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

由网友(我怕梦醒梦碎)分享简介:北大平易近族音乐取音乐剧研究中间建立于二零一二年一月,是北大艺术教院六个研究中间(所)之1,中间首要致力于尔国音乐剧人材的造就以及中国本创音乐剧的建造取拉广。今朝,北大平易近族音乐取音乐剧研究中间正在齐校开设了“音乐剧学室”私损讲堂,约请教训富厚的音乐剧西席亲自讲课,让教熟正在声乐、跳舞、戏剧演出取创做方面得到1定的常识...

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1月,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6个研究中心(所)之一,中心主要致力于我国音乐剧人才的培养和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制作与推广。目前,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在全校开设了“音乐剧教室”公益课堂,邀请经验丰富的音乐剧教师亲自授课,让学生在声乐、舞蹈、戏剧表演与创作方面获得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还牵头组织了“音乐剧俱乐部”,开办“北京大学国际音乐剧大师班”。

知名校友

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辉

类型

艺术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博士点

艺术学理论

简称

北大音乐剧中心

主管部门

教育部

创立时间

2012

硕士点

音乐与舞蹈学

属性

211、985

创办时间

2012年

机构概况

原创音乐剧 元培校长 用摇滚表现蔡元培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徽

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隶属于艺术学院,成立于2012年1月,是中国最重要的音乐剧制作与研究机构之一,拥有丰富的国内外音乐剧教学与产业资源,中心 主要致力于我国音乐剧人才的培养和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制作与推广。中心自成立以来,聘请美国百老汇一线的音乐剧演创人员进行现场教学,充分吸收西方音乐剧教学与科研成果,以致力于中国原创民族音乐剧的制作与研究。中心根据剧目教学与创作的需要,严格制定了“音乐剧人才培养计划”,为中国音乐剧艺术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中心秉承“道”(人文内涵)与“技”(艺术技能)并重的方针,在国内外积极开展音乐剧的学术交流、现场观摩、艺术创作、高端研讨等相关工作。

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音乐剧中心主任为周映辰,副主任为吴言动。

北京大学历来重视艺术学的发展,早在1917年,蔡元培先生就组织过“音乐研究会”,中国现代都市化音乐剧鼻祖的黎锦辉也是“北大音乐研究会”的成员。

如今,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成立,将再次承担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教育、制作与推广的重任。国际音乐剧大师班的举办,旨在向具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学生提供有关音乐剧的最新教学成果,使学生能够零距离地学习到音乐剧表演与创作的核心内容,享受到音乐剧艺术的真正魅力,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创造的成就,为未来从事音乐剧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2012年2月北京大学成功举办了第一期大师班,并在北京大学百周年讲堂举办了隆重的汇报演出,包括美国、台湾等地的国内外知名专家与学者共同见证了学员的进步。

成立背景

近几年,随着国外的音乐剧如《妈妈咪呀》、《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猫》、《西区故事》陆续登上中国舞台,港台原创音乐剧《雪狼湖》、《跑路天使》所取得的轰动效应,一时间,“音乐剧”已经成为中国演艺市场上的热门字眼。而中国原创音乐剧无论是创作还是研究起步都较晚,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补课式的发展阶段。

音乐剧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我国已经具备发展音乐剧的社会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各种门类的艺术形式得到充分的张扬,传统音乐古、现代音乐以及各种原生态的民间艺术,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音乐剧这个被喻为朝阳艺术和朝阳产业的艺术品种,理所当然地也要占领一席之地。再者,我国丰富的文化积淀也决定了音乐剧这个融多种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品类具备雄厚的发展潜力。作为一个文化意蕴丰厚的国家,我国的戏剧资源非常丰富,民族音乐、歌舞和戏剧表现形式多样。戏曲的内容、题材和编排等方面都和音乐剧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这为我国引进音乐剧和发展民族音乐剧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对音乐剧在我国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而中国音乐剧目前发展目前的两种途径一为政府资金为主体的官方意志,讲究大投入、大场面,注重形式,追求成本最大化。但选题会受到限制,缺乏多角度、深层次的艺术探索,更缺少进入市场良性运转的魅力。另外一种则是民间企业资金为主的市场行为,过于注重市场而忽略艺术创作的严谨,由于缺乏专业支撑因而艺术品质较低,难以应对市场的检验。

针对以上问题,北京大学此次选择与恬橙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合作旨在创造出既有一定的艺术品质,又有良好的商业价值的音乐剧作品。北京大学开展音乐剧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资源。首先,在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学科综合化的发展背景下,艺术与科学、人文、文化产业以及当下众多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音乐剧是综合性极强的艺术门类,需要文学、音乐、舞蹈、舞美以及艺术管理与市场运作等各方面的合作。北京大学有多学科优势,音乐学与艺术学、人类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结合紧密,对音乐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北大拥有一批具有音乐美学、声乐学和音乐史等多专业背景的教师队伍,既有宏观的理论思维,又有精湛的艺术技能,道技并重,成为音乐剧创研的坚实的学科基础。特别要指出的是,艺术学院文化产业专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音乐剧专业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再者,开展影视戏剧的互补联动。北大艺术学院的影视专业的发展迅速,资源丰厚,而百老汇与好莱坞在作品上的互补互动为北大音乐剧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音乐剧的研发,不仅可以整合艺术学院现有的影视、美术、多媒体实验室等资源,还可以对影视的创作拓宽思路,提供实践环境。好莱坞众多获奖影片都是直接把音乐剧搬上银幕的,如享誉全球的好莱坞电影巨著《音乐之声》,其前身就是一部音乐剧。电影改编为音乐剧也非常普遍,而且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如电影《狮子王》风靡全球后,迪斯尼公司开始制作音乐剧《狮子王》,音乐剧《狮子王》也获得诸多大奖,成为音乐剧的经典剧目。因此,北大艺术学院可以整合学院现有的影视、美术、多媒体实验室等资源,为音乐剧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影视专业师生的创作思路,并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环境,为北大影视学、音乐学人才的培养提供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平台。

