“阴阳辨诀”,亦即判断阴虚阳虚的“秘诀”。在《医理真传》卷二、卷三中,他还分别列举3l条阳虚病症,29条阴虚病症,采取问答形式,详加论证,“以便学者参究”。 那么郑钦安是如何凭着“阴阳实据”来判分各种病症的阴阳两纲呢?下面举例证明之。比如论眩晕,“眩晕一症,有上实下虚者,有上虚下实者,有清阳不升者,有浊阴上干者,有夹虚风者,有夹虚火者,有脏腑偏盛而致者,种种不一。括其旨归,总不出阴阳二字。……其人面白无神,饮食减少,二便自利,困倦欲卧,喜热畏冷,……脉浮无力而空,诸如此类,都属阳虚;……察其人精神不衰,舌黄喜冷,饮食易消,二便短少,……脉实有力而长,诸如此类,都属阴虚火旺上干所作。”论吐血,“吐血一症,其要有三。有阳虚者,有阴虚者,有因外邪阻滞者。……凡阳虚吐血之人,言语无神,脉息无神,面色无神,气衰力竭,困倦喜卧,不思饮食,咳多清痰……阴虚吐血之人,言语有神,面色有神,脉息有神,吐虽多,不觉其病,咳多胶粘之痰……”     论眼科诸症,“目症有云七十二症,有云三百六十种,名目愈多,旨归即晦。今为之总其大纲,括以阴阳两字为主,余不足录。阳症两目红肿,羞明眵翳障雾,赤脉贯睛,目泪痛甚,小便短,大使结,喜冷饮是也。阴症两目微红,而不羞明,即红丝缕缕,翳雾障生而不觉痛甚,二便如常,喜饮热汤者是也。”论发斑,阳证发斑,“其人口臭气粗,壮热饮冷,脉大而实,……” 阴证发斑,“其人懒言嗜卧,不渴不食,精神困倦,……”总而言之,辨认任何病症,“总在考究阴阳实据为要。”“挈定阴阳实据治之,发无不中。”能做到这一点,用郑氏的话来说,“便可超人上乘,臻于神化”。火神派医家如吴佩衡、范中林先生等根据郑氏“阴阳为纲”的理论,积累很多治验案例,笔者曾在“壶天漫笔·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本刊2004年4、5、6期)作过介绍,读者可以互相参看。    笔者业医20余年,读书临床两未偏废。论读书,勤求古训,医经、各家学说没少下功夫;讲临床,博采众方,辨证务求精细入微,论治讲究丝丝入扣,也曾治好一些病,但遇到一些疑难病症,仍感辨证在疑似之间,处治没有把握,疗效不得而知。尤其是自觉不自觉的陷入到“见病医病”,施以套方套药的框框里,苦于不能提高一个层次,时欲上下而求索。   自从学习郑钦安学术思想以来,可谓眼界大开,见识大长,收获大增。深感今是昨非,“阅一年则多一年之悔悟”(何廉臣语),深悟从前未能治好之病,疑似不能辨认之症,实乃未识阴阳至理之过也。有郑氏阴阳为纲的理论作根基,辨证务求阴阳实据,治病“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自感心中有据,辨治有谱了。再治病信心大增,疗效大有提高,可称提高一个新层次。下面举几个近期案例谈些体会。慢性头痛:厉某,男,49岁。头痛反复发作已20年。每年春秋两季多发,本次发作已半月。每次发作先觉头面发热,随之头痛,以巅顶为重,头沉势如带箍,颈部酸痛,嗜困,“迷迷糊糊”,口和,无恶寒。舌淡胖润,略有齿痕,脉滑无力。分析此案,长期头痛,并无表证,当属内伤引致。患者“嗜困,迷迷糊糊,口和”,结合舌脉,一派阴象,其头痛发作前先觉头面发热,乃系阴盛逼阳上浮,属阳虚之阴火,不可视为阳热,因辨为阳虚头痛,以郑氏潜阳丹加吴茱萸、黄柏、葛根治之:附子20g砂仁15g龟板10g炙甘草15g吴茱萸10g黄柏10g葛根15g生姜10片。3剂后各症显减,再5剂诸症悉除。随访迄未复发。按:该患系老病号,多次头痛发作,余用活血祛风、虫蚁通络之剂,亦能控制,唯不能“除根”,自忖未离套方套药,苦无手段“除根”。今从阴证着眼,不在头痛名目上寻枝叶,只在阴阳上求根本,开手即收佳效。患者说以前也曾服药,从未感到这次这么有效。益信阴阳为纲可作圭臬也。慢性前列腺炎:刑某,男,25岁。前列腺炎二年余,尿频,夜间二、三次,尿线分岔,无力,尾骶、会阴部、睾丸疼痛,腰腹发凉,畏寒,前列腺指检轻度肿大,性情郁闷。舌淡胖润,有齿痕,脉弦尺沉。此证一派阴寒之象,虽系前列腺炎,不应为西医诊断所囿,当按少阴病辨证用药,四逆汤加味:附子25g,干姜15g,补骨脂15g,桔核15g,肉桂10g,川楝子15g,小茴香10g,川断25g,桃仁15g,红花10g,黄柏10g,砂仁15g,吴茱萸15g,炙甘草15g。5剂后诸痛轻减,夜尿一次,腰凉好转。守方加减调理2个月,诸症若失。按:以前接治前列腺炎,多从湿热入手,用些套方套药,自知疗效并不理想,然亦别无它法。自接受郑氏阴阳为纲的理念,按照阴阳实据考察病症,“认证只分阴阳”,心中已有定规,不再囿于西医诊断,故而出手即用四逆汤,自知既或不中亦不远矣,取效当在予料之中。深信郑氏理论切实可行。阴疽痹痛:杨某,男,34岁。一个月前,左膝突然疼痛,痛若针刺,牵及下肢,屈伸不利,夜甚于昼。足凉过膝,不能盘腿,跛行,查左膝内侧长有一包,鸽蛋大小,质软,皮色微红,按之并不痛。饮食二便正常,服过多种药不效。察舌淡紫胖润,脉弦。此症肢膝疼痛,当按寒湿痹证论处;膝侧包块虽肿微红不痛,当以阴疽看待。统而观之,患者足凉过膝,舌淡紫胖润,显系阴症,治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阴疽用阳和汤,今以二方合用:附子15g,熟地20g,鹿角胶10g(烊化),干姜10g,桂枝10g,麻黄10g,白芥子15g,赤白芍各15g,知母10g,苍白术各15g,防风10g,牛膝15g,乌蛇15g,炙甘草10g。服药5剂,诸症均减。续服10剂,疼痛已无,包块消失,痊愈。    按:膝侧包块虽肿微红,不能以阳热疮肿看待,观其总体脉症,纯系一派阴象,不难认定。所用合方,其实含有四逆汤方意,以其治此阴症,既或不中,离之亦不远。过敏性鼻炎:蔡某,男,36岁,公司老总。病己10年,鼻流清涕,总揩不止,屡治乏效,甚以为苦。每因操劳则头痛、头胀,眩晕,口和,余无异常。舌淡稍胖润,脉滑寸弱。10年之症,总由营卫失和,肺虚失宣引起。心肺阳虚,每因操劳重伤上焦阳气,下焦阴气上僭,而见头痛、头胀,眩晕等症,口和,舌淡胖润则是阴象实据,投以桂枝汤加味:桂枝10g,白芍10g,葛根15g,附子15g,干姜10g,砂仁10g,麻黄5g,天麻15g,炙甘草10g,生姜10片,大枣10个。5剂后鼻涕显减,守方加黄芪调理2周,症状消失。 按:鼻流清涕不止显系心肺阳虚,不能统摄津液,兼以营卫失和所致,用桂枝汤加附子、干姜当属正治,收效当在情理之中。若囿于过敏学说,用些所谓抗过敏中药,终是不能治本,不如把工夫用在阴阳上,求得治本之功。                              注重阳气,肾阳为本——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张存悌     郑钦安学术思想的最基本观点,是从阴阳立论,认为元阴元阳即肾中真阴真阳,是人身立命之根本。因此他以阴阳为纲,统分万病,“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在此基础上,郑钦安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之义,提出火神派最重要的学术观点就是重视阳气,崇尚扶阳。也就是说,在阴阳两纲中,他并非等量齐观,而是特别看重阳气。在人身各种阳气中,他又特别推重肾阳即元阳,认为是人身立命之根本,当然也是人体疾病善恶转化的关键。1. 阳统乎阴,阳主阴从郑钦安认为元阴元阳是人身立命之根本,但是在阴阳两纲中,表面上看,阴阳在相互为用的关系中,处于等同地位,互为消长,缺一不可。然而在相互消长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却是“阳统乎阴”,“阳主阴从”的现象。因此他认为阴阳二者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阳,阳为主,阴为从,只有阳气致密于外,阴血才能固守于内。二者虽说互根,但又有主次之分。所以郑钦安特别重视阳气,认为“阳者阴之根”,“有阳则生,无阳则死”。郑钦安推崇辛热扶阳治法,擅用姜附等药,显然都是建立在注重阳气的理论基础之上。在其著作中,他反复阐述这些观点:    “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阳旺一分,阴即旺一分,阳衰一分,阴即衰一分。”    “阳统乎阴,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    “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有阳则生,无阳则死。”“人身立命就是一个火字。”“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2.肾阳为本,人身赖之“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坎中一阳”即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本,立命之根,这是郑钦安在注重阳气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观点。人身阳气有上中下部位之分,上焦有心肺之阳,中焦有脾胃之阳,下焦有肝肾之阳,但是,“下阳为上、中二阳之根”,下焦肾阳是上焦中焦阳气之根。也就是说,在诸种阳气中,他又特别强调肾中阳气的作用,称之为“真阳”、“元阳”、“真气”、“真火”、“龙火”。“肾中真阳为真气,即真火”,在其学说中,他亦反复强调这一点:   “少阴乃水火交会之地,阳气之根,人身立命之主也。……这一点元气澈上澈下,包罗天地。”“凡人之身皆赖一团真火”,“真气命根也,火种也。”“人活一口气,即此真气也”。“有形之躯壳,皆是一团死机,全赖这一团真气运用于中,而死机遂成生机。”“有形之驱壳,皆后天之体质,全赖先天无形之真气以养之。”“人身立命,全赖这一团真气流行于六步耳。真气乃人立命之根,先天种子也。”“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赖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故曰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总而言之,元阳为本,诸阴阳为标。能知诸阴阳皆为元阳所化,元阳变而为诸阴阳。”溯本求源,郑钦安重视阳气的学术思想除本于《易经》、《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论著之外,他还“所览医书七十余种”,因此历代医家中注重阳气的观点对他不无影响,其中最主要者当属明代以张景岳为代表的温补派诸家。下面引用一些前贤关于注重阳气的论述,借以看出郑氏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和传承关系。