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新编_古训什么意思

由网友()分享简介:《古训新编》是一九九五年上海科技教诲出书社出书的图书,做者是李时人。中文名古训新编出书时间一九九五年八月一日言语中文出书社上海科技教诲出书社页数三三七开原三二做者李时人装帧精装ISBN七五四二八零二五七七尺寸二零.四*一四.四*一.八厘米页数三三七页注释语种简体中文版次一图手札息出书社: 上海科技教诲出书社; 第一版...

古训新编(古训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三国志·后汉书》,记载说“古训如春风从来德润身,古言如洪水从来贤惠人”,意思是古时候的训言就像春风一样,可以让人感受到德性;古时候的言论也就像洪水一样,可以让人体会到贤明。

《古训新编》是1995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时人。

中文名

古训新编

出版时间

1995年8月1日

语言

中文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页数

337

开本

32

作者

李时人

装帧

平装

ISBN

7542802577

尺寸

20.4*14.4*1.8厘米

页数

33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版次

1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第1版 (1995年8月1日)

平装: 33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542802577

条形码: 9787542802576

尺寸: 20.4 x 14.4 x 1.8 cm

重量: 422 g

作者简介

李时人,男,汉族, 辽宁锦州人,1949年生。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兼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1968年高中毕业后当过插队知青和工厂工人。有十馀年自学经历,1980年由王进珊、廖序东等教授推荐,被破例录聘为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专业教师,从事本科教学。1986年越级晋升为副教授。1989年调入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晋升教授。1992年至1995年任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中文系副主任。1995年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已经培养硕士、博士20馀人。

内容简介

《古训新编》主要内容: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个民族,如果拜倒在祖先的业绩和智慧面前,不肯走出自身狭隘的文化视野,不愿意正视世界的变化,拒绝分享人类共有的经验和知识,坚持一种文化的“自我中心主义”,是没有出路的。但是,对于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积累的民族来说,想在发展中完全摒弃民族文化中“传统”的东西,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民族都植根于她的全部历史之中,就像我们无法割断自己与历代祖先的血缘关系一样,我们也无法割断与民族“传统”种种精神上的联系。

面对21世纪,每一个希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都必须努力“建构”具有现代意义和民族个性的思想文化,从而形成有益文明进步的“文化精神”。否则,这个民族便会处于精神的落伍和失重状态,或者成为精神的流浪者,徜徉在他人的阴影下不知所措——这将是极不利于民族兴盛发达的。

目录

(一)立志篇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

有志者事竟成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夫志当存高远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学习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欲能则学,欲知则问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茧之不缲,则素丝蠹于筐笼;人之不学,则才智腐于心胸

夫学需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者,所以修性也

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

人皆知以食愈饥,不知以学愈愚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学不可以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修学务早,及其精专,习与性成,不异自然也

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

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业精于勤,荒于嬉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圣人是肯做功夫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功夫圣人

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也,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人也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矣

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明辨者,思其当然;慎思者,思其所以然-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蚕食桑,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

(三)道德篇

圣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贱物,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克己复礼为仁

兼相爱,交相利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

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君子不以私害公以不贪为宝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万事莫贵于义

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见义不为,无勇也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言必信,行必果

言丽无信,不知其可也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四)修养篇

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以修身为本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先天之性天成之,后天之性习成之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五)为人篇

(六)处世篇

(七)人生篇

(八)事理篇


网友回答:
用户id:6647
朱氏家谱字辈大全 问:朱氏家谱字辈大全 答:江苏南京: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北京市:高瞻祁见,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简靖迪先猷 江西婺源:一代鸿儒宗名哲万世贤声定显扬诗书礼邦永继长德泽乃可菏天祥百忍敦厚遵古训千秋懿行秉...
回答者: BLACKPINK_罗捷 优选解答 25
用户id:93497
朱氏有华字辈通字辈 答:新编朱氏统一字辈:紫阁书弘文博学富经纶阳光照寰宇云高锦长春世家建奇秀国泰运昌隆泽惠禄荣祚广益启明侯万载庆丰硕克成功永存古训勤守继雄豪振乾坤流晖焕玉彩新景展鸿图芳名标青史德业传千秋”。《中华朱氏通志》订《中华朱...
回答者: k520t9 优选解答 1
用户id:4325
类似《增广贤文》一类的名言书,或者是类似的古训集? 答:至理贤文、新编增广贤文、当代增广贤文、续编增广贤文、古今贤文大全、
回答者: 知道网友 优选解答 1
用户id:2073
鲁迅小说全集主要内容、我的感受 问:分15个,主要内容、我的感受都要两三排 答:另一方面,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感受] 他与闰土小时候的一些事情。
回答者: SORRYSORRYoooo 优选解答 66
用户id:25574
油耳朵就一定有狐臭吗 问:油耳朵就一定有狐臭吗 答:1一定要每天洗澡,特别是要注意清洁腋下。因为腋臭就是胳肢窝出汗后,汗与空气接触后产生的异味,所以一定要出汗后及时清洁。日常外出可以使用一些百狐肖 (把肖改成消),这样可以抑制狐臭。2不要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难以...
回答者: 冷冷的秋伤雨 优选解答
用户id:300
古典情怀 问:到底应该怎样解释什么是古典情怀呢? 答:(《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在这一方面,鲁迅主要做的是割除“肿瘤”和烂疮,剔除封建文化糟粕的工作,是要抛弃“古训”,踏倒阻碍“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的“《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
回答者: fcpcz 优选解答
用户id:63907
汉惠帝时的“挟书之禁”表现为什么特征? 答:古音学是干嘉汉学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古字古音以通古训,通古训然后明经义,是其共同的学术主张。 清代中后期,沉寂千余年的今文经学再次兴起。今文经学在汉代曾盛极一时,魏晋以后,即已衰绝。干隆时又开始受到学者的注意,至嘉庆时竟然蔚...
回答者: 你尚未登陆 优选解答 1
用户id:10682
赵吟秋的经历 答:她即是“严父”又是“慈母”,因为她牢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深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她的“身教”胜过“言教”。她的真才实学,令学生们由衷的敬佩。在赵吟秋唱腔、排戏的课堂上,学生们鸦雀无声...
回答者: EZIO455 优选解答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