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军(唐朝在西北地区的军队)

由网友(临风不自傲)分享简介:朔方军是唐代起头正在东南地域的1支部队。自武则天元载年间起头,前后有朔方谈行军大总管、朔方军大总管、朔方节度使等名称的统帅。唐朝以及5代期间,前后担负朔方军统帅的将拥有一零零多人,到5代期间竣事。朔方军存留时间,统共二零零多年。中文名朔方军晨代唐代存留时间统共二零零多年统帅将领一零零多人治所灵州(今宁夏吴忠市)简介朔方军是...

朔方军是唐朝开始在西北地区的一支军队。自武则天元载年间开始,先后有朔方道行军大总管、朔方军大总管、朔方节度使等名称的统帅。唐代和五代时期,先后担任朔方军统帅的将领有100多人,到五代时期结束。朔方军存在时间,总共200多年。

中文名

朔方军

朝代

唐朝

存在时间

总共200多年

统帅将领

100多人

治所

灵州(今宁夏吴忠市)

简介

五分钟读懂 朔方军

朔方军是唐朝活跃在西北地区的一支军队。朔方军最早见于《资治通鉴》的记载:延载元年年(694年)三月初一,武则天“更以僧怀义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率“十八将军以讨默啜,未行,虏退而止。”这是朔方军正式出现的标志。这支朔方军中除汉族外,还有不少番兵番将,这是由汉族与少数民族组成的特别强悍的北部边塞地区的边防军。朔方军的军部——“屯所”,设在塞北名城灵州(又名朔方,曾名灵武郡,简称灵武,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这支军队组建的目的,是防御和讨伐突厥的进犯。朔方军统帅的名称,开始的薛怀义称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属临时出征。后来去掉“行军”二字,称“朔方军大总管”,到张仁愿任朔方道大总管,完成了朔方军由临时出征到镇军,再到常规镇守的正规军的转变。再后来,张说出任“朔方节度大使”,朔方节度使作为朔方军的统帅,唐代先后历任朔方节度使约70位,五代时期朔方节度使约为14位。加上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和朔方军大总管,朔方军统帅总计100多人。朔方军成为唐朝活跃在以灵州为核心的京畿北部和西北部广阔地区的十大节度使之一的强大的常规化国防军。而五代时期朔方军成为几支新崛起的政权争夺的目标和属军。

历任统帅

朔方道行军大总管

薛怀义(694-695)

契苾明(与薛怀义同时,受薛指挥)

王孝杰(695年)

郭澄(696年前后,据《郭虚己墓志铭》)

魏元忠(701年)

宗楚客(704)

姚崇(704-705)

朔方道大总管

又称:灵武道大总管、灵武军大总管

裴思谅(705-706)

沙陀忠义(706)

张仁愿(707-710)

唐休璟(710-711年)

解琬(711-712年)

郭元振(712-713年)

解琬(712-713年)

赵彦昭(713-714年)

王晙(714-715年)

薛讷(715-716年)

王晙(716-720)

韦抗(720年)

王晙(720-721年)

朔方节度使

又称:朔方节度大使、朔方节度使、灵州节度使、灵武节度使、灵盐节度使等

1.唐代时期

张说(722-723年)

杨执一(724年)

王晙(723-727年)

李浚(727年)

萧嵩(727年)

李祎(727-736年)

牛仙客(736-742年)

王忠嗣(742-747年)

哥舒翰(747-749年)

张齐丘(749-750年)

安思顺(750-751年)

李林甫(751-752年)

李暐(留后,751-752年)

安思顺(752-755年)

郭子仪(755-759年)

李光弼(759-762年)

仆固怀恩(763-764年)

郭子仪(764-779年)

路嗣恭(765年)

郭晞(764-777年)朔方行营节度使

杜黄裳(778年)

常谦光(779年)

李怀光(779年)

崔宁(779-781年)

杜希全(781年)

李怀光(781-784年)

甯景睿

浑瑊(784-799年)

李凉(794-795年)

李栾(974-807年)

杨朝晟(796-801年)

李朝寀(801年)

范希朝(807-809年)

王泌(813年)

阿跌光进(又名李光进,813-815年)

杜叔良(819-821年)

李进诚(821年)

李听(821-822年)

李进成(822-828年)

李文悦(828-832年)

王晏平(832-836年)

魏仲卿(836年)

李彦佐(843-849年)

何朝清(845年)

米暨(847年)

李钦(849年)

朱叔明(841年—?)

田牟(851-853年)

刘潼(853-857年)

唐持(857-859年)

李公度(860年)

裴识(866年)

侯固(867年前后)

卢潘(869年前后)

胡(某)(869年前后)

唐弘夫(874-881年)

李钧(874年)

李玄礼(约880-883年)

韩公(881年—?)

韩遵(?-900年)

韩逊(900-914年)

2.五代时期

韩逊 后梁天佑三年三年 907-915 朔方节度使

韩洙 后梁乾化三年 915-928 朔方河西等军节度使

韩璞 后唐天成三年-天成四年 928 -929 朔方军节度使

韩澄 后唐天成四年 929 朔方军节度使

康福 后唐天成四年 929-931 朔方河西等军节度使

张希崇 后唐长兴二年-四年 931-933 朔方军节度使、灵州节度使·

张从宾 长兴四年 933 灵武节度使

张希崇 后晋天福元年-四年 936-939 朔方军节度使

冯晖 后晋开运二年 939 朔方军节度使

王令温 后晋开运二年 945 灵州节度使

冯晖 后晋开运三年 946 灵州节度使

冯晖 后汉乾祐元年二年 947-948 灵州节度使、侍中兼灵州节度使

冯晖 后周广顺元年 951 陈留郡王兼灵州军节度使

冯继业 后周广顺二年 952 朔方军兵马留后

冯继业 后周显德元年 954 朔方军节度使

辖区

前期

灵州(治今宁夏吴忠市),首府

盐州(治今陕西定边)

丰州(治今内蒙古五原)

胜州(治今内蒙古托克托)

麟州(治今陕西神木)

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北)

宥州(治今内蒙古鄂托克旗)

银州(治今陕西榆林)

绥州(治今陕西绥德)

邠州(治今陕西彬县)

宁州(治今甘肃宁县)

鄜州(治今陕西富县)

坊州(治今陕西黄陵)

泾州(治今陕西泾川)

原州(治今宁夏固原)

丹州(治今陕西宜川)

庆州(治今甘肃庆阳)

单于都护府(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

后期

灵州(治今宁夏吴忠市),首府

盐州(治今陕西定边)

丰州(治今内蒙古五原)

补充

朔方节度使唐开元中置,治灵州,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统经略等军、三受降等城六。新泉守捉一,在今宁夏吴忠市以北及内蒙古西南部之地,大中以后亦曰灵武节度使,大顺初止领灵盐二州,今宁夏吴忠市东北部地。是唐朝在今西北地区为防御后突厥汗国设置的节度使,天宝十节度使之一。拥立唐肃宗和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力量,后辖区分割为朔方、振武、夏绥、邠宁、泾原和鄜坊。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