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祚(南宋浙东安抚司提镇)

由网友(泪流过的痕)分享简介:弛祚(一二一三~一二七八),字叔元,寄籍东阴黑鹿山。官浦阴镇帅、提镇,是1位抗元志士,深受浦江士平易近敬佩的先贤。汗青记录据县志载:“私幼念书,尚时令,集资结客,士乐为用。淳祐2年(一二四二年),元兵渡淮,进扬、滁、以及、诸州,已侵实州(今江苏仪征),遥近大震。私以浙东抚慰司,提兵镇浦阴。团练因毅,保险1方。士平易近怀之,没有忍其...

张祚(1213~1278),字叔元,原籍东阳白鹿山。官浦阳镇帅、提镇,是一位抗元志士,深受浦江士民敬仰的先贤。

历史记载

紫金县党政代表团到连平参观考察

据县志载:“公幼读书,尚气节,散资结客,士乐为用。淳祐二年(1242年),元兵渡淮,入扬、滁、和、诸州,已侵真州(今江苏仪征),远近大震。公以浙东安抚司,提兵镇浦阳。团练果毅,保障一方。士民怀之,不忍其去,遂家焉。”当时投诗文以留者,数十百家。于是,张祚就在浦阳龙溪之侧的水埂巷定居下来。“浦阳龙溪张氏”,就此成为浦江的一个大族。因为张祚的官职为“浙东安抚司提镇”,故而人称“提镇公”,又称“浦阳镇帅”。

从戎抗元

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建都临安(杭州),常遭金、元侵略,人民常在水深火热之中。青年张祚愤于民族存亡,投笔从戎。先是组建武装,“长驱直捣燕幽北”,后又保卫后方,“大纛旋移浦汭东”,统兵镇守浦阳。时年二十九岁。因为保障一方,士民怀之,当年文学家、浦江名士方凤,就有《赠张叔元镇帅》长诗以及《午日候张叔元镇帅》牍简留世。元朝文学家翰林待制柳贯,称颂“提镇公积德累仁,恩泽绵远”。明朝一代文学宗师宋濂,在《龙溪张氏谱叙》中说:“浦阳仙华为屏,大江为带,中横亘数十里,山盘纡周遭若城,洵天地间秀绝之区也……高智远略之士,多由他郡徙居之,若大羽之高林,巨鳞之沧海。余由是从金华迁青萝山下。若龙溪张氏、麟溪郑氏先世,皆先得我之同然欤!”又说:“叔元保境安民,功德丕著,子孙永食其福。”

家庭情况

张祚有二子。长子张祐,分居后宅;次子张森,分居前宅;这是第二世。至第四世,已到元朝中叶,乃有后宅、前宅两派之分。至第五世,已是明朝初年,后宅又分十甲、八甲、二甲、五里、石马头共五派,另有石斛、张店两支派。前宅先分为两派,后又合而为一。再后,全族子孙繁衍,派中分房,房又分派,成为浦江一个大族。[1]

参考资料

1.纪念“浦阳镇帅”张祚诞辰八百年 · 浦江新闻网(引用日期:2015-08-2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