张景岳:“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 “阴以阳为主。” “生化之权,皆由阳气。”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类经附翼·大宝论》)。 “难得而易失者惟此阳气,既失而难复者惟此阳气。”(《景岳全书·传忠录》)。明·李念莪:“火者阳气也。天非此火(指阳光) 不能发育万物,人非此火(指阳气) 不能生养命根,是以物生必本于阳。” 周慎斋:“人身以阳气为主,用药以扶阳为先。”(《慎斋遗书》)对照上面郑氏关于阳气的论述,完全可以看出他与张景岳等辈的认识,似乎一脉相承。  明·王昂:“医以辅养元气,非与疾求胜也。夫与疾求胜者,非味杂辛烈,性极毒猛,则得效不速,务速效者隐祸亦深,吾宁持久缓而待其自愈也。” 清·徐灵胎:“诊病决生死者,不视病之轻重,而视元气之存亡,则百不失一矣。”以上两家所论治病以元气为重的观点与郑氏推重元气的观点显然是相通的。郑氏曾言,“治之但扶真阳,内外两邪皆能灭,是不治邪而实治邪也。”与徐、王两家的观点可谓异曲同工。  详辨阴证,多有创见——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三张存悌   “万病起于一元伤损”,郑钦安推重阳气,临证时首先考虑阳气损伤情况,对阳虚阴盛亦即阴证证候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全面的认识。由于阴证表现复杂多变,且常有假象,人多不识,因此郑钦安对于阴证的辨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论述方便起见,笔者按其程度由轻到重分出纯阴之象,阴盛格阳(含虚阳上浮和虚阳外越),虚阳欲脱三种证候,郑氏对其分别作了非常详细的论述,笔者将其归纳为郑氏所论“阴证三候”或称“阴证三层次”。尤其是由阳虚衍化而出现的种种变证,如阴气上僭,阴盛格阳(含真气上浮和阳虚外越),阳虚欲脱等证候的认识和论述细致入微,能勘破重重迷雾,辨伪存真,指明阴火之症,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认识,这是他学术思想中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成都中医学院的郭子光教授认为郑氏“于阳虚辨治所积累之独到经验,确是祖国医学中一份珍贵宝藏。” 即是指此而论。下面分而论之。    1. 详辨阴证,揭示“真机” 纯阴之象为阴证第一层次,“三阳不足之症,所现纯是阴色,为其阳不足,而阴有余也。” 哪些是判断阳虚证的“阴色”呢?在“辨认一切阳虚症法”中他指出:“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暝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浅黄润滑色,满口津夜,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是阳虚的真面目,用药即当扶阳抑阴” 。这种“阳虚的真面目”,郑氏常常称为“阴色”、“阴象”、“寒形”,是辨认阴证的主要“实据”,又称为“阳虚辨诀”。为了更有条理起见,笔者以“神色、形态、舌脉、口气、二便”各项为纲,将郑氏“阳虚辨诀”重新归纳如下:神——目暝倦卧,无神,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色——面色唇口青白,爪甲青。形态——身重畏寒,腹痛囊缩。舌——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浅黄润滑色,强调舌润滑不燥。脉——脉浮空或细微无力。口气——即口中感觉,阳虚者必口吐清水,饮食无味,满口津夜,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阳虚者二便必自利。这样应该更清晰,更便于掌握了。    在临床实践中,遇到复杂疑似、阴阳难辨的证候,在上述阳虚辨诀中,郑氏更强调从神、口气等方面来辨认“阳虚的真面目”,这是郑氏非常独到之处。其一,以神为重,凡“所现脉息、声音、面色、饮食、起居,一切无神”者,皆为阴证。例如他在辨治“谵语”一症时,就是以无神为准,“不问发热、汗出、谵语、口渴、饮冷,但见无神,便以大剂回阳饮治之,百治百生。”075其二,重视口气,即口中感觉。在“辨口气”中指出,凡“气有余(阳证):所现气粗,气出蒸手,出言厉壮之类。气不足(阴证):所现气微,气短,气冷,出言微细之类”。特别是要询问口渴与否,进一步还要探明是渴喜热饮还是渴喜凉饮,往往由此阴阳判决,郑氏所谓“饮冷饮滚(指滚烫热水)兮,阴阳之形踪已判”。此外,郑氏特别提出,呼出之口气是“气出蒸手” 还是“气冷”,借以辨别阴阳。有时在错综复杂、阴阳难辨之际,凭此一点就可作出判断,这是他非常独特的辨证方法。例如郑氏在判断“身冷如冰,形如死人”一症时,就是这样求证的:“病人八九日,初发热,口渴饮冷,二便不利,烦躁谵语,忽见身冷如冰,形如死人。此是热极内伏,阳气不达于外,证似纯阴。此刻审治,不可粗心,当于气口中求之,二便处求之。予经验多人,口气虽微,极其蒸手,舌根红而不青,小便短赤。急宜攻下,不可因循姑惜,切切不可妄用姜、附” 。  其三,脉无定体,认证为要。当脉病不符时,舍脉从病。在“辨认脉法”中,指出倘病现阴色,而脉见浮、洪、实、数等阳脉,脉病不合之际,不为脉所囿,“舍脉从病”,判为阴证,反之亦然。郑氏所谓“病”,是指证候表现。我们进一步探讨郑氏关于阴证的辨认思路,还可以得出更精确的概念。在《伤寒恒论》中,郑氏评点仲景“三阳合病”相关条文时,提出了自己独立的看法。按“三阳合病”本指太阳、少阳、阳明三经同时发病,所现当是阳证。但郑氏并不拘泥于此,认为“其中实实虚虚,千变万化,实难窥测。有名为三阳,却非三阳”者。也就是说,郑氏对《伤寒论》中有些所谓“三阳证”的判断并不认可,甚至可能是三阴证,关键在于如何认定其“阴阳实据”,对此“不可不详辨之”。那么,怎样“详辨”呢?郑氏指出:“有似此三阳者,余亦详而验之,但其人舌无苔而润,口不渴者,余即不按三阳法治之,专主回阳,屡试屡效”(原文268条) 。也就是说,只要“其人舌无苔而润,口不渴者”,既使“有似此三阳者”,也按阴证处理,专主回阳,而且“屡试屡效”。在对三阳证使用汗下之法前,郑氏再次“详辨”:“学者务于未汗下时,详其舌之润与不润,舌之燥与不燥,口气之粗与不粗,口之渴与不渴,饮之喜凉喜热,二便之利与不利,而三阳合病之真假自得矣”(原文219条) 。仍旧强调从舌象、口气、二便中判认“三阳合病之真假” 。在评点“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原文350条) 这一条文时,郑氏对仅凭“脉滑而厥” 就判为“里有热”主用白虎汤亦持有异议,认为还要看“其时口燥舌干欤?气粗口渴饮冷欤?”否则,就不一定是热证,“不可执一”。在评点“少阴病,得之二三日,而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原文320条) 这一条文时,对仅凭“口燥咽干”就定为“急下”之证,亦持异议,他说:“余每常见口燥咽干而不渴,舌尚润滑,小便清长,治之不外扶阳,阳气上升,则口燥咽干自愈” 。 显然,这是阳虚津不上承所致,与少阴火盛须急下之证绝对不可混同,二者为阴阳之异。“若此证断为急下,务要察其口咽干而喜冷饮,气粗而蒸手,小便短赤痛,脉健有力,方可以主急下法,否则断乎不可” 。归纳以上所论,可以看出判认是否真为热证(反过来就是阴证)时,反复强调以舌象、口气、二便表现为重点。仔细品味《伤寒恒论》的这几条论述,再结合《医理真传》“钦安用药金针”中的论述:“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同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    我们可以归纳出郑氏判断阴证的“真机”主要就是:只要舌不红绛,苔不黄燥,口不渴,不思冷水,口气不粗不热,二便不黄赤秘结,“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统统按阴证看待,这就是郑氏强调的百发百中的“用药真机”。它突出舌象、口气以及二便这几点在辨认阴证(反过来就是阳证) 时的重要意义。其中,舌淡红与否和口气反映的是机体是否有热,苔润与否反映的是津液是否耗损,这三者在辨认阴证时至为关键。从“阳虚辨诀” 到“用药真机”,使得我们辨认阴证的方法无疑更明晰更精确了。在郑氏学说中,“用药真机”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这是他对阴证和阳证的最精辟的概括,也最便于指导临床,也是郑氏学说中最重要、最“与众不同”的观点之一,对指导我们辨认阴证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也为以后辨认虚火上炎和虚阳外越所致种种假热阴火等症奠定了基础。临床上,寒热疑似、阴阳难辨这种复杂局面,最是关键时刻,所谓识见不明,“误用即死”的紧要之处。陈修园曾谓:“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己;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己”。可见识别阴阳的重要性。郑钦安在这方面总结出的“阴阳实据”或“阴阳辨诀”、“用药真机”,应该说是他一大贡献。下面结合火神派传人的案例来加深对用药真机的理解。阴极似阳杨XX,男,32岁,云南姚安县人。始因风寒,身热头痛,某医连进苦寒凉下方药十余剂,且重加犀角、羚羊角、黄连等,愈进愈剧,病发己20日,危在旦夕,始延吴佩衡诊治。刻诊:“目赤,唇肿而焦,赤足露身,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身热似火,渴喜滚烫水饮。小便短赤,大便己数日不解,食物不进,脉浮虚欲散”。吴氏认为证系风寒,误服苦寒太过,真阳逼越于外而成阴极似阳之症。“外虽现一派热象,是为假热;而内则寒凉己极,是为真寒。如确系阳证,内热薰蒸,应见大渴饮冷,岂有尚喜滚饮乎?况脉来虚浮欲散,是为阳气将脱之兆”。治之急宜回阳收纳,拟白通汤加上肉桂为方:附片60g, 干姜26g,上肉桂1Og(研末,泡水兑入) ,葱白4茎。方子开好,病家称家中无人主持,未敢服药,实则犹疑不定。次日又延吴氏诊视,“仍执前方不变”。并告以先用肉桂泡水试服,若能耐受,则照方煎服。病家如法试之。服后即吐出涎痰碗许,人事稍清,内心爽快,遂进上方。病情即减,身热约退一二,出现恶寒肢冷之象。已无烦躁谵语之状,且得熟睡片刻。