北大的艺术教育立足于中国文化,实行中西兼容、雅俗并包的路线,为中国艺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要有志于在以下方面做出应有和更大的贡献:引领整个社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在艺术领域、文化领域、文化产业领域、高科技领域培养创意人才;推进艺术和高科技的嫁接和融合;实施内容战略、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当代艺术的经典化、高雅文化的大众化;照亮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而目前中国音乐剧的最大问题在于,本土化不足,创新不足。音乐剧发展30年来,甚至连一个真正为中国观众所喜欢的、可与欧美经典音乐剧相媲美的本土剧目都没有。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传统,有利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让音乐剧作品扎根于吾土吾民,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剧,推动中国特色音乐剧的产生和发展。

中心领导

周映辰

周映辰

性别:女 民族:汉

出生地:河南商丘

职称:副教授

最高、最后学位: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

机构:音乐学系

研究领域:音乐学、声乐表演

个人简历:

2000.7-2003.7 中国音乐学院 硕士

2003.7-2008.7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2008.8至今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音乐学系副系主任

2012.1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成果:

1、著作 《音乐剧音乐的风格属性和取向》 人民音乐 2007/3/1

2、《周映辰专辑—中国艺术歌曲精选》 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 2006/9/1

3、《从音乐研究会到音乐传习所》 中国音乐 2006/2/1

4、论文 《音乐剧中的故事》 文艺争鸣 2006/2/1

5、《听潮》(CD)北京中录同方音像出版社 2005/10/1

6、《戏子文化》 文艺争鸣 2004/2/1

7、《哼鸣新探》 中国音乐 2003/2/1

8、译著 《西方文化中的音乐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9/1

吴言动

吴言动

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副主任

部分师资

国外师资

安妮·哈丽教授 美国斯克里普斯女子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曾主演、并执导许多音乐剧、歌剧、音乐会,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声乐、古典声乐、歌剧合奏与歌剧综合演绎能力和音乐史。并在研究18至19世纪俄国室内乐以及声乐教学法方面有丰硕成果,录制出版了大量音像制品和著述。安妮教授在耶鲁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分别获得比较文学学士、声乐表演硕士和音乐表演博士学位,曾执教于隆基音乐学院、波士顿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目前担任斯克里普斯女子大学音乐学院应用声乐、音乐剧、音乐文化及历史研究主讲教师。

多年来安妮教授一直活跃在美国和世界的舞台上,曾在现代歌剧《巴厘岛房子》《冬日传说》《天使在美国》《尼克松在中国》,早期歌剧《迪多与伊尼》,音乐剧《彭赞丝海盗》等作品中饰演主要角色。随波士顿歌剧院、波士顿现代交响乐团、美国戏剧剧院、亨德尔–海顿协会等艺术团体巡演北美和意大利、德国、法国、芬兰等国。并多次在北美、亚洲、欧洲开办独唱音乐会。

国内部分师资

彭 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系主任、教授

向 勇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副教授

周映辰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居其宏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 教授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艺术顾问

王祖皆 总政歌剧团作曲家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艺术顾问

廖向红 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艺术顾问

王作欣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副系主任 教授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研究员

傅显舟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研究员

近期活动

中国音乐剧创作与产业高端论坛

2012年2月12日,音乐剧中心推出的第一个项目“音乐剧人才培养计划”之系列教学,首期“北京大学国际音乐剧大师班”在北京大学举办。此次国际音乐剧大师班将在音乐剧历史研究、音乐剧表演研究、音乐剧创作研究等多个层面进行教学研讨与实践教学。参会嘉宾有来自国内音乐剧界教学与研究的专家,以及参加此次音乐剧大师班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在开课仪式上,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主任,音乐系副主任周映辰主持并宣布大师班正式开课。并简单介绍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未来主要工作计划。开课仪式后,第一公开课由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教授主讲,主题是《音乐剧 艺术表演特征》。

2012年2月22日上午,“中国音乐剧创作与产业高端论坛”在北京大学燕园56号院举行。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海平、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女士等海内外音乐艺术界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相聚燕园,围绕中国音乐剧创作与产业两个主题进行了研讨。

2012年3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成立“音乐剧教室”公益课堂,将邀请经验丰富的音乐剧教师亲自授课,让学生在声乐、舞蹈、戏剧表演与创作方面获得一定的知识与技能。

2012年上半年,北大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今年第一部原创音乐剧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暂定名)。目前资金已到位,舞台剧本改编权已买断。该音乐剧作曲将公开招聘,向所有海内、外汉语作曲家开放。该剧主要角色也将全部面向社会招聘,时间定在作曲完成以后。

2012年3月,第二期“北京大学国际音乐剧大师班”开始举办。

地址

北京大学中关新园3号楼10层1001室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