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堡镇(河北省任丘市下辖镇)

由网友(南风不及你温柔)分享简介:吕私堡镇隶属于河北省任丘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任丘市境东部。总面积五一.七平方私里,常住人嘴四零二九零人[二](第7次天下人嘴普查)。辖二八个行政村,镇当局驻吕私堡南头村。吕私堡镇地处华北平本中部,食粮做物以玉米、小麦为主,焊交设备制造业造成1定例模,被称为“焊交设备之城”,二零一一年财务支出二八三九万元。平易近雅勾当糖墩儿...

吕公堡镇隶属于河北省任丘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任丘市境东部。总面积5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290人[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辖2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吕公堡南头村。

河北省任丘市吕公堡镇周村的地名故事

吕公堡镇地处华北平原中部,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焊接设备制造业形成一定规模,被称为“焊接设备之乡”,2011年财政收入2839万元。民俗活动糖墩儿庙会被列入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古迹有张佐商代村落遗址。

中文名

吕公堡镇

政府驻地

吕公堡南头村

面积

51.7平方千米

人口

40290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方言

冀鲁官话沧惠片黄乐小片

气候类型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

电话区号

0317

地理位置

河北省中部,沧州市西北部,任丘市东部

下辖地区

前李花村、东庄村等28个村

车牌代码

冀J

邮政区码

062555

行政类别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地区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

古迹遗址

张佐商代村落遗址

历史沿革

吕公堡建村于唐朝,因村西北有吕公墓(传说为吕洞宾墓)而得名,属河北道莫州长丰县。

后晋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吕公堡属契丹。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柴荣收复。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长丰县为镇并入任丘县,吕公堡属之。

清初设吕公堡镇。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吕公堡社,辖27村。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3月,中共任丘县抗日民主政府将任丘全县划为9个区,吕公堡公路以南为五区,公路以北为七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任河县成立,五区划归任河县。

1949年10月,任河县撤销,吕公堡属任丘十区管辖。

1953年5月,设立吕公堡乡,属任丘四区管辖;设立李花乡,属五区。

吕公堡镇村两委换届选举

1958年,吕公堡乡与东方红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

1960年,改吕公堡乡为吕公堡人民公社。

1983年,撤销吕公堡人民公社,恢复吕公堡乡建制。

1985年,撤销吕公堡乡,设立吕公堡镇。

1986年3月,任丘撤县设市,吕公堡镇仍属任丘。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吕公堡镇下辖28个村。[1]

前李花村后李花村张佐村张庄村
周村北罗村南王庄村南宋村
吕公堡南头村吕公堡北头村吕公堡南庄村吕公堡东庄村
袁庄村南十里村北十里村圈里村
北王庄村宋屯村李屯村吴屯村
籍屯村毕村邢村颜村
展开表格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吕公堡镇位于任丘市城东部,距市区18公里。西临麻家坞镇和梁召镇,东临长丰镇,北连文安县,南接河间市卧佛堂镇。地处东经116°13′18″—116°21′27″,北纬38°39′47″—38°46′36″,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7.9公里,总面积51.7平方公里。

地貌土壤

吕公堡镇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和渤海西岸滨海平原之间的低平原区,地势平坦,其中中南部为瓦垄岗(亦称瓦岗地、罗锅地),是明显高出缓平岗一米以上的长带状高岗,如屋脊瓦状。境内地表组成物以沙质褐土或黏土为主,为中壤质土属。

气候

吕公堡镇属于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在河北省粗线条气候区划中属冀中平原暖温半干旱复种亚区。大陆性气候显著。大陆度为65.2,干燥度1.33。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夏暑冬寒,温差较大。四季降水不均,降水高度集中于夏季,尤以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为最,平均降雨量几乎占全年总量的二分之一。据吕公堡雨量站1956—1979年统计资料,吕公堡镇年平均降水量649.4毫米,最大降水量979.1毫米(1964年),最小降水量284.5毫米(1968年)。易产生春旱、夏涝、秋吊(干旱)情况。

水文

环保人员采集古洋河吕公堡段水样

吕公堡镇有白马河、古洋河等河流,境内河道全长13.8公里,流经毕村、邢村、杨村、颜村、籍屯、宋屯、南头、南庄、南宋、前李花、后李花、张佐等村落。其中古洋河分上下两段,上段河底宽约30米,设计流量79—98立方米/秒,为季节性排灌两用河;下段(旧河道)河底宽约5米,河底高程2.5米,五年一遇设计流量为13立方米/秒,为任丘市重要排水河道之一。自然灾害

