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葛解肌汤有什么用?_柴葛解肌汤加减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你是萌比我是逗比)分享简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个头疼脑热,专家提倡普通的感冒、发热我们尽量不要通过静脉注射、吃药去治疗,这样会使我们的免疫力下柴葛解肌汤加减属于是一种中药方剂,在平时的时候是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的。并且使用柴葛解肌汤加减对于人体的健康是很有好处的。接下来我们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处方】柴胡15克,葛根15克,白芷10克,桔梗1...



柴葛解肌汤有什么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个头疼脑热,专家提倡普通的感冒、发热我们尽量不要通过静脉注射、吃药去治疗,这样会使我们的免疫力下降。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道由纯中药煎制的柴葛解肌汤,它可以有效的治疗我们的感冒、风寒、头疼脑热。有了它我们就不用为小感冒而发愁了,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1、组成:柴胡、干葛、白芷、桔梗、羌活、石膏、黄芩、白芍、甘草、大枣、生姜。

2、用量:柴胡12克,干葛9克,甘草3克,黄芩9克,羌活6克,白芷6克,芍药6克,桔梗6克,石膏3克。

3、用法: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槌法加石膏末3克,煎之热服。现代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2枚,石膏12克,水煎温服。

柴葛解肌汤是一剂辛凉解表剂,由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等药组成。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证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略有寒热往来之意,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柴葛解肌汤,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辛凉解表,解肌清热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牙龈炎、急性结膜炎等属外感风寒,邪郁化热者。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柴葛解肌汤的构成、功效以及用法用量。小编在这提个醒,是药三分毒,过量食用会影响药效发挥,物极必反的道理想必大家都应该明白。好了,这剂解肌清热的良药,大家都学会了吧?这下头疼脑热的小病就不用再担心了。



柴葛解肌汤加减的功效与作用

柴葛解肌汤加减属于是一种中药方剂,在平时的时候是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的。并且使用柴葛解肌汤加减对于人体的健康是很有好处的。接下来我们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处方】
柴胡15克,葛根15克,白芷10克,桔梗12克,元参15克,理石25克,赤芍12克,生草10克,双花15克,连翘15克,山甲15克,川芎10克,川军5克,茵陈15克,苦参15克,黄柏15克,公英15克,地丁15克。

【功能主治】
辛凉解肌表邪气。主风寒外袭,营卫失调,风热湿邪客于肌腠,使皮肤失去濡养而致病。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陈光发方

在我们阅读完上文后可以发现柴葛解肌汤加减不仅仅可以增强抵抗力还是治病的良方,我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了解柴葛解肌汤加减的特性就能很好的利用,很容易就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哦!



柴葛解肌汤(程氏)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的青睐。柴葛解肌汤(程氏)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
柴胡6g 葛根6g 黄芩6g 赤芍6g 甘草3g 知母5g 生地9g 丹皮3g 贝母6g

【来源】
《医学心悟》此方比陶氏柴葛解肌汤少羌、芷、桔,是因不恶寒无需多用升散发表之品,且羌、芷皆辛温香燥,见症已有口渴,故减去;再者,虽去石膏,但配入知、贝、丹、地,不仅清热,还能滋阴;若见谵语,则其力不逮,故又加入石膏。可知程氏方重在清里,陶氏方重在解肌,是两方同中之异。

【功能主治】
外感风热,里热亦盛证。不恶寒而口渴,舌苔黄,脉浮数。

【用法用量】
水煎服。心烦加淡竹叶十片(3克);谵语加石膏三钱(12克)。

【摘录】
《医学心悟》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柴葛解肌汤(程氏)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很多深受各种疾病困扰的人摆脱痛苦,是很多人的不二选择。



眶上神经痛的偏方

眶上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一支的末梢支,较表浅。眶上神经痛是指眶上神经分布范围内(前额部)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眶上神经痛为经常间断性一侧或双侧球周、眶周不明原因灼痛或隐痛,眶上切迹处有明显压痛,但眼球及其附属器无器质性病变,为眼科常见病。与吹风受凉、感冒、外伤等因素有关。长久以来我们积累了很多改善或者治疗的偏方和饮食方式,有这种病情的患者不妨试一下。

偏方1

柴葛解肌汤或选奇汤,再随症加减,常可收到理想的止痛效果。不通则痛,方中酌情加入乳香、没药、灵脂、三七等活血止痛的药,其效尤速。也可针灸。针刺 睛明穴 、

攒竹穴、 阳白穴、丝竹空穴、 太阳穴、 中渚 等穴,强刺激,留针20分钟,每天1 次,连针2次—3 次,多可痊愈。

偏方2

中成药可用川芎茶调丸,或正天丸,每天3次,每次6克。外用药疗法可用食盐250克加艾叶、生姜适量,炒热,布包熨痛处,每天2次。也可自行按摩,用大拇指面按揉攒竹穴,先轻后重,每天1次—2次,每次300圈,或用小型自动按摩器按摩攒竹穴,伴偏头痛者加太阳穴,每天2次,每次10分钟。平素应避免头面受寒冷刺激,冷库工作人员应注意眉骨及头面保温,一般可用干毛巾包扎眉部和头颈。

对此病的预防做到以下几点:精神刺激。如果受到精神的刺激很有可能导致眶上神经痛的发生,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会导致疾病发生的,眶上神经痛重要的病因就是精神刺激。未保护好疼痛触发点。眶上神经痛是有疼痛的触发点的,患者一定要保护好身体的触发点,大约有50%的患者,在眼眶周围会有多个或者一个比较敏感的触发点,稍不留神就会碰到,进而引发疼痛发作,牵连到全身。注意避免受凉、过度劳累、精神刺激。可以用解热镇痛剂应用以减轻疼痛以及中医中药治疗。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