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文学史(欧洲中世纪文学史)

由网友(你真无趣)分享简介:《欧洲中世纪文教史》是由译林出书社出书的图书。中文名欧洲中世纪文教史做者杨慧林字数一九三零零零出书社译林出书社页数三七九出书时间二零零一年一二月一日装帧精装ISBN九七八七八零六五七一七八一内容简介基督学对于于东方文教之作用,当属外国文教研究范畴最富人文教象征的标题问题之1。然而要正在比力底子的层面上提出所有有用的论说,似需作...

《欧洲中世纪文学史》是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中文名

欧洲中世纪文学史

作者

杨慧林

字数

193000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页数

379

出版时间

2001年12月1日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6571781

内容简介

欧洲中世纪文学论稿 从公元5世纪到13世纪末

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学之影响,当属外国文学研究领域最富人文学意味的题目之一。然而要在比较根本的层面上提出任何有效的论说,似需做两个方面的先期准备。其一是对基督教神学资源的把握;其二是对西方文学与基督教发生关联的最初形态——中世纪欧洲文学有所了解。中国学人关于西方的一切讨论,当然都无法离开中国自身的背景和经验,当然都会带有某种内在的比较研究之性质;但是与此同时,这又必须以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对方为前提,必须建基于持之有据的跨文化阅读。否则,除去空泛地强调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学之重要,除去针对以往的偏见、忽视或者其他假想敌进行批判,就很难再有所推进。

相对而言,外国文学研究在基督教神学和中世纪文学方面的准备都还比较薄弱,因而确实需要以详实的第一手材料为依据,从中世纪欧洲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相互关联入手,对该时代的文学特征和神学信念进行双重的探讨。由此,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才能有比较实在的基础。同时,无论就中世纪欧洲文学进行译介还是研究,都应该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而有关问题的提出及其针对性,便也自然构成了可能的研究思路。

一、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的跨文化、跨学科性质

目录

前言 中世欧洲文学的研究方法及其针对性问题

第一编 中世纪欧洲文化概说

第一章 中世纪的欧洲文化品格

第二章 基督教宇宙观的文化意味

第三章 基督释经学的深层影响

第四章 基督教早期至中世纪的神学发展

第二编 语言形成时期

第一章 中世纪欧洲民族俗语的形成

第二章 早期英雄史诗

第三章 早期基督教文学

第四章 基督教文学批评的兴起

第三编 族群独立时期

第一章 欧洲文学的本土化

第二章 北欧的埃达与萨迦

第三章 英雄史诗和骑士叙事诗

第四章 平民诗瑶

第五章 吟咏诗人与抒情诗

第六章 游记

第七章 基督教文学理念的成熟

第四编 文学成熟与文化转型时期

第一章 欧洲文学的文人化

第二章 教会戏剧的发展

第三章 城市化的世俗文学

第四章 但丁

第五章 彼特拉克与薄伽丘

第六章 乔叟

第七章 维庸

第八章 基督教神秘主义的流变及其对文学观念的影响

附录 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文献述要

附记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