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锦遗址(晓锦遗址)

由网友(风味姑娘@!!)分享简介:晓锦遗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距资材县乡一三私里的晓锦村资材镇后龙山上,属新石器时代遗迹。于一九九七年末被发明,经前后3次掘客,揭破面积达八零零多平方米,共出土石器、陶片、冰化稻米以及因核等各种贵重文物二零零零余件,并发明颇有考古价值的墓葬以及修建遗迹。尤为是此中出土的一三零零零多粒冰化稻米,经博野判定,属人工栽培稻,为...

晓锦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距资源县城13公里的晓锦村资源镇后龙山上,属新石器时代遗址。于1997年底被发现,经先后三次发掘,揭露面积达800多平方米,共出土石器、陶片、炭化稻米和果核等各类珍贵文物2000余件,并发现很有考古价值的墓葬和建筑遗址。尤其是其中出土的13000多粒炭化稻米,经专家鉴定,属人工栽培稻,为我国岭南地区发现最早、海拔最高、数量最大的一批标本之一。

晓锦文化遗址管理用房建设项目开工,助推资源县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该遗址地处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两大水系交汇处,其文化遗物丰富、独具特色,具有重要的考古意义和价值,命名为“晓锦文化”。

2009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

晓锦遗址

所属地区

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

地理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距资源县城13公里的晓锦村资源镇后龙山上

发现时间

1997年

年代

新石器时代

审批文号

国发(2013)13号

批准单位

国务院

编号

7-0393-1-393

遗址年代

3000——6000年以前

遗址介绍

它的发现起源于当地群众蒋家祥提供的线索。

从资源县资源镇晓锦村被确立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后,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与资源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其进行了为期4年的发掘。经有关专家对原始文化层与出土文物进行了分析,晓锦古人类遗址至少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也有人分为三期),前期应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期可能至商周时期。出土的古文物在3000至6000年以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资源县晓锦遗址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资源县目前文物保护级别最高的,也是唯一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大学考古系严文明来到过发掘现场。他在仔细考察发掘现场和发掘实物后认为,晓锦原始文化遗址是原生层,属两个不同历史时期,有早晚之分,最早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属山坡遗址,这种遗址在全国也很少见。据有关文物专家推估,居住在此的原始人部落时间为4000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晓锦遗址   发掘的最大收获是发现有炭化稻米,通过水洗法共选出炭化稻米12000多粒,其形状各异,品种较多,经初步鉴定是较原始的栽培粳稻,有少量籼稻。这是目前为止广西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一批史前稻作标本。专家认为,晓锦遗址可望与河姆渡遗址一样,成为一个原始文化时空框架的坐标性文化遗址。

文化分析

从最近发掘的炭化稻米较多的情况来看,晓锦部落已进入原始农业耕作期;从石纺轮的发现可以推测该部落已懂得纺织;石镯的被发掘,说明该部落已进入比较文明的时期;大量柱洞被发掘,可以推测他们是建屋而居,生活已相对稳定。该原始部落遗址涵盖面积比较宽,其原始居民大约有60人,深达多的文化层表明该部落在这里生活的时间还较长。这些惊人的发现为中华文明的研究与探索注上了新的一页。专家认为,晓锦遗址可望与河母渡遗址一样,成为一个原始文化时空框架的文化遗址。为建立广西桂林原始文化的时空框架找到了一个新的坐标。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