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奉霖(白奉霖)

由网友(マスク (面具))分享简介:黑奉霖,男,一九二零年熟人,曲艺音乐野,北京人。长黑(凤岩、凤叫)派京韵大饱艺术的优异担当人。中文名黑奉霖性别男出诞辰期一九二零归天日期二零一五-零五-零八出熟地北京死日期二零一五年五月八日人物简介晚年黑奉霖黑奉霖,一九二零年熟人,艺名黑连昆,男,北京人,曲艺音乐野,长黑(凤岩、凤叫)派京韵大饱艺术的优异担当人。他出...

白奉霖,男,1920年生人,曲艺音乐家,北京人。少白(凤岩、凤鸣)派京韵大鼓艺术的优秀继承人。

中文名

白奉霖

性别

出生日期

1920

去世日期

2015-05-08

出生地

北京

逝世日期

2015年5月8日

人物简介

王荃 清代

晚年白奉霖

白奉霖,1920年生人,艺名白连昆,男,北京人,曲艺音乐家,少白(凤岩、凤鸣)派京韵大鼓艺术的优秀继承人。

他出生于曲艺世家,幼年随父学唱京韵大鼓,12岁正式登台。后拜金万昌为师学习梅花大鼓,又向荣剑尘、常澎田等学习单弦。1941年起任弦师,曾为金万昌、白云鹏、王佩臣及其兄白风鸣等名家弹弦伴奏。   1951年参加中国共产人民解放军,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总政治部文工团、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曲艺教员,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顾问,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

他精通三弦、四胡,琵琶等乐器,熟悉多种北方曲艺,能编曲作词,在培养曲艺人才及艺术经验的总结等方面有很大的成绩。他编曲的京韵大鼓《—副担架》、《探亲》等节目均获好评,80年代参与编纂了《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北京卷》

荣誉

他通晓北方曲艺多种,将作词、编曲、演唱、伴奏等做出规律性讲解,改变了以往“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与人合作的数来宝《人民首都万年青》,1964年获第三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优秀奖。改词编曲的京韵大鼓《一副担架》,1982年获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二等奖。

晚年著书

白奉霖

白奉霖退休后,致力于鼓曲音乐的研究整理和教学工作,著作有《鼓曲四大派》、《单弦牌子介绍》、《单弦音乐欣赏漫谈》等,并参与了《京韵大鼓传统唱词大全》的编纂。其中,《鼓曲四大派》是白老86岁时编纂而成的,系统的介绍并记录了刘派(刘宝全)、少白(白凤岩、白凤鸣)派京韵大鼓、金(万昌)派梅花大鼓以及新梅花调(白凤岩)的特点及曲谱,共收集新老鼓曲53段,78万字;《单弦音乐欣赏漫谈》是在《单弦牌子介绍》基础上增补内容完成的,白奉霖本人是曲艺名弦师,曾为众多八角鼓名家伴奏,他会的曲牌多且准,又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因此这部书堪称同类书籍中的集成之作。

他还自力更生,利用简陋的设备,自弹自唱,保留下了《罗成叫关》、《建文帝出家》、《七星灯》、《千金全德》(三本)、《哭祖庙》等10余段少白派京韵大鼓的演唱录音,并于80岁时做了音配像合成,供弟子和学生学习。2012年,在他喜收高徒之际,他将这批资料委托友人发布于网络,此举为少白派京韵大鼓艺术的传播注入了新鲜的原料,引发了曲艺迷听少白派、探究少白派的一个高潮。

九旬收徒

白奉霖收徒仪式

2012年4月15日上午,由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办的92岁高龄的著名曲艺家白奉霖先生收徒暨王玉兰、陈秀敏、志淑燕、关键、穆祥征、刘锡川、李岩、刘建云拜师仪式在8号公馆举行。本次白先生所收八位弟子都是长期跟随白先生学艺,并活跃在京城乃至全国曲艺舞台上有一定造诣的演员和伴奏员。年逾90岁收徒,是鼓曲界乃至京城曲艺界的盛事。北京曲协副主席、曲艺杂家崔琦主持了收徒拜师仪式。仪式上,北京曲协顾问、著名画家李燕向白老赠送了书画作品。金业勤、赵连甲、赵玉明、马增慧、马玉萍、李云祥、张蕴华、廉春明、宋德全等艺术家和中国曲协办公室主任张小枫和有关媒体等百余人应邀出席。

2013年,93岁的白奉霖的专访在北京电视台纪实高清频道《口述》节目播出,让人们对他以及他一生挚爱的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