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登镇(云南省剑川县辖镇)

由网友(曾以为)分享简介:马登镇,黑语:maixdenl,位于云南省大理黑族自治州剑川县西部,东取羊岑城相连,西交兰坪县金顶镇,南取弥沙城交界,北取老君山镇相邻,总面积三五七平方私里,城当局驻马登村,距金华镇(直距)二九私里。齐镇辖一二个行政村、五八个天然村,有黑、汉、傈僳、彝四个平易近族。截至二零二零年一一月一日,马登镇常住人嘴为一七二九八人。[...

马登镇,白语:maixdenl,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西部,东与羊岑乡相连,西接兰坪县金顶镇,南与弥沙乡接壤,北与老君山镇相邻,总面积35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马登村,距金华镇(直距)29公里。全镇辖12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有白、汉、傈僳、彝4个民族。截至2020年11月1日,马登镇常住人口为17298人。[2]

中文名

马登镇

方言

白族话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地区

云南省剑川县

面积

357平方公里

民族

白、汉、傈僳、彝4个民族

特色产业

松蕈

别名

maix denl

下辖地区

下辖马登、后甸、甸所、江南、文屏、塔灯、玉龙、黄花、太平、新民、新华、东华等12个村民委员会

电话区号

0872

行政类别

政府驻地

马登村

建设时间

2000年

人口数量

17298人(2020常住人口)

人口

2.285万人

概况

真情帮扶振兴白村 云南剑川县马登镇玉龙村 扶贫印记

马登镇位于剑川县西北部。西靠雪斑山,东接羊岑乡,南联弥沙乡、象图乡,北邻老君山镇,面积345.97平方千米。辖马登、后甸、甸所、江南、文屏、塔灯、玉龙、黄花、太平、新民、新华、东华12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76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马登,距县城55千米,距州府下关174千米。

马登镇有白、汉、傈僳、普米、彞、回和纳西等10个民族。境内四面环山,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2300—2600米。甸六公路过境。景点有天然温泉。有铁、石膏、锌、铅、铜、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松茸、牛肝菌、芸豆、羊肚菌等农特产品。[1]

历史沿革

1958年建马登公社,1962年改区,1970年复改公社,1984年复改区,1988年设乡。1997年,面积334.5平方千米,人口2万,其中白族占93.62%

唐南诏时此地与上兰统称“可赕”[Ketdant],属眉邓州庐鹿蛮部,宋大理

国属“兰溪郡”;至元十二年(1275)以后属“兰州”;明洪武十八年(1385),原属兰州所辖的一部分地区(今马登大部)从兰州分出,划归剑川州,称“下兰”;清代改称“求仁甸”,清末改称“兰州图”;民国10年(1921),羊岑图、兰州图并为剑川县第六区;民国19年(1930)第六区撤销,兰州析出,设“兰州镇”;1949年以后,先后在此组建弥兰区政务委员会、永兴乡人民政府、剑川县第三区人民政府;1954年改为第二区,1956年10月,原属兰坪县第二区的上兰11个乡由兰坪县划出,纳属剑川县第二区辖;1958年第二区改为“马登”公社;1961年底原兰坪县划属剑川县的富乐、美水、建基、新生、杉树、新和、启文、官坪等大队从马登析出,成立上兰区。原从兰坪划人剑川的新民、新华、黄花仍留在马登,马登公社改为马登区;1970年又为马登公社;1984年改称马登区;1988年起设马登乡,2000年改设马登镇。“马登”为兰坪、云龙、乔后、剑川来往客商必经之地,常有马帮歇宿,故名。

行政区划

名称邮政区码
马登村201
后甸村202
甸所村203
江南村204
文屏村205
展开表格

自然资源

马登镇

马登镇,下辖马登、后甸、甸所、江南、文屏、塔灯、玉龙、黄花、太平、新民、新华、东华等12个村民委员会,55个自然村,76个村民小组,全镇总面积35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1272亩。镇政府所在地距剑川县城55公里,距州府下关174公里,境内四面环山,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2300—2600米,年平均气温11.2℃,有霜期220天,年均降雨量1004毫米,适宜种植玉米、芸豆、水稻、烤烟、马铃薯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马登镇地处高原坝子,属三江并流地带,蕴藏有铁、石膏、锌、铅、铜、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铁矿储量200万吨,石膏矿21万吨,境内有远近闻明的天然温泉,有松茸、牛肝菌、芸豆、羊肚菌等农特产品。

