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用经费(教育公用经费)

由网友(余乐)分享简介:教诲专用经费是餍足黉舍教诲讲授勾当一般举行和整个黉舍的一般运行而耗损的物力、人力所孕育发生的用度。它以及教诲职员经费配合组成教诲职业性经费。中文名教诲专用经费外文名没有详所属范畴低中风行地区教诲专用思惟主弛教诲职业性经费收入内容包孕时常性专用经费取本钱性专用经费。根据相干文献划定,详细收入规模涵盖讲授营业取办理、西席训练、学...

教育公用经费是满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以及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转而消耗的物力、人力所产生的费用。它和教育人员经费共同构成教育事业性经费。

中文名

教育公用经费

外文名

不详

所属领域

高中

流行地域

教育公用

思想主张

教育事业性经费

支出内容

国务院通知 关乎云南所有学校,与老师 学生利益密切相关

包括经常性公用经费与资本性公用经费。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具体支出范围涵盖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教学实验、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购置、房屋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但是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础建设、偿还历史债务。

经费来源

上世纪至本世纪初,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主要通过向学生收取学杂费来保障。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开始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算,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2008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由省级财政予以安排。

高中阶段学杂费仍然是公用经费的重要来源。高校公用经费支出则相对灵活,没有定额标准,支出的随意性较大。

支出规模

义务教育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低于国家标准的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2009年,国家出台并落实了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小学生均300元/年、初中生均500元/年;2010年和2011年先后两次提高定额至:中西部小学生均500元/年,初中生均700元/年;东部小学生均550元/年,初中生均750元/年。

近年来中央政府不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额度,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达471.7亿元。

近年来各级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规模总体不断增长,历年情况如下:

年份

普通小学

普通初中

普通高中

普通高校

额度(元)增长率(%)额度(元)增长率(%)额度(元)增长率(%)额度(元)增长率(%)
2005166.52232.88363.542237.57
2006270.9462.71378.4262.50449.1523.552513.3312.32
2007425.0056.86614.4762.38509.9613.542596.773.32
2008616.2845.01936.3852.39698.2836.933236.8924.61
展开表格

存在问题

教育公用经费支出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义务教育阶段。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经费结构不合理。办公费、设备设施购置费及政策性支出等所占比例过高,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支出比例太低。在学校教育事业费中,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的比例不合理,且存在将公用经费挪用作人员经费的情形。

2.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总体偏低,尽管近年来公用经费支出规模不断增大,但对学校而言尚处于维持运转的水平。农村住宿制学校的运行成本和北方农村学校取暖费用尤其偏高。

3.地域差距较大。按照法律规定,地方可以制定不低于国家标准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因此各地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差距悬殊。如上海在2011年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就达到1600元,初中达到1800元,远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4.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财权受限。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财政部、教育部要求对农村中小学实行“校财局管”。财政管理权的上移造成学校公用经费管理自主权的削弱,容易打消学校办学积极性。

包括: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