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文通(1898年马建忠所著书籍)

由网友(哥、一表人渣)分享简介:《马氏文通》是马修忠创做的言语教著述,于一八九八年初次出书。《马氏文通》是中国第1部系统完备的语法书。齐书分10卷,第1卷“邪名”,是齐书的总论,对于各种“字”(词)、各类“次”以及“句读”等下了界说;第2至第6卷讲“真字”,除了了讲名字、代字、静字、状字以外,还讲了邪次取偏偏次、主次取宾次、上次取异次等6种“次”和“表词”等...

《马氏文通》是马建忠创作的语言学著作,于1898年首次出版。

《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语法书。全书分十卷,第一卷“正名”,是全书的总论,对各类“字”(词)、各种“次”和“句读”等下了定义;第二至第六卷讲“实字”,除了讲名字、代字、静字、状字之外,还讲了正次与偏次、主次与宾次、前次与同次等六种“次”以及“表词”等等。“次”说的是名代字的位次,也涉及到句子的组织;第七至第九卷讲“虚字”,包括介字,连字,助字等;最后一卷“论句读”,先讲起词、语词、止词、转词,再讲顿和读,末了讲句,包括排句、两商之句、反正之句等等。

《马氏文通》融汇汉语传统和外来的理论方法研究汉语自己的问题,在学习外来理论和方法上树立了一个典范。马建忠参照拉丁语法体系,同时参照中国关于虚字的一些说法,经过长期的整理、搜集创建了一套汉语的语法体系。

中文名

马氏文通

开本

32

类别

语言学

定价

42元

语言

中文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页数

473页

作者

马建忠

出版时间

1898年

装帧

平装

版次

1

所属丛书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纸张

胶版纸

国际标准书号

9787100074704

字数

33万字

内容简介

《马氏文通》全书分10卷。卷一讲正名,介绍主要的术语,相当于该书的语法大纲。卷二至卷九依次论述各类实词和虚词。卷十论句读,是句法的总论。书中将汉语的词类分为九种,分别是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又将句子成分定为七种,分别是主语,谓语,宾语,表词,外动词,加词。汉语语法的问题在书中基本上都谈到了。内容收录了上自晚清下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兼及其他,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

图书目录

重印《马氏文通》序

后序

例言

正名卷之一

实字卷之二

名字二之一

代字二之二

指名代字二之三

接读代字二之四

询问代字二之五

指示代字二之六

寅字卷之三

主次三之一

偏次三之二

宾次三之三

同次三之四

静字三之五

滋静三之六

表词三之七

论比三之八

实字卷之四

外动字四之一

受动字四之二

内动字四之三

同动助动四之四

无属动字四之五

实字卷之五

动字假借五之一

动字辨音五之二

动字相承五之三

散动诸式五之四

实字卷之六

状字诸用六之一

状字假借六之二

状字诸式六之三

状字别义六之四

虚字卷之七

介字

之字之用七之一

于字之用七之二

以字之用七之三

与字之用七之四

为字之用七之五

虚字卷之八

虚字卷之九

论句读卷之十

编辑后记

马建忠先生学术年表

马建忠与《马氏文通》

创作背景

《马氏文通》共十卷,分装十册,竹纸铅印线装,每卷自编页码。书面题《文通》,前六卷题“光绪二十四年(1898)孟冬”,后四卷题“光绪二十五年(1899)季冬”,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这是它最早的版本,当下已经成为图书馆珍藏的本子。马建忠写作《马氏文通》的过程,得到他哥哥马相伯(1840—1938)的帮助。1931年5月27日《申报》刊登《九三老人马相伯语录》有这样一段:“讲到《马氏文通》,是吾弟眉叔经二十年长期的记录,与我切磋琢磨而成。

马建忠说:斯书也,因西文己有之规矩,于经籍中求其所同所不同者,曲征繁引以确知华文义例之所在,而后童蒙入塾,能循是而学文焉,其成就之速必无逊于西人。然后及其年力富强之时,以学道而明理焉。微特中国之书籍,其理道可知,将由是而求西文所载之道,所明之理,亦不难精求而会通焉。于是他积十余年之功,“取《四书》《三传》《史》《汉》、韩文为历代文词升降之宗,兼及诸子、《语》《策》,为之字节句比,繁称博引,比例而同之,触类而长之,穷古今之简篇,涣然冰释,皆有以得其会通,辑为一书,名日《文通》”。

作品思想

《马氏文通》的语法体系是模仿拉丁文法而建立的。作者公开申明:“此书系仿葛郎玛而作”“因西文已有之规矩,于经籍中求其所同所不同者,曲证繁引以确知华文义例之所在。”模仿在不同的民族,国家间进行科学文化的交流中是一种正常的,或者说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在一定意义上说,第一个进行模仿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马氏文通》虽然是模仿拉丁语语法而写成的,书中多次提及希腊文、拉丁文和英文的特点,拿它们来与汉语作比较,不少地方看得出是明显的套用,但是《马氏文通》也注意到了汉语的某些特点。例如“助字”一项,就是中国前人研究较多,而西方语言里所没有的。作者解释说:“泰西文字,原于切音,故因声以见意,凡一切动字之尾音,则随语气而为之变,古希縢与辣了文,其动字有变至六七十次,而尾音各不同者。今其方言变法,各自不同,而以英文为最简。惟其动字之有变,故无助字一门。助字者,华文所独,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穷。”

作品影响

《马氏文通》的诞生在中国语法学的研究和建设上提出了新的任务,开辟了新的途径,使汉语语法学由经学附庸变为独立的学术。

《马氏文通》发表之后,在知识界引起的震动自不待言,许多学者也都开始语法学的研究,相继出现了一些语法学专著。如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王力的《中国古文法》等。这些语法书也都是以古代汉语为研究对象的。大的理论框架和体系都是继承了《马氏文通》的。如《中等国文典》的九个词类跟《马氏文通》的九个字类实质上完全相同,只是名称上略有不同。又如《国文法草创》的八个字类跟《文通》的九个字类实质,上也完全一致,只是把代名字并入名字中罢了。后来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也都继承了《马氏文通》的语法体系。继承最多的是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这该书的九个字类跟《马氏文通》的九个字类实质上完全相同,名称上略有差异。《新著国语文法》的名词和代名词的七个位次,跟《马氏文通》的六个词相比,虽然在名称上和内容上都有些不同,但仍然是继承了《马氏文通》并加以发展而来的。

《马氏文通》对之后的汉语语法著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例如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都是因袭《马氏文通》的体系。甚至后来的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也受到它的影响。《马氏文通》也存在着许多缺点。例如过于模仿拉丁语系统等。

《马氏文通》是中国关于汉语语法的第一部系统性著作。这本著作开建了中国的语法学。该书以古汉语为研究对象,把西方的语法学成功地引进中国,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汉语语法体系,奠定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第一块基石。

出版信息

商务印书馆1898年出版;1954年中华书局出版章锡琛《马氏文通校注》;1983年商务印书馆根据章校本重印《马氏文通》,编入《汉语语法丛书》。

作者简介

马建忠(1845——1900年),字眉叔,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他早年好学,涉猎十分广泛,不但熟读古代经史及大量文学作品,而且还学会了拉丁文、希腊文、英文、法文以及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1876年,他以“郎中”资格被清政府派往法国留学。毕业回国后,进入李鸿章幕府,参加了洋务派集团。

参考资料

1.马氏文通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 商务印书馆(引用日期:2014-07-15)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