2005年被州委授予“无毒乡镇”荣誉称号,2005年被剑川县委、政府授予“工业经济‘发展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5年被云南省司法厅、云南省人民调解员协会授予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优秀集体”荣誉称号,2006年被剑川县委、政府授予2001—2005年剑川县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等,镇内干群关系融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suei banl seinl 雪邦山

马登镇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最高峰-sueibanlseinl(白语,汉译为雪邦山,又名雪斑山)下,雪邦山(云岭)位于剑川、兰坪两县交界处,主峰海拔4295米,邦山属于大理州的剑川县,并为大理州最高峰,海拔4295.3米;

地理环境

马登坝国土总面积357平方公里,白族占93.7%,12个行政村,57个自然村

马登镇,古称兰州,是通兰地区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

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文风兴盛,人才辈出,古有“父子三举人”“兰州三藩”等佳话,

“父子三举人”:李点阳(1810〜1890)剑川马登东华村人。光绪五年己卯偕长子李鸿芬同赴乡闱,乔梓中举,顿时“父子同榜”之美誉传于乡里。光绪十五年(1889),次子李元芬亦中孝廉,于是“三父子举人”之芳名不胫而走,远播四方。(李点阳,兰州西塔曲,光绪五年(1879〉己卯科带补丁卯恩科第5名;李鸿芬,兰州西塔曲光绪五年(1879)己卯科带补丁卯恩科第56名;李云芬,兰州西塔曲,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恩科第69名)

“兰州三藩”:(马登南坡村苏树藩、中元村李正藩、塔灯村李四藩三人同中秀才)以及兰坪通甸秀才杨中鉴俱出李点阳门下。

今天越来越多的马登学子考入高等学府,出国深造,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中国名牌大学,下关一中,大理一中等云南省重点高中。

马登风光

景名胜古迹众多,有剑川县名胜风景区—新华觉民庵、有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兰州人民武装暴动胜利纪念碑,塔登双龙寺、天台寺、玉龙水库、太平水库景区等等。

文化

清代,寇宕江、寇璜、寇珩三代在兰州(今马登)设塾执教,深受兰州人民尊重爱戴;

雪斑书院:地址今马登,兴建时间:1880〜1904兰州求仁甸(今马登)

化彝馆,雍正十二年〜十三年(1734-1735),设于兰州云鹤寺内(今马登粮管所)知州高为阜,署州王国祚创建。

马登镇镇设1个文化站,有2名文化工作者,下设7个文艺宣传队,文艺队多次参加州县及乡村文艺演出,多次获得表彰、奖励,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深受社会各界的喜爱和好评。

马登镇教育于1996年顺利通过“普六”验收和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2000年又通过“普九”和“普实”验收,“两基”各项指标均达到省州要求。全镇现有28所学校,其中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8所,初级小学6所,两师校复式教学点4个,单师校复式教学点9个。全镇中小学共有121个教学班(初中22个班,小学99个班),在校学生3129人(中学1175人,小学1954人),全镇中小学教师204人(其中代课教师16人)。

马登初级中学综合办学水平达二级一等,马登中心完小等小学综合办学水平达二级一等,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上升,2006年中考综合考评成绩居全县第三名,2007年小学毕业水平测试综合考评居全县第二名,中小学分别被剑川县人民政府授予“教育教学进步奖”和“教育教学优异奖”的光荣称号。

宗教崇拜

本主崇拜

马登镇白族全民信奉本主,马登镇有白族自然村有44个,本主庙23个。(“本主”是白族独有的、全民信奉的宗教。它源于白族先民的原始宗教,“本主”一词的含义是“本境最高贵的保护神”。“”本主“”是白族一个村落或一个地区崇拜的主神。把本主理解为“”“本境福主“、”本境恩主“、”本境图主“较为确切。(出自大理丛书,本主篇),白族的“本主”是“人神兼备”的护卫神,已渗入了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并使祖先崇拜、英雄崇拜构成了“本主宗教”的崇拜核心。)

马登坝除太平村为主信奉道教,其余均信奉佛教。马登街为主曾组织圣谕会、洞经会,已无存。本主崇拜中除各村有自己的本主庙,信奉本主不同外,古城隍、福荫景帝、白姐圣母为全坝子信奉。

