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王村(我的名字叫王村)

由网友(21克拉の快乐)分享简介:《尔的名字鸣王村》是中国女做野范小青的1部故事。二零一四年六月出书。开原一六一五二*二三零ISBN九七八⑺⑸零六三⑺四二七⑼图书基原疑息书名 尔的名字鸣王村ISBN 九七八⑺⑸零六三⑺四二七⑼印数 二零零零零义务编纂 懿翎开 原 一六一五二*二三零版次 第一版一次字数 二六一千字订价 三六.零零页数 三...

《我的名字叫王村》是中国女作家范小青的一部小说。2014年6月出版。

开本

16152*230

ISBN

978-7-5063-7427-9

图书基本信息

我的名字叫王村 故事梗概

书名 我的名字叫王村

ISBN 978-7-5063-7427-9

印数 20000

责任编辑 懿翎

开 本 16152*230

版次 第1版1次

字数 261千字

定价 36.00

页数 306

内容简介

《我的名字叫王村》有一个夺人眼球的开头:“我的弟弟是一只老鼠。”随即叙事者向你娓娓道来:弟弟是一个把自己想像成一只老鼠的精神分裂病患。由于他的举止、生活习性都和老鼠相同,给他人带来了很多麻烦,尤其是阻碍了家中其他兄弟姐妹的婚事,使家人蒙羞,所以在带弟弟去看精神科医生无果后,一家人商量派叙事者“我”去“把弟弟丢掉”。但这一理性对疯癫的排斥却并不如福柯描述的那样理想化,也并没有因为弟弟被确定为精神分裂而导致所谓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的破裂”。相反,从“我”带弟弟看病开始,疯癫与非疯癫、理性与非理性纠缠不清、界限模糊,甚至理性常常有被疯癫战胜、同化的危险。

作者简介

我的名字叫王村

范小青,女,江苏南通籍,出生于上海松江,从小在苏州长大。78年初考入苏州大学中文系,82年毕业留校任文艺理论教师,85年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全国政协委员。80年起发表文学作品,以小说创作为主,著有长篇小说十九部,代表作有《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和》、《香火》等,中短篇小说三百余篇,另有散文随笔、电视剧本等。共创作字数一千多万字。有多种小说被译成英、法、日、韩等文字。短篇小说《城乡简史》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城市表情》获第十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第三届中国小说学会短篇小说大奖,另有《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北京文学》、《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等奖项。

编辑推荐

范小青自1987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裤裆巷风流记》迄今,已经27年了。当然,范小青此前肯定也已经有不少文字发表,文字经营,总体上看还是技术活,还是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沉淀的。范小青从跃上文坛至今,长篇小说已经有18部了,再加上其他文字,总计已经超过1000万字了,而屡屡被人提及的长篇小说就有《赤脚医生万泉和》、《香火》、《城市表情》、《女同志》、《城市之光》等。

媒体评价

我的名字叫王村

这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城乡见闻录,故事里的人都在发疯,并魔怔的乐在其中。

这是一种对人性的反问,更是对亲情的反思。

人情冷漠,极度虐心,请聆听范小青撞击心灵的叙说。

精彩内容

我的名字叫王村

我的名字叫王村

我的名字叫王村

我弟弟是一只老鼠。当然,这是他妄想出来的,对一个精神分裂的病人来说,想象自己是一只老鼠,应该不算太过分吧。

其实弟弟很小的时候就得了病,可是谁会相信一个小孩子说的话呢,就算他说自己是老虎,也不会有人理会他的。何况我们家,子女多,钱少,人傻,爹娘要靠劳动养活我们一群兄弟姐妹,哪有多余的精力去在意一个满嘴胡说八道的小东西。

