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属村(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下辖村)

由网友(云深不知处)分享简介:合庆镇直属村位于黑龙港取3甲港之间,东临东海,南以川杨河为界以及海塘、修光两村隔河相视,西以及勤昌、秋雷、友情、青4等村为邻,北靠黑龙港以及向东村邻接,总面积一.七平方私里,有九个出产队,除了八队出产队外,地盘全数被中原游览开垦私司征用(现改成林可司)。此中四、五、六、七、九出产队撤制,一、二、三出产队戴征,村平易近实施“农改居”...

合庆镇直属村位于白龙港与三甲港之间,东临东海,南以川杨河为界和海塘、建光两村隔河相望,西和勤昌、春雷、友谊、青四等村为邻,北靠白龙港和向东村毗邻,总面积1.7平方公里,有9个生产队,除8队生产队外,土地全部被华夏旅游开发公司征用(现改为林可司)。其中4、5、6、7、9生产队撤制,1、2、3生产队带征,村民实行“农改居”。户数,全村总户数896户,总人口为2477人,外来人口户数123户,总人口708人。

中文名

直属村

地理位置

白龙港与三甲港之间

面积

1.7平方公里

生产队

9个

历史沿革

上海打响生态攻坚战 首炮 千亿投资助威环保8领域

清宣统元年(1909年),川沙地方筹备自治,直属属川沙八团乡。民国18年(1929年)属川沙第五区,民国23年属第四区。建国初期属合庆区三凌乡。1958年7月9日合庆、蔡路两乡合并后隶属曙光公社。1959年1月属小湾公社(曙光公社、红旗公社合并),同年6月小湾公社一分为三(即合庆、蔡路、虹桥公社),隶属蔡路公社。1960年由凌海、凌二2个高级社合并成立直属大队。1983年直属大队改为直属村。1993年直属村9个生产队除第八生产队外,土地全部被华夏旅游开发公司征用,其中4、5、6、7、9生产队撤制,1、2、3生产队为带征,村民实行“农改居”。1995年隶属蔡路镇。2000年5月后隶属新建制合庆镇,下辖1个生产队(直属8队)。

直属村有“网棚”的叫法。据旧志载,网棚俗称网棚头(位于现在的第五生产队)。网棚地名由来已久,旧时当地不少人家下海张网捕鱼,船归后在此晒网、修网,故称该地为网棚,以后逐渐叫出名。“网棚”地区人家从事出海捕鱼已有200余年历史,约在150年来形成兴盛时期,20世纪20年代是极盛时期。抗日战争期间,渔民购买不到捕鱼用具,捕鱼业逐渐衰落。“网棚”名声开始被人淡忘。村域主要道路有军民路、春雷路及人民塘路。主要河道有川杨河、随塘河及沙甲河等。川三线、蔡陆线等公交线路从村南端经过,交通便捷。

主要产业

历史上以种植粮棉为主,也有少数村民从事渔业。1958年以后1、2、3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种植桃、梨、苹果等果树为主,统称果园队。至2002年有可耕地面积4.67公顷,种植水稻、蔬菜和果树,年农业总产值54万元。主要工业企业有上海三甲港纺织胶带厂、上海浦东万通铸锻厂、上海印刷器材厂浦东分厂、上海三爱富股份有限公司蔡路分厂等。2002年工业总产值2335万元,利税219.39万。

领导人

历任中共村党支部负责人为:邬明德、顾德祥、陆龙根、杨发祥、罗万德、罗万成、胡野明、周小伟。历任村行政负责人为:宋财邦、杨发祥、罗万君、郑炳初、杨国祥、胡野明、蔡永明。

行政组成

由自然村第一村民小组、第二村民小组、第三村民小组、第四村民小组、第五村民小组、第六村民小组,第七村民小组,第八村民小组,第九村民小组组成。

人口

总人口3164人。其中:本村户数910户,本村人口2475人,农保人口26人,镇保人口297人,城保人口313人;外来人口689人。其他人口0人。

经济收入

耕地155.00亩,粮田0.00亩,常年菜田13.00亩,林地113.00亩,鱼塘0.00亩,畜禽场0.00亩。我村2011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12.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0.00元。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