马登坝在清代以前每年都要派出专人,代表全坝子各村各户到县城古城隍庙祭祀。清康熙以后马登坝子各村户共同在后甸西南侧建立古城隍庙,于三月初五全坝子在境内自己供奉。拜祭时,除在庙内举行祭礼外,还要出庙门遥对东南方向县城城隍方向拜祭。

1、马登“十八坛神”

据石花坪村段富典(白族,74岁)珍藏《佛门轮会常用杂经<第十、十八坛神>》记载:

兰阳(即马登)十八

坛神

1、原命川主敕封两带古城煌景帝

2、本县城煌社令尊神

3、九天卫房三殿子孙娘娘

4、大圣本主福荫景帝

5、大圣本主大黑天神

6、大圣本主多闻天王

7、大圣本主白姐圣妃(各庙均塑)即白洁圣妃

8、大圣本主须弥景帝

9、大圣本主盟(明)关景帝

10、大圣本主雪斑景帝(正月初二、九月十五)

11、大圣本主黑摺景帝

12、大圣本主阿朱景帝

13、大圣本主三老爷景帝

14、大圣本主河神景帝

15、大圣本主十八景帝

16、财神、马王、左右文武判官

17、四面八方山神土地、龙王(各庙均塑)

18、东厨师命九灵灶君,太乙司命古老灶君

b、马登各种会期

马登坝子内最大的会期为三月初五古城隍会,届时全坝子参加,其余较大的会期有南斗、北斗会,一般分片进行,此外的各种会和本主会均各村组织分头进行。

正月:初一弥勒会初八五殿会十五紫微大帝会

二月:初一一殿会初三三殿会初八释迎会十九观音会廿一普贤会

三月:初一二殿会初五古城隍会(本主)十五地藏会十八韦陀会、六殿会

廿圣母娘娘会(本主)廿七七殿会廿八东岳会

四月:初一八殿会初四文殊会、紫气大王会(同日)、太子会十七十殿会

六月:初六南斗会(l一6)十九观音会

七月:初一开岳(地藏会)十三大势至菩萨会十五中元会三十封岳(地藏会)

八月:初三灶君会(本主)十五太阴会

九月:初九:北斗会(l一9)、北阴会十五雪斑景帝会(本主)十九观音会

十月:十五下元会十八地母会

冬月:十七阿弥陀佛会十八太阳会

腊月:初八释迦成果会

马登本主表

马登镇

马登古城隍

1、庙示意图

马登镇

马登古城隍庙位于马登街南约两公里小山坡上,坐西向东,长方形一排三个庙堂一起横列,天井连通。古城隍庙位于院落北端,占地大半,其余两间塑“三娘娘”和“福荫景帝”、“白姐圣母”,分不清是卫国圣母或阿梨帝母。与其他本主庙不同点是塑的文财神、武财神,马王右侧塑有一只大黑猪。大门口设4匹神马,各有壮士持缰站立。大门外侧还塑两大横眉竖目壮士,右称顺风耳,左称千里眼。大门楼下正中塑壮、差、役、勇四大神像,如差夫衙役打扮,各持衙牌、铁链、朴刀、水火棍,如奉差捕人状。整个本主庙给人一种威严肃穆感觉。古城隍庙左右两侧设置东岳、北阴,沿左右墙壁还塑有8位地藏王,壁上画冥间神话故事,阴森骇人。

马登城隍的典故:

马登庙堂正中悬挂:“

浩然正气

”、“

恩踢祥光

”两块黑底金字匾,

左右雕联称:

神威赫赫有灵,白蟒围营,助国救民功莫侧;

圣德威威无涯,红袍挡道,除奸锄逆德难量。

马登城隍庙镌挂两幅对联,纪杀州官事:

禁国诘奸,掌故犹传飞白雨;除暴安良,民情可以戴青天。

白蟒红袍,威垂剑海;饮和食德,灵佑兰州

”。

2、马登古城隍庙典故:

红袍挡道,白蟒围营

康熙元年(1662),夏一松任剑川知州。到任后,抓夫派款,横征暴敛,欺压百姓,草菅人命,剑川人民,雪上加霜,不堪其苦。时,兰州(马登)多种稗子,少产稻谷,然夏一松只许以稻谷为赋。兰州苦寒,民怨鼎沸。

