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邦村(倚邦村)

由网友(别来无恙)分享简介:倚邦村隶属勐腊县象亮彝族城,地处象亮彝族城东南边,该村领土面积二八零.六六平方私里,海拔一,三零零.零零米,二零零九年平均气温二五.零零℃,年升火质一,七零零.零零毫米,农平易近支出首要以茶叶、畜牧业为主。中文名倚邦村地舆位置隶属勐腊县象亮彝族城、地处象亮彝族城东南边、距城当局地点地二四.零零私里、距勐腊县一九八.零零私里...

倚邦村隶属勐腊县象明彝族乡,地处象明彝族乡西北边,该村国土面积280.66平方公里,海拔1,300.00米,2009年平均气温25.00℃,年降水量1,700.00毫米,农民收入主要以茶叶、畜牧业为主。

中文名

倚邦村

地理位置

隶属勐腊县象明彝族乡、地处象明彝族乡西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24.00公里、距勐腊县198.00公里。

面积

280.66平方公里

人口

1388人(2007年)

地区生产总值

377.64万元(2009年)

下辖地区

辖倚邦一村、倚邦二村、弥补、曼供一村、曼供二村、高家村、河边村、老街子、茨菇塘、龙竹棚、乌沙河14个自然村。现

所属地区

中国云南省

隶属

勐腊县象明彝族乡

地理位置

倚邦村普洱茶 茶叶 介绍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象明彝族乡>> 倚邦村委会

村情概况

倚邦村

倚邦村东邻易武乡,南邻曼庄村委会,西邻景洪市,北邻易武乡。辖倚邦一村、倚邦二村、倚邦三村、曼桂山、麻立树、弥补、曼供一村、曼供二村、高家村、河边村、老街子、茨菇塘、龙竹棚、乌沙河14个自然村。现有农户366户,有乡村人口1388人,其中农业人口1388人,劳动力94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49人。

全村国土面积280.66平方公里,海拔1,300.00米,2009年平均气温25.00 ℃,年降水量1,700.00毫米,适合种植茶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3508.00亩,人均耕地9.73亩,林地95799.50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77.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65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茶叶、畜牧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3508.00亩(其中:田929.00亩,地12579.00亩),人均耕地9.73亩,主要种植粮食 等作物;拥有林地95799.5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843.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4.93亩,主要种植茶叶等经济林果。

基础设施

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251户通自来水,有7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78%)。有28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66户(占农户总数的8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8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89户(分别占总数的90%和90%)。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砂石路;进村道路为砂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4.0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24.0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24辆,摩托车116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885.00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面积93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7亩。

到2009年底全村有11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2个自然村通电;有13个自然村通路;有14个自然村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6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9户居住土木结构住房,还有38户居住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77.6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3.48万元,占总收入的67%;畜牧业收入65.59万元,占总收入的1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58头,肉牛222头);林业收入16.77万元,占总收入的4%;工资性收入41.80万元,占总收入的11%。农民人均纯收入2465元,农民收入以茶叶、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1.8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49人(占劳动力的16%),在省内务工149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32.7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2%。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茶叶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茶叶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322户,共乡村人口1388人,其中男性750人,女性638人。其中农业人口1388人,劳动力 949人。该村以彝族族为主,其中彝族1189人,哈尼、傣族等146人,汉族53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1388人,参合率100%。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2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1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24公里。该村建有1个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建有1个村内排水沟渠设施。

文化教育

该村就读象明乡小学、象明中学。距离乡中学24.00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47人,其中小学生87人,中学生60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4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2,554.99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 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是。年末集体总收入3.46万元,有固定资产12.50 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等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总支部1个,下设3个党支部, 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8人,少数民族党员38人,其中男党员35人、女党员 3人。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1人、副支书1人、副主任1人组成,下设14个自然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2个,共有团员21人。

人文地理

倚邦始建于明末清初乾隆王光绪较旺盛时期,用石条铺成的茶马古道,直接通往思茅。清代时期行政管理实行土司制,辛亥革命后行政管理改为第六区,管辖整董、易武,取消封建土司制,随后改为象明县,到民国十九年取消象明县,归易武镇越县管辖,解放后编为象明区,1969年改为象明公社,1971年迁往大河边,自清代至1971年,象明首府所在地倚邦街,倚邦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茶文化、有皇帝饮用贡茶之乡、有乾隆、道光、光绪年代碑文记载,是一个历史古镇。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人畜饮水困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产业单一,且形不成规模,群众经济收入较少,生活还较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结合我村实际重点抓好茶叶产业,使之成为一项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