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黄山(泼墨黄山)

由网友(為你莪愿背叛整個世界°)分享简介:“5岳回去没有看山,黄山回去没有看岳”。阴光、云雾以及山岳正在那里融为1体,揭示出使人探为观止的调和景观,人们称那里为“人世瑶池”。中文名泼墨黄山外文名Huang Shan所属地域中国大陆成立时间二零零八年地域大陆基原资猜中文名: 泼墨黄山英文名: Huang Shan刊行时间: 二零零八年地域: 大陆言语: 平凡话泼墨黄山内...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阳光、云雾和山峰在这里融为一体,展现出令人探为观止的和谐景观,人们称这里为“人间仙境”。

中文名

泼墨黄山

外文名

Huang Shan

所属地区

中国大陆

建立时间

2008年

地区

大陆

基本资料

画家眼里的黄山

中文名

: 泼墨黄山

英文名

: Huang Shan

发行时间

: 2008年

地区

: 大陆

语言

: 普通话

泼墨黄山

内容简介

这里是世界上人类所能到达的少数几个自然胜地之一。无数的中国古诗与水墨描绘了黄山的美景。在描绘的所有景观之中,最能为激动人心的是“黄山云海大观”,它一般只在冬天出现几个小时。在长达一年的拍摄时间中,让我们带您见证世上这无比惊绝的美丽。

‧云间天梯

‧怪石奇松

‧上山采药

‧烟雨墨色

‧九华圣地

‧云海大观

‧灵动山魂

黄山简介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是长江流域与钱塘江流域的分水岭。山北青弋江入长江,山南新安江入钱塘江。

黄山市因此也成为安徽省唯一位于钱塘江流域的城市,黄山地区也是安徽省唯一成建制的吴语片(徽州方言)地区。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冬雪素称黄山“五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黄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

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特别是玉屏楼,被称为“观松绝胜处”峰顶还有著名的玉屏卧佛,值得一去。

黄山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也就是公元前51世纪,我国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人类就已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山脉劳动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时期,这里

就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会稽郡属地。南朝时开始

设置新安郡,郡府搬迁又始终未离开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称新安,其源盖出于此。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诏改为徽州。关于徽州名称的起源,一

说因其境内有徽岭、徽水、大徽村等,州则因地得名;另一说赵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对这一地区的失而复得。此二说并存了八百多年,州名亦被历代沿用至

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时候,就是摘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作为省名。

黄山名称由来

黄山原名黟山。唐天宝六载(747),唐玄宗根据轩辕黄帝在这里采药炼丹得道升天的传说,改其名为黄山。

依此传说,唐玄宗赦改黟山为黄山。

地质地貌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

峰海拔高达1864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最高峰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

势磅横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 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

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 7处、关2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

地貌特征。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

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

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