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石庙(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由网友(一曲诀别诗.)分享简介:脱石庙位于吴野店镇西七私里承平山村,一九二九年(平易近国108年)立夏节(夏历3月2107日)起义策源地原址,国度级文物掩护单元。中文名脱石庙外文名In the stone temple地舆位置安徽省金寨县吴野店镇承平山村宗学释教占高空积八九零亩用处游览参观景区等级AAAA闻名景点玉石自然乡墙天气类型亚寒带天气修建特点三月二八...

穿石庙位于吴家店镇西7公里太平山村,1929年(民国十八年)立夏节(农历三月二十七日)起义策源地旧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

穿石庙

外文名

In the stone temple

地理位置

安徽省金寨县吴家店镇太平山村

宗教

佛教

占地面积

890亩

用途

旅游观光

景区等级

AAAA

著名景点

玉石天然城墙

气候类型

亚热带气候

建筑特色

全国重点寺庙之一,是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3月28庙会

三座古老的建筑,依右边矗立的穿石而立。老庙分三层,下殿,中殿,上殿。下殿斑驳的墙壁,灰暗的青砖应和着香案上的根根红烛,水墨尽染老庙历经的沧桑。中殿,靠借一颗巨石半露神秘,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让你无尽期幻想老庙的春姿。上殿却与对面一座抱儿山呼应,山上一排巨石(女儿石)随着山脊围成酷似城墙的高矮并其的石墙与穿石上殿咫尺相望。漫山五彩的颜色最大程度包容青灰老庙。显出其神秘而威严!

主要景观

羊肠道、野花香、花岩城墙、绿树、缕缕炊烟、山溪水、月桂香、虫鸣、穿石、斑驳的墙、古老青石桥、兰花香、山花、农家屋遥、雕花的窗、灯影、烟雨、月色、桃花……

旅游信息

在当地民间流传着一个正义与邪恶之战的神话传说,让人感慨良多,久久不忘。

很久很久以前,太平山叫黑雾山,黑雾山被一个叫做黑焰怪的恶魔占据。它在山中兴风作浪、为非作歹、吞吃人畜,黑焰怪的黑焰让黑雾山山泉枯竭,草木不生。在即将路断人稀之际,一位富有善良之心和正义感的神仙勇敢地站了出来,他名叫太平神。

太平神是上天分管人间平安的一位小神,虽然极富正义感,但无树擅自干预人间之事,只是一个摆设的闲官,他受正义的驱使决定私自到人间惩治黑焰怪。太平神知道能克黑焰的只有水,于是他决定在太平山上垒坝造湖,蓄水克妖,既能置黑焰怪于死地,又能建成鱼米之乡,造福百姓。因太平神是私自下凡来人间,必须一夜完成工程,天亮之前速返天庭,如果玉皇大帝点卯时不能返回,将会受到最严厉的惩处。于是太平神运用神力搬运巨石垒坝,从酉时到寅时,他已完成了这一浩大工程的百分之八十,在大坝即将合拢之际,不幸被黑焰怪察觉,它驾着黑焰舞着双剑扑向了太平神,太平神顽强地与之拼斗,但由于一夜劳累已渐渐不支,此时雄鸡啼鸣,太平神知道已无法完成工程,只能惋惜地留下缺口弃之而去。

黑焰怪在受到太平神的重创后,在垂死之际,它仍恨恨地举双剑向东山坡的石坝刺去,才摇晃着倒下去……为纪念太平神、黑雾山从此被改称为太平山,被黑焰怪双剑刺穿两个大窟窿的石坝也不知何时被云游方士依坝建庙,取名穿石庙。自古至今,穿石庙香火不断,朝者如云。

历史沿革

穿石庙

穿石庙座落于金寨县吴家店境内皖鄂边界的太平山中,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穿石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1927年,中共地下党派人以教师身份来到太平山,发动穷苦民众闹革命,并在穿石庙创办一所列宁小学。

1928年,他们团结进步青年成立“兄弟会”,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同年8月在穿石庙秘密召开党代会,具体讨论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

1929年5月2日,中央商罗麻边界特别区委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穿石庙会议”,策动了震惊鄂豫皖的“立夏节起义”,从此成立了红11军32师,创建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

立夏节起义是在1929年5月6日(农历立夏节),于现安徽省金寨县境内爆发的大规模革命武装起义,这是鄂豫皖边区首次取得全面胜利的起义。由于起义爆发区原属于河南商城县南部,也称商南起义。

立夏节起义沉重打击了当地的反动势力,极大地鼓舞了鄂豫皖边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的积极性,为建立红军队伍和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立煌县委组织的抗日武装小分队把这里作为活动的根据地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解放战争时期她仍然功勋不朽;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得到了这里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群众积极支持与配合,这里曾设立被服厂,为刘邓解放大军提供充足的军需品;刘邓大军南下时,留守部队为了保卫这一片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和国民党军进行了浴血奋战,韩英等烈士壮烈牺牲,血染太平山……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