乃以四逆汤加上肉桂续服:附片100g,干姜36g,甘草12g,上肉桂10g(研末,泡水兑入)。服药一剂,身热退去四五,脉稍有神。尿赤而长,略进稀饭。再剂则热退七八,大便已通。唯咳嗽痰多夹血,病家另请数医诊视,皆云热证,出方不离苦寒凉下之法。鉴于前医之误,未敢轻试。其时病人吃梨一个,“当晚忽发狂打人,身热大作,有如前状”。又急邀吴氏诊视,见舌白而滑,“仍喜滚饮”,判为“阳神尚虚,阴寒未净”。仍主以大剂回阳祛寒之法,照第二方剂量加倍,另加茯苓30g,半夏l6g,北细辛4g,早晚各一剂 (即日进2剂)。连服6剂,3天后再诊,身热己退,咳嗽渐愈,饮食增加,小便淡黄而长,大便转黄而溏。前方去半夏、细辛,加砂仁、白术、口芪善后,连进十余剂,诸症俱愈(《吴佩衡医案》)。按:此案既显出吴氏辨证准确,独具胆识,又示其火神用药风格。在一派热象之中,以“舌白而滑,渴喜滚烫水饮,脉浮虚欲散”为辨识阴证眼目,郑氏“用药真机”在此正可作为依据。另外,从其服苦寒凉下之药而病“愈进愈剧”,亦可推知绝非阳证。最可奇者,病人吃一梨后,竞然“忽发狂打人,身热大作,有如前状”,此系阴证食凉必然加重之理,阳气欲脱之象,吴氏加倍重用附子,不夹任何凉药,挽回此等重症,确有超人见识,实在令人钦佩。吴氏重用附子,均令先煎2~3小时,以口尝不麻口舌为准,虽大剂量亦不贲事。这一点应该提请注意。假热真寒车××,男,74岁,成都市人。1975年4月初感受风寒,全身不适。自拟温补汤剂服之,病未减轻,勉强外出散步,受风而病情加重。头昏体痛,面赤高热,神志恍惚。查体温39oC,诊为感冒高热,注射庆大霉素,高烧仍不退,病势危重,邀范中林先生至家中急诊:高烧已三日,阵阵昏迷不醒,双颧潮红。虽身热异常,但重被覆盖,仍觉心中寒冷。饮食未进,二便闭塞。脉微欲绝,舌淡润滑,苔厚腻而黑。辨证:患者高热,神昏,面赤,苔黑,二便不通,似阳热之象。但虽高热,反欲重被覆身;身热面赤,而四肢厥冷;二便不通,却腹无所苦;苔黑厚腻,但舌润有津;高烧神昏,无谵妄狂乱之象,而脉现沉微。参之年已古稀,体弱气衰,实一派少阴孤阳飞越之候,生气欲离,亡在倾刻。虽兼太阳表证,应先救其里,急投通脉四逆加葱白,直追散失欲绝之阳。处方:制附片60克(久煎) ,生甘草30克,干姜60克,葱白60克。 服上方二剂,热退,黑苔显著减少。阳回而阴霾初消,阴阳格拒之象已解。但头痛、身痛表证仍在;肾阳虚衰,不能化气,故仍二便不利。以麻黄附子甘草汤驱其寒而固其阳,加葱白生少阳之气,处方:麻黄10克,制附片60克(久煎) ,生甘草20克,葱白120克。上方服四剂,头不觉昏,二便通利,黑苔退尽,唯身痛未除。虽阳回表解,仍舌淡,肢冷,阴寒内盛,呈阳虚身痛之象。宜温升元阳而祛寒邪,以四逆加辽细辛主之。处方:制附片60克(久煎) ,炙甘草20克,干姜30克,辽细辛6克。服二剂,余证悉除,以理中汤加味调理之(《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按:本例高热,面赤,二便不通,双颧潮红,颇似阳热之象,但脉微欲绝,脉证不符。范氏遇此寒热真假难辨之际,特别重视舌诊,凡舌质淡或淡红、暗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舌苔白腻、灰腻、白滑者,均视为附子或四逆汤的使用指征,此系范氏独到经验,实则本于郑钦安“用药真机”所示阳虚辨诀。本例其舌淡润滑,为阴寒内盛;苔黑而润滑有津,乃肾水上泛;脉微欲绝,则系少阴典型脉象。总之不可误认为阳热,实为阴寒内盛,虚阳外浮之象。范氏辨证精细,步步推理,令人信服;先救其里,后解其表,处处以阳气为本,擅用附子,尽显火神派风格。(注:引文均见郑钦安著《医理真传》和《医法园通》) 。 郑钦安扶阳思想发微傅文录 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中国中医药报 第2625期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寿全,字钦安(1824~1911年),四川邛洲固驿镇人。著有《医理传真》、《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传于后世。近代有称其为“郑火神”,是火神派的创始人。擅长应用辛热药物,注重扶阳气。      用八卦原理阐述肾的病理生理      郑钦安以《周易》丰富的辩证法和天地整体运动观为指导,用八卦原理来阐述肾的病理生理,堪称“坎—肾”学说。如其《医理传真·卷一》中坎卦诗说:“三天施地润水通,一气含三造化工;万物根基从此生,生生化化沐时中。”认为:“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属于至阴之时,乃人之命之根,真种子也。”郑氏屡以一阳藏于二阴之中为喻,并且把地坎卦的特征紧密地与肾相提并论:“尝谓水火相依而行(水即血也,阴也;火即气也,阳也)。虽是两物,却是一团,有分之不可分,合之不胜合者也。即以一杯沸水为喻(沸,热气也,即水中无形之真火),气何常离乎水,水何常离乎气,水离乎气,便是纯阴,人离于气,即是死鬼。二物合而为一,无一脏不行,无一腑不到,附和相依,周流不已。”这种阴阳相抱之理,阐发了《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阴阳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经旨。并认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赖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其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故曰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正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大宝论》中说:“天一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郑氏在《气血两字作一卦解》中说:“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主命,亦可作一坎卦以解之。”所谓相火,或名命火,或名龙雷火,或名无根火,或名阴火,或名虚火等等,均是肾中真阳的代名词而已。      郑氏在《坎卦解》中认为:“一阳(指肾中真火)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龙之名,一阳落于二阴之中(此即为坎卦),化而生水,立水之极,水性下流。此后,天坎卦定位,不易之理。须知此际之龙,乃初生之龙(龙坎中一阳也),不能飞腾而兴布云雨,惟潜于渊中,以水为家,以水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而俯首于下也。”充分地把《内经》中肾脏水火二性的特征,生理情况下水火相互为用,成为生命源泉的内涵概括的甚为恰当。郑氏认为,若肾中真阳虚衰,“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沸腾,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种种名目,皆指坎中之一阳也。”虚火上冲,为“明云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飞龙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这种肾阳亏虚,乃“先天真气上浮”,“真气命门也,火种也,藏于肾中,立水之极,为阴之根,沉潜为顺,上浮为逆”,病至于此,乃“五脏六腑之阳气,已耗将尽,消灭剥削,已至于根也!”      以阴阳为核心辨治肾阳虚     《医理真传·自序》云:“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以识症。亦不难于识证症,而难于识阴阳。”《医法圆通·自序》云:“万病总在阴阳之中。”郑氏辨证论治总以阴阳为核心,在辨证阳虚31个问答中(《医理真传》),一问一答,讲解透彻明白,理法方药一线贯穿。如25问曰:“病后两脚浮肿至膝,冷如冰者,何故?”答曰:“此下焦之元阳未藏,而阴气未合敛也。……下部属肾,肾通于两脚心涌泉穴,先天之真阳寄焉,故曰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阳气散漫,则阴邪立起,浮肿如冰之症即生。古人以阳气喻龙,阴血喻水,水之汜滥,与水之归壑,其权操之龙也。龙升则水升,龙降则水降,此二气互根之妙:亦盈虚消长之机关也。学者苟能识得元阳飞潜之道,何患治肿之无方方哉?当宜峻补元阳,交通上下,上下相交,水火互根,而浮肿自退矣。方用白通汤(附子、干姜、葱白)主之。”      郑氏认为:“凡阳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且“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瞑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苔滑,或黑润青白色,淡黄润滑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是阳虚的真面目,用药自当扶阳抑阴。”扶阳,包括上中下三焦之阳,如桂枝、人参、黄芪扶上焦之阳,干姜、豆蔻、砂仁扶中焦之阳,天雄、附子、硫黄扶下焦之阳。郑氏在《医理真传》中还说:“然又有近似实火处,又当指陈。阳虚证,有赤如绛而似实火者。有脉极大劲如石者。有身大热者。有满口齿缝流血者。有气喘促,咳嗽痰涌者。有大小便不利者。”虽外观一切火象,却不可误认为实火,必须细心辨认,只要有所举阳虚病情可凭,仍当用扶阳抑阴之药施治。 郑氏指出:“真气上浮之病,多与外感阳证同形,人多忽略,不知其气上浮之病大象虽具外感阳证之形,仔细推究,所现定系阴象,绝无阳症之实据可验。……大凡阳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阳气盛必上腾,即现牙疼、龈肿、口疮、舌烂、齿血、喉痛、大小便不利之病。……总在这阴象上追求,如舌青、唇青、淡白无神之类是也。……三阴之方,以温中、收纳、回阳、降逆、封固为安。”如确系真阳上浮之疾,切不可妄用滋阴降火之法,助阴以灭阳而促真命损。郑氏在论阳虚数十条中,抓住了阳虚阴盛的特征,临证用大小建中汤、理中汤、潜阳丹、回阳救急汤、封髓丹、姜桂诸方,这些与四逆汤为同一类型,因此郑氏谓四逆汤为阳虚之主方。其所用之方,无论经方、后世方及自创方,都以药味少而分量较重为特点,值得研究与发掘。1人 |  分享到:

