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由网友(美梦总是让尿憋醒)分享简介:按照科技部、教诲部闭于国度大教科技园设置装备摆设的整体部署,经各低校请求,科技部、教诲部始审,二零零九年一一月一九日,科技部、教诲部正在北京组织无关博野对于经由过程始审的七野大教科技园举行了评审,昆亮理工大教科技园顺遂经由过程评审。国度大教科技园是中国特点高档教诲系统的构成部门,是低校科技结果转移、低新技能企业孵化、立异守业人材造就、办事...

根据科技部、教育部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总体部署,经各高校申请,科技部、教育部初审,2009年11月19日,科技部、教育部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对通过初审的7家大学科技园进行了评审,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顺利通过评审。

昆明理工大学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综合性平台,一流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为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加快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扶持,充分利用政策工具引导国家大学科技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功能建设,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增强为地方经济服务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实现协同发展。

特色

昆明理工大学长期以来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综合办学实力得到快速提升。目前,昆明理工大学已成为云南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综合性大学。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建设创新型云南的新要求,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日益迫切。2007年,学校党委就作出了高标准建设“一校一园”大学科技园的决定,对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作了全面规划,成立了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举全校之力,启动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同时,按照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开展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筹备工作,明确了依托学校优势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目标和“一园四基地”的建设任务,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方面强化了功能建设,为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迈出了重要步伐。

意义

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的积极推动下,昆明理工大学正式向科技部、教育部提出了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申请。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实施方案通过评审,即将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标志着昆明理工大学的科技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为地方经济服务能力的增强都将产生深远影响。[1]

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是昆明理工大学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学校科技产业加快发展,通过整合现有科技创新资源和科技产业资源而于 2007年开始启动建设的科技园。

成果

3年规划 昆工欲打造云南“硅谷”

为了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更好地实现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昆明理工大学提出来创建大学科技园的构想,并得到教育厅和昆明市的确认和批准。经过努力,学校获省教育厅批准自主建设全省高校唯一一个大学科技园,作为昆明理工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机外延,为创业企业孵化、高新企业研发、创新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发展空间和服务。

按照规划,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科技园将建设一个科技园区、一个产业基地、一个孵化基地,一个研发基地、一个服务基地,总占地近千亩,将成为云南省具有标志性的科技园区。

据昆工科技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杰勇教授介绍,目前已完成了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第一期征地400余亩、5个项目的项目建设,入驻了嵩明杨林工业园区,并引入昆明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精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昆明艾斯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昆明吉胜金属工贸有限公司、昆明鑫荣通塑胶有限公司等公司项目入驻园区。

正在进行二期创新孵化基地二期规划,三期将于2009年3月开始建设,预计2010年除可全部建成。该园建成后,将依托昆明理工大学特色优势学科、研发机构、技术平台,以有色冶金、新材料制备等组成的创新集群,为高新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智力保障。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将充分发挥集群创新的优势,形成产学研创新集群:包括企业孵化器群、技术研发机构群、高校科技产业群和配套服务机构群,让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云集于此,形成持续不断的创新创业能力、辐射发展能力和国际化竞争力。

据悉,下一步,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将逐步完善并形成较稳定的包括财政补贴、银行贷款、社会融资和企业投入等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多方面资助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同时,还将鼓励大学科研人员通过专职、兼职形式到科技园创办或受聘于科技园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

5年5亿元 产学研成果显著

多年来,昆明理工大学紧紧抓住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机遇,借助“产学研结合”发展模式获得双赢。十五期间,在通过引进人才、项目孵化等方式造就了一支强大的科研师资队伍的同时,科技经费从2000年的0.83亿元增到2004年的1.32亿元,科研合同经费达6.26亿元,目前科技成果已推广转让到全国22个省市,专利技术转化率达到42%。2003年以来,学校累计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075项,完成横向技术项目1686项,有105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累计实现销售产值5亿元。

据介绍,该校目前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组建的学校参股(控股)企业(公司)已有23个,其中13个入驻云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新增科研项目1754项,而企业委托的重要项目达600多项。投资形成的权益市值超过1.5亿元,带动社会投资50亿元以上。依托矿物加工、冶金工程、材料学与材料加工、环境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和30多个技术群点,初步形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聚群,与教学形成良性互动。

以戴永年院士、韩润生教授、张文彬教授、蔡晓兰教授和段希祥教授等带头组织研发的“真空蒸馏提取金属锌、铟”专利技术,“深部外围找矿技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技术成果成功地转让给了上海宝钢新宝工贸实业有限公司、驰宏锌锗股份公司、中铝集团、深圳中金岭南股份有限公司和攀枝花钢铁(集团)等,为公司企业带来了数亿元的经济效益。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既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布局

2009年3月24日,昆明理工大学注册成立了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工作。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按照“一园四基地”(即莲华研发基地、呈贡孵化基地、嵩明产业基地、莲华服务基地)进行规划布局。研发基地位于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学校划拨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大楼作为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的技术研发基地(占地50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研发基地由学校投资建设,委托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公司经营管理。孵化基地位于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规划用地360亩,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静态投资将超过3亿元。其中包括孵化大楼一栋(3.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五栋、非标准厂房五栋(5.25万平方米)和对外学术交流等服务设施(3.25万平方米)。孵化基地由学校建设,委托大学科技园公司经营管理。产业基地位于嵩明县杨林工业园,目前已开工建设,占地400亩,规划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莲华服务基地位于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两侧,规划用地30亩,规划建设二栋25层(10万平方米)的标志性建筑。

目前,昆明理工大学已拥有学科性参控股公司49家,拥有股权4000余万元,带动社会投资超过2亿元,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

1.云南省科技(引用日期:2010-03-15)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