吕公堡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风灾、冰雹等。旱灾出现概率45.8%;暴雨平均三年一遇,一般发生在每年8-9月份;冰雹平均每8年发生一次。其它灾害偶有发生,无规律性。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吕公堡镇位于华北油田任丘古潜山油气带范围内,境内已探明并开发的矿藏为石油,主要蕴藏于下古生界奥陶系地层中。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类别

举例

乔木类

白毛杨、小叶杨、旱柳、旱垂柳、水垂柳、簸箕柳、白榆、桑、果椹桑、杜梨树、沙梨树、秋子梨树、白梨树、沙果树、海棠树、李树、杏树、桃树、自荚、国槐、刺槐、臭椿树、香椿树、枣树等

灌木类

杞柳、酸枣、柽柳、黄荆、紫穗槐、枸杞、华北紫丁香、花椒树、葡萄蔓、石榴树等

水生植物类

芦苇、荷、菱角、芡实、轮藻、眼子菜、莱菜、苫草、浮萍、水上飘

药用植物类

木贼、麻黄、地丁、地黄、地锦草、芦根、青蒿、白头翁、荷叶、蒲公英、辣蓼、茵陈、大蓟、小蓟、刺蒺藜、兔丝子、车前子、苍耳子、牵牛、马齿苋、筋骨草、败酱草、鱼腥草

花卉类

铁树、橡皮树、扶桑、牡丹、梅花、月季、石榴花、昙花、茉莉、一串红、菊花、兰花、迎春花、令箭、玉树、蟹爪兰、文竹、绣球、紫罗兰、玉兰、吊兰、君子兰、黄杨、茶花、凤仙花、韭菜莲、对叶菊、牵牛花、倒挂金钟、仙人掌、仙人指、仙人球、虎尾掌、美人蕉、三棱箭、一品红、菠罗掌、蝴蝶兰、荚竹桃等
展开表格

•动物资源

类别  

举例

禽类

野鸽、燕、喜鹊、乌鸦、麻雀、苍鹰、鹞鹰、鱼鹰、猫头鹰、野鸭、大雁、布谷鸟、啄木鸟、鹌鹑、窝鹩、靛雀、翠雀、姑顶、天鹅、大鸨鸟、呱呱七等

鱼类

鲤鱼、鲫鱼、银鱼、黑鳍鲸、棒花鱼、麦穗鱼、青鱼、草鱼、马口鱼、赤眼鳟、鲔、红鲐、长春鳊、三角鲂、鲢鱼、鳙鱼、泥鳅、鲶鱼、黄鲟鱼(甲甲)、青鳞、黄鳝、鲈鱼、鳜鱼、圆尾斗鱼、史氏黄蚴鱼、刺鳅、大鳞泥鳅、够条、似矫、逆鱼等

节肢、软体、环节类

虾、河蟹、蝎子、蜈蚣、蜘蛛、河蚌、蜗牛、蚯蚓、田螺、水蛭等

两栖爬行类

青蛙、蟾蜍、蛇、蜥蜴、壁虎、龟、鳖等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3855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517人,另有流动人口258人。人口出生率12.3‰,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5.5‰。人口密度745.8人/平方公里。总人口中,男性19610人,占50.9%;女性18946人,占49.1%;14岁以下7634人,占19.8%;15—64岁27915人,占72.4%;65岁以上3007人,占7.8%。民族以汉族为主,汉族人口38506人,占99.8%;其它少数民族共50人,占0.2%。

2021年6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吕公堡镇常住人口40290人。[2]

经济

综述

2011年,吕公堡镇财政总收入2839万元,比2010年增长2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59万元,比2010年增长20%。企业营业收入654355万元,利润总额55620万元,企业实交税金5571万元,分别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43.5%、23%和22%。

第一产业

2011年,吕公堡镇耕地面积5.8万亩,人均1.5亩;林地面积0.23万亩。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豆类等。2011年生产粮食37550吨,人均970千克,其中玉米22567吨,小麦14983吨;棉花种植面积2085亩,产量136吨;蔬菜种植面积0.74万亩,产量18831吨。

吕公堡镇畜牧业以猪、羊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量1.86万头,年末存栏0.76万头;羊出栏量1.21万只,年末存栏0.63万只;牛出栏量372头,年末存栏430头。南宋村宋瑞通创办的恒兴肉鸽养殖场为全省示范企业。

