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旦(密西根大学哲学、汉学教授)

由网友(怪你过分美丽)分享简介:孟旦(Donald J·Munro),一九三一年三月五日出熟,哈佛大教教士(一九五三),哥伦比亚大教专士(一九六四),密西根大教哲教、汉教传授,喷鼻港中文大教钱穆讲座传授、唐君毅讲座传授。中文名孟旦外文名Donald J·Munro出诞辰期一九三一平易近族汉国籍中国结业院校哥伦比亚大教事业西席代表做品中国现代人道观职称传授教...

孟旦(Donald J·Munro),1931年3月5日出生,哈佛大学学士(1953),哥伦比亚大学博士(1964),密西根大学哲学、汉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钱穆讲座教授、唐君毅讲座教授。

中文名

孟旦

外文名

Donald J·Munro

出生日期

1931

民族

国籍

中国

毕业院校

哥伦比亚大学

职业

教师

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人性观

职称

教授

学思历程

著名经济学家 北大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厉以宁逝世,享年92岁

求学时期,他曾师从刘毓鋆先生、唐君毅先生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和中国哲学。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人性和人学问题一直是他关注的焦点。

在1969年的第一部著作《中国古代人性观》(TheConcept ofMan in Early China)中,他区分了平等的两种意义,即描述的意义和评价的意义。与此相应地,他也指出了关于平等的两个概念,即自然的平等和社会的平等。

他1977年的第二部著作《中国当代人性观》(TheConceptofMan in ContemporaryChina)研究了中国当代的人性理论以及与此相应的社会控制原则。他的结论之一是,许多有关人类行为的理论以及有关政府机能的信念等同时存在于古代儒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在某种意义上,人们惯常所谓的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鸿沟其实并不存在。这两部著作的出版及其多次再版奠定了他在国际中国哲学和比较哲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1988年,他发表了代写论文自己的中国人性三部曲的第三部,《人性的形象:一个宋代的肖像》(The Images ofHumanNature: a SungPortrait)。这部著作使用了一种独特的、富有创新意义的方法。它通过分析朱熹用来表现其思想的几种结构性形象,深入解释了朱熹关于人和人性的观念。此外,在这一时期内,孟旦教授还编辑出版了一本重要论文集《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关于儒家和道家价值观念的研究》(Individualism andHolism: Studies in Confucian and Taoist Values,1985)。与前几部著作一样,该论文集也受到国际学术界的热烈欢迎。美国许多大学的中国哲学课程都将其列为主要参考教材。

1995年,孟旦教授从密西根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系主任职位上退休。他除了继续指导博士研究生以外,又发表了三部著作。在1996年的《20世纪中国的皇家研究方式》(The Imperial Style ofInquir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中,他强调,所谓“皇家方式”指的是由朱熹确立,并且得到元、明、清等历代皇朝支持的认识论传统。这种传统在20世纪由哲学家熊十力、梁漱溟、贺麟,政治家孙中山、蒋介石、陈立夫等进一步发展为一种“政治认识论”。在这部著作以后,孟旦教授连续发表了另外两部著作《新世纪的中国伦理学》(A Chinese Ethics for theNew Century, 2005)和《应用伦理学:私人和公共选择中的实际指导原则》(Ethics in Action: Workable GuidelinesforPrivate andPublicChoices)。这两部著作的中心课题仍旧是人性和人学问题,但是它们的研究角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孟旦教授使用了多年积累的有关进化生物学、进化心理学、脑神经学的大量材料,并且结合中国哲学的有关内容,从“自然伦理主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双领域实用主义”、“互惠利他主义”等一系列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新概念和课题。这批研究成果已经引起美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影响

孟旦教授是一位著作家,也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他将2005年的著作题献给自己曾经悉心培养的14位博士生。这些人现今大多都在美国、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学中教授中国哲学和比较哲学。这些人和他们的老师同样认为中国哲学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它属于中国也属于整个人类。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