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文化(词语)

由网友(孤身自傲)分享简介:乳文明:汉族以5谷为食,草本平易近族以肉奶为食。草本平易近族对于奶以及奶成品的情感由去已久。中文名乳文明外文名Milk culture释义草本平易近族对于奶成品的情感深挚,进而孕育发生的文明词性虚词地舆位置草本拼音rǔ wén huà性子草本平易近族对于奶以及奶成品的情感由去已久观点汉族以5谷为食,草本平易近族以肉奶为食。草本平易近族对于奶以及奶成品的情感由去...

乳文化:汉族以五谷为食,草原民族以肉奶为食。草原民族对奶和奶制品的感情由来已久。

中文名

乳文化

外文名

Milk culture

释义

草原民族对奶制品的感情深厚,从而产生的文化

词性

实词

地理位置

草原

拼音

rǔ wén huà

性质

草原民族对奶和奶制品的感情由来已久

概念

有故事 的词语,你知道多少 看完这些故事,词语 文化一箭双雕

汉族以五谷为食,草原民族以肉奶为食。草原民族对奶和奶制品的感情由来已久。

草原民族饮食

《史记·匈奴传》载:“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饮其汁……”匈奴民族的生活习惯是,吃动物的肉,喝动物的奶。又载:“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汉朝送的粮米全部扔掉,向汉人表明,吃粮米远不如奶酪方便香甜。湩即乳汁,酪是用动物的乳汁做成的食品,即奶酪,奶制品。

这说明两千多年前的匈奴就把奶和奶制品当成了他们的日常饮食。

在草原上建立王朝的少数民族依次是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蒙古。阿那瑰是柔然汗国的最后一任可汗,因国内乱叛逃到北魏,在北魏的帮助下重新回国掌权。北魏皇族是鲜卑的一支拓跋部。北魏迁都到洛阳后,拓跋氏改姓元,整个民族实行汉化。《魏书·元孚传》载:“孚持白虎幡劳阿那瑰于柔玄、怀荒二镇间。阿那瑰众号三十万,阴有异意,遂拘留孚,载以韫车,日给酪一升,肉一段。”元孚奉皇帝之命,持白虎幡,到柔玄(内蒙古兴和)、怀荒(河北张北)二镇阿那瑰军中犒劳将士。阿那瑰当时有三十万人马,不愿再受北魏控制,他把元孚软禁于一辆毡车上,每天给他一升奶食、一段肉。可见,奶食同样是柔然人的主要食物。

突厥民族的生活习惯也与之类似。《北史·突厥传》载:“其俗畜牧为事,随逐水草,不恒厥处。穹庐毡帐,被发左衽,食肉饮酪……男子好樗蒲,女子踏鞠,饮马酪取醉,歌呼相对。”突厥人的生活以放牧为主,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住所。他们住着圆顶毡帐,类似蒙古包,他们头发是披散的,他们衣襟是系于左侧的,他们的食物是肉和奶……突厥男子喜欢掷骰子之类的游戏,女人喜欢踢球。无论男女,都喝马奶酒,酒醉之后相互对唱取乐。

蒙古民族继承了草原民族的饮食传统。《蒙古秘史》载,铁木真家的八匹马被人抢走,铁木真在寻找马的途中与博尔术相识,博尔术帮铁木真夺回了全部马匹。两个人分手时,博尔术拿出羊肉和一皮囊酸马奶给铁木真带上,以便铁木真回家途中饥渴时食用。

奶食在蒙古语中统称为查干伊德。奶制品有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等。蒙古族人家来客时,常常献上奶茶,端出奶食品,热情招待。

奶茶融合了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饮品的精华,是一种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的饮品。如今,在我国不仅北方少数民族,就连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汉族人也非常喜欢喝奶茶。

草原民族祭祀

祭祀是各民族敬拜天地、缅怀祖先、祈求平安幸福的最为庄重的仪式,百姓家如此,皇家更是有严格的程序,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在草原民族的祭祀中,奶食是不可少的,马奶或马奶酒是必须有的。

