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玄珠赋(求玄珠赋)

由网友(沒什麽,妳只是最美的意外)分享简介:《求玄珠赋》是唐朝黑居易创做的1篇集文。做品本文求玄珠赋至乎哉元珠之为物也,渊渊绵绵,没有知其然。存乎望听之表,熟乎六合之先。此中有象,取谈相齐。求之者刳其心,俾益之又益;患上之者反其性,乃元之又元。元无音,听之则希;珠无体,搏之则微。故以音而求者妄,以体而患上者非。倏我来焉,将窅冥而全往;忽乎去矣,取罔象而异回。因此贤人之...

《求玄珠赋》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地理玄珠精选

求玄珠赋

至乎哉元珠之为物也,渊渊绵绵,不知其然。存乎视听之表,生乎天地之先。其中有象,与道相全。求之者刳其心,俾损之又损;得之者反其性,乃元之又元。元无音,听之则希;珠无体,搏之则微。故以音而求者妄,以体而得者非。倏尔去焉,将窅冥而齐往;忽乎来矣,与罔象而同归。是以圣人之求元珠也,损明圣,薄仁义。索之惟艰,失之孔易。将在乎以心忘心,以智去智。其难得也,剧乎剖巨蚌之胎;其难求也,甚乎伺骊龙之睡。夫惟不不昧,至明至幽。将致之于驯致,岂求之于躁求。性失则遗,若合浦之徙去;心虚潜至,同夜光之暗投。斯乃动为道枢,静为心符。至光不耀,至真不渝。察之无形,谓其有而非有;应之有信,谓其无而非无。故立喻比夫至宝,强名谓之元珠。名不徒尔,喻必有以。以不凝滞为圆,以不炫耀为美。盖外明者不若内明之理,纯白者不若虚白之旨。藏于身不藏于川,在乎心不在乎水。然则外其心,颐其神,韬其光,保其真,虽无胫求之必臻;劳其智,役其识,肆其志,徇其惑,虽没齿求之不得。则知真宗奥秘,妙本冥默。珠者无形之形,元者无色之色。亦何必游赤水之上,造昆邱之侧。苟悟漆园之言,可臻元珠之极。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临渭区),一生经历了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朝。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曾任过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少傅等职。自居易前期有热情、有锐气,是个同情人民,敢于反映民间疾苦、敢于揭露官场黑暗面的正直官吏和诗人。他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后期锐气消失,棱角磨平,潜心佛事,以知足常乐,“独善其身”自居。自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浅显著称,今留有作品三千多首,他自己分之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元稹编辑为“白氏长庆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