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小学(1929年创于广东的公办小学)

由网友(转身已是陌路)分享简介:低桥小教初修于平易近国108年冬(即一九二九年冬),位于惠州市柏塘镇黄江河畔。本为泰美、杨村、柏塘3城重心书院,有着深挚的文明沉淀,艳有“柏塘文明摇篮”的佳誉。中文名低桥小教外文名Gaoqiao primary school别号低小校训爱国 文化 求实 朝上进步创建时间一九二九年种别私办小教类型小教教熟人数二一六九名(二零二一年...

高桥小学始建于民国十八年冬(即1929年冬),位于惠州市柏塘镇黄江河畔。原为泰美、杨村、柏塘三乡重点学堂,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素有“柏塘文化摇篮”的美誉。

中文名

高桥小学

外文名

Gaoqiao primary school

别名

高小

校训

爱国 文明 求真 进取

创立时间

1929年

类别

公办小学

类型

小学

学生人数

2169名(2021年)

教师人数

104人(2021年)

所属地区

广东惠州市

机构属性

中心小学

办学历史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小学 -- 首页 -- 最新新闻

高桥小学始建于民国十八年冬(即1929年冬),位于柏塘镇黄江河畔,总占地面积12439平方米,校 舍建筑面积2285.5平方米。2008年9月临近的田布小学、屯里小学撤并至高桥小学。现服务于高桥、屯里、田布三个村,惠及群众5000多人,是柏塘镇暨2009年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保留的三间完小之一,迄今走过86年周年历程,历任17位校长。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校园

校园占地面积11336平方米,现有教学楼2幢,面积为1585.5平方米;综合楼1幢,面积为700平方米。内设电教室1间、美术室1间、计 语室1间、科学实验室1间、音乐室1间、图书室1间、阅览室1间、体育室1间、广播室1间、少先队队部室1间、教师办公室2间、心理咨询室1间、卫生室1间、教学仪器室1间、档案室1间,。运动区占地4716平方米,其中标准篮球场二个,200米环形塑胶跑道,羽毛球场两个、排球场一个。校园按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格局布设,动静有致,环境幽雅。

师资力量

1、该校现有教学班11个,学生378人,平均班额35人;

2、教师24人,其中大专学历19人(目前本科在读)、本科学历4人,学历达标率100﹪,师生比约15:1;

3、高级教师21人,占比87.5%,师资力量雄厚。

办学成果

学校荣誉

2009年被确定为“惠州市规范化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达标学校”,2010年被评为博罗县一级学校。

条件改善

改善、提高办学条件,为教师、学生创设舒适环境提供保障。多年来,该校得到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经多方筹集资金完善了校园绿化美化,校园硬底化4000多平方米,初步完善学生运动场,运动场占地面积4716平方米;完善多项设施设备,使教师的工作条件、学生的学习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由于学校工作积极、踏实、进步大,因此得到了上级领导大力支持和肯定,近几年来,曾多次到该校指导、调研的领导分别有:原惠州大学党委书记陈优生同志、泰国华人陈汉铨先生、博罗县原副县长江菊莲同志(现任博罗县县长)、副县长于加良同志、原教育局局长郭瑞民同志、现任教育局局长叶志雄同志、副局长赖其珍、曹善开同志、原镇党委书记梁晓明同志及团省、市、县委的领导同志。

文化传统

特色

挖掘老校办学内涵,传承传统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该校历史悠久,曾在本地培养了众多有名的孝道之人士,学校结合当前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断挖掘本校办学历程的仁人志士,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育人理念。通过诵读经典、道德讲堂、做孝道子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礼仪教育,打造办学特色、亮点。

植根农村

改善农村教育难题,为“农村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活动空间。为改善多年一直困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留守儿童问题,该校在团省、市、县委、青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开设了“希望家园”和“七彩小屋”活动。利用活动促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真情,从而改变其心灵、激发其学习动力,以点带面,为营造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截至2015年,该校在册的留守儿童有51位,举办大型的活动有:

(1)2009年9月广东青联委员“爱在希望家园”统一行动,原广东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任永全同志和媒体记者等一行在该校举行“希望家园”揭幕仪式。

(2)2010年8月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福彩夏令营”活动

(3)2010年9月18日广州东风东路小学师生和家长到该校与留守儿童举办心献月饼活动。

七彩屋活动

(4)2012年10月18日奥运跳水冠军[1]:杨景辉到该校与留守儿童“走进七彩小屋,体验七彩课堂”主题微活动。 参考资料

1.奥运冠军与留守儿童分享童年经历 · 今日惠州网(引用日期:2016-12-0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