2011年,吕公堡镇农业总产值1.83亿元,比2010年增加5%;拥有大型农业机械72台;农民人均纯收入7117元。

第二产业

吕公堡镇工厂

吕公堡镇以焊接设备、摩托车、脚手架及五金工具为工业主导产业,有颜村(焊枪)、西袁庄(刀具)、前李花(包装)、毕村(卡子钩)等4个特色产品专业村。新华高压电器有限公司、迪普摩托车有限公司、金河摩托车有限公司及新发脚手架厂、华东焊接设备有限公司、高益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永红焊接设备有限公司为吕公堡镇龙头企业,“金河”、“迪普”三轮摩托车被评为“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河北新华高压电器有限公司完成了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的25kV复合绝缘子工程。

吕公堡镇焊接设备制造业形成一定规模,被称为“焊接设备之乡”。2011年有焊接及相关企业126家,上缴税金840多万元,高益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永红焊枪厂等15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和3C认证,产品出口日本、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汽车、造船、飞机制造等领域。

截至2011年底,吕公堡镇共有企业835家,从业人员7721人,乡镇企业收入65.4355亿元。

第三产业

吕公堡为古老集市,农历三、八逢集。2011年,吕公堡集市贸易成交额5200万元;出口总额68万美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5.3%和4.7%。

交通

吕公堡镇农村公路建设

省道津保公路(S381)横贯吕公堡镇东西,县道吕卧路、大河路与河间、文安等县市相连,另有乡镇级公路5条。截至2011年末,镇区道路总长度25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长度2.3米;道路铺装面积438平方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0.015平方公里。

截至2011年,镇区开通村村通汽车线路2条,分别是北罗至任丘、西袁庄至任丘,运营车辆为中巴,共17辆,运营时间为早7点至晚7点,每隔半小时发车一次。另有大城至任丘、天津至任丘客运车辆途经吕公堡。

社会

文化艺术

截至2011年,吕公堡镇有文化站一个,工作人员2人。有大鼓队1个,秧歌队2支,民间武术组织1个,其中方国栋等人组建的八卦八盘掌研究会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曾在中央电视台康龙武林大会上进行了比赛演出。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吕公堡镇共有中学2所,在校生460人;小学9所,在校生1564人;幼儿园10所,在校生1154人;中小学全部设有微机室。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吕公堡镇有卫生院2所,医护人员88人,床位47张,村级诊所30个,农村合作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3702人。吕公堡中心卫生院2008年投资258万元进行了重建,主体建筑为二层楼房一栋,平房35间,设有内科、外科、眼科、妇科、儿科、化验、B超等科室。

社会保障

2011年,吕公堡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户,共19人,月人均发放补助18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92户,人数1194人,月人均73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14人;农村医疗救助42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3万元。

邮政电信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吕公堡始设邮政局。2011年末吕公堡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80公里,投递点287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8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0.15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1.25万件,征订报纸27万份、杂志12万册,业务收入33万元。

截至2011年,吕公堡镇有联通企业1家,服务网点11个;中国移动服务网点35个;全镇程控电话装机量3600部,有移动电话22000多部。

基础设施

吕公堡镇村容村貌

给排水

截至2011年,吕公堡镇有深机井215眼,浅机井364眼;铺设防渗管道128560米;农村居民用水井32眼,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工业用水660万吨,年人均生活用水45吨。

供电

截至2011年,吕公堡镇共配置变压器389台,总容量45200千伏安;有10千伏线路8条,月用电量34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6.18%,供电可靠率99.61%。

文化

民俗

糖墩儿​节

传说明朝永乐年间山西移民中,一位老奶奶带领两个孙子乞讨来到吕公堡李花村附近,因常分些食物给乞丐受人尊敬,后在一年正月十四去世。两孙子闯荡多年后返乡建了一座奶奶庙,香火旺盛。手艺人大虎能蘸得一手好糖墩儿(糖葫芦),每年正月十五到奶奶庙前叫卖,周边其他的艺人见此纷纷效仿,形成了糖墩儿庙会,后衍生出每年正月十五吃糖墩儿、包素馅饺子等习俗,形成了数个糖墩儿专业村和独特的糖葫芦制作技艺。

约自清末起,每年正月十五吕公堡镇后李花村都举办糖墩儿节,原集会1天,2014年起持续3天,吸引周边十余万人参会。任丘糖墩儿节已被列入沧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古迹遗址

张佐商代村落遗址位于吕公堡镇张佐村西南2.5公里处,古洋河东岸,1986年发现。该遗址被东西向的李花支渠分为两部分,南北长100米,东西宽60米,距地面1.5米下见文化层。出土有磨尖石斧、石刀及夹砂陶鬲、陶罐等器物,残片饰纹以粗绳纹居多,兼有堆纹,篦点纹等。经考证,认定为商代晚期文化遗址。

参考资料

1.201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v(引用日期:2021-06-24)

2.任丘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07-0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