苏山林生三男二女,应役死者三人。苏山林义愤填膺,与甸所村知友杨龙伏(杨崇武)密谋杀州官事,杨应诺。经秘密发动,邻近村民纷纷响应。一日,苏山林手持“七星刀”,集队伍于本主庙前,拈香发誓。随即,浩浩荡荡从兰州直奔剑川城,冲进州衙门,杀声震天,将夏一松砍死。民心大振,助之者更甚。

清廷闻讯,问罪兴师,城隍老爷“红袍挡道”,“白蟒围营”显圣救民。相传,清军从维西经兰州赴剑川城围剿起义队伍,清军行至羊岑水自坪村,忽见一红袍金刚怒目而视,遂退兵。至今,水自坪村北叉路口,尚刻有古城煌石雕像。从大理方向来的清军在易堤坪被白巨蟒团团围住,清兵祈祷“如允期民,请开北门,如不允剿民则开南门以返程”,白蟒逐开南门.清兵拔营返程。遂撤兵。马登城隍庙镌挂有两副对联,纪杀州官事:“靖国诘奸,掌故犹传飞白雨;除暴安良,民情可以戴青天”。“白蟒红袍,威垂剑海;饮和食德,灵佑兰州”。剑川城南门外半里许有“二公祠”,内塑苏山林与杨龙伏二人像,祠外有联:“有功德于民者;宜馨香以祀之”。

注:

苏山林,(又记苏三林),马登南坡村人,白族。生于明末,世代务农。为人无私无畏,推为里正。

夏一松,奉天(今沈阳)人,功名:荫生,任剑川知州,实行暴政,民不聊生,境内苏三林、杨崇武率民杀之。

马登村魁星阁

马登镇

经济

马登镇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293万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

入147万元。2006年未全镇耕地面积30942亩,人均占有耕地1.56亩,粮食总产量达1016万公斤,农民人均产粮511公斤,粮烟种植比为1:0.23。农业总产值达242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590万元,林业产值141万元,畜牧业产值692万元,渔业产值1万元。全镇退耕还林造林1038.19亩,义务植树11.2万株,国家公益林13.54万亩,省公益林3.1万亩,经济林0.4万亩,泡核桃基地1.5万亩。林权制度改革已按照目标要求全面结束,并通过验收。全镇12个行政村均山到户3583户,111418.42亩,股权到户4377户,154119.75亩,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地区科学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内容。

(1)水利:全镇农田灌溉坝区主要靠玉龙水库、太平水库

,其总库容为144万m3,配套三面光输水沟渠2条,贯穿全镇坝区6个行政村,全长5.5公里,受益面积0.6万亩,集中用水时,有1个塘坝,总库容6万立方米作调节,水利化程度达到71%;山区主要以天然水和自然水为主,建有小水池(窑)500口,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2)五通情况:全镇12个村委会达到村村通公路,自然村有50个通公路;电网改造后,实现了自然村91%通电;通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有较快发展,信息应用水平明显提高,程控电话通村率达100%,移动电话讯号覆盖率达90%以上;广播电视覆盖率达85%以上。

(3)能源建设:利用国债、千村扶贫等项目,全镇已建沼气池935口,完成“一池三改”170户,安装太阳能60户,占总农户的1.2%。

(4)集贸市场:有占地面积13.74亩的马登农贸市场,占地面积10亩的马登生猪交易市场,马登街内有2个百货超市(批发部),及小商品餐饮店26个。

(5)镇区街道情况:集镇区主干道为311省道、新建的马登商贸一条街、兰州大道、河滨路等,其硬化程度高,排水功能强,行道树栽种逐年增加。集镇区内设有1个环卫站,垃圾坑3个,环境卫生条件好,水电设施配套完善。

人口民族

人口

2021年7月8日,剑川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马登镇常住人口为17298人。[2]

民族

民族有汉、傈僳、彝等。

卫生状况

镇设有计生服务站,专业医生2人,全镇已婚育龄女性3788人,已落实节育措施860人,节育率占23%,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控制在8‰以内。

学校

现有医疗服务体系,镇卫生院1个,医务人员32人,X光机1台、B超机1台、心电图机1台、65张病床。全镇12个行政村都设有村卫生所,从业医生16人,病床18张。“五苗”覆盖率在100%。全镇都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共发放宣传资料6100份,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5796人,参合率达80%。农村中已享受低保1567人。 参考资料

1.马登镇 ·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2016-06-16)

2.剑川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 剑川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7-1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