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

由网友(与孤独相伴。)分享简介:《躁动的百年:二零世纪的教诲过程》内容简介:正在广漠的世界政事、经济、科教技能以及文明成长的配景下考查二零世纪教诲的汗青入程。别离叙说了二零世纪教诲成长的三个阶段,即二零世纪始到一九四五年第2次世界大战竣事那1时段内世界裂变中的教诲鼎新;第2次世界大战竣事到二零世纪七零年月始美苏两个超等大国坚持单峰的教诲鼎新;二零世纪七零...

《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内容简介:在广阔的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考察20世纪教育的历史进程。分别叙述了20世纪教育发展的3个阶段,即20世纪初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段内世界裂变中的教育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峙双峰的教育改革;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多极世界中的教育改革。全书对20世纪教育思想、终身教育以及中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做了系统的梳理。

开本

16

ISBN

9787301203415, 7301203411

页数

536页

作者

陆有铨

出版日期

2012年3月1日

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躁动的百年 20世纪的教育历程

《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西方教育思潮(上)

第一节 进步主义教育

一、思想基础

二、进步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 改造主义教育

一、改造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思想基础

三、改造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

第三节 要素主义教育

一、要素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思想基础

三、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

第四节 永恒主义教育

一、永恒主义的产生

二、思想基础

三、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

第二章 西方教育思潮(下)

第一节 分析教育哲学

一、分析哲学和分析教育哲学

二、分析教育哲学的发展

三、对几个教育概念的分析

第二节 存在主义教育

一、从存在主义哲学到存在主义教育

二、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论题

三、存在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教育

一、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特征

三、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教育主张

第三章 世界裂变中的教育改革

第一节 民主主义的教育改革

一、社会背景

二、理论基础:杜威的观点

三、教育的改革和实践

第二节 共产主义的教育改革

一、十月革命前俄国教育民主化的斗争

二、列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三、1917-1931年的教育改革

四、1931-1941年对改革的调整、巩固

第三节 法西斯主义的教育改革

一、30年代以前德国和日本的教育

二、法西斯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对峙双峰的教育改革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的新局面

一、国际政治的新格局

二、新技术革命

三、教育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美国的教育改革

一、50年代对于教育的批评

二、种种改革的建议

三、《1958年国防教育法》

四、学科结构运动

五、新行为主义与程序教学

第三节 苏联的教育改革

一、50年代的苏联教育

二、1958年的教育改革

三、60年代的教育改革

第五章 多极世界中的教育改革

第一节 多极世界的形成及70年代的教育

一、世界政治经济多极格局的形成

二、美国70年代的教育

三、苏联70年代的教育

四、第三世界国家60、70年代的教育

第二节 在危机中学会生存和发展

一、繁荣中的危机

二、《学会生存》的建议

第三节 80年代重点各异的教育改革

一、教育优异:美国80年代的教育改革

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接近:苏联8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三、重视个性:日本的第三次教育改革

四、重点转移: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调整

第六章 教育的终身化

第一节 终身教育思想的渊源

一、古代终身教育的实践及思想

二、近代成人教育的实践

第二节 20世纪的成人教育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的成人教育

二、战后至70年代的成人教育

三、70年代以后的成人教育

四、20世纪成人教育发展的几个特点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的成人教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成人教育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人教育

第四节 终身教育的理论、实践和未来

一、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

二、终身教育理论的确认和推广

三、终身教育的实践

四、终身教育的未来: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上)

第一节 从学习西方文明到接受马克思主义

一、从“西化”到“现代化”

二、新文化运动

三、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实践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观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三、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教育实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革命根据地的实践

一、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教育(1927-1937)

二、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教育(1937-1945)

三、解放区的教育(1945-1949)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下)

第一节 毛泽东教育思想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教育着重为工农服务

四、坚持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

五、加强共产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的探索

一、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

二、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三、"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破坏

第三节 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

一、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

三、学校教育的改革

结束语 20世纪教育发展的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书目

原版后记

一个批判型的思想者(代后记)

文摘

第一章 西方教育思潮

本章主要叙述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四种比较重要的教育思潮。

在20世纪不断涌现的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教育思潮之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进步主义教育。主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推动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构成了20世纪波及全球和第一次教育改革的浪潮。

进入30年代以后,进步主义教育早先的那种勃勃生机受到了挑战,其主要原因是30年代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美国最早陷入这场危机,受到的损失也最大。在危机的年代,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批评和责难。进步主义教育遭受批评的焦点是教育的社会功能问题。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社会背景,把人们对于进步主义教育的批评不断引向对于教育理论问题的反思:学校究竟应该发挥什么样的社会作用;为了渡过目前的难关,学校首先应做哪些工作;学校怎样为建立一个没有危机的社会作出贡献。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