防患于未然,是我们对待任何一种疾病都要保持的心态,舌青发生以后也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配合医生积极治愈疾病。



大便呈褐色的治疗方法

大便呈褐色这种疾病对于人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并且会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如果大便呈褐色没有改善或者治愈,患者就没办法娱乐和恢复正常生活。下面, 就一起来看看大便呈褐色要如何预防和改善吧!

断食

练瑜伽的人通常很赞同断食

现代人只知道不断的摄入食物,增加身体的能量,却不知道减少食物的摄入以减轻机体的负担。

从身体健康而言,古时的书籍对断食有许多的记载:道家曰:“不食者,神明而长寿”,儒家曰:“食气者瘦”。

即使只有断食一天,肠胃都能因短暂休息而受益。这期间,身体变得比较轻,平常用来进行消化作业的能量会转用来修复细胞,而体内也会开始毒素与病菌的扫除工作。

通常你可以在没有专家指导的状况下进行1-3天的断食。比如选在周末,可以单独进行,或找其他断食者作伴,以保持意志的坚定。

科学表明,每周断食1天,有益于健康以及强化意志力。

通常推荐全断食,就是说禁止所有食物,甚至果汁。其间尽量多喝水,帮助体内进行排毒。

断食的时候不要想食物,利用时间做点静态活动

将做菜及进餐的时间省下来做其它有趣的事情

尽量多喝水,散散步等帮助排毒的运动,不必太劳累

刚开始断食的时候会有不适应的反应,建议喝点薄荷茶,不要喝有刺激性的茶和咖啡

可以尝试瑜伽呼吸法~~~~

结束断食以后,要按部就班的注意饮食,否则会因为对食物的饥渴造成暴饮暴食。

第一天,只吃新鲜水果,他们很容易消化,也能让肠胃恢复缓慢的蠕动 ...

减肥是女人永远不变的话题,当然男人也要减肥,过度肥胖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当然千万不要把自己减成竹竿,既不好看又不健康。

减肥的方法无非是减肥药物、绝食、大运动量这几种,但是这几种都有弊端,减肥药物最不推崇却是用的人最多,减肥药分这几种,1、泻药类:往往经销商会将此类药物写得很神奇,说是分解油脂排出体外,实际上分解油脂很难做到,却将肠壁上的正常应该存在的油脂“洗”掉了,后果是脂溶性维生素无法被吸收,肠壁失去保护膜,长期使用会引起肠炎等以及更严重的疾病;2、抑制食欲类药物:说白了它就是毒药,为什么呢,他是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再摄取而增强饱食感,这类药物如安非拉酮、芬氟拉明等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很大的副作用,造成情绪上的障碍和身体其他器官的不良反应,在一些国家已经被禁止使用。但是由于抑制食欲效果明显,不少人非常喜欢,奉劝大家还是放弃这类减肥药;至于剩下的一些中药式的减肥药物,怎么说呢,中药不是补药就是毒药,你认为它是补药还是毒药呢。

以上罗列的减肥方法都是药物减肥,大家想想是药三分毒,何苦为了几斤赘肉把自己推向不健康的境地呢,再来是绝食,这种方法可能女性会选择,为了身材三顿不吃,或者只吃苹果,喝大量的水,三顿不吃的肯定会带来体制意志的虚弱,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完全得不到保证,结果会怎么样呢,瘦下来了,结果很容易得抑郁症厌食症的精神疾病以及抵抗力严重不足引起的各种病兆!只吃苹果和水的人知道自己需要补充一定的食物,但是明显不知道自己要补充什么,结果造成轻度营养不良体格虚弱,可能多数弱女子就是这么来的。

还有就是大运动量,经常去进行大运动量不是不好,出汗是排毒养颜的最佳办法,但大运动量往往带来的是大食量,我推荐大运动量每周进行一次,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再配合其他清体排毒的方法便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由上可见减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要健康减肥,21世纪人类生存越来越注重健康,失去健康=失去一切!!!那么阿拉就来看一下轻体排毒断食疗法吧。

一看到断食,有人问我,这和绝食有什么两样,阿拉的断食是指断掉阿拉日常的饮食,但是不断阿拉每日必须的营养!!再加之以必要的排毒运动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清体排毒,关键是有毒了,那么什么是毒?

西方医学认为,毒是进入有机体後能跟有机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并破坏组织和生理机能的物质。

中医理论中的都那就更广泛了,它包括新陈代谢的所有对人体不利的物质,如脂肪蛋白质代谢物以及由外界经口鼻、皮肤身入体内的有害物质。

事实上,人只要和外界接触,就会有废物存在,就会产生毒素,随便想想,你吸烟或者二手烟吗,你穿马路时候呼吸过汽车呼啸而过后的青烟吗?你喝过或者吃过添加防腐剂的食品吗,你是用过抗生素药物吗…………太多了

下面阿拉做一个测试,看看你中毒多深!

1、吸烟(包括二手烟汽车尾气)   2、不爱吃蔬菜或水果中任意一个    3、经常喜欢吃生鱼类海贝类

4、你有没有颈椎病腰椎病           5、晚上很晚才吃饭(七点以后)     6、容易烦躁或者压力很大

7、有便秘或者经常腹泻             8、经常深夜睡觉                       9、喜欢油炸和油腻食物

10、经常会感冒或者身体不适      11、脸上或者身上容易起豆豆         12、经常喝没有净化过的自来水(直接煮开也算)

13、经常食用方便食品和快餐      14、经常蛀牙补牙                      15、手脚冰凉体制偏寒

16、洗澡速度飞快10分钟以内搞定

以上选项中你有0~5个说明你生活还算比较健康,不过也不要自己太过开心,毕竟能把自己的坏习惯改掉才可以做一个健康的人

以上选项中你有6~12项,那么你是一个看上去还算健康,但体内毒素正处于一个积攒的过程,为了避免发展严重,快将毒素水平将下来吧

以上选项中13个以上的,您已经积累了很多毒素,千万不要再迟疑了,您随时会有生病的危险,请重视自己的生活习惯!

阿拉再来做一个皮肤的测试

当即负载莫名其妙见产生粗糙、暗沉、油腻等诸多问题,你又没有问过自己是怎么回事呢,我必须警告你,肌肤已经中毒不浅,阿拉来看看下面选项中你有多少对得上号

1、这两个月工作压力特别大,经常加班加点,已经习惯深夜入睡

2、最近皮肤颜色加深了许多,当然绝对不是小麦色的健康肤色,而是暗沉的黄褐色

3、早上起来照镜子发现皮肤没有光泽,看上去十分晦涩

4、路上碰见以前的好友,他们都说你好象憔悴许多

5、三餐不定时,大多数叫外卖或者吃些快餐

6、天气已经没那么热,但是脸上仍旧出油很厉害

7、脸颊、额头、下巴有痘痘和粉刺,而且层出不穷

8、原有的斑点颜色变重

9、皮肤干燥粗糙,摸上去手感很差劲

10、皮肤经常会出现过敏

11、眼角嘴角有细幼的皱纹,虽然不是很明显

12、黑眼圈眼袋不请自来,尽管一直用眼霜

这12项中回答是越多,说明你皮肤累计毒素越多,也说明了你身体继续排毒!

说点恶心的——大便

大便时每天排毒的必需品,哈哈,你要是没有,可能你身体的大部分毒素都累积了!

正常的大便应该是这样的(有点像某狗粮的广告啊)

1、排便次数:每天不超过三次,每周不少于三次,当然我推荐天天都排便,毕竟你不想背着那么一坨东西每天奔波吧

2、大便重量:大便直径在2~3cm左右大概就是两个大拇指的粗细,长度在15cm重量在100g左右,也许你不会去称,但你总有空去看一眼吧

3、大便颜色:受胆色素影响,健康的大便呈黄色或者黄褐色。素食者便色偏浅,肉食者颜色偏深

4、最佳形状:大便含水量在60%~75%左右,汗水太少要便秘,太多就拉肚子了,形状最好象香蕉

5、最佳时间:早晨为宜,每次时间在5~10分钟,不要太久

以上你如果发现和你的排便完全对不上号,请你注意,你中毒了!

累极了毒素阿拉会怎么样呢

1、皮肤病,所有类型的皮肤病都是体内毒素造成的,所以皮肤是观察人体毒素的标准,千万注意啊,皮肤病有时候会是很恶心的!!!

2、肥胖症,这种人怎么也见不下来的,内分泌严重失调,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等等等,千万别跨入那个行列!

3、畸形婴儿,毒素的累积已经影响到了下一代,出身的婴儿会让你放声痛哭

4、早衰,你有没有见过小老头?这只不过是比较严重的,中国95%女性早衰,男性则是80%……天哪

5、癌症,中国每5个死亡的人中就有一个是癌症,得了癌症全家的幸福就此破灭

中毒的原因

环境,我生活在上海,虽然有工业城市变成了金融城市,但是污染还是相当严重,你看看汽车就要想想他们的尾气,看看河流就要想想有多少生活污水排放出来,看看黄浦江的颜色,想想太湖最近的污染多么严重,整个无锡都没有水用(2007.5.30~6.2),你有没有想过农田正常的灌溉会造成土地的贫瘠,土地的再度污染?最终吃下去的是谁?你有没有想过还有多少电池是被随手扔掉的,垃圾还有多少没有分类回收?阿拉怎么会不中毒啊?

压力,你生活节奏是不是越来越快了,在大城市里你必须拼命工作以应付日常生活,你心理健康吗?是否有很多感情困扰着你,繁重的家务,子女的健康,不断的应酬,酒精,香烟,人口不断膨胀,回到家就想睡觉吗?还想出去蹦迪?听着这刺耳的音乐真的能让人舒缓吗,压力也是一种毒素,因为他左右了你的排毒,排不出去就只能累积了!

食物。让阿拉看看什么是垃圾食品,

油炸食品(心血管病的元凶,致癌物质,破坏维生素,蛋白质变性);

腌制食品(高血压元凶,肾负担加重,鼻咽癌,破坏粘膜系统)

加工类肉制品——火腿肠,肉松(肝脏负担加重,亚硝酸盐致癌)

饼干类食品——低温烘烤和全麦类除外(使用香精色素过多,严重破坏维生素,大热量低营养)

碳酸饮料(带走你体内大量的钙,糖含量过高,影响正餐食欲)

方便食物(膨化食品和方便面防腐剂过量,盐份过高,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罐头食品(破坏维生素,蛋白质变性)

蜜饯类(亚硝酸盐,盐份过高,损坏肝脏)

冷饮(氢化油过度使用,奶油极易引起肥胖,糖含量高)

烧烤(含三苯四丙吡严重致癌,高热量,蛋白质变性)

看看看看,还有很多没有排上号的,麻辣烫啊,有色饮料啊等等,并不是说垃圾食品不能碰,而是你有没有能力去排除垃圾食品中毒素的能力?其实阿拉在家里平时的饮食何尝不是垃圾食品呢?高温了?油放多了?太咸了?蔬菜太少了?阿拉不是不要吃了,而是该想想怎么把习惯改过来,身体健康才重要不是嘛。

人体其实自身也会缠身毒素,最简单的例子,吃下去的东西腐败后产生毒素等等

你怕了没有,如果还没有,那你真应该想想自己是不是脑子中毒太深了,真的,老王关心你的健康,请你排排毒吧!

