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由网友(現實中幸福永遠缺貨)分享简介:陈1,男,江苏镇江人,姑苏大教凤凰传媒教院副传授、硕士熟导师。中文名陈1性别男出诞辰期一九八零.二籍贯镇江国籍中国出熟地江苏镇江结业院校复旦大教新闻教院事业西席任职机构姑苏大教凤凰传媒教院业余播送电望业余职称副传授最低教位专士得到声誉声誉称呼二零一五年进选“第2届江苏省青年文明人材”获二零一二⑵零一三年共青团中央青长...

陈一,男,江苏镇江人,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文名

陈一

性别

出生日期

1980.2

籍贯

镇江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苏镇江

毕业院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职业

教师

任职机构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专业

广播电视专业

职称

副教授

最高学位

博士

获得荣誉

荣誉称号探寻中国学术对外传播的新路径 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学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研讨会在苏州大学成功举行

2015年入选“第二届江苏省青年文化人才”

获2012-2013年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奖

科研成就

2010年以来,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三项

2012年获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纪录片、视觉传播、批判传播学、青年亚文化等

教学课程

1.2013年主持苏州大学教改项目“高校应用文科学生探索式、自主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以‘传媒实务’课程的改革为例”;

2.教学论文《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兼论“传媒实务”课程的理念与实践》,《唯实》2015年第5期;

3.2012年获苏州大学教学奖“建行奖教金”;

4.2008年以来,指导“䇹政学者”一人、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多个。

科研项目

作为主持人、负责人的纵向项目:

1.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理论、历史与实践研究”(14CXW042);

2.2013年苏大博士启动项目“西方纪录片理念与操作的接受史研究”(RB14200112);

3.2012年团中央项目“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2013YB076);

4.2011年江苏省社科“国外纪录片理论在华传播研究”(11TQD012);

5.2011年教育部青年项目“误读、挪用与吸纳——国外纪录片理论与流派的中国化研究”(11YJCZH017)

作为主持人、负责人的横向项目:

1.2016年苏州新媒体影响力测评;

2.2015年苏州互联网年度报告;

3.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

4.2012年苏州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课题“媒介变革与城市创新发展——苏州传媒与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学术论文

[1]陈一,洪梦琪.“破壁思维”及其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0,(03):103-108.

[2]陈一.苏南W海关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20.

[3]陈一.论近年来综艺节目的现实主义转向:生态、叙事与资本[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2):100-103.

[4]陈一.国家形象的“微纪录”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1-28(009).

[5]陈一,张旺,卢子凌.现实主义与“新节目”的诞生[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19,(04):49-53.

[6]陈一.“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观念误区与应对之道[J].中国电视,2019,(10):82-86.

[7]吴迪,陈一.探析纪录片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视听,2016,(04):105-107.

[8]陈一.中国传播政治经济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对《批判传播学》丛书出版的评论[J].经济导刊,2016,(02):94-98.

[9]陈一.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纪录片的思与行[J].中国电视,2015,(10):50-53.

[10]陈一.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兼论“传媒实务”课程的理念与实践[J].唯实(现代管理),2015,(05):45-46.

[11]王彤,陈一.字幕组狂欢中的青年亚文化特质[J].青年记者,2014,(17):28.

[12]陈一.新媒体、媒介镜像与“后亚文化”——美国学界近年来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的述评与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04):114-124+128.

[13]王彤,陈一.跨文化传播下的字幕组:在看似侵权与违法的背后[J].传媒观察,2014,(04):14-16.

[14]陈一,曹圣琪,王彤.透视弹幕网站与弹幕族:一个青年亚文化的视角[J].青年探索,2013,(06):19-24.

[15]陈一.电视纪录片美学变化的逻辑[J].中国电视,2013,(03):69-73.

[16]陈一.中国纪录片美学变化的背后——一个批判的视角[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20(01):45-49.

[17]曾一果,陈一,谷鹏.传播批判理论在中国的境遇对话录[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19(06):1-7+11.

[18]陈一.不同文本如何讲述“保姆故事”——《黄山来的姑娘》与《远在北京的家》的再解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18(05):49-53.

[19]陈一.论电视纪录片研究的新取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7):97-100.

[20]陈一.纪录片在香港[J].新闻大学,2010,(02):95-100+131.

[21]陈一.中国电视产业化的几点反思——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的思考[J].声屏世界,2009,(11):15-17.

[22]周建军,陈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价值批判[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85-87.

[23]陈一,丁姗.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传播元素分析[J].镇江高专学报,2007,(02):51-54.

[24]陈一.中国当代新闻报道的“叙事断点”研究[D].苏州大学,2005.

[25]陈一.美国战争报道中缺失的新闻专业主义——从阿内特被解雇说起[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3):83-87+96.[1]

其他作品

专著《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与再现》(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11月)、《拍客:炫目与自恋》(苏州大学出版

陈一

社,2012年5月)

教材《电视纪录片概论》(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年1月)[2]

社会活动

2009年5-8月在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访学

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学。

2011年以来先后为中央部委,江苏省多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讲授“新闻发言人与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发布”“突发事件与媒体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等课程数十场。

参考资料

1.陈一-作者知网节 · 知网(引用日期:2022-02-05)

2.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与再现 (豆瓣) · 豆瓣(引用日期:2022-02-05)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