椆树桑寄生(木兰纲檀香目灌木植物)

由网友(宁死被窝"不死书桌)分享简介:椆树桑寄熟,灌木,低零.五⑴米,齐株无毛;小枝浓玄色,具集熟皮孔,有时具红色蜡被。中文名椆树桑寄熟亚纲蔷薇亚纲(教名:Rosidae)界动物界族桑寄熟族(Trib. Lorantheae)门被子动物门(Angiospermae)纲单子叶动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推丁教名Loranthus d...

椆树桑寄生,灌木,高0.5-1米,全株无毛;小枝淡黑色,具散生皮孔,有时具白色蜡被。

中文名

椆树桑寄生

亚纲

蔷薇亚纲(学名:Rosidae)

植物界

桑寄生族(Trib. Loranthea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

拉丁学名

Loranthus delavayi

檀香目(Santalales)

亚目

桑寄生亚目(Loranthineae)

桑寄生科(Loranthaceae)

亚科

桑寄生亚科(SubFam. Loranthoideae)

桑寄生属(Loranthus Jacq.)

椆树桑寄生

形态特征

树上一种 寄生草 ,人称 桑寄生 ,是名贵中草药,野外难寻

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或革质,卵形至长椭圆形,稀长圆状披针形,长(5-)6-10厘米,宽(2.5-)3-3.5厘米,顶端圆钝或钝尖,基部阔楔形,稀楔形,稍下延;侧脉5-6对,明显;叶柄长0.5-1厘米。雌雄异株;穗状花序,1-3个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叶,长1-4厘米,具花8-16朵,花单性,对生或近对生,黄绿色;苞片杓状,长约0.5毫米;花托杯状,长约1毫米,副萼环状;花瓣6枚;雄花:花蕾时棒状,花瓣匙状披针形,长4-5毫米,上半部反折;花丝着生于花瓣中部,长1-2毫米,花药长1-1.5毫米,4室;不育雌蕊的花柱纤细或柱状,长1.5-2毫米,顶端渐尖或浅2裂,稀急尖;雌花:花蕾时柱状,花瓣披针形,长2.5-3毫米,开展;不育雄蕊长1-1.5毫米,花药线状;花柱柱状,长约2.5毫米,六棱,柱头头状。果椭圆状或卵球形,长约5毫米,直径4毫米,淡黄色,果皮平滑。花期1-3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500-3000米山谷、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常寄生于壳斗科植物上,稀寄生于云南油杉、梨树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藏(察隅)、云南、四川、甘肃(文县)、陕西南部、湖北、湖南、贵州、广西、广东、江西、福建、浙江、台湾。缅甸北部、越南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中药名称

药名:

椆树桑寄生

拼音:

chou shu sang ji sheng

别名:

桑树寄生、桑寄生

药材基源

为桑寄生科植物椆树桑寄生Loranthus delavayi Van Tiegh.的带叶茎枝。

性味归经

味苦;甘;性微温。

功效主治

祛风湿;补肝肾;续骨。主治风湿痹证;腰膝疼痛;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附注说明

共同入药者尚有南桑寄生Loranthus guizhouensis H. S. Kiu,又名贵州桑寄生,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相关的种

与椆树桑寄生(Loranthus delavayi Van Tiegh.)相关的种有:

南桑寄生(Loranthus guizhouensis H. S. Kiu)

台中桑寄生(Loranthus kaoi (J. M. Chao) H. S. Kiu)

吉隆桑寄生(Loranthus lambertianus Schult.)

华中桑寄生(Loranthus pseudo-odoratus Lingelsh.)

北桑寄生(Loranthus tanakae Franch. et Sav.)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