今天介绍清体排毒的方法——断食疗法

声明断食不是绝食

断食排毒是指中断饮食,只适量饮水或者果蔬汁,并且适当补充无毒营养素,以达到去病排毒改善体质,增强健康的方法

断食原是宗教的一种修炼方式,有趣的事很多动物也会有这种现象,动物的冬眠便是如此,猫会每隔一段时间断食一天,然而断食没有让他们身体变差,反而愈加活跃,人也是动物范畴,断食期间身体内的各个器官都会自我调节,没有了食物的羁绊,肠胃可以放一个大假,好好休息,从而使体内能量在排泄方面发挥巨大效果,以排除体内毒素。

古语有云:不食者神明而长寿;食气者瘦。

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都经常断食,对他们来说“填饱的胃不能思考”断食不知为了健康,还为了心灵的升华。

我的开篇,是为了说明断食自古有之,也希望各位如果采用此方法,需要保持自己心灵的纯正,清洁愉快,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有人看到这里会说阿拉没有必要学哲学家和那些宗教主义者去断食,那么阿拉想一下,阿拉现在所吃的东西中有多少没有防腐剂色素香精的?那些东西都是天然的吗?阿拉吃的蔬菜水果有多少没有农药残留?阿拉吃的肉类有多少没有抗生素风险?阿拉是否生活在一个充满废气的城市?阿拉是否经常会出现情绪低落?也许你说这个和断食无关,但她和排毒有关!

让阿拉来看看断食的科学依据,中西医均视便秘为百病根源。想要治病,首先清除宿便。宿便是肠内腐败的有毒物质,毒性很大,与大肠关系密切,其中部分毒素易被肠道吸收,诱发各种疾病。

断食一星期,做一次全身的“大扫除”或者说“清仓”,宿便就会被完全排除,排除量一般在360~1800毫升之间。

当肠胃清扫干净之后,不但增强了肠胃的吸收力,消化系统的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提高,营养吸收也跟着旺盛起来。疾病自然痊愈,身体健康也自然强化。

断食后,不仅终止毒素入口,大小肠也由于蠕动量减少,容易震动摩擦肠壁,迫使折叠处长年积累的宿便脱落,陆续排出体外。当这些长期堆积在阿拉肠壁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阿拉的身体和血液自然就净化了。

断食排毒过程中,根据身体状况、生物设定的不同,每个人的反应也不同。对于有甲亢、关节炎、有服用激素药物史的人来说,过程可能会很痛苦,可能会呕吐,腹泻,因此断食排毒一定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简单的说说断食的7个生理作用吧

1、断食可给与整个身体系统一个休息和积聚力量的机会。

2、断食可使附着在所有器官组织内的有毒废物被分解及排除,使整个身体变得清洁。

3、断食是所有细胞、组织和血管得以重建,机体老化过程减缓。

4、断食使皮肤看起来更清洁、红润,面疱、粉刺、皮肤传染病等能够全部被清洁。

5、通过放松紧张的神经,断食可以消解一些人对烟酒的欲望或者依赖。

6、断食能够燃烧多余的脂肪,让肥胖的人减轻体重。

7、断食能够有效清除痔疮、肿块、结石和其他不自然的生长物。

说完生理作用阿拉看看心理作用

1、断食可使心智清晰、感官更敏锐、记忆增进。

2、断食增强了人们的感觉敏锐度,可以激活人的创造力。

3、断食放松神经系统并消除焦虑,可以让人休息得更好,精力更加充沛。

最后说说断食对于修身养性的妙用,当然如果你有这方面的爱好,可以尝试一下

1、断食期间是最好的静坐期间,不需要耗费精力去消化食物,大脑变得清晰,多余的精力可以用来提升心智。比如说瑜伽,修行者进行断食不但可以保持身体健康,更可以达到更高的意识境界。

2、断食可使精液产生不致过度,让人的性欲得以适当控制,对灵性修持帮助蛮大。

3、断食可让人体会到生命不是只靠食物而已,有规律的断食,甚至帮助有心向上的人养成遵守戒律的习惯等等。

这个其实我也不是很了解,其实真到你开始断食,开始静思的时候,你便自然而然的知道了。

断食并不是人人都立刻可以接受,所以我希望各位前来咨询,如何清体排毒,下一讲我会笼统的讲一下断食的做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不要盲目跟进,以免出现意外。

断食应该如何进行

如果你下定决心来一次心灵净化,那么阿拉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来循序渐进,当然我这里只是笼统地说一下,每个人做法都会有所差异,具体实施还是咨询一下好了。

首先是准备工作

断食的功效我已经说过了,7大生理功效中,也许阿拉最看重的是减肥,但是它的主要作用却是排毒以保证健康,心理上也不要本末倒置了。决定断食之前,首先要有一个概念,就是段时期间的任何补充食品都要是无毒的天然的,否则一面排毒一面服毒是没有效果的,做到这点需要你改变现在的饮食观念,和生活习惯。

断食不能一下子来,要循序渐进,慢慢减少食量,让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在此期间,每天洗澡和运动多喝水。

断食在以前可能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最长可以到40天,听到这里很多人非常害怕,所以拒绝断食,以为断食就是挨饿,其实断食只是中断原来的饮食,不

去补充加工过的食品,和日常的米饭等等,而去补充足够的清洁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切忌不要把药物拿来当食物。最佳的断食是有规律的短期的断食,间隔不断于两周每次3~7天,给自己一个充足的时间去享受这个过程吧

介绍一下比较有用的蔬菜汁

1、胡萝卜汁

可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帮助哺乳期母亲分泌高质量乳汁,缓解结膜炎,保养整个视觉系统

2、黄瓜汁

利尿,调节血压,预防心肌紧张和动脉硬化,有助于美容,预防头发脱落和指甲劈裂,脂肪和糖较少是很好的减肥饮料

3、芹菜汁

利尿剂和降压良药,含维生素种类齐全量大,是非常好的维生素补充品

4、西红柿汁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促进胃液加强对油腻食物的消化,防止高血压保护心脑血管,加上苹果汁南瓜汁和柠檬汁有减肥效果

5、卷心菜汁

防止血清胆固醇沉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预防夜盲症,含有的硒可预防弱视

最后便是恢复饮食

这点相当重要,一般来说断食是否成功取决于这个阶段,断食之后已经使身体整个系统得到休息和净化,如果马上塞一大堆东西到胃里,会使肠胃负荷过量,反而带来了坏处。刚刚恢复饮食可能会有饥饿感,但是不要急于求成,也要慢慢循序渐进恢复饮食。

断食其实也让阿拉知道什么才是一个健康的饮食,清洁无毒的饮食,没有了毒素,身体格外轻松。

具体实施起来可能有很多潜在因素,所以希望大家资讯以后才实施,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文章引用自:

以上就是大便呈褐色的治疗方法了,在得病后患者要收拾心情,积极面对和治疗,找个正规的医院特别重要。



大便次数多的治疗方法

大便次数多是人体最常出现的疾病之一,面对此类情况,病患及其家属都需要镇定下来,看看能够从哪方面改进,许多人都会出现类似情况,只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调理,过几天就能够消散了,一定不要盲目担心惊慌,导致疾病难以治愈。

食物一下肚,有进有出才会健康。还不会言语的宝宝,他的健康状况其实都表现在“臭臭”里,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就能对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清二楚。

  好“臭臭”成长记

  吃、喝、拉、撒、睡是刚出生婴儿的主要成长任务,每样都不能缺,都极其重要。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宝宝“拉”的问题。食物被吃进人体后,营养会为人体吸收、利用,其余消化吸收不完全的废物、残渣,就会变成排泄物,借着粪便将毒素与废物排出去,形成正常、健康的身体循环。

“臭臭”是否正常,是宝宝是否健康的晴雨表。

  1.新生儿胎便(墨绿色)

  估计孩子来到人世的第一次大便没少吓着父母,墨绿墨绿的一大堆,吓得爸爸们跑去叫医生。

  刚生下来的宝宝,即使没吃一点东西,出生后6~12小时也会拉出墨绿色胎便。

  不知道是宝宝体惜自己的妈妈,还是他们不愿意把自己每天周而复始吞咽的羊水弄脏,反正宝宝一定要从妈妈肚里出来后才肯拉自己人生第一次大便。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必须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

  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黏稠、颜色近墨绿色,主要由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以及胆汁、肠道分泌物等组成。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很难洗净,有经验的老人会告诉孩子的父母,头几天一定要包纸尿裤而不是尿布。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早产儿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这主要和早产儿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孩子进食延迟有关。

  2.过渡期大便(黄绿色)

  胎便排出的那几日,喂奶也开始进行,待排净胎便,向正常大便过渡时的大便呈黄绿色。多数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现这一阶段,然后逐渐进入黄色的正常阶段(母乳喂养的宝宝)。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新生儿喂养开始的时间和摄入奶量会直接影响过渡便出现和持续的时间。若开奶延迟,或摄入奶量太少,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会推迟。

  3.哺乳期大便

  a.母乳喂养的宝宝(金黄色的软糊便)

  由于母奶中含有丰富的寡糖,能够充分地刺激肠胃蠕动,因此大部分宝宝不会有硬便的情形,也不会有明显臭味,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 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母乳喂养宝宝的解便次数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一天2~5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 少,2~3个月的孩子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 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家长没有必要担忧。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甚至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父母不必担心,这叫做生理性腹泻,属于正常现象,到宝宝长到一定时期这种腹泻会自动消失。

  b.人工喂养的宝宝(土黄色的硬膏便)

  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少,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只要不难解,不似羊便,就没关系。如果消化没问题,通常会是土黄或金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每天约

