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辩禅师(京师天宁寺住持)

由网友(空气中贪婪的血腥味道)分享简介:青州普照寺希辩禅师(一零八一—一一四九),前人有称之“普照1辩”或者“青州1辩”,江西洪州人。为鹿门自发的门生。落发后初参云门以及临济,后于政以及年到鹿门,投鹿门自发禅师座下并患上法,为传曹洞邪宗第10世嗣祖梵衲。后经鹿门自发保举往沂州(山东)参芙蓉谈楷禅师,获得印可。没有久受请方丈京师天宁寺,宋宣以及年间,曾聚10方僧众,拈提宗纲,...

青州普照寺希辩禅师(1081—1149),后人有称之“普照一辩”或“青州一辩”,江西洪州人。为鹿门自觉的弟子。出家后始参云门和临济,后于政和年到鹿门,投鹿门自觉禅师座下并得法,为传曹洞正宗第十世嗣祖沙门。后经鹿门自觉推荐往沂州(山东)参芙蓉道楷禅师,得到印可。不久受请住持京师天宁寺,宋宣和年间,曾聚十方僧众,拈提宗纲,设百问示众,由慈云觉遂一作答。集成《青州百问》一书,举扬曹洞宗风,道法极盛,时人称他“天宁长老”、“青州和尚”。

事迹

住持 与 方丈 到底谁更大 别再傻傻地分不清了

辽道宗时,青州为耶律将军攻破,青州希辩禅师   被掠至燕京。他开始住在燕京潭柘寺(时称华严寺),以“戒行高古”为大众钦服,被誉为“潭柘再来”。金天会间(公元1123—1137年)退居太湖山卧云庵,既而隐于仰山栖隐寺。皇统三年(1143年)退居医巫闾山。天德元年(1149年)示寂于仰山栖隐寺。希辩禅师来燕后,大阐宗风,足迹遍及北方各地,使沉寂许久的北方禅宗重新焕发出生机。他示寂后,金瀚林学士中靖大夫知制浩施宜生亲自为他撰写碑文,碑文中说:“师既来燕,潭柘寂然;师既往燕,曹溪沛然”。对希辩禅师在燕京弘禅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对曹洞宗传入燕京具有开创之功,堪称金元燕京乃至整个北方曹洞宗的鼻祖。

碑刻文献记载

《续指月录》为“普照一辩”,《宗鉴法林》(《卍续藏》116册)为“青州希辨[1]”,《嘉兴藏》第36册《文穆念禅师语录》和第37册《寒松操禅师语录·源流宗旨颂》为“青州希辩”。

众多现存金代石刻,与《嘉兴藏》一致:刻于皇统六年(1146)的《大金燕京宛平县金城山白瀑院正公法师灵塔记》,文末署名为“仰山栖隐寺退居嗣祖比丘希辩题”。该塔石现存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田庄乡白村北白瀑寺。曾当过香河县令,累至尚书郎,最后出家的悟闲禅师之《大金故慧聚寺严行大德闲公塔铭》,有其“谒青州希辩禅师”的记载。该石幢塔现立于北京房山长沟镇甘凤池村村西山岗的林地内。

另外,《元一统志》记载:“后有禅师希辩,宋之青州天宁寺长老也。耶律将军破青州,以师归燕。初置之中都奉恩寺,华严大众请师住持,服其戒行高古,以为潭柘再朱。至金天会间,退居太湖山卧云庵,既而隐于仰山栖隐寺。”青州希辩见磁州法宝禅师有龙象气概,甚奇之,让其充任知藏。一日,希辩问法宝“父母未生前事”,法宝拟议间,被厉声喝出。法宝恍惚归堂,东西不辨,南北不分—疑情迸发,昼夜参究。翌日,法宝入室,对青州希辩说:“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西来意。”青州希辩道:“昨日有人恁么问,被打出去也。”法宝知难不退:“今日又如何?”希辩禅师喝道:“你得恁么不识痛痒?”法宝便礼拜。青州希辩又道:“可惜许,棒折也。”法宝一听,浑身淋漓如雨,桶底脱落,豁然开悟。法宝的悟境得到了希辩禅师印可,赞之曰:“浡浡然,般若光中流出。”此后,法宝又在师父座下磨砺了三年,尽得曹洞宗旨,青州希辩以法衣、三颂付之。法宝隐居于山东泗水,消习气,养圣胎,寄迹烟霞。皇统九年(1149),法宝禅师受邀前往山东东路长清县(今济南市长清区)灵岩寺开法。第二年,青州希辩圆寂,

《五灯全书卷六十一、续指月录卷三、宗统编年卷二十四》记载:希辨(1081~1149)宋代曹洞宗僧。又称一辨、一辩、一弁。洪州(江西南昌)人,俗姓黄。十一岁出家,十八岁受具足戒。游方至襄州(湖北襄阳),参谒鹿门自觉禅师,得契机受印可。宣和(1119~1125)年间住持青州天宁寺,尝于室中设百问勘验修学者。历住燕京华严寺、万寿寺、青州普照寺,鼓扬北地曹洞禅,后传法于大明宝。金熙宗皇统九年示寂,世寿六十九。

参考资料

1.曹洞宗复兴祖庭——磁州大明寺 · 《禅》网(引用日期:2013-03-09)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