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虚(肝虚)

由网友(fireworks°湮灭)分享简介:肝正在5行属木,为阳中之阴,通于秋气;正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华正在爪,正在液为泪;肝匿魂,正在志为怒;其经脉为足厥阳肝经,取足长阴胆经彼此络属,互为内外。肝体阳用阴肝主匿血,血属阳,故言体阳。肝之功效主疏泄,以气为用,性喜条达而主降,内寄相水,故言用阴。体阳取用阴之间即彼此为用,又彼此作用,展现了肝匿血取肝主疏泄之间的内涵接洽...

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通于春气;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液为泪;肝藏魂,在志为怒;其经脉为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月经出问题,五脏皆有责 分期调五脏,理顺大姨妈 一文秒懂 功能

肝体阴用阳肝主藏血,血属阴,故言体阴。肝之功能主疏泄,以气为用,性喜条达而主升,内寄相火,故言用阳。体阴与用阳之间即相互为用,又相互影响,揭示了肝藏血与肝主疏泄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藏血是疏泄的物质基础,疏泄是藏血的功能表现。

肝在五行属木,方位为东,季节为春,居阳升之方,行春升之令,其气以升发为顺。肝气升发则生养之政可化,诸脏之气生生有由,化育既施则气血冲和,五脏安定,生机不息。

因此肝虚主要体现在肝阴虚、肝血虚、肝气虚上。

中文名

肝虚

外文名

Live Deficiency

原因

肝阴虚、肝血虚、肝气虚

症状表现

肝阴虚为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血虚为爪甲、肢体麻木、关节不利、手足震颤;肝气虚为疲乏无力

就诊科室

内科

显状部位

简介

  • 英文名称:Liver Deficiency
  • 又称:肝脏亏虚
  •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病机

古籍摘选

  • 肝虚……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脉经》)

名词解释

  • 肝脏亏虚的统称,如肝气虚、肝血虚、肝阴虚、肝阳虚等。

百科解读

  • 肝虚,是肝脏亏虚的统称。
病机析要
  • 生理功能:肝脏体阴而用阳,阴阳和调,刚柔相济。肝主藏血,以血为体,血属阴;肝主疏泄,以气为用,气属阳。肝主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是指肝气有向上升动、向外发散,生机不息之性,具有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生理功能。
  • 病理变化:各种原因导致肝脏亏虚,可分为肝气虚、肝血虚、肝阴虚、肝阳虚,肝脏藏血、疏泄功能随之减退,从而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
证候表现
  • 肝气虚:肝气不足,疏泄功能减退。症见忧郁胆怯,懈怠乏力,头晕目眩,两胁虚闷,时常太息,脉弱等。
  • 肝血虚:血液亏损,肝失濡养。症见头晕眼花,视力减退或夜盲,爪甲不荣,面白无华,或见肢体麻木,手足震颤,肌肉瞤动,或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舌淡,脉细。
  • 肝阴虚:阴液亏损,肝失濡润,虚热内扰。症见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胁肋隐隐灼痛,面部烘热或两颧潮红,或手足蠕动,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乏津,脉弦细数。
  • 肝阳虚:阳气虚,寒内生,疏泄和藏血功能低下。症见形寒怯冷,善恐,面青目昏,耳鸣耳聋,指甲淡白,腹满能食,大便稀薄,睾冷囊湿,阳痿不举,举而不坚,崩漏,带下色清,宫寒不孕等。
常见病症
  • 肝虚,常可致眩晕、眼目干涩、肢体麻木、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等病症。

参考文献

  •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 [2]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 [3]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 [4] 李经纬。中医大辞典.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