  1~2次。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喝配方奶的孩子有时大便会黄中带绿或青绿,这是因为配方奶铁质含量都很高,当宝宝对奶粉中的铁质吸收不完全时,多余的铁质就会使大便带绿色,这情形是正常的。并不是老辈人说的孩子大便呈绿色。就是受到惊吓引起肠胃不适。

  4.吃辅食以后的大便(颜色较暗)

  宝宝从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随着宝宝辅食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宝宝便性开始慢慢接近成人,开始变得颜色较暗。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吃较多蔬菜、水果的宝宝,大便会较蓬松。如果是鱼、肉、奶、蛋类吃得较多的孩子,因为蛋白质消化使然,大便就会比较臭。

  坏“臭臭”擒拿记

 熟悉了上述宝宝的正常“臭臭”,就很容易辨认不正常的大便了。总的说来,排便次数和颜色的变化不能表示出什么问题,但是气味和粪便中的含水量则可能会说明很多问题,比如下面这些藏着隐患、预示着疾病的坏“臭臭”。

  坏“臭臭”擒拿记

  熟悉了上述宝宝的正常“臭臭”,就很容易辨认不正常的大便了。总的说来,排便次数和颜色的变化不能表示出什么问题,但是气味和粪便中的含水量则可能会说明很多问题,比如下面这些藏着隐患、预示着疾病的坏“臭臭”。

  坏“臭臭” 1妈妈肚子里的异常羊水

  B超显示妈妈腹中羊水浑浊,抽样显示有浊体。说明胎儿将胎便排在了羊水中,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最大可能是胎儿缺氧窒息造成的。

  应对措施:定期检查,临产前关注胎儿异常胎动。

  坏“臭臭”2 新生儿24小时不排便

  足月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都没有排出胎便。

  应对措施:请医生检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坏“臭臭”3 新生儿灰白便

  宝宝从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没有黄色,但小便呈黄色。

  应对措施:赶紧通知医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坏“臭臭”4 豆腐渣便

  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

  应对措施: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需到医院就诊。

  坏“臭臭”5 蛋花汤样大便

  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黏液。

  应对措施: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多能自然恢复正常。如为混合或人工喂 养,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配稀些,还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 则应请医生诊治。

  坏“臭臭”6 绿色稀便

  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

  应对措施: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这种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 —你的宝宝没吃饱,这时只要给足营养,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坏“臭臭”7 泡沫状便

  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带有明显酸味。

  应对措施: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就能恢复正常。未添加辅食前的婴儿出现黄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应适当减少糖量,增加奶量。已经开始添加辅食 的宝宝出现棕色泡沫便,则是食物中淀粉类过多所致,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即可。

  坏“臭臭”8 臭鸡蛋便

  大便闻起来像臭鸡蛋一样。

  应对措施:这是提示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应注意配奶浓度是否过高,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 经给孩子添加蛋黄、鱼肉等辅食,可以考虑暂时停止添加此类辅食,等宝宝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添加。还可以给宝宝用点多种维生素制剂,以帮助消化。

  坏“臭臭”9 油性大便

  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

  应对措施: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儿,需要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服低脂奶等(但要注意,低脂奶不能作为正常饮食长期吃)。

  坏“臭臭”10 水便分离

  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增多。

  应对措施:这是病态的表现,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疾病。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会引起孩子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应该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应注意宝宝用具的消毒。

  坏“臭臭” 11血便

  血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常大便呈红色或黑褐色,或者夹带有血丝、血块、血黏膜等。

  应对措施:首先应该看看是否给孩子服用过铁剂或大量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如果大便变稀,含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时 婴儿哭闹不安,应该考虑是不是因为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大便呈赤豆汤样,颜色为暗红色并伴有恶臭,可能为 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如果大便呈果酱色可能为肠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样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鲜红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来源于直肠或肛门。总之,血 便不容忽视,以上状况均需立即到医院诊治。

  擒拿坏“臭臭”12 羊便

  宝宝大便干燥呈颗粒状。

  应对措施:一般来说,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发生便秘。我们不以几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几次来断定孩子是否便秘,一个最重要指标是—宝宝大便是否硬结,就是俗称的羊便。是,就是便秘。

  便秘要视情况处理:对于母乳喂养的便秘宝宝,可给糖水或橘子汁(但母乳喂养的宝宝很少患便秘);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两次喂奶期间,适当 多喂点白开水,可以加点果汁或者米汤,以刺激肠蠕动(选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于预防便秘发生);4个月大的婴儿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对那些年龄 更大点的便秘宝宝,生活中父母应鼓励他们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谷类食品。

  除了通过饮食疗法来纠正便秘,还可结合按摩: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由左向右旋转轻轻摩擦宝宝的腹部,10圈休息5分钟,再按摩10圈,反复进行3回。

  还可以协助宝宝做助便操:让宝宝仰卧,抓住宝宝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增加户外活动,多运动可以促进肠蠕动,能使大便通畅。

  如果婴儿存在顽固性便秘,经上述处理均无效,就需要请医生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因为便秘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例如先天性巨肠症、肛门疾病、甲状腺功能不全等。

  怎样让好“臭臭”跟上宝宝?

  1. 养成宝宝定时大便的习惯。

  健康成长的宝宝一般每天都能准时排便,其中以早晨吃奶后排便的居多。这时孩子情绪平稳,容易集中注意力排便,因此,每天一到这个时间父母可以通过“嗯嗯”的形象化语言帮助宝宝辨别要他大便的信息,形成条件反射。到宝宝1岁左右,就能教他早餐半小时后坐盆了。

  2.宝宝排不出大便时,不要长时间坐盆,更不能让他边坐盆边玩或看书。

  因为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孩子不易排便,而且长时间坐盆,易造成个别体弱的孩子脱肛。每次坐盆5~10分钟为宜,每天次数也不宜过多。只要精神和食欲都很好,体重增加也正常,大便不干结,那么就算孩子2~3天排便1次,也不用特殊处理。

  3.给宝宝时间。

  宝宝真正能自己控制大小便得到一岁半至两岁。之前的反射性排便排尿时期不能硬来,如果宝宝哭闹着不拉或过了5分钟还不肯拉,就转移你的视线,也转移他的视线,让这段不愉快很快过去。下次再来。

  4.让孩子接受,而不是排斥。

  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让他觉得自己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是好的有用的,自己的生理功能也是很自然正常的,有利于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而不是用

  “今天又没拉屎”、“不拉屎,细菌、脏东西都留在你肚子里了”之类的话来导致宝宝不良心理暗示:我拉不出屎,我不健康。如果因此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和生理功能产生排斥感,会影响到长大后的身体观念甚至性观念。

  5.关注需要技巧。

  儿童专家指出,如果对孩子的大便问题给予超过其他事情的特别关注,孩子就会利用这个机会来叛逆、消极抵抗,或糊弄周围的人。越自然、越没有压力的方法对孩子身心健康越好。

大便次数多的治疗方法就是这些,生病不可怕,拖延才可怕,希望每一个患者都不要拖延,能及早找正规医院治疗。



大便成绿色的治疗方法

 大便成绿色的问题现在的发病率非常高,大多数人是因为吃坏了肚子才出现了大便成绿色的情况,所以在饮食上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如果非常严重的话我们就要去看医生,防止病情的不断恶化。可能大家对于大便成绿色的治疗方法还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治疗方法:

 1.矫正饮食非常重要

若系母乳喂养,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状随即缓解。

当没有被完全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在肠道中堆积时,就会引起上火。另外,加上天气候干燥、饮水不足等原因都可能是宝宝上火的因素所以牛奶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过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坚硬。这种情况可减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来的5~8%增加到10~12%,并适当增加果汁。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部分发酵后,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通便。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等食物残渣,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同时益生元也是通便养肠的佳品。

 2. 训练排便的习惯不容忽视

婴儿从3~4个月起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因进食后肠蠕动加快,常会出现便意,故一般宜选择在进食后让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开塞露通便

婴儿便秘经以上方法处理仍不见效的,可以采用开塞露通便。开塞露主要含有甘油和山梨醇,能刺激肠子起到通便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开塞露注入肛门内以后,父母应用手将两侧臀部夹紧,让开塞露液体在肠子里保留一会儿,再让孩子排便,效果就好,在家庭中也可用肥皂头塞入小儿肛门内,同样具有通便作用。

 4.中药治疗

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中药可以适当应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尤其注意切忌滥用导泻药,常服这类药,会使肠壁活动依赖于药物,导致功能失调便秘反而更加严重。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如何治疗大便成绿色的问题,相信以上内容对大家都能有所帮助,以上的方法都是经过验证的很有作用的方法,我们的孩子如果也有宝宝大便成绿色,不妨用以上介绍的方法试一试!



身上很容易淤青的治疗方法

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多人已经不懂得该如何去养生,这样就会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有些亚健康,自己的身体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有的人的身上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些淤青,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身上很容易淤青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不小心磕碰撞伤,或在运动时发生扭伤,受伤部位就会一下红肿起来,很快还会出现触目惊心的乌青块。如果急性损伤后,想立即用热敷或局部按摩的方法,来缓解肿胀,这是不对的。

到头来由于热敷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只会出现更加不堪入目的惨状;而此时的按摩其实成了一种重复的损伤,会使损伤留下难以治疗的后遗症。

自治小招

尽快用包着冰块的毛巾敷在伤处,每次20~30分钟。它既可起到尽快止血、止痛的效果,还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有效减轻肿胀。

如果扭伤超过3天,为了改善受伤处的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有利于伤处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可采用热敷法。用浸过热水或热醋的毛巾敷于伤处,5~10分钟更换一次。每天进行1~2次,每次约30分钟。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身上很容易淤青的治疗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了,其实这样的话就要在自己的饮食上面进行注意,不要吃一些辛辣的食物,还要吃清淡的。



身上很容易淤青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多人已经不懂得该如何去养生,这样就会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有些亚健康,自己的身体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有的人的身上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些淤青,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身上很容易淤青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不小心磕碰撞伤,或在运动时发生扭伤,受伤部位就会一下红肿起来,很快还会出现触目惊心的乌青块。如果急性损伤后,想立即用热敷或局部按摩的方法,来缓解肿胀,这是不对的。

到头来由于热敷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只会出现更加不堪入目的惨状;而此时的按摩其实成了一种重复的损伤,会使损伤留下难以治疗的后遗症。

自治小招

尽快用包着冰块的毛巾敷在伤处,每次20~30分钟。它既可起到尽快止血、止痛的效果,还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有效减轻肿胀。