作为一只老鼠的弟弟渐渐长大了,长大了的老鼠比小老鼠聪明多了,这主要表现在他把自己的妄想和现实愈来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比如弟弟听到一声猫叫,立刻吓得抱头鼠窜;比如弟弟看到油瓶,就会脱下裤子,调转屁股,对着油瓶做一些奇怪的动作。开始我们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后来才想通了,那是老鼠偷油。我们谁都没有看见过老鼠是怎么偷油的,只是小时候曾经听老人说过,老鼠很聪明,如果油瓶没有盖住,老鼠会用尾巴伸到油瓶里偷油,弟弟学会了运用这一招式。弟弟还会把鸡蛋抱在怀里,仰面躺下,双手双脚蜷起,如果我们不能假装是另一只老鼠把他拖走,他就会一直躺在那里。

当然,话要说回来,弟弟也不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以为自己是一只老鼠,也有的时候,他是糊涂的,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人,也会说几句人话。但是你千万别以为这时候他就一切正常了,这时候如果有人好心跟他说,弟弟,这才是你自己啊,你不是老鼠,你是人啊。弟弟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观点,他会生气。弟弟生气的方式和一般人不一样。这一点你们完全不必惊讶,他本来也不能算个一般人。弟弟一生气,立刻就会想起自己是一只老鼠,他立刻将自己的双手蜷起来,做成尖利的爪子的形状,搁到下巴那儿,然后再从下巴那儿快速地伸出去攻击他人,又抓又挠,嘴里还发出“吱吱”的叫声。

大家哄笑着四散躲开。有人说:“不像,不像。”

另一个说:“像只猴子。”

其实大家并不怕他,毕竟弟弟只是一只扮演得不太像的老鼠。

我这样说,看起来是在为弟弟开脱,其实才不呢。我心里恨透了我弟弟,即使一天只有一个小时甚至更少的时间认为自己是一只老鼠,也减少不了我们对于弟弟的深恶痛绝。

因为弟弟其实比一只真正的老鼠更烦人,一只老鼠除了做老鼠能做的恶事之外,它做不了别的事情,而弟弟比真正的老鼠要高明许多,因为他除了有老鼠的一面,还有别的很多面。比如,他有人的一面,特别是有人的坏的一面,至于人的好的一面,在我弟弟身上,我还没见识过呢。

你别看他平时懒懒散散,对任何人都很冷淡,连斜眼看一下我们都不愿意,基本上不跟我们说话,似乎一点儿也瞧不上我们,可是一到吃饭的时候,他就一点儿也不冷淡了。他会吃很多的饭。如果我们干活晚一点儿到家,他甚至会吃光锅里所有的饭,让我们活活饿一顿。老鼠晚上不睡觉,弟弟晚上也不睡觉,害得我们常常要在半夜里出去找他。那时候他在村子里到处窜走,在地上到处看,好像在找什么东西,但是谁知道他在找什么呢?因为谁也不知道他在到处寻找的时候,他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只老鼠。

到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弟弟病了,我爹让我带弟弟到城里的医院去看病。我们到了医院,挂号的时候我傻了眼,我虽然认得字,但是我不理解这些字的意思呀,精神科,神经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普通精神科,老年病专科,儿童心理专科,妇女心理专科等等等等——我正对着它们发愣,就听小窗口里那挂号的问:“喂,你看什么病?”我赶紧说:“不是我看病,是我弟弟。”我把弟弟拉到窗口让她看了一眼。那挂号的却说:“我不管你们谁看病,我是问你挂什么科?”她看我呆呆地回答不出来,又启发我说:“你看病总要挂号的吧。”我为难地说:“我还、我还不知道我弟弟是什么病呢。”那挂号的笑了笑,说:“到我们医院来看病的还能看什么病呢?”不过她还算热心,见我为难,主动说,“我看你们是头一次来吧,你弟弟是怎么个情况?”我说:“我弟弟是一只老鼠。”那挂号的并不觉得好笑,也没觉得我是在作弄她,她大概见得多了,所以只是“哦”了一声,就告诉我应该挂精神科。

