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蓝鹊印度亚种(2023最新红嘴蓝鹊印度亚种百科介绍)

由网友(终极战犯Δ)分享简介:红口蓝鹊印度亚种(教名:Urocissa erythrorhyncha magnirostris)是红口蓝鹊的亚种之1,体少五四⑹五厘米。口、手白色,头、颈、喉以及胸玄色,头顶至后颈有1块红色至浓蓝红色或者紫灰色块斑,其他上体紫蓝灰色或者浓蓝灰褐色。首少呈凹状具玄色亚端斑以及红色端斑。下体红色。多见并宽泛漫衍于林缘地戴、灌丛...

红嘴蓝鹊印度亚种(学名:Urocissa erythrorhyncha magnirostris)是红嘴蓝鹊的亚种之一,体长54-65厘米。嘴、脚红色,头、颈、喉和胸黑色,头顶至后颈有一块白色至淡蓝白色或紫灰色块斑,其余上体紫蓝灰色或淡蓝灰褐色。尾长呈凸状具黑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下体白色。常见并广泛分布于林缘地带、灌丛甚至村庄。性喧闹,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嘈吵叫声和哨声。结小群活动。以果实、小型鸟类及卵、昆虫为食,常在地面取食。繁殖期护巢性极强,主动围攻猛禽。

命名者及年代

Blyth, 1846

鸟纲

脊索动物门

动物界

蓝鹊属

雀形目

别称

印度红嘴蓝鹊

拉丁学名

Urocissa erythrorhyncha magnirostris

红嘴蓝鹊

中文学名

红嘴蓝鹊印度亚种

鸦科

亚种

红嘴蓝鹊印度亚种

外形特征

花鹩哥图片我有一只不知道是不是鹩哥 嘴脚都是红色 头黑色头顶有点白色 翅膀有点偏蓝 请问大家是不是

红嘴蓝鹊印度亚种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顶至后颈、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全为黑色,顶至后颈各羽具白色、蓝白色或紫灰色羽端,且从头顶往后此端斑越来越扩大,形成一个从头顶至后颈,有时甚至到上背中央的大型块斑。背、肩、腰紫蓝灰色或灰蓝沾褐,尾上覆羽淡紫蓝色或淡蓝灰色、具黑色端斑和白色次端斑。尾长、呈凸状。中央尾羽蓝灰色具白色端斑,其余尾羽紫蓝色或蓝灰色、具白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两翅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基部紫蓝色,末端白色,次级飞羽内外翈均具白色端斑,外翈羽缘紫蓝色。下体喉、胸黑色,其余下体白色、有时沾蓝或沾黄色。虹膜桔红色,嘴和脚红色。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山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次生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也见于竹林、林缘疏林和村旁、地边树上。海拔高度从山脚平原、低山丘陵到3500米左右的高原山地。

生活习性

性喜群栖,经常成对或成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动。性活泼而嘈杂,常在枝间跳上跳下或在树间飞来飞去,飞翔时多呈滑翔姿势,从山上滑到山下,从树上滑到树下,或从一棵树滑向另一棵树,纵跳前进。滑翔时两翅平伸,尾羽展开,有时在一阵滑翔之后又伴随着鼓翼飞翔,特别是在受惊时常吃力地鼓动着两翼向山上逃窜。叫声尖锐,似‘zha-zha-’声。

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和玉米、小麦等农作物,食性较杂。动物性食物常见种类有叩头虫、金龟甲、蝗虫、蚱蜢、苍蝇、螽斯、蟋蟀、甲虫、鳞翅目幼虫和其他昆虫,也吃蜘蛛、蜗牛、蠕虫、萤火虫、蛙、蜥蜴、雏鸟、鸟卵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主要为各种树木和灌木果实与种子,偶尔吃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树木侧枝上,也在高大的竹林上筑巢。巢呈碗状,主要由枯枝、枯草、须根、苔藓等材料构成,距地高2-8米。巢的大小为外径17-24cm,内径10-17cm,高8-14cm,深4-7cm。通常外层为粗的枯草、藤条、细树根等材料,内垫以细草茎和须根。每窝产卵3-6枚,多为4-5枚。卵为卵圆形,土黄色、淡褐色或绿褐色,被有紫色、红褐色或深褐色斑。卵的大小为31-36mm×23-24mm,平均32.7mm×23.5mm,重7-8g,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东北部(雅鲁藏布江南部),由东横跨缅甸,泰国到柬埔寨西北、老挝和越南。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