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村(福建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下辖村)

由网友(赤血鬼瞳)分享简介:前黄村是福修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下辖村,地处前黄镇区中间,总人嘴四三六八人,齐村分前黄、西园、涂楼三个天然村,设一四个村平易近小组,现有耕地四五八亩。中文名前黄村地舆位置前黄镇区中间人嘴四三六八人耕高空积四五八亩行政区种别行政村面积约 一 km²车牌代码闽C德律风区号零五九五所属地域福修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邮政区码三六二八零...

前黄村是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下辖村,地处前黄镇区中心,总人口4368人,全村分前黄、西园、涂楼3个自然村,设14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458亩。

中文名

前黄村

地理位置

前黄镇区中心

人口

4368人

耕地面积

458亩

行政区类别

行政村

面积

约 1 km²

车牌代码

闽C

电话区号

0595

所属地区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

邮政区码

362801

方言

闽南话泉州腔

下辖地区

前黄、西园、涂楼3个自然村

村情概况

省方志委副主任林浩率队到泉港区调研

近年来,村“两委”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主动依托普安工业区及火车站、中央粮库,充分发挥地处镇中心区的地域优势和驿峰路贯穿全境的交通优势,积极配合区、镇引进项目入驻,认真做好服务协调工作,几年来先后引进了亿盈包袋、前黄手套厂、金泉福建材、富兴钢板、富昌伞业等比较有规模的工业制造企业。利用镇中心区得天独厚的条件,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第三产业,为普安工业区及周边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在村中心地段兴建了一条千米产业街。几年来,在耕地大量被征用,群众失地失业的情况下,村“两委”积极主动与入驻的企业沟通联系,认真做好群众就业的中介服务工作,有效引导和帮助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几年来共转移村里劳力1300多人。其中在企业上班400多人,在外打工650人,在本地从事第三产业300人,村民收入从过去以农业耕作为主改变为现在以打工就业和从事商贸服务为主,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由征地前的2000多元上升到现在的6500元。温岭市前黄村位于温岭中部,隶属浴温岭城东街道,前黄村前后临山,上连林家村,下接汪家村和高园村,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农村风貌。前黄村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有闻名温岭的天然洞天风景前黄洞,还有位于东坑的前黄村水库。

历史记载

根据前黄村族谱描述,前黄村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由温岭石桥头后黄村后裔迁徙至此定居,并发展到至今。前黄村占地约1平方公里,2010年底住户 358 户,人口 1400 人,包括黄姓、汪姓、蔡姓和林姓等几个姓氏。有水田 200 亩、旱地 50 亩、山林 3000 亩。

20世纪90年代以前,前黄村经济主要为农村承包责任制。90年代开始,乘着改革开放之风,前黄村经济文化迎来长足发展。响应农村经济文明建设号召,前黄村早于90年代就建立起2座三缸式卫生厕所,将全村100多口露天粪缸全部迁移村外,并铺设了两条贯穿全村的水泥道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随着肖村路口耕地被征用,预留的村集体土地盖起来6层办公大楼,2栋3层楼厂房,及8间平房,用于对外招租,前黄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开始逐年增加,2010年实现了村总收入 200 万元。

随着改革深入,大部分村民开始外出经商做生意,或者依靠手工业技能打工,2010年实现每家平均收入约 6 万元。

进入2010年代,随着新项目的开展,前黄村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村民将过上更好的现代生活。

所获荣誉

2020年6月29日,被中共福建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六部门认定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1]

参考资料

1.中共福建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六部门关于公布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单位名单的通知 ·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引用日期:2020-07-2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