我递了钱进去,并且报上名字和年龄,她动作十分利索地扔出一个病历给我,还嘱咐了一句:“在二楼。”我带着弟弟到二楼,坐到走廊的长椅上等候。坐下来时没有什么感觉,过了一会儿,觉得浑身有些不自在,抬头一看,吓了一跳,周边有一些神情异常的人都在盯着我们看,我看了看弟弟的表情,他倒是若无其事。那是当然,他找到同类了呗。但是我怕弟弟被他们影响得更严重,想拉着弟弟离远一点儿,就听到护士叫到弟弟的名字了。

我赶紧说:“弟弟,轮到你了,我们进去看病吧。”弟弟一动不动,护士又喊了一声,弟弟还是不动。我着急了,但还是尽量和蔼地对弟弟说:“弟弟,你答应过我要听话的,我们就是来看病的,现在号也挂了,队也排了好半天,总算轮到你了,你不能——”弟弟打断了我,他忽然说话了,他口齿不清地说:“老鼠跳到钢琴上。”

护士没听懂,不明白弟弟是什么意思,只顾朝我看。她是精神病院的护士,见识肯定不少,但对于一只老鼠,恐怕也是无可奈何的。好在有我,她朝我看是对的,因为只有我知道我弟弟的语言,我一直以来就是弟弟的翻译,弟弟所说的“老鼠跳到钢琴上”是一个谜面歇后语,谜底就是乱弹(谈)。一翻译过来,我立刻就恍悟了,直拍脑袋骂自己笨,也顾不上让护士释疑,赶紧对她说:“对不起,对不起,刚才挂号的时候,把名字写错了。”护士说:“没事的,我先帮你改一下,你进去让医生在电脑上也改一下。”她把改过的病历交给我,弟弟果然不再反对,我顺利地带着弟弟进了门诊室。

这里的门诊室和其他医院不一样,病人只能一个一个地进,家属也只能进一个,不像其他医院,医生给一个病人看病的时候,许多病人和家属都盯在边上,赶也赶不走,门诊室里常常围得水泄不通,医生就在大家紧张的盯注下,在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中,在焦虑烦躁压抑的气氛里给人看病。

好在精神病院的情况不一样,这里是讲规矩的,又干净又安静。给我弟弟看病的这个医生年纪不大,但神色淡定,胸有成竹的样子。我心里一下子踏实了许多,好像弟弟的病一旦交到这个医生手里,弟弟就会从老鼠变回人来了。

听说有本事的医生是不用病人自己说话的,但是我从前没有见过有本事的医生,更何况我弟弟这个病人和一般的病人也不一样,不可能指望他会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医生。

所以,到了这儿,无论这位医生有没有本事,都得由我向医生倾诉弟弟的病情,我把不言不语的弟弟拱到前面,我站在弟弟身后说:“医生医生,你快帮他看看,他是一只老鼠。”医生的目光掠过弟弟的脸面,投到我的脸上,看了看我,问道:“你看病还是他看病?”我没有听出医生是在讽刺我,赶紧回答说:“医生,他看病,他是我弟弟。”医生抢白我说:“你刚才说他是一只老鼠,现在又说他是你弟弟,他到底是谁?”说实在话,那时候我见的世面太少,听不懂人话,仍然不知趣,继续向医生提供我弟弟的情况,我说:“医生,医生,你不了解我弟弟,这会儿你看他人模人样的,一会儿他就会变成老鼠的样子,很骇人的,手,会这么样,嘴,会这么样——”因为我做不像老鼠的样子,我怕医生看不懂,赶紧催我弟弟说,“弟弟,你做个老鼠的样子给医生看看,你快做呀。”

可弟弟是个病人,病人哪有那么听话的,你希望他是个人,他就偏做个老鼠给你看,让你烦死,等到你要让他做老鼠了,他又偏不做,人模人样地杵在你面前,又让你急死。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