马奶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具有强身、治疗各种疾病的功效。这样的珍品,当然要奉献给天地祖先。《汉书·礼乐志》记载了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向汉平帝奏请祭祀的器物、人数和用品等等,奏文中讲到“其七十二人给大官挏马酒”。颜师古对这段文字的注释写道:“马酪味如酒,而饮之亦可醉,故呼马酒也。”西汉皇家的祭祀中竟然出现马奶酒,这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专家认为,汉家的马奶酒是从匈奴传入。

元朝的国祭中写得更为明确。《元史·祭祀志》载:“湩乳、葡萄酒,以国礼割奠,皆列室用之。”元朝皇室,在祭祀太庙时,用马奶酒和葡萄酒。按照割奠程序,恭恭敬敬地摆放于宗庙。割奠是元朝的国祭,是蒙古民族最高规格的祭礼。祭祀时,由蒙古族博儿赤(司厨)跪着切割祭祀的牲肉,然后放于朱漆供盘内,把酒泼于地上,告慰列祖列宗。

蒙古民族是马背民族,他们爱马,爱马具,更爱马奶。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马奶成分与牛奶相似,营养也差不多。但是,马奶历来被蒙古民族视为奶中珍品,常常用于祭祀。

成吉思汗曾避难于不儿罕山,他对不儿罕山有着极深的感情,蒙古民族把这座山视为圣山。法国历史学家雷纳·格鲁塞编著的《蒙古帝国史》记载,成吉思汗祭不儿罕山时,将腰带挂在项上,脱去小帽,以手抚胸行九叩礼,然后洒马奶。《元史·宪宗传》对马奶祭祀也有记载:“秋,驻跸于军脑儿,酾马乳祭天。九月,出师南征。”蒙哥汗秋天小住于军脑儿的地方,洒马奶祭天。九月,出征南宋。《元史·顺帝传》也写道:“车驾幸龙冈,洒马乳以祭。”元末帝妥欢帖穆耳来到龙冈山,洒马奶祭奠山神。

当代蒙古民族的祭祀数祭成吉思汗最为隆重,每年在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的祭祀多达几十次。最主要的是春夏秋冬四时大祭,而四时大祭之中,春祭的场面最大。每年从农历三月十七开始,一直延续到三月二十四。农历三月二十一为主祭日。这一天,人们会用九十九匹白马的乳汁祭奠苍天。

草原民族节日

中原汉族节日的餐桌上主要是鸡、鱼、猪肉和蔬菜,没有奶食。而草原民族的节日以牛羊肉为主,配以各种各样的奶食。

蒙古民族最大的节日也是春节。蒙古民族把正月叫做白月,因此,春节也称白节。相传,这与洁白的奶食密切相关。牲畜的奶是白色的,蒙古民族崇尚白色,把白色视为纯洁、吉祥之色。腊月二十三前,蒙古族家中就开始大量制作奶食品,除夕当天,家家都要把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在盘中,用以招待大年初一拜年的亲朋好友。

草原民族还有一个特别的节日—马奶节。蒙古民族的马奶节一般在农历八月举行,日期按十二生肖选择虎日举行。马奶节前挤马奶,制作马奶酒。大型的马奶节由九位骑白马的骑士和主持人共同完成。首先,九位骑士骑马来到蒙古包门前,主持人用银碗献鲜奶给骑士,骑士喝了鲜奶之后,按照顺时针方向绕蒙古包一周,再到装满马奶的木桶旁,边走边用木勺舀马奶向空中抛洒。主持人高声朗诵马奶赞词,众人骑马随着绕场三周。然后大家聚在一起畅饮马奶酒,载歌载舞,祝福风调雨顺,六畜兴旺。柯尔克孜族也有马奶节,他们的马奶节跟蒙古民族类似。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