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龙(北宋黄景升之子)

由网友(眼泪の错觉)分享简介:黄海龙,将军(一一一二⑴二零一年),是北宋户部尚书黄景降的宗子,南宋绍兴5年(一一三五年)中乙卯科第7名入士,官居中奉医生、5乡禁军戎马都监(从1品)。宋孝宗时,果取其弟谏降服佩服派向金人割地乞降而主弛抗金卫国,遭权奸谗谄,被贬为广东校尉。中文名黄海龙外文名Huang Hailong出诞辰期一一一二归天日期一二零一事业军...

黄海龙,将军(1112-1201年),是北宋户部尚书黄景升的长子,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中乙卯科第七名进士,官居中奉大夫、五城禁军兵马都监(从一品)。宋孝宗时,因与其弟谏投降派向金人割地求和而主张抗金卫国,遭权奸陷害,被贬为广东校尉。

中文名

黄海龙

外文名

Huang Hailong

出生日期

1112

去世日期

1201

职业

军人

职务

将军

所处时代

北宋

简介

黄良佐,讳海龙,与从兄黄良臣(讳海虎),于元武宗至大四年辛亥岁(公元1311年)因为涉及在湘粤之间盗运某粮仓事件,被元朝逮捕下狱。黄海虎自幼父母早逝,由叔父黄景抚养长大,他为了报答叔父黄景的养育之恩,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罪责,最后被元朝政府处死问斩。黄海龙的父亲黄景,讳景升,是上海余黄氏之后,祖籍在今天的江阴市横河(古梧溪)。今天的广东省五华县龙村镇的梧溪村有黄景升纪念祠,村中的小河名为小梧溪,是黄景为了纪念其先祖的来源而命名。黄良臣与黄良佐二个从兄弟死后的名讳,一个是海虎,一个是海龙,是为了纪念他们是来自于上海。他们的故事记载于元朝诗人王逢所撰写的《梧溪集》中。

四个黄良臣同名同姓:

一、北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进士,黄良臣,福建龙溪人。记载于《八闽通志》、《漳州府志》及《龙溪县志》。

二、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进士,黄良臣,浙江温州永嘉人,公元1241年担任广东德庆府知府。记载于《温州府志》、《永嘉县志》、《广东通志》、《德庆府志》。致仕后居住在广东梅州,妣周氏,生三子:庆吉、庆华、庆寿。

三、黄良臣,讳海虎,死于公元1311年。记载于元朝诗人王逢撰写的《梧溪集》。黄海虎的从弟黄海龙,生育了五子:天祯、天福、天禄、天祥、天祈,黄海虎被处死后,黄海龙将长子天祯过继给黄海虎。黄海虎葬于广东和平均坑。天祯,字希可,讳庭政,于公元1328年逃奔到广东梅州镇平石窟(现在的蕉岭),生二子:日新、日昇。日新生三子:文质、文焕、文宝。黄文质于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贡任广西南宁府同知。天禄,字真可,号庆云,为了逃避元兵追捕,避居于福建上杭石碑前,后裔景成于明朝迁徙到广东惠州府龙川县宁仁都铁场产坑立业。

四、黄良臣,生活在明朝,生四子:元、亨、利、贞。记载于明朝嘉靖惠州府志。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