如果扭伤超过3天,为了改善受伤处的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有利于伤处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可采用热敷法。用浸过热水或热醋的毛巾敷于伤处,5~10分钟更换一次。每天进行1~2次,每次约30分钟。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身上很容易淤青的治疗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了,其实这样的话就要在自己的饮食上面进行注意,不要吃一些辛辣的食物,还要吃清淡的。



儿童咯血的治疗方法

健康是我们开心生活,正常工作的一个基础条件,要是身体发生了儿童咯血疾病,健康受到了损害,情绪自然也容易受到影响,工作质量也一样会下降,而了解儿童咯血的治疗方法,并积极对疾病做出治疗是患者应该做到的。

  引起小孩咳嗽的原因很多,各种病原体入侵后引起鼻咽部、扁桃体、气管支气管以至肺部的感染,都是小孩咳嗽的常见原因。对于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应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效果是好的。但如果是病毒等其他一些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用抗生素治疗并不合适,而目前临床上也没有真正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这类疾病。另外,小孩感冒后出现的咳嗽,可能是呼吸感染引起的直接症状,也可能是由于呼吸道感染诱发的过敏因素而导致咳嗽症状的持续存在,特别是在某些季节、某些特定条件下(如环境污染),这种情况更易发生。当然,除了这些原因以外,引起小孩较长时间咳嗽还可能是由于其他的一些疾病所致。因此,当小孩出现反复、持续咳嗽时,要把孩子带到条件好的医院,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诊治,以免影响了对疾病及时、有效的处理。

  咳嗽不一定是病

  冬季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而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因此一听到孩子发出阵阵咳嗽,父母就担心——莫非宝宝又病了?专家介绍说,引起咳嗽有正常和非正常两种原因,父母一定要辨明究竟,正确对待。

  正常情况下,咳嗽仅是孩子正常的生理防御反射,是人体自行清理呼吸道的办法。如果清晨孩子起床时轻微地咳嗽,这是他在清理前一天晚上积存在呼吸道内的黏液,父母完全不必担心。3岁以下的幼儿咳嗽反射较差,可能咳嗽时间较长,如果家长急着给孩子服药止咳,痰液不能顺利排出,大量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就会造成气管堵塞,导致孩子窒息。只有由感冒、支气管炎、咽炎、哮喘、肺结核等疾病引起的咳嗽,才需要有针对性地吃药护理。

  吃药不如日常保健

  孩子咳嗽的原因复杂,一咳就吃药,很可能因用药不当而引发更严重问题。因此,专家认为,注意日常保养才是最好的方法。

  秋冬天气寒冷,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多休息。睡觉时应用枕头撑起孩子的后背和头部,以防咽喉黏液滞留喉咙内。

  其次,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尘刺激孩子的呼吸器官。如果孩子生病,最好不要洗澡。因为洗澡会使人体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增加咽喉分泌物的产生,更容易引起咳嗽。平时要注意保暖,尽量不要给孩子吃酸、辣、冷等刺激性食物。咳嗽时产生的急速气流会带走呼吸道黏膜上的水分,造成缺水,所以秋冬季节还要注意给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

  非正常咳嗽要仔细辨别

  专家介绍说,如果孩子的咳嗽猛烈、时间长,就有可能与特定疾患有关。如果父母能根据一定标准及时判断,带孩子及时求诊,将对孩子健康十分有利。

  最严重的是百日咳。这种咳嗽猛烈而沙哑,每呼吸一次就要连咳数次,在用力吸气时伴有尖锐的声音。(现在婴儿出生三个月即开始打百白破预防针——)

  最常见的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孩子咳中带痰,但没伴随急促的呼吸,可能是普通感冒。如果孩子由喉部发出略显嘶哑的声音,有时干咳,有时带痰,则可能是因流感引起的。

  另外,孩子接触花粉等异物就咳嗽,极可能是哮喘。咳嗽时呼吸短促、微弱,多半是细支气管炎。进食后出现气喘及持续、沙哑的咳嗽,可能是反流性食道炎。若孩子不小心呛了东西,也会突然猛烈咳嗽,此时应尽力让孩子咳出异物,或向医生求助。

  咳嗽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机理,通过咳嗽能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排出体外。

  引起咳嗽的原因众多,应该从 1.起病: 2.咳嗽频繁的时间:3.咳嗽的性质:4.咳嗽的音调:5.咳出痰的性质:6.咳嗽的伴随症状等方面来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对症”治疗,服些一般的“止咳”药水是不解决问题的。必须在针对疾病原因的“对因”治疗基础上,配合一些“止咳”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病 因

  1.呼吸道急慢性感染(咽炎、喉炎、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结核等)

  2.胸腔内炎症(花生、黄豆、瓜子、玩具、钮扣、牛奶、鱼肝油)

  3.呼吸道受压(支气管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心脏扩大、心包积液、纵膈肿瘤)

  4.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

  伴随的症状

  1.胸痛(胸膜炎、大叶性肺炎、自发性气胸、急性化脓性心包炎)

  2.气急(哮喘、急性喉炎、呼吸道异物、气胸、肺水肿)

  3.呕吐(百日咳、慢性咽炎)

  病 程

  1. 起病

  突然起病:异物吸入、急性喉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缓慢起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附近器官压迫肺部

  2.咳嗽频繁的时间

  晨起多咳:支气管扩张

  夜咳为主:百日咳、支气管哮喘、晚上盖被太多咽干而咳

  进食时咳:异物吸入、食管气管瘘(新生儿)

  3.咳嗽性质

  干咳为主:呼吸道感染早期、异物吸入、刺激性气体吸入、晚上盖被太多

  痉挛性阵咳:百日咳、异物吸入、哮喘

  4.咳嗽的音调

  破竹样咳嗽:急性喉炎、喉白喉

  有痰声:支气管炎、肺炎恢复期、慢性支气管炎

  伴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哮喘

  双咳声:支气管淋巴结核炎

  咳声短促:胸膜炎、肺炎累及胸膜

  5.痰的性质

  脓样痰:细菌性感染

  白色痰:病毒性感染、支气管哮喘

  痰中带血:支气管扩张、百日咳

  铁锈色痰:大叶性肺炎

  咳嗽就用抗生素

  很多人咳嗽缠绵老是停不了,正是因为“医不得其法”,要对咳嗽“对症下药”就要弄清其病理,不能一咳嗽就想到用抗生素。从病理上而言,人体的咳嗽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两种,急性咳嗽70%~80%都由病毒引起,也就是常见的感冒导致咳嗽,除此之外还会有声音嘶哑、喉痒、疼痛、咯痰等症状。由于引起这种咳嗽的是病毒而非细菌,盲目使用抗生素自然没有多少疗效。

  肺炎致咳嗽会相伴终身

  急性咳嗽的另一种病因是由咽部的细菌引起,主要是指链球菌,这种咳嗽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是往往很多人在使用时都凭自己经验,家里有什么“先锋”、“红霉素”、“头孢”等抓过来就用,用了不见效又赶紧换一种———服用抗生素如果不规范,不但达不到疗效,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耐药性,自然会出现咳嗽久治不愈的情况。

  慢性咳嗽是咳嗽的另一种情形,这种咳嗽多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人的“专利”,他们的咳嗽发作有季节性特征,一般每年都要发作2~3次。近日这种变化较大的天气就是其发作高峰期,这种病人如果因为自己咳声不绝而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疗,只会使自己的体质更为虚弱,寒热夹杂,令病情更趋复杂。至于因罹患肺炎、肺痨、肺癌等严重病而引起的咳嗽,咳嗽作为其中一种病征,自然无法彻底治愈。

  不过要指出的是,部分人会出现“肺热咳”,这种咳嗽未必伴有浑身骨痛、发烧、忽冷忽热等感冒病征;而会有口干、口苦、喉咙痛、痰涎黄稠等“燥热”征象。肺热之所以会咳嗽,全因机体热盛,黏膜组织充血,令细菌有机可乘。这种咳嗽如果不是病人肺功能受损,可以用清热的方法缓解。

  此外,有心脏疾患的人如慢性心功能不全、二尖瓣脱垂等原发性心脏病,也会出现慢性咳嗽症状,但他们通常伴有气促、胸闷、心慌等症状,这种咳嗽同样只是其一种病征,因此就真的有可能相伴终身,那就不是单纯治疗咳嗽的问题了。

  小孩咳嗽更易“缠绵”

  相对而言小孩和老人容易出现咳嗽缠绵的情况。处在发育阶段的小孩肌肤柔弱,抵抗外邪的能力较差,又不懂得照顾自己以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因此本来就容易被风寒、风热、风燥所侵袭,引起外感咳嗽。同时,他们胃肠薄弱,易被乳食及生冷食品和油腻、煎炸的食物所伤,导致消化功能失调,内生痰浊,阻塞气道而引起咳嗽。得上咳嗽后,孩子的适应能力低,免疫系统又没建立好,如果不加以及时而正确的诊治,让其“缠绵”难去,就很容易使孩子落下呼吸系统疾病。

  一般而言,持续的干咳症状如果得不到遏止而加剧,就会演变成“湿咳”,诱发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及心脏瓣膜等疾病。因此不能忽视咳嗽久治不愈的情况,应尽快接受医生适当的诊治。此外,还须留意有无伴有胸痛、头痛、腹痛或发烧等症状。

  分清咳嗽类型,中医治疗咳嗽

  对于久咳未愈的病人,应该从病因治疗着手,中医一般以辨证法先诊断患者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咳嗽。目前中医根据咳嗽的不同表征,将咳嗽分为5种类型:

  一、风寒咳嗽:

  症状:周身肌肉酸痛、畏寒怕冷、喉痛、吐白色痰,伴有头痛、流清涕及发烧等,治疗上多使用驱风解表的办法,可服用杏苏散治疗。

  二、风热咳嗽:

  症状:发烧、口干、鼻塞、吐黄痰且吐痰不爽、喉痛。治疗上重疏风清热,可用桑菊治疗。

  三、燥火咳嗽:

  症状: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可用清燥救肺汤来清燥润肺。

  四、痰湿咳嗽:

  症状:痰多黏稠,喉中呼噜作响,可能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治疗重健脾燥湿,可服用二陈汤治疗。

  五、体虚咳嗽:

  症状:咳嗽时发时止,面目苍白、两颧发红、提气不上或手足发烧,有时痰中带血或咯血。治疗重补益肺气,可选用补肺汤治疗。

  小儿感冒和咳嗽

  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注意事项

  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病毒引起,发烧持续起伏一至七天,其它症状如咳嗽、流鼻涕、鼻塞,大多在一至二周内逐渐痊愈。

  治疗感冒的药物主要在减轻症状,并不能缩短病程。

  感冒期间要注意有无以下并发症:

  (一)中耳炎:高烧不退(超过三天以上)、耳朵痛、幼儿烦躁、搔抓耳朵。

  (二)鼻窦炎:流鼻涕超过十天没有改善迹象,且黄绿色的浓稠鼻涕伴随咳嗽、严重鼻塞、头痛。

  (三)肺 炎:高烧不退且咳嗽加剧、呼吸急促、食欲减退。

  (四)脑膜炎:颈部僵硬、剧烈头痛、呕吐、怕光、、持续高烧、甚至意识不轻。

  一般感冒不需使用抗生素,只需多喝水、多休息,在感冒流行时减少出入公共场所。若有咳嗽、有痰、流鼻涕、鼻塞则可依不同症状给予药物治疗以减轻不适。感冒病毒最易经由鼻咽腔分泌物传染,预防的最佳方法就是要多洗手,不要共享毛巾。

  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部分患儿活动后会出现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伴随症状有:哭闹不安、喝水进食呕吐、嗜睡不宜唤醒、面色口唇发绀等。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好发于秋冬季节,因此在这个时期要加强体格锻炼,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增强肌体耐寒能力;注意营养合理搭配,婴幼儿期及时添加辅食,防止营养不良及佝偻病;预防呼吸道反复感染,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病人。

  小儿得了下呼吸道感染后,要及时上医院用抗生素治疗。吃些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多喝水,注意补充维生素。对烦躁不安或伴有高热者给予镇静及降温治疗。

  感冒咳嗽宜吃点什么

  小儿若脾胃虚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辛热香辣,多食肥甘厚味都可伤及脾胃,脾胃伤,不能消化食物,水谷精微不能输转而聚液为痰,上储于肺便可引起咳嗽。小儿要如何注意饮食呢?

  风寒犯肺咳嗽

  表现为起病较急,咳嗽,痰白清稀,流清涕,鼻堵喷嚏,头痛身痛,怕冷,身微热。

  宜食辛味温热性的食品,如生姜、白葱、豆豉等。忌食生冷寒凉,包括1.各种冰制饮料;2.属寒凉性质的瓜果像西瓜、梨、香蕉、猕猴桃等;3.酸味、涩味的食物如醋、酸白菜、泡菜、山楂、乌梅、酸柑橘、白果、藕节及未成熟的柿子、海棠等。

  风热犯肺咳嗽

  表现为流黄浊涕,咳嗽吐黄色稠粘痰,伴有发热汗出,咽干痛痒,口渴喜饮。

  宜食辛凉清淡食品,以疏散风邪,清热解毒止咳,如菊花、茶叶、白菜、白萝卜、甜梨、甜橙等。忌食包括:1.酸、涩食品。如醋、酸菜、酸梨、酸橘、酸葡萄、酸李子、柠檬、山楂及柿子、石榴、橄榄等果品;2.辛热食物如大葱、姜、辣椒、大蒜、韭菜、茴香、芥菜等蔬菜及龙眼肉、大枣、栗子、核桃仁、杏等果品;3.肥甘厚味。

  痰热蕴肺

  表现为咳嗽痰多,痰黄稠粘难以咳出,甚至喘促气急,喉中痰鸣,鼻扇发青或痰中带血,并伴有发热,面赤唇红,口渴烦急,大便干燥,小便色黄,舌苔黄,舌质红,脉数。

  宜食辛凉或甘寒、苦寒之食物,如竹笋、西瓜、荸荠、甘蔗等。忌食厚味油腻,尤忌辛辣食品,如大葱、姜、蒜、茴香、辣椒、花椒、肉桂、巧克力、咖啡、可可粉以及烟、酒类。

  肺阴虚症

  宜食甘淡,多吃一些水分多的蔬菜及微酸甘之瓜果,如雪梨、百合、蜜汁藕等。忌食燥热上火之食,如辛温热性的蔬菜及鱼肉助火之品。

  肺气虚症

  表现为咳嗽无力,喘促气短,舌苔薄白,舌质淡,脉缓无力或沉。

  宜食补肺补脾之气的食品,如山药、薏苡米、牛肉等。忌食辛散、寒凉、硬固食品。

  具体咳嗽病例

  &8226; 小孩咳嗽很久,并有厌食、乏力、消瘦的症状,如果在查不到其他原因的情况下,有必要到医院拍摄一张胸片,胸片提示有: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门影增大浓重结构紊乱;肺门影增大同时伴有肺野浸润病灶;肺门有结节影及点状钙化;肺纹理增多、增强。如果胸片报告有发现以上情况之一、二,加上你的小孩久咳不愈,就必须加查PPD,二者联合才有一定的定性诊断价值。

  &8226; 如果婴幼儿咳嗽急骤出现,要警惕是否吸入了异物,特别是婴幼儿玩太小的玩具或进食时突然笑、哭、摔跤等最易发生。如,一个1岁半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咳嗽剧烈,但胸透未见异常,经询问才知是吃瓜子后开始咳嗽,后取出瓜子即痊愈。

  &8226; 如果是干咳为主,则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也可见咽炎;咳嗽沉闷、痰多见于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咳嗽、声嘶多为喉炎。另外还要注意咳嗽伴随的症状,咳嗽伴发热多为呼吸道急性感染或结核;伴有喘息则为喘息型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咳嗽时间长要注意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当孩子咳嗽较长时间不能痊愈,对一般抗生素效果不佳,应该做相关的支、衣原体抗体和抗原检测,以免延误了孩子的治疗。

  &8226; 咳嗽时间长还应看五官科。如小儿喜欢挖鼻、常常流清鼻涕和脓涕、打喷嚏,还应做个血生化检查及胸部X片、鼻窦片检查,查明是否有上呼吸道炎症。此外,也应看看呼吸专科。如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易被疏忽,主要表现为不伴有吼喘的哮喘,咳嗽时间长,干咳为主,少痰,咳嗽以晨起和入睡前、睡中咳嗽,夜间症状重于白天,活动后加剧,各种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给予扩管药有效,同时多伴有过敏性鼻炎。

  &8226; 若有咳嗽不止、连声不断者,应看看呼吸专科。主要表现为咳嗽不止,不发热不吼喘,经输液治疗症状仍不能缓解,夜间咳嗽重。此类患儿多半有气管痉挛,可给予扩管雾化等方法治疗。

上面介绍了儿童咯血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针对不同的患者实施才能收到理想的疗效,患者应找正规的医院。



咯暗红色血的治疗方法

精神上的愉悦应该是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之上的,很难想象一个受病痛折磨的人能有多开心,尤其是发生咯暗红色血病时更是如此,患者朋友能做的就是及早诊断和治疗,现在临床上用于咯暗红色血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

  从临床经验上来看,由血虚或肾虚致闭经是常见的。平日里可服用桑椹红花汤:桑椹子25克,红花5克,鸡血藤20克,黄酒适量,制成药液服用。

  闭经是指女子已年过十八,仍然没有出现月经或者是月经如期来了,但停经3个月以上就是闭经。闭经的原因大体有肾虚、血虚、肝郁气滞、寒凝血瘀以及痰湿几种。

  闭经多因血虚肾虚

  明代张景岳将闭经的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血枯闭经,另一类是血隔闭经。血枯闭经就是指因为肾虚或血虚,体内造血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而出现空虚的情况,导致无血可下,发生闭经。这就好比是河流灌溉树木,如果河流出现干涸,水源枯竭,下游的树木会因缺水而出现枯萎之态。血隔闭经则是体内血液本来较为充足,只因一些外来因素的阻隔,比如素体肥胖多痰多湿、感受寒气或心情不畅,引发肝郁气滞等,导致血液运行障碍,无法下行供给月经。这就相当于在河流的河道中筑了一道堤坝,导致河道堵塞,水流无法正常向下流动,下游的树木便无法得到滋养。

  从临床经验上来看,血枯闭经是比较常见的。因为女人是血养出来的,女人与血有着天生的不解之缘,我们的老祖宗早在两千年前就告诫我们:“女子以血为本”。脸色红润、肌肤靓丽、头发亮泽,都是需要依靠血液的濡润才能实现的,然而女人又往往更容易失血,伴随女人一生的月经、怀孕、生产、哺乳的不同生理过程,是多项耗血较大的工程,光是生孩子这一项就会流失掉大量的血液,所以女性出现血虚、血枯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桑椹红花汤养血调经

  怎样养血来调理血枯引发的闭经呢?阿胶、花生、桂圆、黑米等的补血之物自然是少不了要多吃一些。平日里还可服用桑椹红花汤。准备桑椹25克,红花5克,鸡血藤20克,黄酒适量。先将鸡血藤和红花加入2碗水煎取汁液,待到锅中只剩1碗水时,弃去药渣,留取汁液备用。桑椹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开始煮,煮至桑椹熟烂时,倒入药汁和黄酒,搅拌一下,再煮上五分钟,即可出锅。每日早晚温热服用。

  红花具有活血化瘀、调经养血的功效。《本草汇言》中记载,“凡经闭不通,非红花不能调。”红花在治疗闭经方面的效果是十分突出的,这一点自是不用多言。

  鸡血藤的名字来源于它的茎。如果将它的茎斩断,断面上立刻就会渗出淡棕红色的汁液,过一会儿,淡棕红色逐渐变为鲜红色,缓缓流淌。这种鲜红的汁液看上去和鸡血十分相似,因此,人们称它为鸡血藤。

  它也是一味活血养血之药,多用于血虚经闭、月经不调、痛经、贫血、风湿痹痛、筋骨麻木等症。如果将鸡血藤熬成膏,便是鸡血藤膏,其补血效果更佳。

  早在古代,桑椹就已经是帝王们的御用补品了。《滇南本草》记载桑椹能“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随息居饮食谱》也说,“桑椹聪耳、明目、安魂、镇搬魄”。黑色入肾,桑椹色紫而黑,有益肾之功。补肾对于治疗血枯闭经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了。桑椹又是补肾之果,可谓对症下药。

咯暗红色血这种疾病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饮食上的禁忌,生活行为同样要注意。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